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近年我国溃疡性结肠炎(UC)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目的:探讨我国UC的发病特点,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1978年4月~2006年6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确诊为UC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7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7:1,中位年龄为40岁,平均病程3.1年。UC患者的黏液血便发生率最高(71.3%).其次为腹泻(53.8%)和腹痛(52.3%)。病变以直乙结肠炎(29.1%)和直肠炎(21.1%)为主。临床分型以初发型(44.4%)和慢性复发型(36.4%)为主,其次为慢性持续型(16.4%),暴发型仅占2.8%。病情以轻度(33.6%)和中度(48.3%)为主,重度仅占18.0%。治疗药物主要为单纯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41.5%)和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联用糖皮质激素(37.0%).单纯内科治疗的有效率为94.1%,无效7例(5.2%),死亡1例(0.7%)。结论:我国UC患者的特点与国外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是以直乙结肠炎为主,轻中度病变居多,肠外表现和并发症较少。大多数轻中度UC患者以局部病变为主,且局部治疗效果较好,重度UC患者多为全结肠炎,以全身治疗为主;需行结肠切除、癌变和死亡病例少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中青年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内镜下特点及治疗效果,以提高对老年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进一步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及老年前期与中青年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部位,病变程度,病理表现及治疗缓解情况.结果 老年及老年前期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以直乙结肠及左半结肠为主,较中青年患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与中青年患者在疾病分度及病理表现上无明显差别.结论 两组应用水杨酸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缓解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近20年来我院溃疡性结肠炎(UC)住院患者的患病情况和临床病理变化,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近20年我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病情况、临床特征、内镜及病理特点、治疗情况、病程与预后.结果 近20年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明显增多,并呈逐渐上升趋势.40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23∶1,年龄6~84岁,平均年龄(42.7±14.8)岁,平均病程3.4年.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血便(80.2%)、腹泻(74.O%).肠外表现17例(4.2%),并发症19例(4.7%).病变以慢性复发型(62.1%)为主,轻、中度病变多见(85.9%),部位以左半结肠为主(68.3%).93.8%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手术患者14例(3.5%),死亡1例.结论 近20年来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病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偏大,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肠外表现和并发症少,手术病例少,死亡率低,内科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目前已知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炎症过程及氧自由基损伤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糖皮质激素和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糖皮质激素只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作为初始治疗用药,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中只在5-氨基水杨酸治疗效果不佳时应用,而不作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初始治疗用药。近几年我们尝试在此类患者初始治疗中应用小剂量短疗程的糖皮质激素联合奥沙拉嗪及灌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的肠外表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Lu H  Qian J  Wang L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0):675-677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伴随的肠外表现,探讨其与病变部位和疾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χ^2检验方法对392例U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2例UC患者中,82例(20.9%)有肠外表现,其中34例(8.7%)有1种以上肠外表现;全结肠型与左半结肠型UC患者肠外表现的发生率均较单纯直肠型者增高(P<0.05),其中全结肠型的发生率最高,左半结肠型次之,单纯直肠型最低,呈递减趋势,但前二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种常见肠外表现的发生率在重度UC患者较轻度明显升高(P<0.05),从轻度、中度到重度呈递增趋势;除强直肠脊柱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外,多数肠外表现的发生与UC活动性密切相关,经氨基水杨酸类和(或)皮质类固醇治疗后消失。结论:UC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率较高,累及的部位依次为关节、肝胆、皮肤、口腔和眼睛。UC肠外表现的发生与病变部位和炎症程度密切相关。多数肠外表现与UC活动性相关,但与UC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作为偶氮磺胺活性成份的5-氨基水扬酸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旨在检测5-氨基水杨酸灌肠减轻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和缓解患者病情的效应。作者等对90例(男49例,女41例,年龄17~71岁)经内镜检查证实为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而常规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应用5-氨基水杨酸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调查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分析近年住院U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487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近14年该院UC住院患者呈上升趋势,发病高峰年龄20~40岁.临床症状主要有腹泻(91.03%)、血便(71.08%)、腹痛(75.34%)等,肠外表现(3.49%)及并发症(6.57%)少见.病情以中度(32.65%)、重度(37.44%)为主.病变范围以广泛型或全结肠型(37.22%)为主,临床类型以慢性复发型(40.14%)、初发型(37.41%)为主.中医证型以湿热内蕴型(44.78%)、脾胃气虚型(25.59%)为主.治疗上以西医(86.65%)为主,氨基水杨酸类药物(86.02%)和糖皮质激素(86.02%)、中药(52.36%)广泛使用.单纯内科治疗总有效率达89.22%,手术率1.02%,死亡3例(0.65%).[结论]近年来该院UC患者呈增加趋势,病程较短,以中、重度为主,慢性复发型及初发型多见,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少.中医证型以湿热内蕴型、脾胃气虚型多见.内科保守治疗效果较好,手术病例少,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8.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血小板激活状态的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激活和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 对3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11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3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27例用SH-93智能血液凝聚仪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P-选择素和血栓素B2(TXB2)。同时评价43例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表现和结肠黏膜活检情况。结果 3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平均1min血小板聚集率和最大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高于IBS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3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P-选择素和TXB2明显高于IBS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P-选择素也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激活,血小板可能直接参与结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其中P-选择素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异性指标,而血小板聚集率和TXB2与疾病的活动度有关。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住院青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7例青年U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年UC患者病变范围以全结肠为主,肠外表现发生率(43.9%,25/57)较中老年患者(23.8%,15/63)明显增高(P<0.01).青年患者与中老年患者的病理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青年UC患者临床表现相对较重,水杨酸制剂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与中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相关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治、预后。方法对3例UC相关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UC相关肿瘤患者病程均超过10年;肠镜提示肿瘤性病变均为息肉样病变;2例为广泛结肠型结肠炎,1例为左半结肠型结肠炎;病理1例提示癌,2例活检组织提示中-度和重度异型增生;异型增生患者内镜下切除后经规范5-氨基水杨酸(5-aminosailcylic acid, 5-ASA)治疗及内镜下监测,病变处于黏膜愈合;1例癌变患者因未及时治疗,后期出现肿瘤多处转移。结论 UC相关肿瘤患者病程长,多见于广泛结肠受累的患者,以息肉样病变为主的肿瘤性病变可以内镜下切除,辅以规范治疗及监测,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韩玮  许建明  梅俏 《胃肠病学》2007,12(2):78-82
背景:近年我国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对CD临床特点的认识尚有限。目的:回顾性分析C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5~2005年的CD住院病例,按照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临床分类,按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的建议进行临床严重度分度。结果:共纳入40例CD患者,男女比例为1.22:1,诊断时年龄16~65岁。根据维也纳分类标准,诊断时年龄〈40岁(A1)者28例(70.0%),≥40岁(A2)者12例(30.0%);病变部位位于末端回肠(L1)者15例(37.5%),结肠(L2)11例(27.5%),回结肠(L3)11例(27.5%),上消化道(L4)3例(7.5%);无狭窄、穿孔(B1)16例(40.0%),发生狭窄(B2)10例(25.0%),发生穿孔(B3)14例(35.0%)。A1型中病变位于末端回肠者占42.9%,A2型中病变位于结肠者占41.7%。L1型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L2型(40.0%对18.2%),穿孔发生率明显低于L2型(26.7%对45.4%)。参考简化CD活动指数(CDA1)评分,轻度6例(15.0%),中度20例(50.0%),重度14例(35.0%),回结肠受累者重度患者占63.6%。结肠镜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以及结节状增生、假息肉、肠腔狭窄等。活检标本的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率为42.1%,手术标本为61.9%。共21例患者接受手术诊治,手术率为52.5%。内科治疗轻度患者以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为主;中度患者小肠受累者以激素治疗为主,结肠受累者以口服SASP/5-ASA为主;重度患者以激素治疗为主,2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结论:维也纳分类标准简单、易行,适用于我国CD人群的分类。本组CD患者手术率高。应根据临床严重度和病变部位选择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疗效、安全性及合适剂量.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剂量反应和阳性对照设计,将2004年3月至9月上海瑞金医院等6家医院108例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天给予5-氨基水杨酸锌结肠溶胶囊2次,每次分别为1 g和0.5 g)以及对照组(每天3次给予奥沙拉秦钠胶囊,每次1 g),每组36例,疗程均为8周.随访记录评估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肠镜检查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8.97%和45.45%,对照组为62.8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检查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痊愈率分别为51.72%和21.21%,有效率分别为82.76%和69.70%,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23),但与对照组(分别为34.29%和88.5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腹泻,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为2.8%(1/36),低剂量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为2.8%(1/36).结论 5-氨基水杨酸锌高剂量组能有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对照组相当,安全性相似,但试验药有减少用药次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潘庚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401-240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与感染、应激、自身免疫及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目前内科治疗药物有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对于结肠远端(脾曲以下)的病变,可应用局部治疗,即应用灌肠剂或肛栓。我们采用改良康  相似文献   

14.
<正>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特点是交替发作和缓解;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微生物因素和免疫系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2])。目前对本病治疗主要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3类;但多存在不足: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其不良反应大,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无维持作用,免疫抑制剂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  相似文献   

15.
瑞巴派特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永峰 《山东医药》2006,46(31):39-39
将42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瑞巴派特、强的忪及黄连素灌肠,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强的松及黄连素灌肠。结果治疗4周末治疗组显效率为71.4%,对照组为52.4%,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用瑞巴派特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 UC)属于炎症性肠病( IBD)的范畴,发病位置主要表现在结肠,临床以急性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并伴随里急后重感和其他症状,可有皮肤、关节、眼、肝胆等不同程度的肠外表现,其临床特点主要是发作、缓解和复发交替进行[1].目前UC的治疗药物主要是5?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硫嘌呤类药物、抗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评价诊断方法、临床疗效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9年10月至2005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住院的所有溃疡性结肠炎病例。填写调查表,统计病人的症状、诊断、分期、分型及治疗效果。结果共155例病人入选,男女比例为1.54:1。平均年龄是41.8岁;发病高峰年龄20—30岁(44例,28.4%)。肠外表现较少见(12.9%)。轻度占32.3%,中度占41.3%,重度26.5%。病变范围以全结肠炎型最多(5209%),分型以慢性复发型最多(3904%),大部分病人都可以通过临床、内镜及病理(7209%)得到确诊,病人经过内科保守治疗大多数都能缓解,少数需要手术治疗(4.5%),没有死亡病例。结论本组病人以轻中型为主,内科疗效较好,部分中重型病人需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押制剂治疗,并发症(加例,12.9%)发生率和手术率(7例,4.5%)较低。  相似文献   

18.
三种灌肠剂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氢化可的松,对氨基水杨酸,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三种灌肠剂治疗左半结肠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对62例UC病人分组治疗,以安慰剂为对照,疗程4周,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和组织学炎症及疾病活动指数(DAI)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种灌肠剂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分别为75%、68.7%、68.7%和21.4%(P〈0.05);结肠镜下炎症改善率下75%、68%、61.5%和  相似文献   

19.
关于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国际指南推荐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患者使用逐步升级(bottom-up)的治疗方法.逐步升级疗法是根据患者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治疗从采用5-氨基水杨酸制剂和(或)布地奈德、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开始,对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的慢性-活动性患者下一步应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治疗.对免疫抑制剂无效者,则予以生物学制剂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单抗)治疗[1].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溃疡性结肠炎(UC)合并贫血的相关临床特点,探讨不同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与贫血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外周血红细胞相关的生物学指标。结果7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发生贫血37例(占48.69%),其中轻度贫血19例,中度贫血12例,重度贫血6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1例(占56.76%),正常细胞性贫血9例(占24.32%),大细胞性贫血7例(占18.92%)。贫血以小细胞性和正常细胞性贫血为主;贫血与临床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无关,与病变累硬部位相关。结论贫血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生可能与消化道急慢性失血、肠道炎症所致铁吸收减少、溶血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