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客观指标规律,探讨BNP、CRP、LVEF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217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正常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对217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抽取血液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免疫比浊法测定CRP,所有病例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LVEF,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F病人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NP的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上升,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672,P=0.000〈0.05);CHF病人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随心力衰竭加重而降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527,P=0.000〈0.05)。BN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819,P=0.000〈0.05),BNP水平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心功能等级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407,P〈0.05),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LVEF与中医证型间存在负相关性(r=-0.69,P=0.000〈0.05),LVEF按照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减。CHF病人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13,P=0.000〈0.05),按心肺气虚、心气阴虚兼血瘀→气虚血瘀→心脾阳虚兼血瘀水停→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逐级递增。心功能各分级之间CRP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CRP随心衰程度加重而逐渐升。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BNP、CRP、LVEF具有相关性,BNP结合CRP水平、LVEF可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中医分型提供一个较为客观、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探讨LVEF、B型钠尿肽(BNP)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对117例CHF患者(CHF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23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LVEF,并同时抽取血液采用免疫荧光法测定BNP,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HF组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随心力衰竭加重而降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627,P<0.001)。LVEF与中医证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679,P<0.001),LVEF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加重程度逐级递减。CHF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BNP的水平随心力衰竭加重而上升,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813,P<0.001)。BNP水平与中医证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73,P<0.001),BNP水平按中医辨证分型加重程度逐级递增。结论 CHF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BNP水平与中医证型有相关性,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分布水平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患者80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格检查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虚血瘀组18例、气阴两虚兼血瘀组23例、心脾阳虚水停兼血瘀组21例、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组18例,分别检测、比较两组血清H-FABP及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FABP、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而呈增高趋势;血清H-FABP水平与BNP水平呈正相关;观察组各中医证型间血清H-FABP及BNP水平不同,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组心脾阳虚水停兼血瘀组心气阴两虚兼血瘀组心气虚血瘀组。结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H-FABP水平较高,在各中医证型间存在差异性,可作为中医证型量化指标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BNP)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基础病因所致的CHF患者134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水平,以惠普多普勒超声测定LVEF,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CHF证型的转变(痰饮阻肺证→气阴两虚、血瘀水停证→气阳两虚、血瘀水停证),NYHA级别和BNP逐渐升高,LVEF则相应降低(P0.05,P0.01)。结论 CHF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BNP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中医临床辨证时的客观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左室射血分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5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组,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定量测定NT-proBNP水平,分析NT-pro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结果 随着CHF证型的转变(心肺气虚证→气虚血瘀证→脾肾阳虚证),NYHA级别和NT-proBNP逐渐升高,LVEF则相应降低(P<0.01).结论 CHF患者心功能指标NT-proBNP、LVEF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中医临床辨证时的客观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不同中医辨证分型与左心室功能不全和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血浆心钠素(ANF)检测与中医辨证分型、NYHA心功能分级进行宏观与微观辨证研究。结果:CHF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4种中医证型比较,兼水肿血瘀证组左室收缩功能障碍最为显著。中医辨证4型的血流峰值速度比值(A/E)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4种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AN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HF 4型中兼水肿血瘀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最为明显。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则依心气虚证→兼阴虚证→兼血瘀证→兼水肿血瘀证的顺序逐渐加重。A/E与ANF可作为CHF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参数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评价NT-proBNP、超声心动参数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0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Ⅳ级的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行超声心动检查。检验不同中医证型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参数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值越大(r=0.498,P〈0.05);NT-proBNP水平与中医证型亦有相关性,即NT-proBNP水平按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顺序增加,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416,P〈0.05)。超声心动左室射血分数(EF)在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与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Ⅱ级的患者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56.2%)〉气虚血瘀水停证(37.0%)〉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9%);心功能Ⅲ级患者中气虚血瘀水停证(52.5%)〉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34.4%)〉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13.1%);心功能Ⅳ级中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65.4%)〉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19.2%)〉气虚血瘀水停证(15.4%)。结论NT-proBNP、超声心动EF值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能反映中医证型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医证型由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气虚血瘀水停证→心肾阳虚血瘀水停证转化,心功能呈现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与超声心动所测心功能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内科住院心力衰竭患者116例,辨证分为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和阳虚水泛3个证型组,采用超声心动仪分别检测各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BNP。结果 LVEF值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阳虚水泛顺序次第减低,而BNP次第升高,且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和阳虚水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辨证分型与LVEDs、LVEDd、LVEF和BNP均有相关性,其中与BNP和EF相关性(r=0.71,r=-0.34,P均0.05)最强。结论 BNP和EF可以反应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也可以作为辅助心力衰竭辨证分型的一个有益的客观化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指标与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20例老年CHF患者辨证分型为心肺气虚组(35例)、气阴两虚组(30例)、气虚血瘀组(29例)、阳虚水泛(26例),对4组患者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评定,对LVEF、CO、CI、NT-pro BNP值进行检测,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对比不同证型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4组患者的NT-pro BNP、LVEF、CO、CI水平、NYHA心功能分级及生存质量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心肺气虚组与气阴两虚组的NT-pro BNP、CO、CI、LVEF值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阳虚水泛和气虚血瘀组(P均0.05)。结论 CHF的中医证型与各项心功能指标有着密切联系,心功能指标监测对CHF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衰超声指数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评价心衰超声指数、血浆N端B型钠尿肽(NT-proBNP)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客观指标的可行性。方法:167例CHF患者入院后行中医辨证分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心衰超声指数,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T-proBNP与心衰超声指数呈正向相关关系,心衰超声指数升高,NT-proBNP也会升高(r=0.634,P0.01)。NT-proBNP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型转化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心衰超声指数也按心肺气虚、血瘀饮停→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肾气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顺序递增,两者呈正相关关系(r=0.658,P0.01)。结论:心衰超声指数、NT-proBNP与CHF中医证型存在明显相关性,可用于指导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型分型。  相似文献   

11.
史菲  罗海明 《中医药研究》2013,(12):1409-1411
目的初步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33例心功能Ⅱ级~Ⅳ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不同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另选取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心力衰竭组于入院后即依据辨证标准,确定中医辨证类型.所有病例于入院后次日晨抽取静脉血,检测B型脑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Gal-3.治疗5 d~7 d后,其中53例复测BNP,根据BNP下降与否分组.结果心力衰竭组BNP、hs-CRP、Gal-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升高.Gal-3与BNP、hs-CRP呈较显著的正相关(r=0.710,P〈0.01;r=0.686,P〈0.01),与病程之间呈弱相关性(r=0.390,P〈0.01).Gal-3对诊断心衰也具有较高的价值.Gal-3水平与中医各证型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且从低到高依次为气阴两亏证、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结论血清Gal-3水平能够客观地反映心衰程度,与BNP、hs-CRP具有良好相关性,在心衰诊断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Gal-3水平能够客观反映心衰不同中医证型的轻重程度,可以作为心力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左室周边缩短率(mVcf)、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A/E)]及循环调节肽[心钠素(ANP)、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将95例CHF患者分为4个证型组,检测各组心功能参数、ANP、ET,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并以2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ANP、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型各组间ANP、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气虚兼水肿血瘀证组较其他各组LVEF、mVcf明显降低(P0.01),A/E明显增高(P0.01),而且A/E随辨证分型更显著。CHF组中医证型演变与LVEF、mVcf呈负相关,与A/E、ANP、ET呈正相关。结论心功能参数及循环调节肽随着辨证分型演变规律而变化,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其中A/E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14天为一疗程,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疗效、6 min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脑钠尿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无论是心功能改善情况、6 min步行距离还是中医证候疗效、血浆BNP浓度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后LVEF也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合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慢性心衰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使用放射免疫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同时用比色法测一氧化氮(NO),ELISA法检测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超声心动图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健康对照组42名进行比较。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丹参酮ⅡA组,治疗2周后复查各指标。结果心衰心功能Ⅲ级、Ⅳ级组与对照组比较,血NO、NT-proBNP及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vWF和6-keto-PGF1α在对照组与心衰各心功能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丹参酮ⅡA组心功能明显改善,血浆vWF及6-keto-PGF1α含量升高(P〈0.05),且丹参酮ⅡA组较常规组LVEF明显增加,NT-proBNP及血NO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vWF和6-keto-PGF1α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丹参酮ⅡA组可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脑宁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治疗组(n=4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心脑宁胶囊,8周为一个疗程,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中医症候疗效、6分钟步行距离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脑钠尿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无论是心功能改善情况、6分钟步行距离还是中医证候疗效、血浆BNP浓度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后LVEF也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心脑宁胶囊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参蛤散联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蛤散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蛤散,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用B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E/A值,测定血清BNP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46.67%,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LVEF、SV、CO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LVEF、SV、CO、E/A值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蛤散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BN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7.
李洁 《中医药研究》2012,(10):1161-1162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脑钠肽水平、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每日1剂,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钠肽(BNP)、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VST、LVPWT、LVDd、LVEF、BNP、ET、NO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可以降低BNP浓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