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为了解建筑改建对烧伤手术室空气污染状况及改建后首次使用多功能空气层流净化杀菌机的有效消毒时间,对改建后烧伤手术室分别于消毒前及多功能空气层流净化杀菌机消毒2、4 h,3组均以空气自然沉降法采样,分别培养24、48 h,计数每立方米菌落数(CFU/m3)。经24 h培养,3组样本仅少量细菌生长。 经48 h培养,消毒前组的空气平均菌落数为(534.29±154.98) CFU/m3,空气合格率53.57%;经空气消毒机消毒2 h及4 h后的空气平均菌落数分别为(277.91±68.45) CFU/m3和(101.99±31.58) CFU/m3,合格率分别提高到71.43%和92.86%。提示改建后手术室的空气污染严重,首次应用多功能空气层流净化杀菌机对空气消毒应达4 h以上。  相似文献   

2.
KDJH型多功能空气层流净化杀菌机消毒效果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KDjH型多功能空气层流净化杀菌机在手术室中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测定该机在手术间内有人、无人状态下(即动、静态条件)对空气的消毒效果.结果KDJH型多功能空气层流净化杀菌机在约125m3的空间中,温度24~27℃,相对湿度为80%~85%时,无人情况下开机1 h(强风)对空气中自然菌的平均消除率为90.1%,消毒处理后空气平均菌落总数为62.3CFU/m3;有人情况下非感染手术过程中控制室内人员流动平均在9.3人,开机2 h(弱风)室内空气平均菌落总数为167CFU/m3,较紫外线灯消毒效果明显.结论KDJH型多功能空气层流净化杀菌机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明显,按产品说明书的使用方法用于手术间(≤150 m3)空气的消毒,静态条件下空气菌落总数可达到卫生部Ⅱ类环境空气卫生学标准(≤200 CFU/m3)的要求;动态条件下非感染手术控制室内人员流动约10人,术中开机持续弱风亦可保证空气菌落总数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紫外线空气消毒机消毒的3种不同使用方法对非层流手术室剖宫产连台手术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 将手术时间大致相同的剖宫产手术90台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30间次;Ⅰ组连台手术前打开空气消毒机即行手术;Ⅱ组连台手术前打开空气消毒机消毒30 min,关掉后即行手术;Ⅲ组连台手术前打开空气消毒机消毒30 min后即行手术,并持续开机消毒至术毕;监测3组不同时期空气的菌落数.结果 连台手术开始前仅第Ⅰ组空气菌落数(293.4±13.4)CFU/m3超标,且明显高于第Ⅱ、Ⅲ组(P<0.01);连台手术开始后30 min第Ⅱ组空气菌落数(177.1±8.3)CFU/m3高于第Ⅰ、Ⅲ组(P<0.01),但均未超标;连台手术结束后仅第Ⅱ组空气菌落数(275.9±8.7) CFU/m3超标,且明显高于第Ⅰ、Ⅲ组(P<0.01).结论 在剖宫产连台手术前运用空气消毒机消毒30 min后实施手术,并在手术过程中持续开机消毒空气,消毒杀菌效果最好,是非层流手术室剖宫产连台手术空气消毒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空气细菌菌落数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症新生儿监护病房 (NICU )内医护人员活动人数和空气洁净器的使用对空气细菌菌落数的影响。 方法 采用空气自然沉降法计数不同条件下空气细菌菌落数 ,并研究其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联程度。 结果  2次观察 17组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数 ,最高值为 (14 4 7± 38) cfu/ m3,最低值为 (2 0 5± 14 ) cfu/ m3,均值为 (5 0 0± 2 2 ) cfu/ m3,中位数为 346 cfu/ m3。病室内细菌菌落数在人数≥ 9人时为 (6 72± 2 6 ) cfu/ m3,人数 <9人时为 (346± 19) cfu/ m3,差异有显著性 (U=10 .2 ,P<0 .0 1) ;洁净器的关开状态菌落数均值分别为 (5 5 .2± 2 3) cfu/ m3,(4 2 5±2 1) cfu/ m3,差异有显著性 (U=4 .0 5 ,P<0 .0 1)。 结论 病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数受室内活动人员数的影响很明显 ,洁净器的使用与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数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我院手术室二年来空气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采用KDSJ-B80型医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行术中维持消毒,周末用苍术加95%酒精在无人状态下加热薰蒸,密闭2 h.对手术室空气进行消毒前、后细菌培养.结果 空气消毒净化机连续运行60 min,可使空气中自然菌消亡率达到94.76%,在无人条件下,苍术加95%酒精熏蒸可使空气细菌消亡率达到99.47%.结论 两种方法对室内空气自然菌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两种方法联合使用,利于手术全程消毒及连台手术室消毒.适用于无层流设施的手术室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DSJ多功能消毒机应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将老肯牌多功能消毒机与传统的紫外线消毒分成两组,每组20例,手术间选择3,4室。3室为多功能消毒机组手术室,设置消毒时间为上午7∶00~11∶00,下午13∶00~17∶00。4室为紫外线灯消毒手术间,紫外灯消毒时间为手术前常规照射1h。分别于手术前30min、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60min,做标准前,中,后3点采样,置37℃温箱内培养24h。观察细菌含量,比较两组培养结果。结果多功能消毒机组在手术前30min、手术开始、手术开始后60min均能达到二类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紫外线组在没有人员流动的情况下,也能达到二类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但随着人员流动,频繁开门,手术时间延长,菌落数量也随着增多,60min后不能达到二类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结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尤其适合没层流设备且手术量多、连续接台的Ⅱ类手术室。  相似文献   

7.
纯动态消毒机在手术室空气消毒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纯动态消毒机应用于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将肯格王牌动态消毒机消毒与传统紫外线消毒分成两组,每组30例,组间条件基本相同,分别于消毒后手术前30min,手术开始后30min、60min、90min做标准5点采样,置37℃温箱内培养24h后观察细菌含菌量,比较两组细菌培养结果。结果动态消毒组在术前30min、术中90min尚能达到普通洁净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紫外线在术前无人员流动的情况下,菌落总数控制于低水平,随着术中人员流动及手术时间延长,菌落总数量持续增加,60min不能达到普通洁净手术室空气含菌量≤200cfu/m3的标准。结论动态消毒机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尤其适合目前尚无层流设备,且手术量较多的基层医院手术室应用。  相似文献   

8.
手术室空气净化是预防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验表明 ,手术当中进行空气净化消毒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试验方法是选定一间手术室 ,对其进行常规消毒后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做空气培养 ,实验组在手术进行时仍进行层流空气消毒 ,而对照组手术中未使用空气消毒 ,以作比较。分别计算出两组各 10次的空气培养的细菌数 ,实验组强菌数为 11- 2 94 cfu/ m3,除 1组外 ,另 9组均低于国家卫生部规定的 类环境空气标准 ( 类环境细菌数为≤ 2 0 0 cfu/ m3) ,而对照组细菌数为 70 - 65 0 cfu/ m3,有 7组超出标准。 3年中两组比较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经验,为手术患者提供高度洁净、安全的手术环境,预防感染,提高手术质量.方法 采取无菌、净化运行、清洁管理措施,并与启用洁净手术室(A组)前同一时间段内普通手术室(B组)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间空气细菌监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A组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05%,B组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5%,两组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监测结果A组为(9.77±29.13)CFU/m3,B组为(132.37±81.40)CFU/m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洁净手术室的启用和完善的管理措施,有效地降低手术感染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三氧消毒机和YKX/G100型医用空气消毒净化机,两种消毒方法对连台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探讨连台手术空气消毒方法。方法用自然沉降法于消毒前、后和连台手术开始后的不同时段采样监测,观察两种方法对连台手术室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效果。结果两种方法均能使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率〉85%;三氧机消毒的A手术间,连台手术开始后空气中的菌落数明显上升;空气净化机消毒的B手术间,连台手术开始后空气中的菌落数逐渐下降。结论空气消毒净化机可以缩短手术间隔时间,是解决连台手术有人条件下持续空气消毒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层流手术室动态环境中不同时间空气含菌量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0  
目的研究层流手术室术中空气细菌数量的分布. 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对普通手术室消毒后未做手术的6个手术间的空气、8 台手术中的空气和层流手术室28台手术中的空气,分别于手术开始20min至结束每隔20min采样计数细菌,抽取比较有代表性的手术开始20、60、100min 3组空气对照,经t检验;以曲线描绘3种手术室空气菌落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结果层流手术室与普通手术室术中3组不同时间的空气细菌总数均差异有显著性;层流手术室术中与普通手术室消毒后未做手术的空气细菌总数差异无显著性;普通手术室在手术开始时20min和手术结束前20min细菌总数出现两个高峰,整个曲线呈现"M"形;普通手术室消毒后未做手术的空气随采样次数的增加,细菌总数有一定增加,层流手术室术中空气无以上两种趋势. 结论层流手术室可有效地保证术中环境的洁净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分析强化消毒管理对介入手术室空气菌落数及病原菌分布的影响,旨在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行介入手术的16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实施强化消毒管理前行手术的8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83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比较患者术前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手术开始后60min、手术结束时的室内菌落数,对空气样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9.68%和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前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手术开始后60min、手术结束时的室内菌落数分别为(6.45±5.71)cfu/m3 vs(12.25±6.03)cfu/m3、(25.28±7.26)cfu/m3 vs(47.84±8.19)cfu/m3、(36.34±8.75)cfu/m3 vs(85.56±11.54)cfu/m3、(53.35±9.88)cfu/m3 vs(156.61±14.06)cfu/m3,各个时点,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室空气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组患者手术室空气样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8株占66.67%、革兰阳性菌4株占33.33%,在对照组患者手术室空气样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61株占71.76%、革兰阳性菌20株占23.53%、真菌4株占4.71%,主要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在介入手术室实施强化消毒管理,能够减少手术期间手术室中空气菌落数,提高空气清洁度,减少病原菌接触,从而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分析强化消毒管理对介入手术室空气菌落数及病原菌分布的影响,旨在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行介入手术的16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实施强化消毒管理前行手术的8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83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比较患者术前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手术开始后60min、手术结束时的室内菌落数,对空气样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分布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分别为9.68%和1.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术前10min、手术开始后10min、手术开始后60min、手术结束时的室内菌落数分别为(6.45±5.71)cfu/m3 vs(12.25±6.03)cfu/m3、(25.28±7.26)cfu/m3 vs(47.84±8.19)cfu/m3、(36.34±8.75)cfu/m3 vs(85.56±11.54)cfu/m3、(53.35±9.88)cfu/m3 vs(156.61±14.06)cfu/m3,各个时点,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室空气菌落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试验组患者手术室空气样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8株占66.67%、革兰阳性菌4株占33.33%,在对照组患者手术室空气样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61株占71.76%、革兰阳性菌20株占23.53%、真菌4株占4.71%,主要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在介入手术室实施强化消毒管理,能够减少手术期间手术室中空气菌落数,提高空气清洁度,减少病原菌接触,从而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目标性监测,了解连台手术中可能导致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因素及与之相关控制管理的主要环节.方法 选择Ⅱ级层流洁净手术室手术后连续监测,术后0、10、20、30 min空气中尘粒含量、微生物浓度及物体表面染菌浓度.结果 手术室空气中尘粒浓度在手术结束后20 min、空气中微生物浓度在手术结束后10 min及手术室物体表面染菌浓度在10 min后合格数为25、16和20,合格率分别为83.3%、86.7%及93.3%,达到手术要求的标准.结论 Ⅱ级层流洁净手术室在物体表面消毒及手术室自闭、净化20 min后,手术室环境可达到继续下一台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院百级层流手术室在进行手术状态下,空气中沉降细菌数量监测结果,了解影响其因素和探讨改进层流手术室洁净度的措施。方法测定百级层流手术室在进行手术状态下(即动态条件下)不同时段空气中沉降细菌菌落数。结果静态条件下不同手术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态条件下不同手术室之间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手术室动态条件下第一台手术开始时与结束前比较,1、3室沉降菌数量随手术时间延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室内5~10人时,空气沉降菌数量为(10.978±7.275)CFU/平板,11~16人时,沉降菌数量为(23.399±17.334)CFU/平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手术室动态条件下空气沉降菌数量与手术室人数呈正相关。结论人员是层流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应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数,是保障手术中空气洁净度的一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创口愈合和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层流手术室成为发展的趋势。如何防治层流手术室细菌污染是目前手术室管理中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我院从2002年启用层流手术室。本文分析了层流手术室的优势、手术室空气污染来源,并将消毒防护对策及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医疗单位手术室微生物动态变化对医院感染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了解手术过程中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动态变化及其对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择 5所医院的手术室 ,于春夏秋冬 4个季节 ,分别在手术室消毒后使用前、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 消毒 铺单等准备阶段、手术开始后 1h和 2h、手术终末等 6个时段 ,采用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结果 春夏秋冬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差为 :91 7.1 3± 5 78.73,92 2 .30± 5 94 .4 9,6 33.5 3± 2 96 .2 3,4 73.31± 2 0 5 .0 5。手术过程中各时段 (按方法中顺序 )空气微生物含量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1 78.4 5± 1 0 3.1 2 ,5 0 1 .6 3± 1 5 2 .2 0 ,896 .0 5± 2 95 .5 3,6 31 .5 2±1 85 .87,973.5 1± 4 84 .5 2 ,1 2 38.32± 5 6 6 .2 8。结论 春夏季微生物含量较高。随着手术进程的开展 ,微生物含量呈上升趋势 ,当空气中微生物含量≥ 1 70 0CFU/m3 ,医院感染相关性增大。手术室人员量及外环境对空气中微生物变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厉海英  颜平  李敏 《现代保健》2011,(17):141-142
目的评价层流洁净手术室不同时段空气细菌检测结果,探讨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科学管理。方法采用9cm平板暴露采样30min监测手术期间不同时段的细菌菌落数。结果手术开始前及手术结束时细菌菌落数较高,但符合Ⅱ类手术区域的标准;手术期间细菌菌落数符合I类手术区域的标准。结论层流洁净手术室与使用紫外线和乳酸消毒相比更具优越性,加之手术室科学管理,可保持手术环境的洁净和稳定,有效降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空气消毒效果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医院中传统应用的大多数空气消毒方法都不能在有人活动状态下持续消毒 ,采用某单位研制的多功能动态杀菌机 ,对各时段的空气消毒效果进行观察。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同样大小的两组外科手术室 ,体积为 75m3 。采用KDSJ -B60~ 80 多功能动态杀菌机、30W紫外线灯管进行杀菌 ,细菌培养采用直径 9厘米营养琼脂培养皿。1 2 消毒方法 手术室分别设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放置KDSJ -B60~ 80 多功能动态杀菌机 ,对照组则采用 3支功率为 30W的紫外线灯消毒 ,选择持续时间为 3~ 3 5d ,医务人员数均为 7人的Ⅱ类手术 ,手…  相似文献   

20.
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实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使用的最大实效性。方法启用洁净手术室后(A组)与同期普通手术室(B组)的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间空气细菌监测、手术间的使用率结果相比较。结果A组洁净手术间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B组普通手术间无菌切口感染率为0.19%;空气监测结果:A组为(9.77±29.13)CFU/m3,B组为(132.37±81.40)CFU/m3;洁净手术间使用率明显增高。结论正确理解洁净手术室的概念、严格操作流程和科学管理,最大程度上发挥基层医院洁净手术室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