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  相似文献   

2.
<正>近20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  相似文献   

3.
《脊柱外科杂志》2011,(6):373-373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其疗效显著。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4.
《脊柱外科杂志》2005,3(6):344-344
近十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为了加强对骨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和海军总医院骨科拟定2006年4月中旬在北京联合举办第七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融合与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做专题报告,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骨伤》2011,(1):4-4
近20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另一方面,在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动态内固定等)亦快速发展,但适应证的选择存在较多的争议。  相似文献   

6.
《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2):711-711
近十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为了加强对骨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编辑部和海军总医院骨科拟定2006年4月中旬在北京联合举办第七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融合与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做专题报告,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另方面,在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动态内固定等)也快速发展,但适应证选择存在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另方面,在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动态内固定等)也快速发展,但适应证选择存在较多争议。为了加强对脊柱融合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脊柱外科杂志》2012,(1):12-12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其疗效显著。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另一方面,在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动态内固定等)亦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谈脊柱内固定的应用与植骨融合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2  
近10余年来新的脊柱内固定器械不断涌现,使脊柱外科的矫形、即刻稳定及融合率得到很大提高,使术后早期康复成为可能。然而无论多么坚强的内固定,即便是三维六个自由度的矫正器械,最后仍要靠骨性融合来完成良好的矫正及生理力线与稳定性的重建。内固定的矫形与固定只是暂时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内固定只是获得骨性融合的一种手段。因而在我们重视新内固定器械应用的同时,不可忽视与其相关的其它基本问题。如颈椎病的外科治疗,其手术疗效的好坏,不完全取决于是否应用或应用了何种内固定器械,因其治疗效果涉及:术式选择是否合理,减压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28-28,42
近十年来国内外脊柱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为了加加对骨融合重要性的认识,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和海军总医院骨科拟定2006年4月中旬在北京联合举办第七届全国经椎弓根固定学习班暨脊柱融合与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做专题报告,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骨伤》2013,(2):101
近20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另一方面,在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动态内固定等)亦快速发展,但适应证的选择存在较多的争议。为了加强对脊柱融合重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另一方面,在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动态内固定等)亦快速发展,但适应证的选择存在较多的争议。为了加强对脊柱融合重要性及非融合技术的正确认识,中华医学  相似文献   

14.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使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另一方面,在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动态内固定等)亦快速发展,但适应症的选择存在较多的争议。为了加强对脊柱融合重要性及非融合技术的正确认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和海军总医院骨科拟定  相似文献   

15.
《脊柱外科杂志》2013,(1):12-12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脊柱内固定器械发展迅猛,内固定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同时也出现了只重视内固定而忽视融合的问题,结果导致手术部分疗效丧失,内固定失败率增高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另一方面,在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脊柱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动态内固定等)亦快速发展,但适应证的选择存在较多的争议。为了加强对脊柱融合重要性及非融合技术的正确认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和海军总医院骨科拟定2013年4月中旬在北京联合举办“第十三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固定新理念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做专题报告,同时安排学员进行尸体标本(或模型)操作训练。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国产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或保留棘突的全椎板切除减压,国产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All Fix或GSS-Ⅱ)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45例。结果19例完全复位,26例部分复位。术后随访39例,随访时间平均3.5年,优良率84.6%。结论国产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坚固,能使滑脱的椎体复位,明显提高脊椎融合率。  相似文献   

17.
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作用(附22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内固定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1年5月-2001年2月共开展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22例(其中1例先做头颅骨盆环牵引,后做内固定手术),使用的固定器械;鲁氏棒 椎板下钢丝6例,Dick椎弓螺钉系统8例,Harrington rod5例,SDRS2例,USS1例,结果:本组22例脊柱结核内固定手术均未引起炎症扩散,在脊柱结核一期病灶清除,同时或二期内固定12例中卧床时间比无内固定手术缩短4-8周,结论:在脊柱结核治疗中内固定手术可以加强脊柱稳定,缩短卧床时间,预防或矫正畸形。但是,脊柱结核必定是一种特异性感染,选择适应证时还要慎重,有些细节问题还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脊柱内固定对椎间盘影响的研究李永刚综述侯筱魁审校⒇我国脊柱内固定物的临床应用已广泛开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其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临床医生往往从固定效果及固定物植入技术进行研究,但对内固定后椎间盘生化、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等基础研究较少,本文就国内外在这...  相似文献   

19.
Us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Us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应用技术。[方法]对2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应用Uss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28例患者术中均获得良好复位,平均随访15.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al分级得到不同程度恢复,疗效满意。[结论]Uss脊柱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复位理想、固定牢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前后路内固定在胸腰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应用前后路内固定对胸腰结核手术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 7例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再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植骨融合手术;5例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植骨融合。同时椎体间内固定。结果 12例患中11例获得十分满意的疗效,1例固定欠稳后遗部分神经压迫症状,优良率达到91.7%。结论 有效可靠的脊柱内固定是保证胸腰椎结核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