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Medscape.com8月16日报道(原载Lancet 2005),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妇女比例和高危病毒型的流行在人群中的差异很大。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正在研制中的HPV疫苗功效值得质疑。  相似文献   

2.
青年女性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喆 《山东医药》2008,48(33):113-114
青年女性宫颈癌患者是指年龄≤35岁的宫颈癌患者。近年来,25—34岁年龄组的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上升^[1],且愈后差。众多的研究表明,宫颈癌的发病与性行为和经性行为传播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2]。有研究报道,在年轻女性中HPV累积感染率可达82%^[3]。现将青年女性宫颈癌与HPV感染关系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据医学空间网2007年1月19日报道(原载AIDS 2006 Nov 28;20(18):2337—44),HIV阳性妇女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较高,且较HIV阴性妇女感染HPV类型范围广。[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宫颈癌在全球范围而言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HPV属于乳头瘤病毒科,是一组双链DNA病毒~[1]。大部分感染HPV的女性可通过自身免疫力将其从体内清除,但仍有5%~10%的女性无法清除,持续HPV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2]。研究报道,阴道微生态变化与女性生殖道HPV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3],本研究探讨阴道微生态多样性改变与HPV感染造成的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乳头状瘤病二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气管乳头状瘤病是呼吸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有一定恶变倾向。目前认为其发病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文献报道在全世界其发病约占所有肺部肿瘤的0.38%,占肺部良性肿瘤的7%-8%。  相似文献   

6.
胡园园  肖长义 《山东医药》2008,48(33):115-116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V的主要衣壳蛋白L1能够单独或与次要蛋白L2共同在体外自行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该颗粒具有与成熟HPV相同的形态学和免疫学特征,且具有型内高度保守性和型间高度同源性,又有与天然病毒颗粒相似的能诱生中和抗体的抗原表位,且不含病毒DNA,因而成为HPV预防性疫苗研究的重要靶抗原。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真核和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了多种型别的HPVL1蛋白,且均可在相应宿主细胞内组装成VLP。现将制备HPV L1 VLP预防疫苗的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据医学空间网1月11日报道,吸烟的HIV感染妇女与非感染相比更易感人乳头瘤病毒(HPV)。已知持续感染某种类型的HPV与宫颈癌之间明确关联,因此该研究发现将有助于解释吸烟妇女或HIV感染妇女更易患肿瘤的原因所在;同时亦强调了戒烟对妇女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自从 1977年ZurHausen氏提出人乳头瘤病毒 (HuamnPapil lomavirus ,HPV)是妇女宫颈癌病因的假说以来 ,几十年来对HPV的基因及蛋白等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表明 ,HPV16型是引发宫颈癌等多种肿瘤的主要病毒。它的致癌基因E6/E7在HPV16型致病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针对于HPV16型E7的疫苗研究将有可能为病毒引起的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途径。1 人乳头瘤病毒 16型 (HPV16)与疾病的关系乳头瘤病毒的许多基本特征不同于空泡病毒 ,已经被分成一类独立的病毒[1] 。人乳头瘤病毒以人为单一宿主 ,常存在于人体各部 ,是嗜上皮性病毒。主要引起…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乳头状瘤病(bronchial papillomas)是呼吸系统少见的良性肿瘤,有一定恶变倾向。目前认为,其发病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有关。文献报道,在全世界其发病约占所有肺部肿瘤的0.38%,占肺部良性肿瘤的7%-8%。自1978年以来国内相继报道了14例。现将其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瘤病毒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直肠癌病因及发生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许多证据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人类肿瘤关系密切,因此HPV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目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解结直肠疾病中HPV感染情况,以明确HPV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我们对112例结肠镜活检标本进行了HPV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量研究资料证明,生殖道的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宫颈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约80 %的宫颈癌与16、18、31和33型〔1〕的HPV感染有关,其中5 0 %的宫颈癌与HPV16感染相关。HPV感染与宫颈恶性病变密切相关,在宫颈不典型增生细胞及恶性细胞中查到病毒DNA序列〔2〕。HPV感染多见于性活动期男女,发病高峰在2 0~2 5岁左右,但老年宫颈癌患者HPV感染情况罕见报道。本文对4 1例老年宫颈癌患者进行HPV检测,并以2 8例宫颈息肉患者作为对照,探讨老年宫颈癌患者HPV感染率及HPV感染与宫颈癌的相关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0~2…  相似文献   

12.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近年发病率不断增高,妊娠期合并CA亦随之增多,对母儿均有严重损害。采用终止妊娠术后微波治疗CA与只接受微波治疗而不终止妊娠两种方法,发现前者效果好,复发率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冷若冰  唐良萏 《山东医药》2010,50(18):114-115
研究发现,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有关HPV疫苗的研究备受关注。现对子宫颈癌HPV疫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发现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高发区的HPV阳性率常与食管癌发病率呈正比,HPV可能是食管癌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HPV通过E6和E7原癌蛋白干扰细胞周期的调节,使食管细胞永生化。干预食管HPV感染有可能降低食管癌的发病,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5.
<正>气管乳头状瘤是一种呼吸系统良性肿瘤,临床虽少见,但近年来报道日渐增多。而其同时合并异时性食管-胃多原发癌临床尚未见报道。据目前研究,气管乳头状瘤发生主要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1-2],另有研究称HPV可能是食管-胃多原发癌的共同相关致病危险因素[3],故HPV感染可能是本例患者罹患多源性肿瘤的一个共同致病因素。目前对于上消化道肿瘤很少有人把HPV当  相似文献   

16.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分子流行病学及新株筛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浙江省绍兴地区性传播入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并寻找本地区HPV流行变异株.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PV公共型、HPV16型和HPV18型的特异性片段并对这些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本地区HPV16和HPV18型感染率占总HPV中的10.5%;HPV16型的感染率高于HPV18型,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性中有26例(9.4%)为无症状感染,其中15.4%是与HPV16、18型相关;20~30岁年龄段组感染率最高;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利用公共型HPV引物(L1区)筛选,获得1株HPV变异株,其序列经国际联网BLAST检索,证实其氨基酸序列与已知HPV间有25%的差异.结论1.本地区HPV16、18型感染率较高;2.在本地区筛查到我们尚未见报道且变异大的HPV株,表明本地区存在尚未被认识的HPV株.  相似文献   

17.
卫振红  邬美玉 《山东医药》2009,49(44):81-82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选择超薄液基细胞学技术(TCT)检测正常的宫颈糜烂患者1511例,采用HybriMax方法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分析该人群中HPV感染率及病毒亚型的分布情况。结果受检者中HPV感染者302例(19.98%),年龄(30.76±5.79)岁,以单一病毒亚型感染为主,重度糜烂比轻度糜烂感染率高。在单一病毒亚型感染者中,感染率最高的为58亚型;多重感染中,最高者为16亚型。结论TCT正常的宫颈糜烂患者中依然有较高的HPV感染,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HPV检测与追踪,将有利于对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监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杭州地区尖锐湿疣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型别,以及不同病毒型别和病毒载量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了289例患者皮损中的HPV,并作临床跟踪观察3个月,记录复发次数。结果289例患者中仅HPV6/11型感染214例,占74.04%;37例为HPV6/11和HPV 16/18混合感染,占12.80%:仅HPV16/18阳性者16例,占5.54%;HPV6/11和16/18均阴性者22例,占7.61%。53例HPV16/18阳性感染者中,男18例,阳性率为13.14%;女35例,阳性率为2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79,P<0.05)。HPV16/18型感染组与HPV6/11型感染组的3个月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次数高于HPV6/11感染组(P<0.05)。不同HPV6/11型病毒载量组之间的3个月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的HPV感染型别以6/11型为主,女性患者中高危型HPV16/18型的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不同HPV型别与复发率无关,但高危型HPV感染者复发次数增加。不同HPV6/11型病毒载量与尖锐湿疣的临床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19.
新的抗病毒药--咪喹莫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咪喹莫特(Imiquimod)属咪唑喹啉类化合物,为小分子免疫调节剂。美国 FDA 1997年批准3M公司将5%咪喹莫特乳剂用于治疗外生殖器/肛周疣。 生殖器疣(Genital Wart,GW)或尖锐湿疣(Condylomata Acuminata,CA)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引起的最常见性传播疾病(sexsual transmited diseases,STD)之一。该病毒是在磷状上皮复制的双股DNA病毒,通过与感染受损的皮肤接触进行传播。HPV有很多型,感染生殖器的HPV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宫颈癌等是高危型HPV感染,与HPV-16有关。外生殖器疣与HPV-6和 HPV-11(低危型)有密切关系。由HPV引起生殖器疣是一种良性肿瘤。大部分感染HPV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与宫颈癌有关[1],现又证实HPV还与肛管癌、阴茎癌、口腔咽喉癌、膀胱癌、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相关[2-5],但与胰腺癌的关系尚未见报道.因此,本文研究HPV感染与胰腺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