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优化人参首乌胶囊提取工艺。方法以人参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g1、Re、Rb1、Rd总量计)、二苯乙烯苷含有量为指标,比较红参、制首乌单独、混合提取时的提取率。再以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人参总皂苷、二苯乙烯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药材单独提取时,人参总皂苷、二苯乙烯苷含有量高于混合提取。最佳条件为红参、制首乌分别以10倍量70%、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2种成分提取率分别为97.46%、97.78%。结论该方法耗时短,溶剂用量小,提取效率高,可用于提取人参首乌胶囊。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7,(5)
目的:优选人参首乌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红参制首乌提取物中的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人参皂苷Rg_1与人参皂苷Re的含量之和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浓度、溶剂倍数、回流时间和提取次数对红参制首乌回流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与渗漉法进行比较。结果:红参制首乌的最优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0 h,4种指标成分含量略高于渗漉法。结论:优选的方法操作简单、可靠,可得到较好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7,(3)
目的优化丁香柿蒂颗粒提取工艺。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丁香、生姜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工艺;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影响因素,没食子酸含有量,人参皂苷Re、Rb_1总含有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丁香柿蒂颗粒水提工艺。结果挥发油最优提取工艺为不浸泡,加4倍量水,提取时间4 h,挥发油得率8.35%;丁香柿蒂颗粒最优提取工艺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30 min,没食子酸含有量3.72 mg/g,人参皂苷Re、Rb_1总含有量3.59 mg/g,干膏率23.73%。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丁香柿蒂颗粒。  相似文献   

4.
罐组逆流提取工艺参数的多指标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价和回归分析,建立罐组逆流提取工艺参数的多指标综合优化方法。方法以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总皂苷和浸出物含量为优化目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溶剂用量、阶段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等因素对优化目标的影响;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各优化目标与考察因素间的数学模型,结合方差分析得到三七罐组逆流提取最佳工艺参数,并将罐组逆流提取工艺与其他提取方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多指标综合优化方法得到三七罐组逆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8倍药材量溶剂、阶段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0℃,与其他提取工艺相比,在保证较高收率的前提下,温度可以降低50%左右,溶剂节省50%~70%,单位时间的处理量增大。结论建立了罐组逆流提取工艺参数的多指标综合优化方法,并成功运用于三七中皂苷类活性成分的提取,得到三七罐组逆流提取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7,(10)
目的应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优化西洋参总皂苷提取工艺。方法采用SPSS软件对西洋参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目标模型,以浸膏中总皂苷的含有量和西洋参中总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乙醇体积分数、溶剂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MATLAB优化工具箱中的多目标遗传算法函数进行寻优。结果最佳条件为加7.45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1.26 h,提取1次,总皂苷含有量为205.4 mg/g,提取率为3.70%。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提取西洋参总皂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酸枣仁总皂苷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溶剂倍量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提取酸枣仁中酸枣仁总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优化提取条件为:提取溶剂70%乙醇,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0min,溶剂倍量8ml/g,此条件下提取的酸枣仁总皂苷含量为0.902mg/g。结论:该提取工艺兼顾效率及利润,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山药总皂苷提取工艺。方法:采用UV法和HPLC法测定山药总皂苷和薯蓣皂苷,以二1者的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循环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倍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提取过程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30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h,总皂苷的含量为2.174mg·g-1,薯蓣皂苷的含量为0.790mg·g-1。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山药总皂苷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5,(9)
目的优化红芪中芒柄花素和总皂苷的酶解提取工艺。方法选择复合酶用量、酶解时间、加水量和提取时间为试验因素,以芒柄花素及总皂苷提取量为指标,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红芪酶解提取工艺。结果提取芒柄花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用量340 mg,酶解时间110 min,加水量22倍,提取150 min;提取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酶用量280 mg,酶解时间90 min,加水量22倍,提取190 min。结论在上述优化条件下,两者提取量分别为69.99μg/g和1.68 mg/g。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优化七味白术散总苷的提取工艺及初步探究其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以总苷量及人参皂苷量加权得到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二次逐步回归分析筛选水提醇沉法及超声辅助提取法从七味白术散汤剂中提取总苷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对七味白术散总苷在体外抑制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的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研究得到水提醇沉法的优化提取工艺为:用14倍量的68%乙醇提取15 h,该工艺的浸膏得率为29.28%,并得到总苷0.28 g,人参皂苷0.0871 g。超声辅助提取法的优化提取工艺为:4倍量的56%乙醇在60%超声功率下提取40 min,浸膏得率为31.99%,得到总苷0.30 g,人参皂苷0.0917 g。结论综合考虑成本及提取效率,选择超声辅助提取法的最优工艺作为七味白术散总苷的制备方法。七味白术散总苷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酵母菌(Saccharomycetes)均表现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参葛降脂浓缩丸进行提取工艺研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葛根素、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含量之和为乙醇回流提取评价指标,以水蛭的抗凝活性为乙醇渗漉提取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经筛选乙醇回流提取工艺为以8倍量体积的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h,渗漉提取工艺为8倍量75%乙醇,浸泡24h,渗漉速度20ml/min·kg为最佳工艺参数。结论:该工艺设计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红参提取过程中关键组分的定量模型,实现快速检测功能;以近红外光谱为基础,结合动力学方程,建立提取过程动态趋势模型,实现全过程预测功能。方法:在线采集红参提取液近红外光谱,以HPLC获取关键成分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PLSR)建立红参总皂苷的定量模型;通过定量模型以及近红外光谱,结合传质动力学方程,拟合建立提取过程随时间的动态关系模型,实现提取过程预测。结果:红参总皂苷定量模型的校正集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96 09,0.018 9,0.016 8;以红参提取一阶动力学方程结合NIR定量模型建立提取过程趋势预测模型,模型显示趋势预测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精度。结论:近红外法获得的定量模型拥有较好的检测精度,能实现快速在线检测功能;所建立的全过程提取动力学方程与实际提取过程趋势较为契合,满足预测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参芪益气胶囊的醇提工艺。方法:以人参总皂苷、马钱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醇提工艺的影响,通过全概率评分法确定最佳醇提工艺。采用HPLC测定人参总皂苷及马钱苷含量,流动相分别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 min,18.5%A;30~47 min,29%A;47~57 min,29%~40%A;57~65 min,40%~18.5%A),乙腈-水(8∶92),检测波长依次为203,240 nm。结果:参芪益气胶囊最佳醇提工艺为加6倍量80%乙醇提取2次,每次2 h;人参总皂苷和马钱苷提取量分别为167.28,319.51 mg,浸膏得率22.54%。结论:采用多指标全概率评分法优选的提取工艺科学、合理,为改善该制剂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贞栀颗粒中女贞子和白花蛇舌草的乙醇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HPLC测定特女贞苷、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影响特女贞苷转移率的因素,以特女贞苷和总三萜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对贞栀颗粒醇提工艺的影响。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女贞子粗粉碎后与白花蛇舌草合并,分别加9,7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特女贞苷、总三萜酸提取量分别为19.083,7.163 mg·g-1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贞栀颗粒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茵泽驱脂丸提取、浓缩、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茵泽驱脂丸的提取、浓缩、干燥工艺.方法:提取工艺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进行优选试验,以总黄酮保留率为指标,优选减压浓缩、真空干燥的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30 min,加水煎煮2次,第1次10倍量2 h,第2次8倍量1.5 h;浓缩与干燥的最优条件为60 ℃,-0.08--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冰香散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得油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颗粒粒度、加水量、浸泡时间、蒸馏时间4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综合评分筛选出冰香散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及生产实际需要,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冰香散药材打成中粉,加入10倍量水,浸泡1.5小时,共水蒸馏提取6小时。结论该工艺条件对冰香散挥发油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法研究三七提取工艺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优选三七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注保三七总皂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三七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实验设计三因素中提取方式有显著影响.结论:三七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75%乙醇浸渍三七24h后,以每公斤每分钟1-3mL速度渗漉,收集相当于三七10倍量的渗漉液.  相似文献   

17.
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寒  陈剑  李维林  张涵庆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791-2792
目的优选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总含量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枇杷叶中三萜酸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在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中,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结论最佳提取工艺为分别以6倍量和4倍量的80%乙醇提取两次,1.5h/次。  相似文献   

18.
蔡乐  古今  项菲菲  刘萍 《环球中医药》2012,5(4):269-272
目的 优选茜草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干浸膏得率、大叶茜草素和羟基茜草素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加水倍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综合评分筛选出茜草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提取次数对试验结果有极显著影响,加水倍量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有显著意义,而提取时间对结果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影响及生产实际需要,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茜草饮片加入10倍量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1小时。结论 该工艺条件提取充分,稳定可行,对茜草配方颗粒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华  李新莉 《中医药导报》2012,18(1):65-66,69
目的:优选胆舒平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混合水平均匀设计表U12(12×6×4×3)安排实验,以乙醇浓度、乙醇倍量、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为主要考察因素,以总蒽醌提取量(权重系数0.4)、延胡索乙素提取量(权重系数0.4)和干膏得率(权重系数0.2)为考察指标,进行多指标加权评分综合评价,进行胆舒平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确定提取工艺为:加入8倍量53%乙醇,煎煮3次,每次0.5 h.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桑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因变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及预测分析。结果:桑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97%,乙醇用量13.21倍,提取时间90.00min,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为2.3739%。结论:中心复合设计法优化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简便,预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