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琦  高照勤  孙银 《新疆医学》2011,41(4):102-103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颅内脊索瘤患者10例。颅底脊索瘤是侧颅底较少见的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肿瘤,复发率为43%脊索瘤是起源于胚胎脊索结构的残余组织,在胚胎3个月时脊索开始退化,如果沿神经轴的任何部位有脊索组织残余,即可发展为脊索瘤[1],它的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0.1%~0.2%,32.8%起源于脊柱,32.0%起源颅底,29.2%起源于骶尾部,6.0%起源于中轴线,可在10~90岁任何年龄发病,高峰期为30~40岁,男女比为3∶2,颅内脊索瘤多起自蝶骨与枕骨连接处,呈缓慢侵润性生长[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及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我院经证实的21例骨肿瘤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明确超声对骨肿瘤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收集21例骨肿瘤,单发20例,多发1例。良性14例,其中骨软骨瘤7例,骨囊肿4例,骨纤维结构不良2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恶性7例,骨肉瘤1例,软骨肉瘤1例,骨脊索瘤2例,骨巨细胞瘤2瘤,骨髓瘤1例。超声对骨肿瘤的发现率、诊断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5%、76%、19%、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骨肿瘤有一定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能对骨肿瘤进行较准确的良恶性风险评估。认识骨肿瘤的超声特征,有助于提高超声对骨肿瘤的诊断率,减免漏误诊。  相似文献   

3.
1956~1988年共收治骨肿瘤和瘤样病变1348例,其中恶性骨肿瘤621例(占46.07%);良性骨肿瘤522例(占38.72%);瘤样病变205例(占15.21%)。良性骨肿瘤以骨软骨瘤,骨瘤,骨巨细胞瘤Ⅰ、Ⅱ级,软骨瘤多见;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转移癌、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骨巨细胞瘤多见;瘤样病变以骨囊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多见。良恶之比为1:1.19,并分析了恶性骨肿瘤发生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子宫肉瘤 (sarcomaofuterus)临床少见。国内报道约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 0 .83% ,占子宫恶性肿瘤的 1.4 6 % [1] 。国外资料报道 ,子宫肉瘤约占子宫恶性肿瘤的 2 %~ 4 % [2 ] 。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 (malignantmullerianmixedtumor)是子宫肉瘤的一种 ,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 ,平均年龄 5 0~ 6 5岁[3] ,发病率约占子宫肉瘤的 4 0 % [4 ] 。 2 0 0 2年 2月~ 2 0 0 2年 3月 ,我院共收治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 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39岁 ,半年前普查发现子宫肌瘤鸡蛋黄…  相似文献   

5.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约占所有骨肿瘤的5%,发生于颅骨的GCT少见,仅占总数的1%~2%[1],颞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temporal bone,GCTT)更为少见;动脉瘤性骨囊肿(aneurysmalbone cyst,A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瘤样病变,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发生于颅骨的ABC少见,仅占总数的3%~6%[2]。颅骨  相似文献   

6.
国内于1932年首次报告骶骨肿瘤病例,徐万鹏等[1]报道的123例骶骨肿瘤中,脊索瘤有50例占40.6%,骨巨细胞瘤有29例占23.5%。骶骨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也可以由周围组织的肿瘤所侵犯而致。在所有的骨肿瘤中,良性骶骨肿瘤发病率为1.16%,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骶骨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文献报道在骨肿瘤中其发病率为 3 %~ 4% [1] ,较常见的原发性骶骨肿瘤为脊索瘤 ,其次为骨巨细胞瘤和神经鞘瘤。本文 3 2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 ,均接受了手术切除 ,并进行了随访。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从 1 985年~ 1 996年 ,治疗 3 2例原发性骶骨肿瘤患者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 1例 ,最小年龄 1 3岁 ,最大年龄 5 7岁 ,平均 42 .3岁 ,脊索瘤 1 5例 ,骨巨细胞瘤 8例 ,神经鞘瘤 5例 ,动脉瘤样骨囊肿 2例 ,骨母细胞瘤及软骨肉瘤各 1例 ,均行手术切除 ,脊索瘤、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进行放疗 ,4例脊索瘤…  相似文献   

8.
脊索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起源于胚胎时期残余脊索组织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呈低至中度恶性。脊索瘤以局部侵袭性及高复发性为特点,治疗上以手术为主,其对传统的放化疗均不敏感且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预后较差。文中对脊索瘤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骶椎脊索瘤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时期残余的异位脊索组织,临床极少见,占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的1.8%。1856年Luschka首次报告,1894年Ribbert命名为脊索瘤,百余年来仅见报道548例(1982),50%发生于骶尾部。国内报告不多。我们从1954至1985年共收治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统计脊椎肿瘤共57例,确定为原发性骨肿瘤者27例。继发性骨肿瘤者27例。仅能定性而不能确定来源和病名者3例(均为恶性)。原发性骨肿瘤27例中,良性18例(巨细胞5瘤例,软骨瘤5例,脊索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血管瘤2例,骨母细胞瘤1例,嗜伊红肉芽肿1例,嗜铭细胞瘤1例);恶性7例(纤维  相似文献   

11.
尤文氏瘤是一种少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约占原发骨肿瘤的5%、原发恶性骨肿瘤的7~15%。X 线征象多样,特征性少,分布范围广泛,X 线诊断较困难。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综述如下。1 命名和定义本病由 Ewing(1921)首先描述为“骨的未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发病情况及构成比率.方法对我院1995~2009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 586例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良性骨肿瘤633例(39.91%),骨巨细胞瘤76例(4.79%),原发恶性骨肿瘤289例(18.22%),骨转移瘤327例(20.62%),骨瘤样病变261例(16.46%).良性骨肿瘤以骨软骨瘤最多见(160例,25.28%),软骨瘤(114例,18.01%)与骨瘤(78例,12.32%)次之.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98例,33.91%)与软骨肉瘤(65例,22.49%)多见,脊索瘤(38例,13.15%)次之.骨瘤样病变以骨纤维异样增殖症(98例,37.55%)与动脉瘤样骨囊肿(71例,27.20%)多见.多种骨肿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11~30岁,好发部位为股骨与胫骨.结论 骨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汉族人群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脊索瘤是一种罕见的生长缓慢、低度恶性的骨肿瘤,起源于胚胎性脊索组织,由于解剖部位的特殊,早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则症状明显,侵及范围广泛,手术不易彻底而致复发或转移。本文报道北京积水潭医院和上海铁道医学院骨科自1970~1986年间经手术治疗32例脊索瘤,结合临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端粒酶活性高低与骨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用TRAP方法和改进的TRAP印染方法,对骨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骨肉瘤80 6%(29/36例),骨巨细胞瘤80 0%(20/25例),软骨肉瘤85 7%(6/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00%(2/2例),横纹肌肉瘤100%(2/2例),脊索瘤100%(3/3例),另有9例骨软骨瘤检测,仅有1例(111%)阳性.同时检测17例患者的肿瘤旁肌肉组织或软组织,均未发现有阳性.结论:端粒酶活性与骨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是诊断恶性骨肿瘤、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统计1963~1990年9月本院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461例,良性骨肿瘤309例(67.03%),恶性骨与关节肿瘤109例(23.64%),瘤样病变43例(9.33%)。良性骨肿瘤与恶性骨肿瘤之比为2.83:1,良性骨肿瘤好发年龄在11~30岁.恶性骨肿瘤好发年龄在11~40岁,骨软骨瘤、软骨瘤和骨肉瘤为前三位最常见的骨种瘤,瘤样病变则以骨囊肿、骨纤维结构不良多见。  相似文献   

16.
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骶骨肿瘤种类比较多 ,其中以脊索瘤最为常见 [1 ,2 ]。由于骶部神经血管密布 ,解剖关系复杂 ,术中涉及到的组织、器官很多 ,而手术结果又往往与二便功能有关 ,故对这种手术应认真对待。本文对骶骨肿瘤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我院 1978~ 1993年共收治骶骨肿瘤病人 43例 ,男 2 0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3岁 ,以 40~ 5 5岁居多。其中脊索瘤 2 7例 ,占 6 2 .8%,巨细胞瘤 2例 ,转移癌 2例 ,骨髓瘤、滑膜肉瘤、恶性畸胎瘤、神经纤维肉瘤、软骨瘤恶变、血管外皮肉瘤、脂肪肉瘤各 1例。良性的神经纤维瘤、神…  相似文献   

17.
脊索瘤来源于脊索胚胎残余 ,发生在脊索演变过程中所经过的颅底、脊柱和骶尾骨 ,其中约 50 %起源于骶尾骨[1] 。我们收集本院 1992年 1月~ 2 0 0 0年 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骶尾部脊索瘤 11例 ,以手术病理检查作对照 ,对其平片和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其影像特点 ,以便进一步提高对脊索瘤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2 0~ 61岁 ,平均为 41岁 ,病程 9~ 32天。临床表现 :臀部肿块 3例 ,腰骶及腿部疼痛 9例 ,排便障碍 4例 ,肛诊或骶尾部触诊扪及肿块 4例 ,下肢功能障碍 2例。1.2 方法 术前摄骨盆正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发病情况及构成比率。方法对我院1995~2009年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586例骨与关节肿瘤及瘤样病变住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良性骨肿瘤633例(39.91%),骨巨细胞瘤76例(4.79%),原发恶性骨肿瘤289例(18.22%),骨转移瘤327例(20.62%),骨瘤样病变261例(16.46%)。良性骨肿瘤以骨软骨瘤最多见(160例,25.28%),软骨瘤(114例,18.01%)与骨瘤(78例,12.32%)次之。原发恶性骨肿瘤以骨肉瘤(98例,33.91%)与软骨肉瘤(65例,22.49%)多见,脊索瘤(38例,13.15%)次之。骨瘤样病变以骨纤维异样增殖症(98例,37.55%)与动脉瘤样骨囊肿(71例,27.20%)多见。多种骨肿瘤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好发年龄11~30岁,好发部位为股骨与胫骨。结论骨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汉族人群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如缺氧诱导因子1d(HIF-1α)、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1)在脊索瘤细胞系CM-319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检测HIF-1α、MDR1、MRP1基因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法检测HIF-1α、MRPl蛋白在CM-319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放化疗抵抗的关系。[结果]常氧条件下,在脊索瘤细胞系中能检测到HIF~1α及MRP1 mRNA的表达,但未检测到MDR1 mRNA的表达(P〈0.01),间接免疫荧光及免疫细胞化学可以检测到HIF-1α表达在细胞浆及核中,而MRP1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中。[结论]HIF-1α与MRP1的过度表达在脊索瘤的放化疗抵抗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而MDR1表达未被检测到,提示脊索瘤的放化疗抵抗主要与HIF-1α和MRP1相关。  相似文献   

20.
<正>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占所有骨肿瘤的20%,占儿科恶性肿瘤的5%以上[1],儿童和青少年以及50岁以上老年人为发病高峰人群[2]。非转移性骨肉瘤的5年存活率为50%~70%,但转移性骨肉瘤(最常见于肺部)5年存活率仅15%~30%[3]。迄今为止,骨肉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仍不清楚,目前骨肉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和化疗为主,且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耐药,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癌细胞通常表现出基因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