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70,自引:2,他引:68  
目的 分析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及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特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9月~2003年6月,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及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1346例,男653例,女693例:平均年龄46.3岁。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159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109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1078例。分别采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单节段或多节段、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长槽式”减压及潜行性神经根减压治疗,共切除1794个椎间盘。结果 121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4年(平均2.5年)。疗效为优1017例(84%),良170例(14%)、差24例(2%),优良率为98%(其中2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和18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全部为优或良)。术中出血量为50~600ml,平均250ml。手术时间25min~3.5h。有4例转开放手术,4例行二次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发生椎间隙感染7例,脑脊液漏16例,定位错误1例,对侧复发2例。无一例患者术中死亡或发生神经器质性损伤。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1周后基本达到生活自理。结论 该术式减压充分,适应征宽、创伤、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13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经椎板间隙切除黄韧带、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充分减压硬膜囊和神经根。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5ml,全部病例镜下完成手术,出现并发症7例,占5.3%,其中硬脊膜损伤5例,硬膜外血肿1例,椎间盘炎1例。平均随访13.5个月,疗效参考Nakai标准,优97例(73.5%),良23例(17.4%),可7(例5.3%),差5例(3.8%)。结论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能够充分减压,并能维持腰椎稳定,术后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功能锻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常常多间隙突出或伴发腰椎管狭窄症,在治疗上尽量解除神经根通道上的所有嵌压和尽量保留腰椎的稳定结构.但是腰椎的退行性变并不仅仅是椎间盘的病变,有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失败率为5%~20%[1],手术方式还需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改良TLIF+对侧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对我院20例患者行改良TLIF+对侧潜行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观察手术后患者腰腿酸痛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为80~150 min,平均(90±16)min;术中出血190~350 ml,平均(220±12)ml;切口长度5~11 cm,平均(6±1.5)cm。术后随访6月-24个月,平均14.7个月,末次随访时进行疗效评价:其中优14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96.7%。结论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改良TLIF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其创伤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天窗式"责任节段整块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2005年I月~2008年1月对35例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责任节段"天窗式"整块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固定融合治疗,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并发症及术前术后JOA评分进行评价,根据腰椎影像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4 h,平均2.5 h,术中出血400~800 ml,平均600 ml,无术中硬膜及神经根损伤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5年,JOA评分优良率88.6%,影像学评价融合率为94.3%.[结论]"天窗式"责任节段整块椎板切除减压固定融合治疗复杂性腰椎管狭窄症直接有效、安全快捷,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89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腰椎管狭窄症住院患者62例,门诊患者27例,采用药物、理疗、腰椎牵引、腰部推拿手法等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非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优良率为69.66%,有效率达96.63%。联合药物、理疗、牵引和推拿等多种疗法综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最佳。结论通过推拿手法、腰椎牵引、理疗配合药物和功能锻炼等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故非手术治疗也应作为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之一;在非手术治疗中,采用药物、理疗、牵引及推拿手法等综合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CT导向下医疗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T导向下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在CT导向下行臭氧消融治疗。盘内注入浓度为60μg/ml臭氧10-20 ml,退针出纤维环至椎间孔附近,注入浓度为40μg/ml臭氧5 ml。结果随访时间1-6个月,显效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3%,未发生任何明显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医用臭氧局部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方法:采用腰椎牵引、推拿手法、药物综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结果:临床治疗185例,优73例(39.46%),良49例(26.49%),好转56例(30.27%),无效7例(3.78%),优良率65.95%,总有效率96.22%。结论:通过仰卧位腰牵、按摩手法配合药物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因此,我们建议处理腰椎管狭窄症也应首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腰椎管狭窄症非手术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建 《颈腰痛杂志》2008,29(1):61-62
目的观察非手术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9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骶管封闭,水针注射治疗,静脉滴注20%甘露醇及卧床休息法综合治疗。结果优:72例,良:93例,中:26例,显效率:83.3%,有效率:96.5%。经1-4年平均2.6年的随访或复查,复发或加重17例,复发率13.2%。讨论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不需特殊设备,病人痛苦小,经济负担少等优点。但对于症状较重,经非手术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有马尾神经损伤与体征者,则应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下腰椎单纯黄韧带肥厚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腰椎单纯黄韧带肥厚症张长明李晓林张作者回顾1985~1992年8年中经手术治疗的178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例,从中发现21例腰椎管狭窄症系黄韧带肥厚或钙化所致。腰椎管狭窄症的原因很多,分类繁杂[1,2],单纯黄韧带肥厚症引起的腰椎管狭窄未引起重视。本...  相似文献   

11.
<正>腰椎管狭窄是导致腰痛或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对腰椎管狭窄症及脊髓损伤的研究也逐渐增多。腰椎管狭窄动物模型的制作对于探讨病因及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  相似文献   

12.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疗效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包括手术损伤的影响,不同作者报道的优良率存在差异,Turner等人复习1966-1991年有关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文献,发现手术成功率仅为64%,Grbias报道为70%,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发展和手术器械的进步,使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疗效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需更好地解决。本文仅就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常遇到的问题作为研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技巧。方法应用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手术系统(MED)为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实施减压及潜行性神经根减压治疗,共切除152个椎间盘。结果10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术后4个月~2年(平均1.2年)。按日本Nakai评定标准:优88例(85.44%)、良13例(12.62%)、可1例(0.97%)、差1例(0.97%),优良率为98.06%。无一例转开放手术,无一例发生椎间隙感染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结论行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时,应严格掌握基本原则和具备较高手术技巧,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减压术后残留麻木的发生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各80例,行后路减压,术后随访10天、1个月、3个月和1年.所有患者均检查神经功能和残留症状.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76.2%患者有麻木,术后10天、1月、3月和1年分别有33.7%、25.0%、22.5%和21.3%的患者下肢残留麻木,与手术年龄、神经根直径、椎间盘突出类型和椎间盘钙化有关.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81.3%患者有麻木,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和1年分别有42.5%、38.8%、33.7%和36.3%的患者残留麻木,与病程、术前JOA评分和椎管狭窄类型有关.结论 术后1年下肢残留麻木的发生率,腰椎间盘突出症为21.3%,腰椎管狭窄症为36.3%.推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组织的潜在恢复能力明显高于腰椎管狭窄症患者.  相似文献   

15.
李学文 《中国骨伤》1993,6(6):27-28
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引起一系列神经压迫刺激症状为腰椎管狭窄症。本病并不少见。作者在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腰椎牵引颤摩手法治疗数例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自Sarpyenr(1945)及Verbiest(1954)相继提出腰椎管狭窄症以来,迄今已四十年左右。1976年国内报告以来也已有十年之久。本症业已为骨科同道所重视。1982年5月全国首届脊柱疾患专题学术会议总结中指出:“腰椎管狭窄症的定义是指腰椎管腔因某些原因发生骨性或纤维性结构异常,导致一个平面或多个平面的一处或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性椎板切除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68例,经术后平均27个月的随访,优良率94.1%.文中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分为中央性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混合性狭窄.分别采用中央开窗、潜行扩大减压,一侧或双侧扩大开窗、侧隐窝扩大,蝶形扩大减压术.作者还对有限性椎板切除术的理论依据及减压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管内肿瘤等复杂性腰椎管病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腰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管内肿瘤患者68例,其中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51例,腰椎管内良性肿瘤17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术后优53例,良10例,优良率92.6%。结论腰椎管成形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同时关节突关节、棘突间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病变,既能保持脊柱的即时稳定性,又保持了持久稳定性,同时减少了腰椎生物力学改变,对预防医源性腰椎管狭窄具有积极作用,对复杂的多节段腰椎管病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对272例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行手术治疗,椎板问开窗减压55例(A组),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69例(B组),全椎板切除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横突间自体植骨148例(C组).结果 244例获得随访似6~45个月,平均25.8个月,A、B、C组优良率分别为78.8%、75.9%、81.3%.结论 高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特殊的临床特点,手术风险高,应合理选择手术方法,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与优点。方法 借助冷光源及其他自制器械用小切口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结果 手术 5 2例 ,平均随访 2 3年 ,根据JOA评定标准 ,优 4 8例 (92 3% ) ,良 3例 (5 8% ) ,可 1例 (1 9% )。结论 用小切口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创伤小、视野清、恢复快、疗效好、对脊柱结构破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