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目的 比较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改良泪道冲洗针探通冲洗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16例(396只眼 )年龄 4mo~ 2 .2 5a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先后采用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改良泪道冲洗针探通冲洗法治疗 ,对组间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摩法治愈率为 2 .8% ;泪道冲洗法治愈率为 6 .2 % ,与按摩法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改良泪道冲洗针探通冲洗法治愈率最高为 98.3% ,与按摩法、泪道冲洗法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P <0 .0 1)。结论 改良泪道冲洗针探通冲洗法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冲洗式泪道探针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新生儿泪囊炎324例(358眼)采用冲洗式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结果 一次性探通治愈341眼占95.25%,第二次探通治愈14眼占3.91%.第三次探通治愈1眼(0.28%),未愈2眼(0.56%),转北京儿童医院治疗.术中发生泪小点轻度撕裂2例(0.62%),形成假道1例(0.31%).无眼球损伤,未发生感染及窒息.随访0.5~2年均无复发.结论 冲洗式泪道探针应用于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疗效好、操作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加压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泪囊按摩无效的140例(150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加压泪道冲洗1次,无效后即行泪道探通治疗,常规探通次数不超过3次.平均随访9月,观察分析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150眼中共治愈146眼(97.33%),其中加压泪道冲洗治愈18眼(12.00%),泪道探通治愈128眼(96.97%).患儿年龄6月以内的治愈率为100%,随年龄增长治愈率呈下降趋势,1岁以后,治愈率仅为86.36%.结论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应尽早为宜.加压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治疗法操作简单、疗程短、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先桃 《中原医刊》2006,33(15):57-57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新生儿泪囊炎的治愈率。方法分三步进行:①冲洗泪道,并将泪囊分泌物送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②药敏报告后,行泪道探通术,出针后,用敏感抗生素稀释液冲洗泪道;③2~3d后重复冲洗泪道,确保通畅。结果一次探通率86.99%,总治愈率98.27%。结论新生儿泪囊炎行泪道探通术安全可靠,术后使用敏感抗生素稀释液冲洗,更是大大提高了该手术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6例92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经采用挤压按摩泪囊区,单纯泪道冲洗、泪道探通加泪道冲洗3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86例92眼经采用挤压按摩泪囊区治愈22眼(24%)。单纯泪道冲洗治愈54眼(59%),泪道探通加冲洗治愈12眼(17%)。结论: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以单纯泪道冲洗治愈率为最高,3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出生3 mon以上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中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依次进行泪囊区按压、泪道冲洗、泪道冲洗联合探通术。结果:泪囊区按压法21例(32.3%)治愈,泪道冲洗法32例(49.2%)治愈,泪道探通法剩余12例(18.5%)痊愈。结论:综合有序治疗是新生儿泪囊炎最科学、简便、安全,经济、高效,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苏萍  刘士梅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2047-2048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887例新生儿泪囊炎患儿采用泪道冲洗探通针探通泪道,按年龄组进行疗效观察分析。结果:1~12个月组治愈率98.5%,13~24个月组治愈率87.18%。两组比较,患儿年龄越小,手术探通治愈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9,P<0.01)。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规范的护理能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8例(185眼)新生儿泪囊炎应用冲洗式泪道探针行探通治疗,随访3~6个月.结果168例(185眼)全部治愈,其中行一次探通术治愈177眼,占治愈率的95.68%,行二次探通术治愈8眼,占治愈率的4.32%.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安全可靠,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92例103只眼,观察疗效.用前端钝圆的6号探通针.探通时需助手固定好患儿头部及四肢.主要选择下泪小点.结果103眼中,102眼治愈,治愈率为99%,其中1次探通成功为95眼,2次探通成功7例,1眼未愈.结论泪道加压冲洗、泪道冲洗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882例我院门诊治疗的新生儿泪囊炎患者,进行按摩、滴抗生素、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结果:新生儿泪囊炎经按摩、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及滴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新生儿泪囊炎治疗应选择综合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加压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泪囊按摩无效的140例(150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加压泪道冲洗1次,无效后即行泪道探通治疗,常规探通次数不超过3次。平均随访9月,观察分析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结果150眼中共治愈146眼(97.33%),其中加压泪道冲洗治愈18眼(12.00%),泪道探通治愈128眼(96.97%)。患儿年龄6月以内的治愈率为100%,随年龄增长治愈率呈下降趋势,1岁以后,治愈率仅为86.36%。结论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应尽早为宜。加压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治疗法操作简单、疗程短、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泪道探通法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泪囊按摩结合局部滴用抗生素及泪道冲洗阻塞的36例(37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进行泪道探通治疗,探通次数不超过2次。平均随访6月,观察分析疗效及其相关因素。结果37眼中共治愈33眼,治愈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结论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应尽早为宜,泪道探通治疗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上泪点进针探通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通过上泪点进针行泪道探通术在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 对156例174眼门诊新生儿泪囊炎患者,在表麻下通过上泪点进针行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术。结果 本组156例、174眼中,有骨性患儿8眼,而其中7眼经2~3次探通术后冲洗通畅,有1眼由于下泪道阻力大而未成功。其余均一次探通后冲洗通畅,成功率达99.4%。随后观察2个月至2年所有探通患儿均未复发。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早期发现,及时行上泪点进针泪道探通术效果良好,此法简单、实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及护理体会。方法:对286例(326眼)婴幼儿泪囊炎患儿采用了泪囊区挤压按摩、泪道加压冲洗、泪道探通术三步法综合治疗并于各环节给予相应护理。结果:经综合治疗随访6个月,286例(326眼),治愈325眼,治愈率99.69%。结论:婴幼儿泪囊炎以综合治疗为宜,3个月~6个月及以上的婴幼儿需泪道加压冲洗或泪道探通术的比较3个月内婴儿更高。婴幼儿泪囊炎治疗过程中良好的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治疗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联合硅胶管置入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0例(420眼)泪道阻塞患者采用泪道探通术后,依据泪道阻塞部位置入不同类型的硅胶管,观察泪道探通一次性成功率,术后患者泪道通畅情况和流泪症状的缓解程度。结果一次性探通成功率达99%,术后随访6个月,345例(385眼)患者治愈,好转28例(28眼),无效7例(7眼),总有效率为98.33%;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泪道探通联合不同类型的硅胶管置入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极低,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囊炎最佳探通时机及并发症的有效的预防。方法:收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近2年1248例1460眼336个月新生儿泪囊炎病例,将接受泪道探通的患儿按年龄分为36个月、712个月、1336个月三组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感染程度不同1-3天冲洗1次,每次冲洗前行泪囊区按摩,连续冲洗46次炎症控制后行泪道探通。治愈标准为无溢泪、无分泌物、泪道冲洗通畅。结果:治愈率第一组为98.96%、第二组为96.27%、第三组为89.9%,三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泪道探通是一种比较简单、易操作、微创、患儿家属易接受的治疗方法,应作为336个月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时机的掌握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及手术前后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根据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做好预防工作,可使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17.
何翠蓉  龙北翰  程均  王永利 《四川医学》2011,32(12):1977-1978
目的探讨先天性泪囊炎采用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46例,共272只眼。先用泪道冲洗把泪囊内积聚的脓性分泌物冲出,对于一次性即可冲通者可不行泪道探通术,反之则可立即行泪道探通术,探通后注入眼用透明质酸钠。结果246例(260只眼)泪道通畅,治愈率为95.59%。结论泪道冲洗联合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泪囊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刘萍  易佳胜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64-64,48
目的观察复方妥布霉素眼膏辅助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5号探针行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把87例新生儿泪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眼,泪道探通术后冲洗液为生理盐水;治疗组31眼,泪道探通术后注入生理盐水及复方妥布霉素眼膏。随访观察2~6个月。结果治疗组一次治愈率为88%,对照组为64%,二者差异显著(红=6.63,P〈0.01)。结论采用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内注入复方妥布霉素眼膏,是成功率较高的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泪道浚通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170眼)分为三组,58眼接受泪道浚通术(泪道浚通术组),57眼接受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55眼接受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联合术组)。所有患者随访期6~12个月,期间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包括泪道冲洗通畅度、泪道阻塞的症状和体征消失程度),以治愈、好转和无效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有效率。结果泪道浚通组有效率为77.58%。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80.70%。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89.09%,联合术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道浚通术组和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中,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球头硅胶管植入术及泪道浚通术疗效次之,两者无显著差异。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成本低廉,手术时间短,微创,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双黄连行泪道冲洗结合探通术治疗泪囊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黄连行泪道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经治疗后使婴幼儿泪道通畅,恢复正常泪道功能。方法对52例(60眼)婴幼儿泪囊炎,使用哈药集团中药二厂出品的注射用双黄连(冻干)配成的混合药液进行泪道冲洗,分别隔天冲洗二三次后仍有泪溢者,结合泪道探通术治疗。结果双黄连行泪道冲洗结合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52例60眼,按治疗眼数统计,治愈率为96.77%。结论此疗法治疗婴幼儿泪囊炎安全有效,适合基层儿童眼科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