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改良送管方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异位至颈内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需留置PICC导管的住院患者4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送管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送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送管成功率、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一次送管成功179例(成功率为89.5%),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21例(异位率为10.5%),观察组一次送管成功198例(成功率为99.0%),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2例(异位率为1.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改良送管方法,能提高一次送管成功率,降低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确保导管安全留置,为预防导管异位提供临床实践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半坐卧位在预防PICC导管异位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半坐卧位在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导管异位中的作用。方法接受PICC插管的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采取标准的置管操作,干预组23例,在半坐卧位下进行置管操作,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胸部正位X线照片,比较两组间的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对照组6例(25%),干预组1例(4.4%)。干预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4.3418,P=0.0372)。结论在插管过程中,患者取半坐卧位可以显著减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是有效、可行的预防PICC导管异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126例PIC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置管:穿刺侧肢体向外平展,并与躯干成直角,当导管置入肩关节位置时,嘱咐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下颌与肩部紧贴,将导管送至测量长度。观察组行改良体位置管:患者取平卧位,穿刺侧上肢向外45~90°,当导管置入肩关节位置时,穿刺侧肢体外展向上伸直并头转向穿刺侧,将导管送至测量长度。对比分析两种不同体位的置管方式成功率、异位率、并发症及疼痛程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导管异位率、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疼痛程度显著短于对照组,而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PICC患者行改良式体位穿刺方法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穿刺成功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PICC置管中两种不同送管方法对导管异位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2012年2月行PICC置管的10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3月行PICC置管的10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常规采用偏头法送管,观察组采用举臂靠头法送管,比较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及穿刺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结果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对照组为9.7%、观察组为1.0%;置管过程患者舒适度测评对照组为29.1%、观察组为55.4%,x2CMH=21.908,P0.01。结论 PICC置管采用举臂靠头法送管优于偏头法送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PICC置管前超声探查颈内静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行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置入PICC脑出血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ICC操作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操作方法基础上给予置管前行超声探查颈内静脉。观察比较2组脑出血患者PICC操作时间及导管异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置入PICC后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ICC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置入 PICC的脑出血患者置管前行超声探查颈内静脉,并对颈内静脉进行体表定位便于PICC送管时助手按压颈内静脉,可有效预防 PICC操作时导管异位颈内静脉,并减少置管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方法对预防PICC置管时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作用。方法:将329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置管时采用深吸气后闭气法,使胸腔内负压增大,胸腔内的大静脉和右心房扩张,静脉回心血量增多,利于导管随血流顺利置入上腔静脉。对照组置管时采用传统的偏头法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使下颌尽量靠近肩部,以阻断颈内静脉。置管后拍胸部正侧位片,以确定导管是否存在异位。结果:观察组发生颈内静脉导管异位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深吸气后闭气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时发生颈内静脉导管异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拟探讨不同的体位配合歪头动作置管术后导管异位的发生情况,以期选择出适合的体位,提高置管成功率.方法 将155例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平卧位组55例、半卧位组49例、坐立位组51例,均采用标准的PICC置管方法.平卧位组患者取平枕仰卧位,半卧位组患者取床头抬高约30°,坐立位组患者取坐位90°,置管后均拍X线胸部正位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3组间的导管异位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有11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其中半卧位组8例占16.3%,平卧位组2例占3.6%,坐立位组1例占1.9%,半卧位组与其他2组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PICC置管术中患者取平卧位是最佳选择,只有当患者伴有呼吸困难或导管异位需要调整时采用坐立位,不推荐床头抬高30°的半卧位体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传统中心静脉导管(CVC)2种置管导管末端异位情况。方法选择1656名共1799例次PICC/CVC置管后的肿瘤患者,常规胸部正位X线检查确认置管走向及导管末端位置,计算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对导管末端异位者进行调整并观察转归。结果 PICC置管失败率2.68%,CVC置管失败率0.3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胸部X线检查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4.84%,其中PICC末端异位发生率6.42%,显著高于CVC末端异位发生率4.01%(P0.01)。PICC末端异位调整成功率为71.1%,CVC末端异位调整成功率为26.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与CVC置管相比,肿瘤患者PICC置管导管末端异位发生率较高,但较容易调整。PICC/CVC置管后应常规胸部正位X线片确认导管走向和导管末端位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P波变化结合超声引导下头皮钢针穿刺技术判断极低体重儿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安全性、精准性和一次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行PICC置管的极低体重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头皮针穿刺结合心电定位技术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心电图P波形态变化调整PICC导管置入深度,观察穿刺及送管一次成功率及导管尖端到位精准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到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电技术精准定位结合超声引导头皮针穿刺技术在极低体重儿PICC导管置入过程中应用,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送管成功率,降低导管异位风险,P波形态变化对导管尖端定位精准、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改良体位在提高PICC置管术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以及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改良体位(半坐卧位)PICC组与传统体位(平卧位)PICC组。比较2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以及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半坐卧位组与平卧位组在PICC一次置管成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坐卧位组行PICC所需时间较平卧位组显著缩短(P0.05),且置管后穿刺口局部水肿及局部炎症的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结论改良体位即半坐卧位可有效降低PICC置管术导管异位发生率,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半卧位联合指压颈内静脉阻断法对降低早产儿PICC置管异位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PICC置管早产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采用半卧位联合指压颈内静脉阻断法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的导管异位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导管异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患儿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早产儿PICC置管采用半卧位联合指压颈内静脉阻断法可显著降低导管异位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因导管带来的疼痛程度,有效提高患儿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鱼际肌压迫颈内静脉法在预防PICC置管时导管异位颈内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142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实验组66例。实验组在置管过程中送管至15cm时,助手采用小鱼际肌压迫颈内静脉下端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屈颈向术侧偏头的方法。观察两组PICC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无1例导管被送人颈内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零;对照组3例导管被送入颈内,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3.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PICC置管术送管过程中,采用小鱼际肌压迫颈内静脉法,可明显减少导管异位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造影剂结合超声方法对减少肘部PICC置管导管异位的效果。方法将144例左侧肘部PICC置管患者按置管顺序单双号分为两组各72例。两组均按常规方法安置患者及置管操作,置管过程对照组采用B超判断是否发生导管异位,改良组在B超监视下边送管边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5 ml了解导管尖端位置情况,指导置管。结果改良组发生导管异位3例(4.2%),对照组发生导管异位18例(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ICC置管术中脉冲式推注造影剂配合超声可减少左侧肘部PICC置管导管异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1年至201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PICC导管异位相关因素的文献资料.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综合效应量.结果 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置入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贵要静脉置管患者,头静脉置入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高于肘正中静脉置管患者;患者卧位置入PICC的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高于坐位;>60岁患者置入PICC的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置管患者;男性与女性患者置入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置管静脉、患者置管体位、年龄是引起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性别与PICC导管异位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呼吸配合联合导管漂浮原理在调整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PICC置管术中颈内静脉异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改变体位法调整异位导管,观察组采用呼吸配合联合导管漂浮原理调整异位导管。比较两组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平均调管时间及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复位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调管时间(7.13±2.58 min)及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21±2.35 min)和2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术中运用呼吸配合联合导管漂浮原理可有效调整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缩短调管时间,降低操作并发症发生率,确保导管安全留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ICC送管时的最佳体位,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3月在我科化疗的81例PICC置管患者,采取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结合上肢上举的体位送管法,观察患者一次送管成功率及导管异位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无导管异位发生,一次送管成功率100%。结论:改良PICC送管体位能有效预防导管异位发生,提高一次送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下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比较与护理效果.方法:将150例PICC置管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采用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对照组75例采用传统置管方法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总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在导管异位、静脉炎、感染、血栓方面有差异.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在临床应用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恰当的呼吸配合对减少PICC置管术中导管异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50例需行PICC置管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7例、对照组1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操作,观察组将常规置管操作中的患者侧头配合改为呼吸配合,术后统计PICC异位部位及对应例数,对比组间异位发生率。结果共发生16例导管异位,观察组2例,发生率1.57%;对照组14例,发生率11.38%;两组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33,P<0.01),其中两组颈内静脉异位、腋静脉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0、4.197,P均<0.05),两组胸廓内静脉异位、奇静脉异位、锁骨下静脉返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ICC置管操作中,患者恰当的呼吸配合可显著降低术中导管异位发生率,对降低颈内静脉异位、腋静脉异位的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19.
黄敏清  黄蝶卿  方奕  宋文强 《护理研究》2013,27(21):2228-2230
[目的]探讨PICC置管病人改良置管体位对导管异位的影响。[方法]选择PICC置管病人196例,签署PICC置管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根据PICC置管行经静脉的解剖位置,观察组PICC置管时采用改良体位,改变传统置管上肢摆放的体位,使穿刺侧上肢与躯干成钝角(90°~180°),对照组PICC置管时使用常规体位(常规手臂外展90°),比较两组病人的导管末端位置、穿刺成功率、导管异位率、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两组导管末端位置、导管异位和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PICC置管体位可以有效预防导管异位,解决因导管异位带来的并发症,确保导管安全留置,为预防导管异位提供临床实践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数字化胃肠机下行PICC置管的优势及作用。方法102例需要行PICC置管的肿瘤病人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2例,实验组在数字化胃肠机下行PICC置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在病房行PICC置管。结果首次导管尖端异位,2组无显著差异(p>0.05);导管复位操作成功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有明显差异;复位操作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导管尖端位于最恰当位置,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有明显差异。结论与常规方法相比,在数字化胃肠机下行PICC穿刺置管可提高导管复位操作成功率,降低复位操作并发症发生率,导管尖端位置更加准确,能避免插管位置不正确所带来的并发症,降低PICC置管操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