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77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3.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全球的50%以上,且有其自身特点。治疗方法众多,缺少统一规范。为此,我国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深入研讨,修订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已正式公布,期望能积极推动我国原发性肝癌(主要  相似文献   
4.
胆囊癌的发生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居第19位,在消化道肿瘤中居第5位,在胆道系统中更是高居首位[1]。胆囊癌的恶性程度极高,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困难。出现右上腹坚硬的包块、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持续性右上腹隐痛等症状多属晚期,届时无法行根治性切除,预后极差,5年生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金属胆道支架和支架联合125I 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对胆管癌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无法根治手术的胆管癌引起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52例,先行支架置入,根据是否置入125I 粒子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6例)。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化常规、瘤体最大径、最小径、再出现黄疸时间、生存时间等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经治疗1 、3 、6 个月后两组肝功能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两组术后1 个月胆红素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两组术后3 、6 个月与术前,术后3 个月与1 个月,术后6 个月与3 个月胆红素降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后治疗组瘤体明显减小,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2.83± 1.57)个月,24个月总生存率为38.46% ;对照组为(8.89± 1.0)个月,24个月总生存率为11.5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经皮金属胆道支架联合125I 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较单纯支架置入治疗,在具有相同减黄效果同时,亦可有效抑制胆管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支架通畅时间。同时内装施源式有利于更方便观察疗效、调整粒子位置、追加治疗剂量及放射材料的回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自膨式金属支架联合导管载入式125I粒子(SEMS-CL-125I)与姑息性手术(PS)治疗晚期肝外胆管癌(EHCC)的疗效。方法选择SEMS-CL-125I(SEMS-CL-125I组,n=67)或PS(PS组,n=34)治疗的晚期EHCC病人,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总体生存率(OS)的差异。结果与术前相比,2组病人术后1、3、6个月血清TBIL、ALT、AST水平均降低,而ALB均升高(P < 0.05)。SEMS-CL-125I组术后1个月ALB水平显著高于PS组(P < 0.05)。2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S组相比,SEMS-CL-125I组病人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 < 0.01),OS显著改善(P < 0.05)。术前TBIL、CA19-9、ALB和治疗方法是与术后OS相关的主要因素。结论对于晚期EHCC病人,与PS相比,SEMS-CL-125I显著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延长了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邦邦  刘会春  庞青  王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017-1019,1024
目的探讨胆汁回输在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该院80例因恶性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胆道支架置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40例进行胆汁回输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未进行胆汁回输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当天完善必要检查,无明显禁忌后于入院第1天均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观察组患者于入院第2天进行胆汁回输至出院停止,分析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4天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清蛋白(ALB)水平变化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ALT、AST、TBIL、DBIL、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入院后第4天(即胆汁回输第3天)两组患者ALT、AST、TBIL、DBIL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ALT、AST、TBIL、DBIL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比较,在入院后第4天时,观察组患者ALB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ALB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除腹胀外,其余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回输可明显改善行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患者术前的肝功能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可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8.
9.
10.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减黄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指因肝胆胰恶性肿瘤生长、浸润或其他器官恶性肿瘤的转移、压迫、浸润导致肝内外胆管梗阻所引起的一种临床征象。这类患者就诊时多已属晚期,仅少数可接受根治手术,且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病死率较高。不能根治患者的直接死因主要是黄疸、胆道感染和脓毒血症。因此,控制黄疸、保护肝功能和预防感染、以及由梗阻性黄疸所致的各脏器功能变化,是提高外科疗效的重要基础。施行姑息性的胆道引流以缓解梗阻性黄疸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基本的治疗目的。一些姑息性减黄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现就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