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采用后路椎管扩大方法,治疗颈脊髓损伤晚期不全截瘫12例。单开门10例,双开门2例,年龄30岁~52岁,受伤时间14个月~9年6个月,术后随访7个月~3年1个月。12例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颈椎管内瘢痕形成、椎体后凸与成角畸形、间盘脱出与骨桥形成等是造成颈椎损伤晚期椎管内狭窄主要因索.通过后路充分减压能促进脊髓功能进一步恢复。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测量脊柱颈曲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测量国人颈段脊柱颈曲以及伸屈活动度。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280例正常成人动态条件下颈段脊柱侧位X线片的颈曲和各椎体间相对转动角进行测量。结果:中间位颈曲正常值的范围为12~33°,颈段脊柱屈伸活动度正常值范围为65~98°。屈伸运动中,各椎间活动度C5-6活动度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曲和屈伸活动度均呈逐步减少的趋势。结论:颈椎退行性变与椎间活动度有关,颈椎退变可使颈曲和颈椎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颈椎横突孔直径变化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影响的认识。方法颈椎椎间盘联合椎体扫描,在颈椎常规扫描椎间盘的基础上同时加扫C4~6椎体,测量C4~6椎体横突孔直径及观察横突孔周围组织的CT改变。结果 60例颈椎横突孔狭窄病例中,横突孔先天狭窄32例,增生性狭窄28例;轻度狭窄28例、中度狭窄21例、重度狭窄11例;C4椎体横突孔狭窄10例,C5椎体横突孔狭窄26例、C6椎体横突孔狭窄24例;一侧狭窄49例,两侧狭窄11例。结论改进后的CT扫描不仅可观察颈椎椎间盘、颈椎横突孔的变化,而且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CAD)可因心肌供血不足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病(RHD)可合并冠心病,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时需同时处理二尖田病变。在IWe年9月一lop年3月间,我院完成了同期行CABG和二尖瓣置换术(MVR)5例。现报告如下。1$床资料1.l一册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43-63岁,平均M岁;其中3例曾有一次心脏手术史:l例为CAIXi术后桥堵塞、再次心肌梗塞、心衰并乳头肌功能不良;l例为双瓣置换术后左冠状动脉开口损伤性狭窄井人工二失瓣失功能;l例为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3例有心绞痛,2例RHD二尖瓣狭窄患者因…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孕产妇的分娩过程越来越重视,加之孕产妇对分娩过程的片面了解及恐惧,使许多产妇在未正式临产前就因假它缩而精疲力尽,致使潜伏期延长。活跃期停滞或继发性官缩乏力,严重影响婴儿的正常分娩。灵活地使用安定与催产素可缩短产程、改善产妇的临产状态,提高婴儿的分娩质量。l临床四料l.l一般资料:lop年元月一lop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16例,其中初产妇117例,经产妇9例。年龄最小的19岁,年龄最大的对岁。平均年龄M.6岁。该组病例均选择单纯潜伏期延长及活跃期停滞的患者,股位正常,不伴有妊娠合并症。为…  相似文献   

6.
张心丹 《广东医学》1998,19(7):538-538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临床治疗深感困难。我院自lop年10月一lop年4月应用高压氧辅佐治疗了30例支气管哮喘息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将同期住院的支气管哮喘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Xi-71岁,平均54.8。6.7岁,病程2一五年。对照组36例,勇Xi例,女14例,年龄29-68岁,病程3-28年,平均58.1。7.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lop年修订的“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严重分级和疗效判断标准[11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包…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颈椎共有7节,主要功能支持头颅的作用,具有很大的活动范周,可以前曲、后仰、左右侧曲等活动。本病的发生可分为内、外两种原因。内因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老化失水变薄,纤维环硬化外突,椎间隙变窄,椎间孔上、下径相对变小,前、后纵韧带松弛,椎体活动度加大。外因是由于颈椎的慢性劳损或因长期低头工作学习,颈椎前曲,椎体上、下面前半部压强大于后半部,接触面变小。上述两种原因都能导致稳定性降低和椎体损伤,这也是造成椎间盘脱出和形成骨刺的基础。颈椎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相应的X线检查。本文就1872例X线颈椎照片普查报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特点及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3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图像表现特征,并分析其椎间孔狭窄特点。结果 C5-C6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高,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低为C3-C4节段;1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比例最高,且在30-50岁人群中,1个节段和2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最为常见,而60岁以上人群3个节段发生椎间孔狭窄机率较高(P0.05)。MSCT检查38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诊断符合率和椎间孔狭窄检出率分别为94.74%和97.56%,与手术病理学检查比较无差异(P0.05)。MSCT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表现为前缘和后缘骨质增生骨赘形成,且均呈不规则致密影,其中椎体后缘增生骨赘主要可呈现不同程度的正中椎管矢状径狭窄;颈椎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椎体后方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影;黄韧带肥厚其椎管后方椎板内缘可见明显高密度影。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可合并椎管狭窄,以椎体后缘致密影为其主要表现。存在许氏结节形成椎体4个,横突孔变窄椎体2个以及含有空气征椎体1个。结论 C5-C6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C4-C5节段,椎间孔狭窄发生率最低为C3-C4节段。年龄越大患者其椎间孔狭窄机率和范围更大。MSCT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椎间孔狭窄检出率,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的颈椎影像学及骨密度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病时颈椎影像学及骨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3组,正常组20例,平均年龄23岁;颈椎间盘突出症组(颈椎组)18例,平均年龄43岁,桡骨骨密度正常,行颈椎前路手术;骨质疏松合并颈椎管狭窄症组(疏松组)25例,平均年龄59岁,桡骨骨密度低于正常,行颈椎后路手术,所有病例测量颈椎侧位C3-C6的椎管、椎体矢状径比,椎体变形指数,C4-C6骨密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颈椎组患仅在C5,C6椎体出现轻度椎管狭窄,椎体变形,骨密度无明显变化;疏松组则是颈椎广泛椎管狭窄,椎体变形,骨密度升高,三值之间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颈椎骨质疏松可能是颈椎开始退变进而发展为颈椎病的始动因素之一,C5,C6椎体最早发生椎体变形,椎管狭窄,以后逐渐扩大至其他椎体,椎体周围骨增生使椎体骨密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以往的颈部正、侧位及左、右斜位片对无椎管狭窄,间盘脱出的颈椎不稳定性颈椎病的诊断意义不大,而颈椎侧位过屈,过伸片可在颈椎屈伸的活动中表现出颈椎不稳定,我科自1993-05以来共诊治此类患者45例均拍颈椎例位过屈,过伸片。1资料与方法1.145例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19~63岁,平均38.7岁。病程最长26年,最短H年。1.245例患者均通过X光片,谁管造影CT,CTH及MRI等检查排除颈椎管狭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1.3患者头部尽可能后仰颈部过伸拍侧位片。再个患者头部尽力屈曲,下颌尽量贴近胸室时抽测位片。2结果ZI椎体角…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线平片诊断颈椎退行性改变在指导临床手法治疗颈椎病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42例颈椎病病例,结合临床分型,总结其X线平片所见:其中受累部位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性改变,椎体后缘骨化骨嵴形成,后纵韧带钙化,椎体管比例失调,椎间孔变形、变小等为颈椎退行性改变的主要X线表现。结果颈椎各种位置的X线摄片检查,能够证实颈椎骨性结构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椎管、椎间孔狭窄从而造成神经根、脊髓和椎动脉受压而引发的各型颈椎病。结论X线摄片检查不仅在诊断颈椎退行性改变时有重要价值,而且其影像表现及数据在临床选择颈椎病的治疗方案时,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1995年始,我们对前路颈椎手术,其中采取自锁式颈椎前路植骨术共6例,疗效良好,特做一简要报道。1临床资料6例中,男4例,女2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54岁。其中1例为外伤性颈4~6椎体椎弓骨折,颈5、6脱位,脊髓右侧半横贯伤;1例为颈5、6间盘突出;余4例均为脊髓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1997年1月以来共收治颈椎病人66例,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66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男性20例,女性46例;年龄36~81岁,病程10天~30年。66例根据患者入院体征:颈椎2~7椎突,椎旁压痛。击项试验阳性、曲颈试验阳性、神经根紧张试验阳性,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等体征;66例中,均有颈椎X线平片及CT扫描,其中60例为颈椎X片,8例CT扫描。40例为颈椎4~6椎骨质增生,18例为颈椎4~5椎体前缘变尖锐,间隙变窄,8例CT扫描提示4~6椎体前线变尖锐,后缘骨质密度增高,项韧带钙化。临床上颈椎病西医共分为…  相似文献   

14.
以往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多采用前路减压加植骨 ,后路椎管单开门成形扩大椎管治疗 ,手术操作繁锁 ,难度大 ,术后患者卧床时间长 ,可出现植骨不愈合以及有再关情况。我院1991年 2月— 1997年 10月采用半椎管切除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 9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47~ 6 3岁 ,发病时间 1~ 7年。其中颈椎管狭窄 8例 ,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 1例。1.2. 手术适应证 ①颈椎管狭窄 ,保守治疗 6个月以上效果无好转 ,影像学检查颈脊髓压迫节段超过 2~ 3段以上。②连续型后纵韧带钙化所致颈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颈椎前路椎体开槽减压及植骨对颈椎运动稳定性的影响。为临床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新鲜尸体标本8具,对每一具标本先后进行正常顶柱。前路椎体开槽和开槽后植骨3种工况测试,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上对颈椎标本施加2.0Nm的纯力偶矩产生颈椎生理范围的运动。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及脊柱运动分析程序测量C4-5及C5-6在载荷条件下三维六自由度的稳定性。结果 颈椎前路开槽减压后,减压节段的稳定性明显降低。表现为减压节段屈伸,侧弯及旋转活动度加大。植骨后前屈活动度下降,但稳定性较正常差。结论 颈椎开槽后稳定性明显降低。植骨后椎间高度增加,椎间活动度减少即稳定性增加,但较正常差。  相似文献   

16.
在颈椎病的分型中,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上发病最多。本组采用颈椎牵引,传统手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小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1病例本组147例。性别:男62例,女85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1岁,平均44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5年,平均3个月。1.1.2X线片示正位片上可以看到颈椎侧弯,钩椎关节不对称,增生,少数见棘突侧偏,侧位片上可以看到颈椎生理弧度变直中断,成角反张,椎间隙狭窄椎体移位,椎体前缘后缘骨质增生,突向椎间孔或椎管,前缘增生形成骨桥,有的看到韧带钙化。排位片可看到椎间孔缩小,钩椎关节增生。部分病…  相似文献   

17.
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多继发于急、慢性盆腔炎、急慢性捐卵管炎等疾病。作者自lop年6月一lop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78例,通过6个月一2年随访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78例中年龄刀岁以下53例,刀一M岁25例。不孕病史者最短2年,最长9年,平均4年3个月。本组病例均经门诊通液及碘油造影检查和B超检查证实为双侧输卵管不通者。1.2治疗方法1.2.l中医治疗:中医认为输卵管阻塞的原因有:血瘀、气滞、痰湿及湿热等,故治宜以活血化瘀、清热除湿为主,配合辨证施治,基本方以自拟‘篇…  相似文献   

18.
骨转移癌由于对常规放疗、化疗疗效欠佳,多数呈进行性剧烈骨痛,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自lop年3月一lop年11月应用阿可达治疗有骨转移疼痛的患者对例,近期缓解疼痛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l.l病例资料:本组ZO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4-76岁,平均55岁,全组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并经X线或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gy或核磁共振(MR)发现有不同程度骨转移,有3例经骨组织活检证实。其中多发性骨转移者14例,单发性骨转移者6例。原发肿瘤分别为:肺癌8例,…  相似文献   

19.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临床上治疗颈椎不稳定性骨折脱位及颈椎病常用的手术方法。但如手术操作或术后处理不当 ,植骨块前移或脱出 ,可导致椎体滑脱 ,严重者压迫脊髓引起瘫痪。我院自 1987年 1月~ 1998年 12月以来共收治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发生椎体滑脱 6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14~ 45岁 ,平均2 7.3岁。均为外伤性颈椎损伤。车祸伤 4例 ,坠落伤 1例 ,砸伤 1例。 C32例 ,C41例 ,C5 2例 ,C6 1例。椎体骨折 5例 ,并发脱位 3例 ,单纯脱位 1例。1.2 病史与分型 本组病…  相似文献   

20.
胡丹霞 《广东医学》1998,19(7):560-560
呼吸性耳鸣在耳鼻咽喉科临床中并不多见,西医方面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lop-1997年笔者在临床中采用中医辨证治疗配合针灸治疗此病至三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T。1资料与方法三.l一般资料:患者共11例,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23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周。1.2诊断标准:一记或双侧耳有与呼吸同步的耳鸣声,伴有患耳堵塞感,在说话时有较强的自声感。检查息耳耳膜松驰,呼吸或捏鼻鼓气时耳膜活动度明显难强,同时患者堵塞越加重。听力检查总耳是传导性耳聋。1.3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1.3.l中医辨证用药:①气血不足型: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