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常伴随肝内胆管狭窄 ,解除狭窄是手术治疗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1] 。本院自1992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对 4 2例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病人进行肝胆管狭窄切开盆式内引流术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 ,男 12例 ,女 30例 ,平均年龄 4 6 (2 8~ 6 6 )岁 ,均有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 ,13例有胆道手术史 ,2 2例伴有黄疸。术前经B超 ,彩色B超、胆道造影或MR检查 ,明确结石狭窄部位 :肝胆管结石狭窄左侧 2 0例 ,右侧 14例 ,双侧 8例。1.2 治疗方法 据手术前检查结果 ,综合全身情况 ,对…  相似文献   

2.
杨新贤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128-112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998~2008年本院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379例中合并肝胆管癌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肝胆管癌者占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6.86%,术前确诊3例,术中确诊18例。术后6个月内死亡6例,术后1年死亡13例,2年死亡7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早期诊断率低,预后差;早期诊断并尽早行肝叶切除,去除病灶,是提高其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结石占胆石症病例的16.1%[1],处理较复杂,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等问题尚未很好解决。我们自1992年6月~1997年6月对85例肝内胆管结石施行肝段(叶)切除联合手术,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85例中男39例,女46例。年龄23~73岁,平均43.6岁,既往有1~3次手术史40例(47.05%),分别行胆囊切除、肝内胆管切开取石、胆管空肠吻合及肝实质切开取石等。8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痛、畏寒,发热等病史,其中伴黄疸48例。85例均经B超、T管造影、PTC及CT证实。二、结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螺旋CT胆道造影诊断肝内及肝外主胆管结石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诊断试验的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ERCP证实的40例螺旋CT胆道造影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螺旋CT胆道造影诊断肝胆管结石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均达到90%以上,明显优于B超。结论:螺旋CT胆道造影诊断肝胆管结石的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基本与ERCP相近,该技术拓展了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途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和超声造影在多发性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术中超声探头,在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肝胆管结石手术中进行超声检查,并行经胆总管插管超声造影/或经肝内胆管穿刺超声造影,且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4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超声诊断35例为肝内胆管结石,其中5例术前超声未查出,13例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0例合并胆管炎症、胆管壁纤维化。13例肝内外胆管均有结石的患者中,4例合并胆总管下段癌变,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术中超声检查可对术前超声检查的漏误诊予以纠正。术中肝胆管超声造影,可提高对胆道疾病的检出,同时伴有冲洗胆道结石的作用,可以减少胆道结石的残留。术中超声定位结合术中胆道超声造影,可作为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B超诊断肝内胆囊伴胆囊炎1例河北省南皮县医院韩彬,岳文雅患者男性,43岁。因近一个月肝区及腰背部隐痛且逐渐加重来诊。临床上怀疑为胆石症、脸囊炎而行肝胆B超检查。超声所见: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肝内血管走行清晰,肝内外胆管不扩张。在正常胆囊部位均未见到胆囊...  相似文献   

7.
肝内小强回声的B超鉴别诊断黑龙江省拜泉县医院张兴洲,李春山邮政编码161700本文采用日本SAL-32B型诊断仪,探头频率5.0MHz。对48例肝内出现的小强回声进行鉴别,其声像图特点如下:(1)肝内胆管结石: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可见小胆管扩张或声...  相似文献   

8.
超声对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对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内钙化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和病理证实的55例肝内胆管结石和34例肝内钙化灶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内胆管结石表现强回声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多发性,后方多数伴有声影,沿肝内胆管走行分布,常伴肝内胆管扩张;肝内钙化灶表现强回声较小,形态为点状或斑状,一般为单发,无肝内胆管扩张。结论B超对肝内胆管结石与肝内钙化灶的鉴别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肝内胆汁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性患者,22岁。4个月前遭遇车祸,致钝性腹部创伤。伤愈后常感上腹部胀痛,偶解白陶土样粪便,但是皮肤和巩膜无明显黄染。腹部CT扫描发现肝左叶内有一巨大的低密度积液区。B超检查证实此积液区,大小为98mm×80mm,位于左内叶和方叶,囊壁光滑,囊腔与左外叶肝内胆管相通,暗区内可见细小、移动的光点(图1)。超声诊断为“外伤性肝内血肿、压迫肝内胆管引起左外叶胆管分支扩张”。超声检查数日后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血肿穿刺引流术,引流物为800毫升左右的无血性黄胆汁,故正常诊断应为外伤性肝内胆汁瘤。引流术后…  相似文献   

10.
笔者通过对38例经B超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和30例肝内钙化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探讨B超对肝内胆管结石和肝内钙化灶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彭其芳  袁朝新 《华西医学》1989,4(3):349-352
报告本院近4年收治的、经手术或术中、术后胆道造影证实的肝内结石102例,与术前B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评价B超诊断肝内结石的作用。全组B超检出结石符合率为77.5%,假阴性为17.6%假阳性为4.9%。提示B超作为诊断肝内结石有实用价值。作者还讨论了影响B超正确诊断的一些因素,以及肝胆病变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或胆管狭窄行肝叶(段)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对53例肝内胆管结石并/和胆管狭窄行肝叶(段)切除及胆管整形胆囊带蒂肝胆管修补术,其中左半肝切除3例,左肝外叶切除38例,左肝外叶下段切除7例,右肝前叶下段切除3例,右肝后叶不规则切除2例,同时行胆管整形6例,胆囊带蒂肝胆管修补2例。结果除术后切口感染5例、残余结石7例、胰漏2例、左侧胸腔积液1例、右侧胸腔积液1例外,其余37例均无异常;全组无1例手术死亡。结论对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患者,在术前经B超、CT、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充分了解肝内胆管结石分布、胆管狭窄情况后,拟定周密治疗方案,可确保手术成功,并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多为泥砂样结石,且常合并有原发性肝胆管狭窄。治疗比较困难,常经多次手术治疗,也不能彻底解决。肝叶切除已广泛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我院于1979~1984年3月以肝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4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分析 本组40例,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17~65岁,20岁至40岁者24例,占60%,平均住院51.1天。 术中发现:全组40例中,肝内胆管泥沙结石17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原发性肝胆管狭窄14例,(以上两者合并肝内小脓疡者7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  相似文献   

14.
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内胆管结石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用B超诊断进行初步筛查,取得良好的临床价值。我院自1994年10月-2004年8月,应用B超诊断对82例肝内胆管结石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肝内胆管结石诊疗经验和体会。方法 112例采用术前B超、PTC、ERCP、CT、胆道镜、手术探查及术后“T”管造影确立诊断,联合运用肝叶切除,高位胆管切开、整形,胆肠吻合,肝圆韧带修复,胆道镜术中、术中取石和“T”管引渡以不同的方法治疗,回顾总结效果。结果 术后残石率为14.29%。经1个月到10年的随访(随访率为71.43%),优良率85.71%。结论 在详尽的影像学检查前提下,合理选  相似文献   

16.
冉博  温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1):5054-5055
肝内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HL)是指位于肝总管分叉以上的结石,自1906年报道第一例肝内胆管结石病至今已有100多年了,肝胆管结石病一直以来以病变广泛、病情复杂、手术并发症多、复发率高而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肝内胆管结石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细菌及寄生虫感染与胆管狭窄已被证实参与了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手术治疗仍是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基础。本文仅就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肝部分切除术联合手术配合内镜下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肝部分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7年3月51例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肝切除为主的联合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式和治疗效果。结果围手术期死亡3例,1例术中出血,1例术后中毒性休克继发肝、肾功能衰竭,手术病死率5.88%。术后残余结石7例,经术后胆道镜治疗,均取净结石。1倒术后死于DIC。33例获随访1个月~7年,2例症状复发,仅于发作时在当地抗炎治疗。1例肝胆管癌者术后4个月死于全身衰竭。结论以肝部分切除术为主的联合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有效办法,可降低残石率和复发率,提高手术疗效,肝部分切除术是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我院 1992年 8月至 2 0 0 1年 4月对 5 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手术和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8例 ,男 18例 ,女 40例 ,年龄 18~ 70(平均 44)岁 ,病程 2月~ 2 0年 ,既往有胆道结石手术史 12例 ;结石位于左肝 35例 ,右肝 10例 ,左、右肝均有 12例 ;合并胆总管结石 2 8例 ,胆囊结石 10例 ,所有手术均为择期手术 ,无手术并发症。1.2 治疗方法 术前病人常规行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和CT检查 ,必要时行PTC检查了解肝内胆管结石分布、大小和胆管狭窄的情况 ,拟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在所有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例中占6.07%(56/923)。CA199全组检测阳性率达85.71%;术前B超、CT和MRI/MRCP对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肝内占位病变确诊率分别为53.57%、61.710%、69、77%。手术根治切除率、姑息切除率分别为46.43%、25.00%。根治切除组l、2、3年生存率分别为92.28%、69,23%、53.84%;姑息切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5.73%、21,41%、0.00%;无法切除组1年生存率为0.00%。结论肝内胆管结石症状反复发作、血CA199阳性、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病史的肝脏占住对于诊断肝内胆管癌有重要价值。积极的手术切除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B超显像98例肝内胆管结石与手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超显像98例肝内胆管结石与手术对比分析河南信阳地区医院(464000)苑菁河南信阳第154医院张径中本文就我们1990年6月至1995年5月收治的98例肝内胆管结石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本组98例,男42例,女56例。年龄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