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月华  邹杰 《中国药业》2010,19(12):7-8
该文针对当前药品监管领域中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和谐药监、降低药品价格是保障用药安全、解决"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揭金阶 《医药导报》2005,24(12):1193-1194
目前,我国医院用药存在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原因主要是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和医院构成了主导药品价格的利益共同体,而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对药品定价却缺乏有效的监督。另外,由于医药市场竞争激烈,医药生产企业不断变换药物商品名,导致同一药品具有多个不同的商品名,并在一定程度上也误导患者。在患者对药品价格提出质疑或患者难以负担药品费用时,药师应介绍该药品的通用名及其同品种、同规格、同剂型的其他药品供患者选用,以满足临床治疗需要。同时,对于虚高的药价,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患者用药和我国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于药品流通中的价格规制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如下4点来探讨在药品流通中由于医院的加价,造成的药品价格虚高,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梁毅  丁静 《中南药学》2006,4(5):397-399
在2006年“两会”上,“老百姓因药品价格高而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再次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和讨论最热烈的议题。事实上,10多年来,各级政府为了整治“药品价格虚高”可以说是想方设法、不遗余力,但药品价格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乃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瓶颈”。药品价格问题的渊源究竟是什么?以下就这个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医院自制药的成本核算和价格确定的探讨郑国(广东省江门市中医院529051)医院制剂室自制产品可分为2大类:市售药、自制药。市售药的价格在药品市场上已确定,制剂室须参照执行。自制药则是药品市场上没有供应,由本院拟定处方及工艺,价格也由制剂室确定的制剂产...  相似文献   

6.
姜成菊 《首都医药》2013,(22):11-12
目的阐述我国过期专利药与仿制药价格及使用现状。方法通过分析过期药与专利药价格及使用现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结果与结论目前我国对专利药、过期专利药采取的定价法则,使市场上专利过期的药品价格为普通仿制药的2~5倍,两者存在一定的质量差异,其中专利药厂商通过各种渠道制造两者的产品差别化,加之患者药品信息的不对称、对药品的刚性需求等因素,诱导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相似文献   

7.
切实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必须认真解决好三个基本问题:一是解决城乡居民的购药便利问题;二是解决城乡居民的购药价格问题;三是解决城乡居民的购药安全问题.这三个问题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任何一方面问题得不到解决,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就不能算做完善,城乡居民的购药问题就仍然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8.
我国药品价格改革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青宇  邱家学 《中国药房》2006,17(22):1684-1687
目的探讨我国药品价格改革的思路、方法与成效。方法分析我国药品价格改革的特点、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外药品价格改革的经验。结果与结论我国的药品价格改革以降价为主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药品的虚高定价;药品定价更加趋于合理,包括合理升高普药的价格,定价程序更加规范以及行政定价转向专家定价等,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婷  宋民宪 《中国药房》2010,(40):3778-3780
目的:分析我国目前药品单独定价机制的合理性。方法:比较筛选出的167种政府定价药品的单独定价价格和普通价格,统计、分析其价格差异。结果与结论:此次统计范围中,单独定价药品与普通药的价格差距大,约1/3的普通药品价格低于单独定价药品价格的50%;其中,有10个品种的单独定价药品价格高出普通药价格5倍以上;此外,单独定价的药品中,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剂型相同规格的同种药品价格差异也十分显著。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药品价格,建立等效等价的药品价格定价机制,限制单独定价范围,完善药品价格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24):3317-3320
目的:为我国制定合理的药品医保支付价格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检索分析国内外正式发表的学术文章、官方网站和政府文件、新闻报道等资料和知情人访谈,总结国际主要药品医保支付价格形成机制,高值药可持续的公平可及的解决方式,为我国制定合理的药品价格政策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国际通用的医药支付价格的确定依据为内部参考定价法、增量成本-效果评价法、外部参考定价法。国际社会还采取以公平药价计划、药品专利池、开源药物研发组织等形式促进高值药可持续地公平可及。我国实现全民医保目标后,应积极探索制定合理的医保支付价格。可以在仿制药质量和临床疗效一致性评价后,采用内部参考定价法确定有仿制药竞争品种的支付标准,采用外部参考定价法或增量成本-效果评价法确定创新专利药品价格谈判的参考价格,对高值药物采用公平定价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程艳  朱飞 《医药世界》2006,(10):20-22
药品价格一直是医药行业关注的焦点的问题,而要求降低“虚高”药品价格的呼声在全国范围内此起彼伏。为了解决人们“看病贵、吃药贵”的问题,国家三令五申的要求各地降低药品价格,并且十几次的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整;与此同时各家医院纷纷采取了药品的招标采购制度,希望通过减少药品流通环节让利给消费者,一些大药房也乘机打出了“平价”的招牌。种种的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药品价格的压力,然而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地区开始试水“医院药房托管”,对于这一问题,各利益群体众说不一。到底医院药房托管能走多久,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看病贵,吃药贵”的问题.是否最终达到患者、医院和医药公司的“三赢”,现在还没有定论,只能依靠实践来检验它,但笔者想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我院282种中成药日均价格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从经济角度管理药品,为临床医师合理、经济地选择药品提供参考依据,使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方法:采用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数据信息,计算出282种中成药的日均价格,进行分层比较分析。结果:日均价格在5元以下的品种占44.24%,日均价格在5-10元的品种占37.05%,日均价格在10-20元的品种占12.59%,日均价格在20-30元的品种占3.24%,日均价格在40-50元、50-60元、60-70元范围的品种各1种,日均价格在150元以上的品种有1种。结论:中成药日均价格在10元以下的品种占81.29%,日均价格最高的中成药在150元以上。为肿瘤治疗药物,其次为骨伤科药物;日均价格最低的中成药只有0.43元,为妇科用药。中成药日均价格的高低与所治疗的疾病的种类直接相关,同时药物剂型也是影响日均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德国自2011年起实施的创新药价格管理"新政"首次引入药品效益评估和补偿价格谈判机制,对德国乃至欧洲药品市场及创新药品价格管理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介绍德国创新药价格管理"新政"出台的背景及主要内容,研讨其实施绩效及主要影响,以期为我国创新药品价格管理制度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出发,分析低价药品取消最高限价政策后对低价药价格的影响,为优化我国药品价格改革及探索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提供证据支持。方法从某三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调取2015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低价药品采购数据,分析实施低价药政策后对低价药品价格的变化趋势。结果该医院在实施低价药政策后低价药价格明显上涨,92个低价药品中有71个品种出现价格上涨,占77.17%,尤其是价格偏低的注射剂型涨价幅度更大,最大涨价幅度达10929.41%。导致低价药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药品原材料、人工和运输、包装材料等价格的上涨,以及药品“两票制”政策的实施。结论低价药政策实施后低价药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趋势,并且这种上涨趋势一直在持续。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药品招标采购体制,制定合理的药品定价机制与监管体系;对恶意提高药价的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于用量少、临床必需的药品采取定点生产和国家储备等相关措施,稳定药品价格,保障患者权益。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药品价格虚高一直是医疗体制改革中比较棘手的问题,也是影响医疗机构社会形象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试图根治这一痼疾,以期抑制或降低虚高的药价。如多次采取降低最高零售价、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药分开等举措,但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6.
刘宝 《中国药房》2009,(4):244-247
目的:介绍加拿大药品费用及药品价格管理概况,以供我国借鉴。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描述性分析方法。结果与结论:加拿大2007年药品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估计为16.8%,2007年的人均药品费用估计为818加元。加拿大药品价格管理包括专利药和非专利药的价格管理,其中对专利药价格管理采取了参考定价的方式,并就药品价格的国际比较和国内比较的方法学进行了明确设计。  相似文献   

17.
利用比价分析法对原研药与仿制药、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药品价格进行分析,发现药品定价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通过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药品定价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系统观点认识“看病贵”与“药价高”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孙利华  黄泰康  吴春福 《中国药房》2006,17(24):1844-1846
目的:促进我国药品价格的合理确定和调整,对“看病贵”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药价高”与“看病贵”的实质,以及决定药品费用高低的关键要素,用系统观点分析药品价格与药品费用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与结论:我国目前采取的药品降价措施难以奏效;从药品价格入手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革现行的药品定价方法,合理确定所有药品特别是具有可替代性药品间的差比价。  相似文献   

19.
英国专利药价格管理政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瑞雪  叶露 《中国药房》2009,(7):483-485
目的:评价英国专利药价格管理政策。方法:阐述英国专利药价格管理政策,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其特点及适用条件。结果与结论:英国专利药价格管理政策在鼓励药品研发和创新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使英国的制药产业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该政策体系并未充分体现药品的临床价值,不利于引导企业研发真正具有临床需求且成本-效果好的药品,并且在药品费用控制方面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20.
药患纠纷与药学服务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分析药患纠纷引发的原因,提出防范药患纠纷的措施。方法:从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服务质量、药品价格和药品质量等因素都可引发药患纠纷。结论:关键是做好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