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发性硬化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对38例MS惠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预后等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S患者青壮年女性多见,病前常有诱因,病灶分布散在多发,病程中多有复发缓解,激素治疗可缓解症状。MR及诱发电位联合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结论MS临床无特异性诊断指标,MR及诱发电位联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的MRI与临床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报告46例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MRI与临床资料。其中临床确诊者39例,实验室支持确诊者4例,临床近似确诊者3例。MRI阳性29例(63.04%)。病灶分布依序为脑室周围、大脑半球、脑干、基底节、小脑、胼胝体及视神经;本组临床定位病灶93个,MRI显示病灶49个,其中37个病灶与临床相符,12个属亚临床病灶。结果提示MRI对发现MS病灶虽有很高的敏感性,但MS的诊断仍需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3.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与MR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结果,发现急性脊髓炎多累及上中颈段和中胸段脊髓,脊髓受累范围较广,大多超过3个脊髓节段。形态改变以脊髓肿胀,斑点、斑片状病灶为主。认为MRI对急性脊髓炎的诊断是其他检查所不能替代的,其对预后判断亦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急性脊髓炎的临术与MRI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18例急性脊髓炎患者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结果,发现急性脊髓炎多累及上中颈段和中胸段脊髓,脊髓受累范围较广,大多超过3个脊髓节段。形态改变以脊髓肿胀,斑点、斑片状病灶为主。认为MRI对急性脊髓炎的诊断是其他检查所不能替代的,其对预后判断亦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对46例急性脱髓鞘性脑病的临床与CT及MRI的关系作一分析,认为MRI检查要较CT优越,MRI表现以脑室周围白质为主而皮质损害少见。临床表现与CT或MRI所见病灶多少、大小无关而与病灶部位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46例急性脱髓鞘性脑病的临床与CT及MRI的关系作一分析,认为MRI检查要较CT优越,MRI表现以脑室周围白质为主而皮质损害少见。临床表现与CT或MRI所见病灶多少、大小无关而与病灶部位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经头颅CT诊断的72例脑萎缩患者的脑电地形图(BEAM)的结果,资料表明,临床诊断的老年性痴呆者与临床上无显著痴呆表现者的BEAM的改变有显著性差异,但其脑萎缩的程度则无明显差异。作者认为在老年性痴呆的辅助检查时,BEAM较头颅CT扫描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MRA和MRI诊断椎动脉狭窄200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MRA和MRI对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方法200例临床诊断为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0例行颈部MRA,70例行头部MRI,80例同时做了头部MRI和颈部MRA检查。结果椎动脉狭窄98例,阳性率49%;以右侧多见,共63例(64.3%)。结论MRA可直接显示椎动脉形态及狭窄部位;头部MRI同样可诊断椎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9.
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CT及MRI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Wa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CT及MRI的特点。方法统计分析34例Wa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头部CT、MRI检查所见。结果本组34中,有7例同时伴有桥脑受损的症状和体征;20例头部CT只有1例发现小脑梗塞,余19例均未发现责任病灶;27例MRI检查10例在延髓有异常信号(10/27),9例只在小脑有异常信号,8例无异常改变。结论Wa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不完全局限在延髓背外侧,少数可伴有桥脑受损的症状、体征。MRI头部检查优于CT。MRI的临床应用对Walenberg综合征应有一个再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CT辅助下脑立体定向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例颅内深部小病灶,临床神经影象学难以确诊病例,经辅助立体定向活检后得以明确病理诊断.结果此种活检病检阳性率高.结论对于颅内深部病灶,应用CT辅助立体定向活检方法,可以取得创伤小,并发症少,提高病理诊断阳性率,对于小脓肿可达到治愈.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脑炎的头颅MRI表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研究头颅核磁共振(MRI)对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1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头颅CT、MRI表现,其中8例增强扫描。5例行快速液体衰减反转回复(FLAIR)检查。结果 头颅MRI较CT发现更多病灶,其病灶多不增强,FLAIR技术可以更清发现病灶,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MRI更有其特征性表现。结论 头颅MRI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同。  相似文献   

12.
运动神经元病的肌肉病理及其在诊断中的使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报告67例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肌活检组织的光镜及酶组织化学检查的结果,其中22例作过电镜观察;并与其它易混淆病(成年型脊髓性肌萎缩症、青年单侧上肢远端肌萎缩症、颈椎病和某些较慢性的周围神经病)70例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MND的肌肉病理有其特点,认为肌活检可作为MND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硬化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临床特点。方法分析6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包括临床一般资料、症候定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MS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起病较急,病程多缓解复发,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是其主要的诱因之一,脊髓、视神经受累多见,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帮助,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根据临床特点,综合免疫学、神经电生理及影像学检查能大大提高临床确诊率,MS分期有助于诊治及判断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14.
多系统萎缩临床早期诊断及辅助检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对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临床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了宣武医院1999年以来诊治的20名MSA病人,对其临床资料及主要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锥体外系症状是MSA最常见的运动异常,植物神经症状早期出现率较高,容易被忽略,但对早期诊断意义较大,且这两者为MSA容易误诊的主要原因。神经影像显示脑萎缩和葡萄糖代谢减低;诱发电位示潜伏期延长;神经心理检查只发现1例存在轻度智能障碍。结论 依据详细的病史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并辅以MRI、PER、临床电生理的检测,可提高MSA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淋巴瘤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对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淋巴瘤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和脑组织病理检查,探讨此病的诊断规律。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进行系统观察,对脑手术标本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患者,50岁,男性。表现为亚急性脑病,病情迅速恶化,于病后46天死亡。辅助检查发现血沉加快,脑脊液仅出现蛋白轻度升高。影像学检查显示大脑白质多灶性损害,随病程的延长,病灶迅速增大、增多。脑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血管内恶性B淋巴瘤细胞增殖,导致血管堵塞,白质内出现多发性陈旧及新鲜的缺血病灶。结论此病的诊断只能依靠脑病理学检查。临床鉴别诊断包括恶性胶质瘤、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多发性硬化和颅内血管炎。  相似文献   

16.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临床十分常见 ,但临床缺乏可靠的客观指标 ,诊断此病CT、MRI异常率较低。目前临床对VBI的辅助诊断尚无令人满意的检查。本实验室对 115例VBI发作患者进行了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 (3D TCD)的检查。1 一般资料 :本组VBI患者 115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ELISA法同步、动态地观测了285例MG患者血清AchRab、PsMab和CAEab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MG患者体内增高的AchRab是MG发病的主要体液因素。部分血清AchRab阴性MG患者(17.5%)的发病可能与血清PsMab异常有关。另一部分血清AchRab和PsMab均异常的MG患者(12.6%)则可能同时存在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和突触后的损害。血清CAEab测定在辅助诊断胸腺瘤方面具有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胸腺瘤的过筛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EG、MR对颞叶癫痫(TLE)术前定位。方法:用MR、EEG对20例TLE病例进行术前定位,与术中EEG和术后随访结果比较。结果:20例病例中17例依据MR及EEG获得定位,主要在海马区域病变12例,前颞叶5例,另3例MR检查正常,依据多次EEG检查获得定位,随访疗效满意。结论:EEG是诊断TLE的重要手段,MR可对继发性TLE作出正确诊断,MR对海马硬化检查可协助EEG对TLE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超声辅助下手术治疗的38例神经外科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复查MRI检查,以其为判断标准。结果 术后3个MRI复查显示病灶无残留21例,术中超声均显示病灶无残留。术后3个月MRI显示病灶残留17例,而术中超声显示病灶残留8例、无残留9例。术中超声诊断病灶残留敏感性为47.1%(95% CI:39.5%~61.6%),特异性为100%(95% CI:97.9%~100%),阴性预测值为70.0%(95% CI:77.1%~83.8%),阳性预测值为100%。结论 术中超声可准确定位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明确病灶的范围,发现残留病灶,有助于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干脑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脑干脑炎的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结果多有前驱感染史,男性多于女性,以青壮年居多,多侵犯脑桥至延髓锥体交叉以上,可合并其他部位受累,脑脊液改变不明显,MRI可发现病灶。结论脑干脑炎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MRI对诊断较有帮助,激素及抗病毒治疗有效,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