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4C营销理论在开展农村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南昌地区无偿献血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步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的目标.但献血群体仍然较为局限,2006年大专院校的学生占献血人数的比例在55%以上,而占农村总人口54%的农村居民献血比例只有3%,以至寒暑假时期临床供血时常不足.为了扩大献血人群,缓解供血压力,2007年起本中心运用4C营销理论在农村开展了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6—2009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掌握梅毒在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分布及流行情况,为招募低危无偿献血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对南昌地区2006-2009年所有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市无偿献血队伍中,大学院校在校学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为了更好地在大学院校开展无偿献血,了解我市大学院校在校学生的心态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无偿献血动员和宣传工作,保障医疗临床用血.笔者对大学在校学生展开无偿献血献血顾虑、答谢方式、愿意选择的献血形式三个方面情况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的组织和动员工作,保障无偿献血体系的良性构建和健康发展,现就重庆合川地区2009-2011年的无偿献血情况做相关调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合川地区2009 -2011年全部无偿献血者,共计32 639例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通过唐山现代血站管理软件统计本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量、年龄、性别及职业分布情况,各组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献血法颁布实施十年来,南昌地区临床供血已实现了100%来自无偿献血的目标。但由于临床用血逐年递增,且大部分献血者均为城市居民和大专院校的学生,为了缓解因夏、冬两季学生放假所致供血紧张的局面,我中心提出了"面向城市、开发农村"的要求,在发动农民献血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南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Rh(D)阴性献血者分布情况,为制订Rh(D)阴性采供血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方法调查统计南昌地区2012-2016年无偿献血人群Rh(D)阴性血型献血者,分别按临床用血情况、血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再次献血率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地区Rh(D)阴性血型分布特征为OABAB;Rh(D)阴性献血者以男性居多,占61.41%;以18~25岁年龄段为主,占46.74%;大专、本科文化程度献血者占59.16%;职业以学生、其他类、公司职员为主;首次献血占73.96%。结论不断提高Rh(D)阴性献血者重复献血率,逐步培育一支稳定的Rh(D)阴性献血者队伍并进行科学有效管理,对确保临床Rh(D)阴性血液制品的安全有效、及时供给、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居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政策知晓水平,探索无偿献血意愿影响因素。方法于2008年1月在安徽省的皖北、皖中和皖南农村地区随机各选择3个自然村为调查现场,采用自制问卷访谈收集资料,实际访谈724人,获有效问卷620份,有效应答率85.6%。结果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得分19.26±3.987分,相关政策得分5.85±2.154分;不同年龄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及文化程度相关政策得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以及相关政策知晓水平是农村居民无偿献血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知晓水平较高,相关政策知晓水平较低;25—34岁人群无偿献血意愿显著高于18—24岁人群,初中文化程度人群意愿显著低于不识字人群,相关政策知晓水平越高,无偿献血意愿越高。  相似文献   

8.
史有展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1196-1198
目的 分析铜川市无偿献血的发展趋势,为促进铜川市无偿献血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铜川市2006~2011年无偿献血的情况.结果 1)无偿献血人群分布情况:男性献血者明显多于女性;40~45岁的工人是无偿献血的主体人群;初高中学历人群所占比例最高;汉族人群仍占主体;A、B、O血型人群较多,AB型人群献血比例仍较低.2)无偿献血中一次性献血400ml者占主体地位;男性一次献血400 ml率远超于女性.3)献血人群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固定献血人群在不断地减少.结论 应加强宣传力度,动员更多的年轻人、文化程度高的人员及公务员、医务人员参加无偿献血,建立扩大固定的献血队伍,确保临床用血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2003~2008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5项指标检测结果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加大,南昌市民对于无偿献血的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参与其中,流动采血为当前的主要形式.由于流动采血对时间的特殊要求及工作场所的限制,无法现场进行多项传染病检测而使血液存在一定的报废率. 血液是一种宝贵资源,正确管理使用血液,保证输血安全,减少血液浪费,是血站及医院血液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笔者对2003至2008年南昌地区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TP等血液筛查5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市2次以上无偿献血人群分布调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掌握2次以上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特征及献血情况,进一步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和招募工作,建立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性发展,保障临床安全供血。我们对柳州市2004年12月-2005年5月1881名2次以上无偿献血人群的分布特征及献血情况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白族献血人群结构状况,探索大理州无偿献血工作有效途径和良性机制,为确保无偿献血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穿越血站管理信息系统中统计模块收集2011-2013年在本血站参加无偿献血的白族献血者资料,用SPSS 18统计软件做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大理地区白族无偿献血人群以男性居多;年龄以18-25岁、25-35岁2个年龄段为主;血型分布特征为AOBAB;职业以农民为主;初中及以下学历所占比例较大。结论以白族文化为切入点,进行广泛深入的无偿献血宣传动员,巩固和扩大白族献血群体。  相似文献   

12.
南昌地区献血者血液内毒素含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输血安全、有效是采供血机质量目标的重点[1-2],细菌污染是影响血液质量最常见因素之一,而且主要是由于革兰阴性细菌感染,革兰阴性细菌可产生内毒素,为此,本中心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液内毒素,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市无偿献血队伍中,大学院校在校学生所占的比例比较大。为了更好地在大学院校开展无偿献血,了解我市大学院校在校学生的心态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无偿献血动员和宣传工作,保障医疗临床用血。笔者对大学在校学生展开无偿献血献血顾虑、答谢方式、愿意选择的献血形式三个方面情况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济宁市5800名无偿献血者心态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本市在街头设立了固定采血点,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分析和掌握济宁地区无偿献血者的心态特征,对于有的放矢地开展无偿献血的动员和宣传工作,保障献血者的身心健康,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笔者于2001年2月~2002年2月对本市5800名自愿无偿献血者的献血心态进行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1无偿献血何时走出“计划”模式。很多地方为了保证献血量,仍沿用义务献血的模式,把通过行政强制措施或高额的物质补贴等手段动员起来的献血当成了无偿献血。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献血的弊端给无偿献血带来的负而作用越来越大,阻碍了无偿献血的进程。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目的就是依靠无偿献血的方式来保障临床用血,但是计划献血却难以确保  相似文献   

16.
宝鸡市2007~2009年无偿献血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宝鸡市近3年来无偿献血人群结构状况,为推动无偿献血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7~ 2009年宝鸡市首次无偿献血者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献血者性别,职业状况,年龄结构,文化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宝鸡市无偿献血率逐年提高至10.5‰,献血者中18~25岁、高(初)中、工人所占比例较大,农村居民献血...  相似文献   

17.
提高无偿献血知晓率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和在校青少年对无偿献血的知晓率。方法除采用大众化的宣传方式外,还根据城市、学校和乡村不同献血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以提高献血人群对无偿献血的知晓率。结果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2009年本市城市居民对无偿献血知晓率达到87%;农村居民知晓率达到7 8.57%;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知晓率是95.3%。2008~2010年,献血量较上年分别增长5.41%、8.68%和14.57%。结论根据献血人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宣传形式,献血人群对无偿献血的知晓率较高,有利于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04~2007年牡丹江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不断深入和公民无偿献血意识的不断提高,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为了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笔者对2004~2007年来我站的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检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街头无偿献血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WHO)血液安全战略的首条是从低危献血者中采集较安全的血液,根据这一战略目标制定了无偿献血三个转变,即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转变;全血向成分血转变;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献血转变,从而使街头无偿献血成为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因此,应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献血有益健康。随着无偿献血的寅传动员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公民无偿献血意识的加强。街头无偿献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对本中心街头无偿献血情况做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西安地区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随着《献血法》实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工作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公民无偿献血的意识加强,西安地区临床用血已全部来自无偿献血,并且献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同时血液报废率仍然较高。为了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有效提高血液利用率,笔者对本中心2001~2003年血液报废原因做了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