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腹正中横纹小切口,行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下腹正中横纹小切口,对126例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结果下腹正中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行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减小切口,创伤小,术后无瘢痕,降低费用。结论下腹正中腹横纹小切口行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无复发,切口无感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经锁骨上斜切口侧入路行双侧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100例采取锁骨上斜切口侧入路行双侧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的患者,对其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及术后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100例患者切口都在5~6 cm,身体恢复速度较快,没有出现其他的综合并发症。结论经锁骨上斜切口侧入路行双侧甲状腺肿块切除术相对于常规的甲状腺切除手术而言,切口显著缩小,全面系统的手术临床护理是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医学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见病,治疗上是以手术为主。我院采用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接扎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患儿236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5-2011年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236例,其中男189例,女47例;年龄1~4岁;单侧213例,双侧2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630例(共648侧).应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网塞及补片作为疝修补材料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原发性斜疝604例(其中双侧18例),原发直疝15例(其中2例为斜疝并存直疝,1例双直疝合并右斜疝),复发疝11例.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天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6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10 min,平均50 min;术后6~24h均下床活动.术后尿潴留29例,留置导尿管24h至1周;切口下脂肪液化6例;术后有异物感3例;复发2例(3侧),其中双侧出现感染并双侧复发1例;出现切口局部红肿11例;切口轻度异物感16例.术后平均8d出院.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儿童腹股沟斜疝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通常需在适当时期内手术治疗.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医疗器械的日臻完善,儿童腹股沟斜疝的手术要求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1].我院外科采用小切口经腹内环口缝扎治疗儿童腹股沟斜疝12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1-8月我院外科择期手术的腹股沟区疝儿127例,男96例,女31例;年龄3~5岁;左侧39例,右侧84例,双侧4例;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  相似文献   

6.
疝囊超高位结扎术联合内环修补术在小儿斜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月~2005年7月我院采用小切口行超高位结扎并内环修补术治疗内环口宽大的小儿斜疝89例,效果满意,无复发.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89例,男87例(97.8%),女2例(2.2%);年龄6月~9岁,平均5岁;右侧斜疝63例(70.8%),左侧斜疝17例,双侧斜疝9例(10.1%);均为可复性疝.  相似文献   

7.
我院小儿外科组自1977年8月~1981年11月,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107例。男性:102例,女性5例。手术年龄:2岁以下57例;3~5岁36例;6岁以上24例。左斜疝61例;右斜疝42例;双侧疝4例。横切口96例;沿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口11例(均为嵌疝)。疝囊颈部高位贯穿缝合加游离结扎92例;疝囊颈荷包缝合15例(嵌疝及较大内环的)。据初步统计无感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我院小儿外科组自1977年8月~1981年11月,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107例。男性:102例,女性5例。手术年龄:2岁以下57例,3~5岁36例;6岁以上24例。左斜疝61例;右斜疝42例;双侧疝4例。横切口96例;沿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口11例  相似文献   

9.
田丹  赵普 《中国医药科学》2012,(14):226-227
目的探讨简易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 2010年6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156例双侧腹股沟斜疝患儿实施简易二孔法腹腔镜手术。结果 156例患儿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双侧疝囊高位结扎术,0.5~2岁患儿51例,平均手术时间(35.0±2.2)min;2~7岁患儿105例,平均手术时间(26.5±2.5)min。术后未见阴囊水肿、睾丸疼痛及缺血性坏死。随访1~6月者95例,6~12月者30例,12~15月者23例,均无腹腔粘连,1例单侧复发(0.6%)。结论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的操作简单,具有切口美观、手术安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是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经皮下环横行小切口治疗腹股沟斜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2000年5月开始采用皮下环横行小切口治疗腹股沟斜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3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30例,男315例,女15例。年龄2~13岁,单纯右侧185例,左侧111例,双侧19例;腹股沟斜疝205例,交通性鞘膜积液125例;住院225例,门诊手术105例;采用氯胺酮麻醉235例,局部浸润麻醉95例。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7月~2005年2月,采用经腹股沟区横行小切口治疗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及腹股沟斜疝共80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80例,年龄1~10岁。交通性鞘膜积液68例,股沟斜疝10例,2例为交通性鞘膜积液并发腹股沟斜疝。病灶位于右侧32例,左侧40例,双侧8例。1.2方法:取  相似文献   

12.
毛卫平  欧阳方 《江西医药》2007,42(12):1125-1126
目的 探讨一侧腰部斜切口取双侧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97例双侧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一侧腰部斜切口.同时取出双侧上尿路结石.结果 97例患者除1例因腰椎疾患取石失败外,其余96例均取石成功.结论 一侧腰部斜切口取双侧上尿路结石.同时解除双侧上尿路梗阻,有利于双侧肾脏功能的恢复,减少手术次数,减少病人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小儿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发热及感染情况,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选取2013-2015年在郑州儿童医院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围术期未预防用抗菌药物的患儿2 309例,根据手术前后腋下体温变化及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分析是否需要应用抗菌药物。结果:2 309例患儿中,左侧腹股沟斜疝871例,右侧腹股沟斜疝1 306例,双侧腹股沟斜疝132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发热52例(2.39%),双侧腹股沟斜疝患儿术后发热8例(6.06%),均经物理降温或药物等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2013年、2014年、2015年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13%(1/785)、0.13%(1/753)、0.26% (2/771),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郾05),均符合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小于1% 的规定。结论:术后发热是机体对手术创伤性炎症的正常反应,是由于手术组织损伤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应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只有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热患儿才需要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我院自1996~1999年治疗的296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对其治疗提出几点体会。1一般资料 本组296例腹股沟斜疝,男性268例,女性28例。单侧280例,双侧16例,手术治疗292例。嵌顿疝81例,嵌顿时间为30分钟至72小时。本组病例中22例既往曾行阑尾切除术,且斜疝均为右侧,其中19例行阑尾切除术,3例经中线旁切口,从阑尾切除术到发生右腹股沟斜疝平均时间为4.6年。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切口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切口的改良,减轻术后瘢痕挛缩,改善颈部外观。方法改良颈清扫术的切口为颈部弧形切口,以胸骨上凹上方两横指为最低点,沿皮纹行弧形切口,患侧达斜方肌前缘,健侧达胸锁乳突肌前缘。如为双侧颈清扫则两侧均达斜方肌前缘。结果7例患者行单侧颈清扫术,5例患者行双侧颈清扫术,术后随访患者切口均呈线状愈合,与颈部皮纹一致,未出现瘢痕挛缩及颈部畸形。结论甲状腺癌颈清扫术的颈部弧形改良切口,可在保证颈清扫彻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轻瘢痕挛缩,保证颈部外形的美观。  相似文献   

16.
自2000年9月份以来,我院采用腹股沟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0例获得成功,随访半年均无复发,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腹股沟斜疝患儿30例,男28例,女2例。3岁以下12例(40%),3岁以上18例(60%),其中左侧5例(16.6%),右侧23例(76.6%),双侧2例(6.6%)。  相似文献   

17.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斜疝28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于2003年1月~2005年1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8例腹股沟斜疝,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腹股沟斜疝。男26例,女2例;年龄15~85岁;病程8个月~40年。初发疝23例(82.1%),复发5例(17.9%);单侧斜疝27例(96.4%),双侧斜疝1例(3.6%);内环直径≤2.5cm者10例(35.7%),>2.5cm者18例(64.3%);伴慢性支气管炎2例(7.1%),前列腺增生1例(3.6%);因腹股沟斜疝嵌顿行急诊手术l例(3.6%)。1.2方法28例患者术前均在持续硬膜外阻滞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切口的选择与传统疝修补术相同。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游离精索,找到并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odified Kugel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双侧3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Modified Kugel补片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期间无复发,术后无切口感染及阴囊水肿,术后切口区痛感轻微,均不使用止痛剂,术后2~3天下床活动自如.结论 Modified Kugel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有效降低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的再复发率,且切口感染、阴囊水肿等发生率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是复发性腹股沟斜疝理想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从1989年7月至1991年7月共收治12岁以下小儿腹股沟斜疝109例,其中男97例,女12例,6月—1岁组6例,2—4岁组13例;5—7岁组39例;8—9岁组41例;10—12岁组10例。左侧47例,右侧58例,双侧4例。109例中嵌顿疝6例,手术后复发疝3例。 (二)手术方法:全麻后,取患侧下腹部横切口,匿层入腹腔后,用止血钳提起切口下缘腹膜,即见腹  相似文献   

20.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之一 ,手术是唯一疗效肯定的方法。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11月 ,我科采用GORE- TEX软组织补片 (Mycro Mesh美国戈尔公司产品 ) ,对 93例腹股沟疝患者行修补术 ,术后经随访3个月~ 2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93例中 ,男 90例 (96侧 ) ,女 3例 (3侧 ) ;年龄 2 0~ 82岁 ,平均 6 2岁 ;腹股沟疝中 ,斜疝 86例 ,直疝 7例。其中双侧斜疝 6例、术后复发疝15例、嵌顿疝急诊手术 2例。1.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切口(复发疝取原手术切口 ) ,游离疝囊、精索及疝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