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方法:随机从2010年进行健康体检的上海地区人群中抽取3466人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患病率在前5种的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血脂异常(48.36%),脂肪肝(39.12%),高血压(23.49%),高血糖(13.50%),高尿酸血症(8.77%).按性别、年龄分层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及脂肪肝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P<0.05).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及脂肪肝的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无性别差异(P>0.05).结论:定期健康体检可提高人群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维护人群健康,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东莞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与年龄、性别、血糖、血压、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的关系.方法 对2009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团检机构人群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包括部分外企驻莞机构、东莞市政府所属部分城镇乡级的政府机关公务员、中、小学校教师员工等共22 995人(包括部分家属及离退休人员).结果 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为23.71%(5451/22 995),其中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31.58%(4 801/15 205),女性为8.34%(650/7 790),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按年龄分组分析,男性30岁之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是28.50%,但30~39岁组和40~49岁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已经升到32.27%和34.17%,≥7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8.36%,而女性30岁前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只有7.15%,最高患病率在60~69岁组(29.75%).比较全组高尿酸人群与非高尿酸人群的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5);高尿酸血症和非高尿酸血症组人群比较BM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肥胖、高血糖、Tch、TG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男性、高血脂、高血糖、体质指数明显相关.重视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对于代谢性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中老年高尿酸血症(Hum)的发病及其与伴发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社区2160名年龄在45岁以上的进行常规体检.结果:社区居民Hum总体患病率13.61%,男性患病率15.43%,女性患病率10.2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其中Hum伴发三高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Hum患病与高血糖有相关性(P<0.01),与高血压有相关性(P<0.01),与高血脂有相关性(P<0.05),发现Hum的患病与肥胖(超重)有相关性(P<0.01),与冠心病有相关性(P<0.01),与脂肪肝有相关性(P<0.05).结论:提出社区预防模式,防治Hum及其相关疾病,减低其伴发的各种疾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包头地区蒙汉两族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60岁以上326名蒙古族和748名汉族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2组人群的血尿酸水平及其相关检测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族男性人群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女性(P<0.01);蒙古族人群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汉族人群(P<0.05);蒙古族高尿酸血症人群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的检出率均高于汉族高尿酸血症人群(P<0.05);蒙古族血尿酸水平正常人群高血脂的检出率亦高于汉族(P<0.05).结论 应加强蒙古族人群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以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疆库尔勒地区4个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18岁以上居民的血尿酸水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新疆库尔勒地区内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8岁以上的居民2 046名,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检测一般身体指标及血尿酸水平,分析不同民族居民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结果 新疆库尔勒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居民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279.31±79.49)μmol/L、(244.55±76.59)μmol/L、(264.49±77.44)μmol/L、(267.78±80.70)μmol/L,4个民族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2,P<0.001).无论是男性居民还是女性居民,不同民族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个民族中,男性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的男女居民、哈萨克族的女性居民、蒙古族的男性居民不同年龄组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男女居民不同年龄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不饮酒、喝奶茶、三酰甘油、肌酐、血糖、体质指数对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疆库尔勒地区居民的血尿酸水平较高,尤其是汉族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且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女性、不饮酒是该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的保护因素,而喝奶茶、高三酰甘油、肌酐、高血糖、体质指数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的防治应以汉族、男性为重点,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探讨脂肪肝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61例健康体检的结果进行分析,体检项目包括体格检查、代谢指标检验和肝脏B超检查。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1161例中脂肪肝患病率为22.05%,男性27.79%,女性12.44%。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6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P〈0.001),60岁以后患病率有所下降,但女性高于男性(P〉0.05)。②脂肪肝组除HDL-C外,年龄、BMI、腰围、舒张压、空腹血糖、TC、TG、LDL—C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TG、腰围、空腹血糖、BMI、舒张压、LDL-C、年龄和性别等指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结论健康人群脂肪肝患病率高,男性高于女性,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糖代谢紊乱、高血压、年龄、男性等为脂肪肝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健康体检的干部职工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高脂血症的相关因素. 方法入选2221例广州增城地区单位干部职工,包括公安系统、法院、政府部门、税局、交通局、银行系统的工作人员,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血压、心电图、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以及作肝脏B超检查.结果 2221例体检人群中发现高脂血症797例,患病率为35.9%,其中高TC患病率为15.1%,高TG患病率为21.7%,高LDL-C患病率为18.8%.发病高度集中在30~39岁人群中.单因素相关分析高脂血症与年龄、性别、高尿酸血症、高血压、超重/肥胖、心电图异常、高血糖、脂肪肝正相关(P<0.05),与胆囊炎胆石症无显著性相关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与性别、高尿酸血症、超重/肥胖、脂肪肝正相关(P<0.05).结论 广东增城地区干部职工高脂血症的患病率高;超重/肥胖、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高血糖是高脂血症的重要相关因素.防治高脂血症必须落实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增强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老年人超重/肥胖的发生率与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对唐镇地区>60岁的3127例老年人进行详细调查病史、测量体重指数并全面查体.结果:本社区老年人超重为43.3%,肥胖为25.9%,仅有30.8%的人体重正常.各种慢性病顺位统计的患病率为高血压病69.7%,脂肪肝33.3%,高脂血症21.1%,高尿酸血症19.4%,冠心病13.1%,糖尿病12.1%.超重/肥胖者高血压病、脂肪肝、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P<0.01).血脂方面,超重/肥胖组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1),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之间高胆固醇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社区老年人超重/肥胖情况严重,并且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某高校中老年教师营养相关慢性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琼  张乾勇 《重庆医学》2011,40(15):1499-1501,1504
目的了解高校中老年教师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脂肪肝、超体质量与肥胖、贫血、高尿酸血症等常见营养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预防保健工作及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高校209名中老年教师的体检资料,利用EPIINFO软件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包和SAS9.1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校参加体检的中老年教师营养相关疾病的总患病率为83.33%,只有16.67%的中老年教师未患以上7种疾病。患病率前3位依次为:血脂异常(64.59%),超体质量和肥胖(36.36%)和高血压(31.58%)。高血压(P=0.000 9)和糖尿病(P=0.023 1)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男性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患病率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男性脂肪肝(P=0.002)、糖尿病(P=0.010)、高尿酸血症(P=0.002)患病率高于女性。结论高校中老年教师的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率较高,这与营养及疾病的健康教育重视不够有关,在高校应加强营养科普教育,以预防控制营养相关慢性病,提高中老年教师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庆市市区中老年公职人员胆石症的发病率及其与某些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 根据3 307名在职和退休中老年公职人员健康体检资料,对该人群胆石症发病率及其与体质量指数(BMI)、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等相关疾病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重庆市市区中老年公职人员胆石症患病率为9.5%,胆石症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人群;超重、肥胖、高胆固醇血症、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人群中有较高的胆石症患病率.结论 重庆市市区中老年公职人员胆石症患病率较高,超重、肥胖、高胆固醇血症、脂肪肝、糖尿病等因素与胆石症患病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和掌握怒江州33 - 60岁公务员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的健康现状,为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1月12日进行的怒江州33 - 60岁公务员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应检1 258人,实检908人,其中,体检结果完全正常的仅有13人,仅占实检人员的1.43%;高血压患者208人,占实检人数的23.24%;高脂血症335例,患病率36.89%;脂肪肝216例,患病率23.79% (P<0.01).结论 怒江州高级人才及干部的健康状况不是很理想,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脂肪肝患病率高,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患病率高,应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承德市6~17岁儿童肥胖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市城区和农村10所中小学,对入选的16 811例儿童进行体格检查.计算超体质量、肥胖率及不同年龄、性别、地区儿童超体质量、肥胖率.通过问卷调查初步筛选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将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结果 抽取的16 811例儿童中,超体质量率为13.09%,肥胖率为12.1%.其中男孩的超体质量、肥胖率高于女孩;城市、农村儿童超体质量、肥胖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春期超体质量、肥胖发生率高于青春前期;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与父母超体质量、喜喝含糖饮料、上网看电视时间长可能是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市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较高.合理饮食、正确生活方式、增加运动可以部分减少肥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金楠  李革 《重庆医学》2018,(5):660-662
目的 探讨重庆市部分区县15岁以上常住居民高血压前期检出情况,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使用分层四阶段随机抽样,对黔江区、永川区、梁平县、璧山县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重庆市黔江区、永川区、梁平县、璧山县高血压前期检出率42.72%,农村检出率高于城市(47.85% vs.37.53%,P<0.01)、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48.30%vs.37.31%,P<0.01).男、女高血压前期的检出率在55岁以后有下降的趋势(x2=27.14、20.29,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包括农村、年龄(>25岁)、男性、超重肥胖和饮酒.高血压前期保护因素为土家族(OR=0.83,P<0.01).结论 重庆市部分区县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前期检出率较高,对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群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干预应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14.
费利霞  孟林 《当代医学》2011,17(12):89-90
目的 探讨高校在职教职工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效预防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方法 对1607名在职教职工体检中超重、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症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随年龄的增长各种危险因素检出率升高,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45~55岁组检出率高;男性超重、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糖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肥胖以35~45岁组检出率高.结论 高校在职教职工男性心血管危险因素检出率更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比较重庆主城某社区居民2003、2013年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情况,分析其流行趋势.方法 分别于2003、2013年对该社区人群进行现况调查,内容包括填写调查问卷、人体学测量、血糖及血脂检测等.结果 2003、2013年分别调查3 073、5 938人.年龄标化后,男性超重率由2003年的44.3%上升至2013年的45.5%,而女性超重率由28.3%下降至2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07、0.260);男性肥胖率由10.0%上升至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而女性肥胖率由8.3%下降至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男性中心性肥胖率由50.9%上升至53.9%,而女性由39.6%下降至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0.017).结论 该社区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及中心性肥胖率均较高,男性中心性肥胖率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的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其健康素养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吉林省20所学校的208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中小学教师群体超重与肥胖总体检出率为2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吃肥肉每周2次及以下是超重和肥胖的保护性因素,而年龄、较低学历、不支持以注重学生健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不能做到吃饭以素为主是导致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吉林省中小学教师的超重和肥胖现状不容乐观,健康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建议把健康生活方式课程纳入中小学教师的培训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各系统职工总体健康状况及疾病谱,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为健康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2年在石家庄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健康体检的2014例职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4例健康体检者中,查出异常者1391例(69.1%);共检出28种异常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发生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高血脂、脂肪肝、慢性结膜炎、高血压、慢性咽炎.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群体患病率有所不同,5种疾病的不同职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方式性疾病与当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可能是影响现代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应加强职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应对环境污染,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贵阳市属中学 14 0 2名教师及退休教师高甘油三脂血症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测血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 ,将所得结果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查出 5 5 0例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 ,总患病率为 39 2 3% ,以 5 0~ 6 9岁年龄段为高 ,占患者的 72 0 0 % ;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患者的MBI、SBP、DBP和FPG均值高于非患者 ,而患者的HDL均值低于非患者 ;患者的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超重肥胖、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亦高于非患者。结论 :贵阳市属中学教师的高甘油三脂血症患病率及相关疾病的患病情况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王盈新  张跃辉  孙蛟 《中外医疗》2016,(14):137-138
目的:分析不同职业群体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整群选取2014年2—10月期间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公安干警、机关干部、企业工人、退休工人、教师等不同职业共5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检查结果随机选取10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组,100例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与治疗。结果经过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患病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患者的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各指标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职业群体的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有明显的差异,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相关因素增加了患脂肪肝的风险,应该加强脂肪肝的宣传与预防工作,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状况。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法对深圳市龙岗区7所中小学校7~18岁的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应用"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分类标准"筛查出各年龄组男女生超重与肥胖人数,分析比较各年龄组男女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结果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生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2.27%和7.65%,女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8.71%和5.25%,男女生超重率均高于肥胖率。小学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4.43%和10.20%(χ2=24.901,P<0.01),小学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65%和7.19%(χ2=22.13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学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0.10%和7.16%(χ2=16.148,P<0.01),中学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62%和3.24%(χ2=24.99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龙岗区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问题严重,尤其是小学男生。各学校、社区、家庭及有关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健康卫生教育工作,防止中小学生超重、肥胖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