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食管癌死亡率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河南林县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率是世界上最高的,在1987年,男女粗发病率142.50/10万,115.18/10万;男女世界调整发病率222.95/10万和149.46/10万。男女粗死亡率分别为128.02/10万和88.49/10万;男女  相似文献   

2.
饮食与癌症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标化死亡率为23.4/10万,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国家之一。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0万人新发病,其中60%在我国。我国食管癌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34%,仅次于胃癌,居第2位。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是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协人类的生命。我国食管癌死亡率据世界之冠,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23.40/10万,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在一些高发地区占第一位,其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高达100/10万以上。太行山脉南端的河北、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处;四川北部;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闽南和广东东北部;苏北及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为几个高发区。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的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献 《中国肿瘤》1994,3(7):15-18
我国是世界食管癌的高发区,每年平均死亡约15万人,居备种癌症死亡的第二位。河南省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其死亡率居各省、市、自治区之首位,每年平均死亡约3万人。自1959年开始,中国医学科学院组织华北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研究协作,在食管癌高发区农村建立了防治研究试点,  相似文献   

5.
2003~2007年中国食管癌发病与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思维  张敏  李光琳 《中国肿瘤》2012,21(4):241-247
[目的]分析2003~2007年中国食管癌的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利用2003~2007年中国32个肿瘤登记处的食管癌统计数据,分析不同地区、性别和年龄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及其变化,同时与世界184个国家和地区的发病死亡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003~2007年食管癌发病率为19.24/10万(男性25.85/10万,女性12.67/10万),中标率为10.17/10万,世标率为13.71/10万,在癌症发病构成中排列第6位。城市地区食管癌发病率为11.36/10万,农村地区为46.64/10万。同期食管癌死亡率为15.39/10万(男性20.71/10万,女性9.94/10万),中标率为7.71/10万,世标率为10.58/10万,在癌症死亡原因中列第4位。城市地区食管癌死亡率为9.09/10万,农村地区为36.95/10万。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不同地区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较大差别。2003~2007年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平稳下降趋势。中国食管癌男、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第一位。[结论]中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处于相当高的水平。食管癌仍是需要我国重点防控的恶性肿瘤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食管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种之一。本研究描述 2015年河南省食管癌发病和死亡流 行特征,为河南省食管癌控制与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河南省人群肿瘤登记数据库中抽取食管癌的发病与 死亡记录以及登记地区的人口数据,估算 2015年河南省食管癌不同登记地和不同性别的发病数、死亡数、(年龄别) 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构成比、标准化率和 0~74岁累积率。结果:2015年河南省食管癌新发病例估计为 4.1万 例,死亡病例为2.9万例。食管癌发病率为34.94/10万(男性为 41.42/10万,女性为 28.11/10万),中标发病率为26.64/10万,世标发病率为 26.99/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6∶1。食管癌死亡率为25.30/10万(男性为31.07/10万,女性为19.21/10万),中标死亡率为18.96/10万,世标死亡率为19.02/10万,男女死亡率之比为1.73 ∶1。不 论男性还是女性,城市地区的食管癌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低于农村地区。食管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 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结论:河南省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中国及世界平均水平,位居全省各部位癌症发病与死亡第三位,应针对全省食管癌流行特点及危险因素加大综合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7.
<正>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全世界70.5亿人口新发食管癌45.6万例,发病率为6.47/10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8位;死亡40万例,死亡率5.67/10万,居全部恶性肿瘤第6位[1]。我国是世界的食管癌高发地区,发病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食管癌发病和死亡人数的52.8%和49.3%。我国食管癌发病率为22.14/10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部分市县1998~2002年食管癌发病与死亡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特征。[方法]分析中国30个肿瘤登记处1998~2002年食管癌登记资料。[结果]食管癌新病例38339例,死亡30116例。食管癌粗发病率在0.3/10万~115.1/10万之间,世界人口调整发病率在0.3/10万~132.7/10万之间。食管癌粗死亡率在1.3/10万~90.9/10万之间,世界人口调整死亡率在2.7/10万~110.6/10万之间。[结论]各地的食管癌发病率差异较大。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农村,食管癌是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应积极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约30万人死于食管癌,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及各地区差异极大,其中欧美国家食管癌病理类型主要为腺癌,而我国90%以上食管癌病理类型为鳞癌。我国是食管癌发病大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平均每年约15万人死于食管癌。2015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了我国2012年恶性肿瘤情况显示,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于各类恶性肿瘤的第五位和第四位[1],  相似文献   

10.
河北磁县、河南林县食管癌流行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我国河北磁县、河南林县食管癌发病死亡率进行趋势分析及预测。方法 采用磁县、林县食管癌发病、死亡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 ,并用灰色系统GM (1,1)模型预测其发病率、死亡率趋势。结果 近十年来磁县、林县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 ,但较为缓慢。预测 2 0 0 2年食管癌发病率男性为 99.6 0 / 10万 ,女性为 6 5 .81/ 10万 ,食管癌死亡率男性为75 .5 4 / 10万 ,女性为 4 4 .76 / 10万 ,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均仍属较高水平。结论 磁县、林县食管癌发病率、死亡率均仍属较高水平 ,提示我们应该继续深入地在该地区开展食管癌的综合防治工作 ,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11.
中国1990年~1992年食管癌死亡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目的:探讨中国食管癌死亡特征。方法:对1990年-1992年全国1/10人口死因抽样调查资料中食管癌的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990年-1992年,我国食管癌死亡率为17.38/10万,其中男性22.14/10万,女性12.34/10万。食管癌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6.05%,居第四位(男性第四位,女性第二位),是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生命的恶性肿瘤。我国农村居民食管癌死亡率为20.10/10万,城镇居民为9.62/10万;食管癌死亡分别占农村和城市全部肿瘤死亡的18.83%和8.55%。以省级为单位统计,食管癌死亡率在1.41/10万-42.46/10万之间,山西省的食管癌死亡率最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云南省最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以县(市)级为单位统计,食管癌死亡率在0.22/10万-127.93/10万之间,山西省阳城县的食管癌死亡率最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4倍;贵州省凯里市最低,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结论:食管癌是严重危害中国居民生命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死亡对我国居民的危害程度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2004~2005年和1990~1992年(90年代)两个时期全死因数据分析恶性肿增死亡率变化,评价恶性肿瘤对居民的危害程度.[方法]按我国现行规定的肿瘤分类标准分类,并计算各种死亡指标,计算中国调整死亡率和世界渊整死亡率.[结果]2004~2005年和1990~1992年恶性肿瘤死亡占全死因构成比分别为32.37%和31.53%,世界调整死亡率分别为251.98/10万和245.46/10万.其中食管癌为居民人口死亡之首位,2004~2005年和1990~1992年食管癌死亡占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是42.48%及53.46%,世界调整死亡率分别为108.74/10万、132.23/10万.[结论]两个时期比较恶性肿瘤死亡牢略有上升.食管癌虽有下降但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因第一位;老年组(60岁以上)食管癌为恶性肿瘤死亡危害之首,幼儿组(0~4岁)及儿童组(5~14岁)白血病足各类恶性肿瘤死亡之首位.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 ,在世界恶性肿瘤中居第6位[1]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 ,其死亡率居第 4位( 1 7.3 8/1 0万 ) ,农村明显高于城市 ,是最常见的胃、肝、肺、食管四大恶性肿瘤之一 ,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世界成功地进行经左胸食管癌和胸内食管胃吻合手术已有 60年。 1 94 0年 4月我国吴英恺教授进行了第一例食管癌切除手术获得了成功 ,开创了我国食管外科的历史。随着食管癌病因学、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 ,早期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面的进展将会降低其发病率和提高生存率。一、早期诊断食管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  相似文献   

14.
<正>食管癌是人类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国家,也是世界上食管癌高死亡率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率为1.3~90.9/10万。食管癌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其发生与长期食用过热食物、烟酒、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遗传因素等有关。食管癌的各种组织学类型中90%以上为鳞状细胞癌,其次为腺癌,其他少见组织学类型如腺棘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尤其是哈萨克族居民的发生率最高。其调整死亡率达66.88/10万,是其他民族调整死亡率(5.13/10万)的10倍之多。食管癌患者就诊时绝大多数处于中晚期,这些患者接受常规分割外照射治疗,5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高危人群的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位于全球肿瘤发病的第八位 ,肿瘤死亡的第四位。全世界每年约有 48万 (1 996 )人发生食管癌 ,占总癌新发生病例的 4.6 %;死亡 45 .6万人 ,占总癌死亡病例的6 .4%。食管癌主要流行地区是不发达国家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 ,食管癌位居肿瘤死亡的第四位。世界年龄调整死亡率中国最高 ,男性 2 7.73 /1 0万 ,女性 1 3 .6 3 /1 0万 ,合计 2 0 .40 /1 0万。食管癌受累地区遍及大江南北十余个省市 ,覆盖人口近两亿 ,高发区人口大约为九千万 ,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健康。研究表明 ,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河北省则位于食管癌的高发区。本研究旨在分析2011—2016年河北省食管癌最新的流行趋势和特征。方法 对河北省27个肿瘤登记处的食管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城乡、性别和年龄组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采用中国2000年普查人口和Segi′s世界人口计算年龄标准化率。应用灰色模型对高发区磁县和涉县的死亡率进行预测。结果 2011—2016年,河北省共报告食管癌14 905例,死亡9 933例,粗发病率为21.73/10万,粗死亡率为14.48/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的特点。河北省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下降趋势(P<0.001)。磁县、涉县高发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长期下降趋势,预测未来十年食管癌死亡率将继续下降。结论 河北省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稳步下降趋势,但其疾病负担仍然较重。食管癌的一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应更关注农村居民和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18.
林州市1984~2003年食管癌死亡率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性分析林州市居民1984~2003年期间的食管癌死亡率变化趋势,探讨时期和(或)出生队列效应对该地区食管癌死亡率时间趋势的影响。方法:从河南省癌症及生命统计中心数据库中抽取林州市1984~2003年期间死于食管癌的全部记录,分性别按5岁年龄组及5年一个时期分组,并与相应的人口数据连接。计算年龄性别死亡率及世界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绘制年龄-时期和年龄-队列的食管癌死亡率曲线图,运用Poisson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时期-队列分析,估计各项参数,补充图解分析的结果。结果:1984~2003年20年间林州市居民死于食管癌总数为13 343人,年均粗死亡率为71.35/ 10万。1984~1988年的男性年均世界人口年龄调整死亡率为187.03/10万,1999~2003年下降为90.22/10万;女性相应的年龄调整死亡率由115.67/10万下降到51.88/10万。年龄-趋势模型估计趋势参数显示:男、女食管癌死亡率年下降分别为4.8%和5.1$。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在男、女各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模型的拟合优度欠佳(P<0.01)。年龄-趋势-时期-队列的完全模型对观察数据提供合理的拟合(P>0.05)。结论:林州市居民食管癌死亡率在1984~2003年期间呈下降趋势,这种趋势是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单一效应模型均不能对观察数据进行充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族饮食习惯与食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研究资料指出,我国部份少数民族食管癌死亡率以哈萨克族(以下简称哈族)最高(33.90/10万)。1974—1976年新疆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显示食管癌死亡率托里县为90.75/10万,新源县为42.57/10万,两县哈族居民食管癌死亡率的差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为进一步探索哈族居民食管癌与饮食因素的关系,于1985年5—7月对托里、新源两县哈族居民的某些食品摄取作了定量的调查研  相似文献   

20.
中山市1970~2007年食管癌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山市1970~2007年食管癌死亡概况及规律,为中山市食管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1970~2007年期间中山市食管癌死亡资料,统计分析其死亡数、死亡粗率、中国和世界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等指标。[结果]1970~2007年期间中山市食管癌死亡病例共1938例,其中男性1691例,女性为247例,男性食管癌死亡率为7.77/10万,女性为1.14/10万,男性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χ2=1070.04,P<0.001)。此外,1970~2007年期间中山市男性食管癌死亡率明显上升(趋势性检验U=3.46,P<0.01),尤以1990~2007年期间明显,其上升曲线斜率达60°左右,而女性死亡率相对较低和稳定。[结论]中山市38年来男性食管癌死亡率持续上升,接近2008年全国男性估计死亡水平,提示应加强中山市食管癌病因研究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