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减少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对12例骨巨细胞瘤行瘤段切除术,再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病检情况,分别采取各种类型人工假体、自体骨移植和瘤段骨高温高压灭活原位回植等重建肢体功能。全部病例随访2~22年,无1例复发,术侧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认为,骨巨细胞瘤瘤段切除术能减少肿瘤复发率,是较传统的囊内刮除术和囊外边缘切除术更有效的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减少骨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对12骨巨细胞瘤行瘤段切除术,再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病检情况,分别采用各种类型人工假体、自体骨移植和瘤段骨高温高压灭活原位回体功能。全癌症有访2-22年,无1例复发,术侧肢体功能均有不同的程度恢复。认为,骨巨细胞瘤瘤段除术能减少肿瘤复发率,是较传统的囊同刮除术和囊外边缘切除术更有效的治疗骨巨细胞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分析23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22例行肿瘤切除术,1例因并发骨髓炎行截肢(指)术。术后功能优良率为86.9%。19例随访9年,复发4例,占21.4%。早期行彻底的肿瘤切除术是腱鞘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原则,也是保护患肢功能并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分析23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22例行肿瘤切除术,1例因并发骨髓炎行截肢(指)术。术后功能优良率为86.9%。19例随访9年,复发4例,占21.4%。早期行彻底的肿瘤切除术是腱鞘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原则,也是保护患肢功能并降低术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弋石泉  焦志全 《四川医学》2002,23(9):941-941
目的:总结我院1990年以来收治四肢骨巨细胞瘤的经验和体会。方法:收集36例肢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X线和组织学检查的结果。对肿瘤囊内刮除用5%碘酒在病损腔内反复涂擦后植骨31例,瘤段骨切除重建保肢5例,随访2-10年。结果:刮除植骨31例,复发4例,再行刮除植骨不再复发;5例瘤段骨切除重建,均无复发,关节功能良好。结论:骨巨细胞瘤病损范围小,未突破骨皮质边缘,采取刮除植骨,反之则宜瘤段骨切除重保肢。肿瘤复发与手术操作得当与否密切相关,术后密切随访是发现复发和获得早期再治疗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70例巨指(趾)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70例巨指(趾)患者的资料,统计分析其发病情况、受累指(趾)的分布及特征、X线及病理检查结果,对基因检测的12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巨指(趾)的发病与性别和地理分布无明显相关关系。多指(趾)受累是单指(趾)发病的3.9倍,两指(趾)受累多于三指,且多为相邻指(趾);巨指中,中指受累最为多见,其次为示指、拇指;巨趾中,以第2、3趾最多。进展型巨指(趾)多于静止型,且多为出生后即发现。病变的巨指多发生在正中神经支配区(79.4%), 并伴有脂肪浸润,称之为神经区域定向性巨指。巨趾多发生在足底内侧神经支配区(89.1%),脂肪浸润不明显伴有神经增粗,称之为脂肪瘤病性巨趾。仅17例巨指(趾)合并并指(趾)畸形。掌、跖骨肥大仅见于进展型巨指(趾)。12例患者进行PIK3CA基因检测,10例发现基因突变结果阳性,受累组织中基因突变水平在7%~27%。在收集的病变组织检查中,脂肪组织中突变率最高,其次是皮肤和神经组织。患者携带的PIK3CA基因突变均未在患者自身的外周血检测出来。结论: 巨指多发生在正中神经支配区,主要累及中指、示指,并伴有正中神经脂肪浸润;巨趾多发生在足底内侧神经支配区,以第2、3趾多见。神经区域定向性巨指(趾)多发生在手部,而脂肪瘤病性巨指(趾)多发生在足部。巨指(趾)患者中检测到的 PIK3CA基因突变率高达83%;受累脂肪、神经及皮肤组织均为理想的基因检测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18例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至少随访24个月的桡骨(15例)或尺骨(3例)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3例桡骨远端病变患者接受了囊内刮除手术,另12例采用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术;2例尺骨远端病变患者接受单纯瘤段切除术,另1例于切除瘤段后进行腕关节融合.术后随访患者复发情况和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45个月,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无感染或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例患者接受自体腓骨移植后出现骨不连,采用自体髂骨块植骨治疗后骨愈合.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价平均得分为74%,肢体功能评分与患者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和Campanacci骨巨细胞瘤影像学分期无关,与手术方式有关.结论 瘤段切除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可显著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自体腓骨移植是重建桡腕关节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
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18例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至少随访24个月的桡骨(15例)或尺骨(3例)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3例桡骨远端病变患者接受了囊内刮除手术,另12例采用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重建术;2例尺骨远端病变患者接受单纯瘤段切除术,另1例于切除瘤段后进行腕关节融合.术后随访患者复发情况和关节功能状况.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45个月,患者均无局部复发,无感染或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2例患者接受自体腓骨移植后出现骨不连,采用自体髂骨块植骨治疗后骨愈合.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价平均得分为74%,肢体功能评分与患者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和Campanacci骨巨细胞瘤影像学分期无关,与手术方式有关.结论 瘤段切除术治疗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可显著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率.自体腓骨移植是重建桡腕关节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四肢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再次手术方式选择对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该院收治26例四肢复发性骨巨细胞瘤患者,总结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本组中2例为股骨颈骨巨细胞瘤,行肿瘤瘤段切除人工半髋关节置换.腓骨上端4例行肿瘤瘤段切除术.桡骨远端4例和股骨下端6例行肿瘤瘤段切除术,行自体或者异体移植.股骨下端2例、胫骨上端6例、肱骨近端1例肿瘤瘤段切除人工关节置换.全部病例均随访时间2~10年,平均4.5年.无远处转移或死亡病例.结果 对四肢复发性骨巨细胞瘤的肿瘤瘤段切除和功能重建手术,可有效控制局部复发和防止肺部转移,同时又可以保存一定的关节功能.结论 肱骨上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选人工关节置换;股骨上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选人工半髋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桡骨近端、腓骨小头、尺骨远端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选肿瘤瘤段切除;桡骨下段复发性骨巨细胞瘤可选腓骨上段移植术;已恶变或者局部广泛浸润无法彻底切除的病例可选截肢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4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的40例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结果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至7年2个月,平均2年11个月。病灶刮除+酒精灭活+骨水泥填充术24例,肿瘤复发3例;病灶刮除+酒精灭活+骨水泥填充植骨术11例,肿瘤复发4例;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5例,肿瘤复发0例。病灶刮除组总复发率20.0%,瘤段切除组织复发率为0。结论病灶刮除+酒精灭活+骨水泥填充术和肿瘤瘤段切除术均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10岁,因“过敏性紫癜”收住入院,查体时发现右下肢巨肢畸形,追问病史,出生时即发现右下肢较对侧粗大,右足第1、2趾大如成人。2岁时曾行“巨趾整形”手术治疗,疗效差。随年龄增长,右侧肢趾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左侧,患儿家族中无同类患者。除母孕4周时因感冒静滴过红霉素外,无其他异常病史可记载。查体:身高118cm,体重23kg。  相似文献   

12.
巨趾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趾/指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尤其是巨趾症,在足部多发生在足趾神经的分布区域,现将其病因、临床分型、病理及治疗等作一简单讨论。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岁。右足第一、二趾肥大4年,患者自出生后即发现右足第一、二趾比其他趾明显增粗肥大,并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患趾也快速地  相似文献   

13.
25例骨巨细胞瘤治疗体会陈世民*李国友我院1991年5月~1995年11月共收治25例骨巨细胞瘤,采取病灶刮除+植骨+瘤腔化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资料25例骨巨细胞瘤,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28岁。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各10例,肱骨近端3例,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154例骨巨细胞瘤的刮除植骨、单纯肿瘤连同骨段切除(以下简称瘤段切除)、肿瘤单纯刮除或切除、局部切刮大块植骨、瘤段截除自体或异体大块骨移植、瘤段截除自体股骨或胫骨半侧翻转植骨膝关节融合、瘤段截除异体半关节置换、瘤段截除人工关节置换,半骨盆切除置换、椎板切除、截肢等11种治疗方法的总结。从骨巨细胞瘤生长活跃,局部破坏严重,术后容易复发、转移之恶性表现,体会对骨巨细胞瘤外科治疗的关键在于彻底,在彻底的基础上,再考虑保留肢体,保留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近3年来在该院成功进行手术切除的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20例(其中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13例,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7例;初发12例,复发8例;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进行了瘤段切除手术,6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患者进行瘤段切除手术以及自体腓骨重建手术,4例进行瘤段切除手术、同种异体骨植入手术以及腕关节融合手术,3例患者进行了囊内刮除手术.)进行术后随访,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局部复发、感染以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且患者术后腕关节的活动度以及稳定性均良好;MSTS评分优10例,良6例,中4例;有2例患者在进行自体腓骨重建术后出现骨不连现象,经过自体髂骨植骨术后痊愈;术后Enneking肢体功能评分为55%~96%,平均为78.3%,患者的肢体功能评分与手术方式有关.结论:桡、尺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综合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瘤段切除术以及自体腓骨重建术能够降低局部复发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乳癌术后综合征为乳腺癌根治术后 ,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及部分发生淋巴管瘤所致。该综合征表现为上肢明显浮肿 ,病人痛苦异常。本病与乳癌无直接关系 ,而是慢性淋巴水肿所致。该综合征的诊断可根据乳腺癌根治手术病史及上述临床表现 ,组织活检和淋巴管造影 ,可进一步确诊。该综合征治疗至今尚无比较完善的方法 ,大致有下面 4种疗法 :(1)一般治疗 :保持患肢皮肤清洁 ,抬高患肢 ,使用弹力绷带等 ;(2 )药物疗法 :利尿药 ,肾上腺皮质酮 ;(3)神经阻滞疗法 ;(4)手术疗法。本文发现乳腺切除术后 ,在早期施行患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预防和治疗综合征最为…  相似文献   

17.
单个肢体巨肢症较巨趾症及交叉的肢体肥大更为少见。我院于1988年4月收治1例,兹报道如下: 患儿男,3岁,足月顺产,出生时即发现右下肢较左侧明显粗大,接近1岁婴儿的大小,3年来呈进行性增长与粗大,尤以足部的增长变大更为明显,影响穿鞋,于1988年4月而入院。出生以来患肢无红肿热痛等情况,发育、智力与同龄者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脊柱骨巨细胞瘤手术方式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46例均行手术治疗,早期实施单纯肿瘤病灶切除术,后期施行肿瘤整块切除术和病椎次全切除术,同时给予内固定。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局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77.3%的患者神经体征得到改善。随访42例中预后良好无复发者占61.8%。局部仍有瘤灶存在但病变不超过术前者占24.1%。病变扩大,恶变倾向或肺部转移者占14.1%,结论 肿瘤彻底切除。植骨融合及坚强的内固定是脊柱骨巨细胞瘤手术成功的关键。单纯肿瘤病灶切除术存在一定的复发率;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行为具有一定的不可测性。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1 982~ 1 994年共行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治疗肱骨上端骨巨细胞瘤 1 1例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 1 0例 ,共 2 1例。 1 9例 1次性治愈 ,其中有 2例血管不通而成为游离腓骨移植。 2例局部复发 2次行肿瘤切除治愈。这种手术方法既充分切除了肿瘤 ,又保留了患肢 ,同时又减少了局部复发 ,实为目前治疗肱骨上端及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阜滨  吴钢  王炜 《重庆医学》2008,37(7):756-757
目的探讨自体腓骨头移植重建在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2004年7月~2005年10月对5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Ⅲ级)患者在行桡骨远端瘤段切除的同时,行自体腓骨头移植重建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各手指活动均正常,无麻木及疼痛感,均能完全生活自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巨细胞瘤的复发及肺转移。结论自体腓骨头移植是桡骨远端切除术后有效的腕关节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