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06~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统计2006~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购入金额、品种、用药频度并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菌药物品种数逐年增多,抗菌药物购入金额占药品总金额逐年下降,其中头孢菌素类占主导地位。结论: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广泛,应提倡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  相似文献   

2.
2006~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患者2006~2008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价我院近3年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和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利用我院计算机管理软件检索2006~2008年3年内我院住院药房抗菌药物出库数量、金额,应用限定日剂量法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我院2006~2008年抗菌药物品种和销售金额逐年增加,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为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保证用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莫秀清 《天津药学》2010,22(1):33-35
目的:对本院2006-2008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6-2008年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用药金额用药种类、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本院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逐年增多,但抗菌药物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结论: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现象。  相似文献   

4.
2005~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近4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医院科学管理和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8年抗菌药物使用的数据资料,对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4年来我院抗菌药物销售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平均为12.00%,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现象,应进一步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2005~2007年我院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对我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用药金额、用药种类、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逐年增多,但抗菌药物的消耗占药品消耗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为主。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少数品种存在过量使用现象。  相似文献   

6.
2006~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2006~2008年抗菌药物的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抗菌药物用量及销售金额,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应用频繁,且头孢菌素类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7.
2004年~2006年我院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统计2004年~2006年我院抗菌药物购入金额、品种、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抗菌药品种数逐年增多,抗菌药物购入金额占药品总金额逐年下降,其中头孢类占主导地位。结论: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广泛,应提倡安全、合理、有效地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我院门诊2006~2008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本院网络系统,统计药品消耗数据,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和销售金额排序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的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等。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2007~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2007~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8年我院住院病房抗菌药物的品种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08年我院住院药房抗菌药物品种数以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构成比变化不大。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销售金额在各年均排在前2位,头孢呋辛和司帕沙星的DDDs在各年均排在前2位,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中头孢吡肟的使用频率最高。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要进一步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WH0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我院2005-2006年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年,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共计65个品种(合计575.11万元),占销售总金额(2707.44万元)的21.24%。2006年我院使用抗菌药物共计60个品种(合计598.39万元),占销售总金额(2941.95万元)的20.34%。结论:抗菌药物中,肛内酰胺类为主流药物,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须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1.
2006~2008年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除加替沙星、依诺沙星用药频度有显著增加,其它多数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呈下降趋势。结论:随着氟喹诺酮类大量使用,ADR的发生几率增大,应控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及限定适用范围,以减少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05~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及其中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2005~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及其中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品种数、消费金额、应用数量都呈逐年上升之势,特殊使用抗菌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亦逐年上升。结论:抗菌药物在我院临床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09-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对其销售金额、用药品种、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AUD明显下降;3年来我院口服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销售金额和使用率均较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趋向合理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为抗菌药物品种过多、AUD较高、某些价格昂贵的品种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医院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合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2006至2008年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头孢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2006至2008年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资料,对用药金额、用药种类、用药频度等进行分析。结果3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品种数、消耗金额逐年增多。结论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在逐步规范化、合理化,但仍然存在问题,一些价昂、高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有增加的趋势,个别品种存在过度使用的现象,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使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5.
2004~2008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5年抗菌药物使用量及用药的分析,了解二级综合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和趋势。方法:对我院2004~2008年的购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抗菌药物的使用以第3代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为主,磺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趋于萎缩。抗菌药物的注射剂型使用所占的比例较大。结论: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欠合理,需进一步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2004~2006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6年药品购入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4~2006年抗菌药物占全院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平均为32%;口服、注射药用药频度之比为2:1;药物的日治疗费用逐年降低,不同种类药物有不同用药趋势。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但部分种类抗菌药物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分析评价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抽查我院2008年7~11月外科出院病历150份,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140例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高达100%,38%属用药指征不明,Ⅰ类,Ⅱ类,Ⅲ类切口手术存在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高选,用药时机不当,持续时间过长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两种方法分析我院2008-2009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规范化管理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和ABC分析法对我院2008-2009年抗菌药物及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照分析。结果两种分析方法结果基本吻合,2008-2009年我院抗菌药物品种数、销售金额变化不大,但用药频度逐年上升。结论用两种分析方法能更加全面地评价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我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处方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状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7~9月儿童口腔科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的调研和分析,并对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应诊不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占72.23%;平均用药品种数1.01种;抗菌药物使用率1.57%,占总药费的8.09%;注射剂使用率96.34%,占总药费的90.16%;基本药物使用率98.14%;平均处方金额8.80元;用药金额以局部麻醉药、抗菌药物和口腔外用药为主,占总金额的99.78%。结论:我院儿童口腔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并就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医院科学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12月每月门诊处方100张,共计1200张,对门诊合理用药进行处方评价。再随机抽取2008年1~12月每月处方,共计11103张,进行处方差错分析,统计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并调取门诊在这12个月抗菌药物消耗总量,考察注射剂、口服剂用药频度(DDDs)的排名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的DDDs前10位的药物:β-内酰胺类6种、氟喹诺酮类2种和大环内酯类1种,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使用中存在用药起点高、用法用量不合理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基本合理,但医院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促进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