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索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患侧持续供氧,预防低氧血症,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胸腔镜手术病人50例,男43例,女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n=28例,术中单肺通气时.患侧支气管开放并持续低压供氧,(2-3L/min);对照组n=22例,单肺通气时,患侧导管常规封闭停止通气.术中持续监测ECG,BP,HR,SpO2,PETCO2及持续单肺通气时间,(SPO2下降<93%为双肺通气指标).结果 胸腔镜手术操作时,SpO2,PETCO2,及连续单肺通气时间,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率,两组呈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时,患侧低压持续吸氧有助于维持正常SpO2,PETCO2,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症,利于手术的连续性,是一举多得的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期电视胸腔镜双侧肺大疱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对81例双侧肺大疱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同期行肺大疱切除修补术的麻醉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麻醉意外及围手术期死亡。无通气侧肺大疱破裂;单肺通气时一过性低氧血症(SpO2〈90%)5例,复张性肺水肿3例,室性早搏1例,经处理后均恢复。结论手术前气胸侧胸腔闭式引流,双腔支气管插管确保双肺分隔,加强围术期呼吸循环监测,防止出现张力性气胸和复张性肺水肿,良好的术后镇痛,是同期胸腔镜双侧肺大疱手术麻醉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处理要点。方法:12例肺大泡患者,ASA:Ⅰ~Ⅲ级,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所有患者均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术前监测IBP、HR、ECG、SpO2、PETCO2、Paw。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240min,单肺通气时间60~180min。术中IBP、HR、SpO2、PETCO2、Paw均正常。术毕顺利苏醒拔管,无苏醒延迟、复张性肺水肿及其他麻醉并发症。结论:良好的麻醉前准备,准确定位双腔气管导管,加强单肺通气的呼吸管理及防止低氧血症是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电视胸腔镜手术56例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分析56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麻醉过程。结果:56例病例中1例术后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经面罩加压吸氧、强心、利尿等处理后好转。56例中有6例于单肺通气1h后SpO2降至90%以下,其中4例经调节吸呼比、呼吸频率、潮气量,患侧吹氧等措施,SpO2逐渐回升至96%以上;另2例经以上处理无效,改行手法人工控制呼吸,交替施行单肺及双肺通气后改善。余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麻醉要求较高。应做好术前充分准备,加强术中管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总结和分析10例择期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监测和单肺通气管理的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麻醉平稳,双腔气管导管插管顺利,左右肺分隔满意。麻醉期间血流动力指标稳定。手术时间100~240min〔平均(162±46)min〕,单肺通气时间60~200min〔平均(102±42)min〕,超过2h有3例,超过3h者1例。单肺通气期间绝大多数患者SpO2维持在98%~100%。术毕均顺利苏醒拔管,无苏醒延迟、复张性肺水肿及其他麻醉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管理应着重强调麻醉平稳、防治张力性气胸、正确定位双腔气管导管、加强单肺通气的呼吸管理和防治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并发严重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方法胸腔镜手术400例,年龄18 ~81岁,ASA Ⅱ~Ⅲ,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术,纵隔、肺肿瘤切除或活检术,应用双腔支气管麻醉,术中单肺通气. 结果发生严重复张性肺水肿5例,3例在术中30 ~45min时发生,2例在术毕发生,经及时诊治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 结论充分认识复张肺水肿的发病机理.认真做好预防措施,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及时诊治,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率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7.
胸腔镜手术并发严重复张性肺水肿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并发严重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病机理与防治。方法:胸腔镜手术400例,年龄18-81岁,ASAⅡ-Ⅲ,手术包括肺大泡切除术,纵隔、肺肿瘤切除或活检术,应用双腔支气管麻醉,术中单肺通气、结果:发生严重复张性肺水肿5例,3例在术中30-45min时发生,2例在术毕发生,经及时诊治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结论:充分认识复张肺水肿的发病机理。认真做好预防措施,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及时诊治,复张性肺水肿的发生率可以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分析117例电视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过程。男性81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1岁,ASAⅠ~Ⅲ级。在双腔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实行胸外科手术,术中单肺通气,严密监测循环、呼吸等功能。结果全组病例均使用Robertshaw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其中91例插管一次性成功,19例多次调整后成功,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成功,3例换小号双腔管插管成功。术中22例出现低氧血症,1例术中双腔支气管导管退出,2例出现复张性肺水肿,无死亡病例。结论正确掌握双腔支气管插管技术,加强围术期SpO2监测、必要时采用双肺通气,及时诊治并发症,可提高电视胸腔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阮林  温文钊 《微创医学》2000,19(3):275-277
目的探讨对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的病人采用双腔管气管插管行单肺通气时对SpO2和PETCO2的影响及麻醉管理.方法 30例进行VATS病人行双腔管气管插管全麻,单肺通气(OLV),VT8~10ml/kg,RR14~16次/分,术中监测SpO2、PETCO2、MAP、HR等.结果 SpO2在OLV15min时比TLV时显著下降(从99.99±0.01降至97.77±3.18,P<0.01),以后逐渐回升.3例病人SpO2<90%,经处理后SpO2回升.PETCO2在OLV15min时比TLV时显著升高[从(4.16±0.15)kPa升至(4.95±0.46)kPa,P<0.01],但在正常范围.结论施行双腔管插管行OLV麻醉的VATS由于病人肺内分流(Qs/Qt)增加,使PaO2降低,麻醉中要注意SpO2的监测,必要时采取增加通气量,非通气肺行HFV等措施提高PaO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术后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采用胸腔镜治疗心脏外科疾病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帅部渗出情况及24 b内的氧合指数评估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复张性肺水肿。将70例惠者分为复张性肺水肿(REPE)组(n=20)与非复张性肺水肿(NREPE)组(n=50)。比较REPE组和NREPE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术期指标,并用loistie回归分析胸腔镜心脏手术术后患者发生复张性肺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胸腔镜术后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率28.57%。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684,95%C:1.118-2.536,P=0.013).合井糖尿病(0R=0.021,95%CT:0.001-0.828,P=0.039). 二次接受心脏手术(OR=0.039 ,5%C1C000-0.323,P0.0030) ,体外循环时间(OR=1.016.95%Cl: .0001031 ,P-0.44)是胸腔镜心脏术后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NREPE组再次插管率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死亡率均低于REPE组(<0.05)。结论胸腔镜心脏手术复张性肺水肿在围术期发生率较高,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延长,复张性肺水肿组较非复张性肺水肿组死亡率增高,BMI.糖尿病,体外循环时间等是胸腔镜术后复张性肺水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腔支气管插管行肺隔离术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胸科手术20例,双腔支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双腔支气管插管行肺隔离的成功率、术中单肺通气的时间、单肺通气时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结果: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部成功;单肺通气时间55~180分钟;5例发生SpO2<90%、PETCO2>45mmHg,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术后声嘶1例,怀疑是气管插管时意外导致杓状软骨脱位,耳鼻喉科行杓状软骨复位后发音恢复正常.结论:实施肺隔离术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是有效的方法,健侧肺单肺通气时,患侧肺完全萎陷,为胸科手术操作创造了理想的手术野,但是要警惕发生低氧血症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低流量紧闭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施行低流量紧闭麻醉,监测SpO2、HR、EKG、NIBP、R及气管插管后和单肺通气后PETCO2、FIO2、麻醉药FIEnf、FEEnf浓度与气道压,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及清醒程度。结果 全组患者麻醉平稳,SpO2、HR、ERG、NIBP无明显变化,单肺通气后PETCO2和气道压有所升高,但都在正常范围内,FIO2、吸入麻醉药FIEnf、FEEnf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低流量紧闭麻醉用于胸腔镜手术效果满意,安全,麻醉过程平稳,减少挥发性麻醉药和氧气的消耗,减少大气污染,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低流量紧闭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施行低流量紧闭麻醉,监测SpO2、HR、EKG、NIBP、R及气管插管后和单肺通气后PETCO2、FIO2、麻醉药FIEnf、FEEnf浓度与气道压,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时间及清醒程度。结果全组患者麻醉平稳,SpO2、HR、ERG、NIBP无明显变化,单肺通气后PETCO2和气道压有所升高,但都在正常范围内,FIO2、吸入麻醉药FIEnf、FEEnf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低流量紧闭麻醉用于胸腔镜手术效果满意,安全,麻醉过程平稳,减少挥发性麻醉药和氧气的消耗,减少大气污染,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巨大肺大疱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巨大肺大疱的并发症的防治经验。方法对12例巨大肺大疱行电视胸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肺大疱均占据胸腔>50%。6例在单纯胸腔镜下完成手术,6例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结果手术时间90~270 min,住院时间21~36 d,术后胸管留置时间4~20 d;术后肺漏气9例,肺复张不全2例,复张性肺水肿2例,复发气胸3例。结论主要并发症是术后肺漏气,术中细致处理、配合使用生物蛋白胶及使用Endo-GIA是预防肺漏气的主要措施,对于肺漏气,延长胸管时间多可治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20例肺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例肺癌患者,手术胸腔镜进胸腔即单肺通气,潮气量8-10 mL/kg,频率14-16次/min,保持分钟通气量不变,并根据SpO2、PETCO2及时调整呼吸参数。病肺切除后充分吸引,恢复双肺通气。[结果]所有患者单肺通气30 min后SpO2均〉95%PETCO2〈45 mm-Hg,手术时间120-180 min,单肺通气60-120 min。[结论]掌握双腔支气管插管技术,加强单肺通气的术中管理,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婴儿先天性肺囊腺瘤围术期单肺通气( OLV)的呼吸管理。方法30例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患儿择期行先天性肺囊腺瘤切除术,静脉快速诱导后,插入单腔气管导管。注入4~6 mm-Hg压力的CO2人工气胸,使患侧肺组织塌陷造成健侧OLV。术中连续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心电图、平均动脉压( 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 CO2)、体温、出血量及尿量,间断监测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记录诱导前后、OLV 10、60 min及术毕的SpO2、PaO2、心率、MAP、PET CO2、PaCO2和体温。结果全部患儿OLV期间SpO2、PaO2、HR、MAP均有下降,PETCO2、PaCO2升高(P<0.05)。与OLV 10 min比较,OLV 60 min时SpO2、PaO2、PETCO2升高(P<0.05)。结论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小潮气量结合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选择适当呼气末正压,必要时双肺通气肺复张进行合理呼吸管理,婴儿OLV行胸腔镜辅助下先天性肺囊腺瘤肺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时患者呼吸的管理及麻醉处理。方法对38例电视胸腔镜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麻醉诱导时采用双腔气管插管,术中行单肺通气。结果单肺通气时一过性低氧血症(SpO290%)8例,通过调整呼吸参数,改吸入纯氧等措施,SpO2逐渐回升至正常。手术均顺利完成,无麻醉意外及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胸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关键是双腔支气管插管位置准确,确保双肺分隔,加强围术期呼吸循环监测,避免低氧血症,为胸腔镜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下单孔电视胸腔镜胸交感神经节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探讨麻醉管理经验及围术期手温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全部采取支气管内全凭静脉麻醉,单肺通气,常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PETCO2).分别在神经节切断前,切断后5、10、20、30、60 min监测手温.并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围术期患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关胸膨肺时MAP、PETCO2显著下降(P<0.01).单肺通气过程中,SpO2有所下降,多能维持良好氧合.16例(89%)患者在切断T3交感神经节后,另2例在追加切断T4交感神经节后5 min,术侧手温都升高1℃以上(P<0.05),30 min后手温升至最高点.结论 支气管内全凭静脉麻醉下单肺通气,能为VATS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应加强呼吸和循环管理,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葛孝忠  曹白 《九江医学》1998,13(4):204-206
目的:进一步了解电视胸腔镜在自发性气胸血气胸中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总结近采用电视胸腔镜技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自发气胸16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均成功地进行胸腔镜手术,术中仅1例并发复张性肺水肿,抢救转危为安,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91分钟,主院时间7.2天,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气胸血气胸安全,有效,微创;术中采用钛夹间断夹闭法操作方便,经济;高度警惕术中出现复张性肺水肿并  相似文献   

20.
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用于胸科手术麻醉4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 40例胸科手术采用双腔管插管单肺通气麻醉。有 3例使用双腔管通气失败 ,余 3 7例均在双腔管通气下完成麻醉。 1例出现轻度复张性肺水肿 ,3 9例无严重并发症 ,使用成功率为 92 .5 0 %。就使用双腔管的优点及适应证、使用双腔管的管理 ,低SpO2 症及高ETCO2 症的发生机理及防治进行了讨论 ,提出在不明原因的SpO2 下降及CO2 升高时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