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γδ^+T细胞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δ^ T细胞是一个重要的T细胞亚群,近年研究表明在各种感染性疾病中,γδ^ T细胞数明显增加,尤其在消除癌细胞、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γδ^ T细胞在抗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包括γδ^ T细胞的组织分布、抗原特性和功能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γδ+T细胞是一个重要的T细胞亚群,近年研究表明在各种感染性疾病中,γδ+T细胞数明显增加,尤其在消除癌细胞、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抗感染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γδ+T细胞在抗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包括γδ+T细胞的组织分布、抗原特性和功能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几乎所有的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主要条件.γδT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是女性生殖器官上皮内淋巴细胞的主要成分.γδT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监视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是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间的桥梁.但某些肿瘤研究中也发现,γδT细胞同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的生长.文献报道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着明显的γδT细胞浸润,且γδT细胞对宫颈癌细胞系有杀伤作用,这充分预示着γδT细胞在宫颈癌的发生中具有潜在的调节作用.因而研究γδT细胞抗HPV感染及其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瘦素足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样细胞因子,有研究证实瘦素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及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γδT细胞是体内T细胞固有免疫的一个重要细胞群,它广泛分布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上皮组织内,本实验用不同浓度的瘦素对人γδT细胞增殖、γδT细胞杀伤A549细胞活性等作用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探讨瘦素对人γδT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5.
瘦素足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样细胞因子,有研究证实瘦素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及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γδT细胞是体内T细胞固有免疫的一个重要细胞群,它广泛分布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上皮组织内,本实验用不同浓度的瘦素对人γδT细胞增殖、γδT细胞杀伤A549细胞活性等作用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探讨瘦素对人γδT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T细胞表面受体的不同,可将其分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γδT细胞在皮肤、肠黏膜、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黏膜中分布较多.作为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γδT细胞在多种炎症性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γδT细胞在不同的微环境中可表现出αβT胞亚群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和抗原递呈细胞(APC)的功能,同时调节特异性IgE的产生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γδT细胞在变应性气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参与促炎、免疫调节和抑炎的过程,其不同亚群在变应性气道炎症中表现出不同的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γδT细胞是皮肤表皮内淋巴细胞和粘膜组织上皮内淋巴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为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活化的γδT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具有抗感染、抗肿瘤作用;γδT细胞还可以维持免疫耐受,调节免疫应签,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尽管γδT细胞在人类庞大复杂的免疫体系中数量较少,但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γδ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以往认为γδT细胞可能是诱导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启动因素,但体内研究结果:不一。本文拟探讨γδT细胞在EAU的发病中的致病或保护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小鼠γδT细胞,体外抗原激活后输注于野生型B6小鼠;用GL3抗体注射法清除野生型B6小鼠体内的γδT细胞;或直接使用γδT细胞基因敲除小鼠,IRBP1-20免疫法制作小鼠EAU模型,观察小鼠眼球炎症的临床评分和病理改变,与野生型B6小鼠的EAU模型相比较。结果:1)EAU时γδ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2)早期活化的γδT细胞主要产生和表达IL-17;3)预先输注活化的γδT细胞后,IRBP1-20诱导的EAU眼球炎症明显减轻;4)GL3清除γδT细胞后,EAU眼球炎症明显加重,γδT细胞基因敲除小鼠的EAU眼球炎症明显加重;5)缺乏γδT细胞的小鼠预先输注γδT细胞后,EAU炎症明显减轻。结论:激活的γδT细胞在EAU发病中可能起到控制免疫炎症不致失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产生IL-17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γδT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细胞免疫应答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抗感染和清除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重要作用.根据TCR两条肽链构成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αβT细胞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γδT细胞由于其分布特点和应答的非MHC限制性,在固有性免疫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也逐渐被揭示.γδT细胞是具有原始受体的第一线防御细胞和进程效应细胞,它在微生物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就γδT细胞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γδT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主要位于皮肤、小肠等黏膜及皮下组织和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功能包括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监视、免疫调节和维持免疫耐受等作用。在病毒入侵机体的过程中,γδT细胞表型和功能发生变化,搭建了固有免疫细胞及免疫细胞的桥梁,除了起到直接的细胞毒杀伤作用,还作为免疫调节细胞和抗原递呈细胞发挥了抗感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脐带血中γδT细胞的数量、比例及相关功能变化特征,探讨早产儿人群的γδT细胞功能变化对其抵抗病毒感染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CBMC)中γδT细胞的数量比例;流感病毒感染刺激早产儿和足月儿CBMC 24 h,流式细胞术测定γδT细胞中细胞因子Perforin、IFN-γ和TNF-α的表达情况;采用异戊烯焦磷酸(isopentenyl pyrophosphate,IPP)联合IL-2刺激扩增CBMC中γδT细胞,比较早产儿和足月儿γδT细胞的扩增效率。结果早产儿γδT细胞在CBMC中的数量及比例较足月儿明显减少;流感病毒刺激后,早产儿和足月儿γδT细胞的Perforin、IFN-γ和TNF-α的表达都有显著升高,但早产儿倍增幅度明显不及足月儿;经IPP和IL-2联合刺激后,脐带血中γδT细胞都有所增殖,但早产儿的扩增效率明显低于足月儿。结论早产儿γδT细胞存在数量及功能的不足,这可能是造成早产儿更易患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证实小鼠γδT细胞抗原也具有呈递功能.方法:观察了高度纯化的小鼠γδT细胞体外激活后MHC Ⅱ分子及其他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其表面特征性TCR的关系.用自身反应抗原IRBP/MOG特异性T细胞株作为反应细胞,以增殖反应及细胞因子表达作为效应指标,观察γδT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结果:小鼠γδT细胞在激活后可表面表达MHC Ⅱ分子,并能有效呈递抗原给T细胞,使之发生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结论:小鼠γδT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不象人γδT细胞,表达MHC Ⅱ分子限于新激活的小鼠γδT细胞,后者失去了表面γδTCR.当γδT细胞重新获得表面γδTCR时,其MHC Ⅱ抗原表达则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3.
γδT细胞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功能,对其研究远滞后于αβT细胞。尽管γδT细胞只占T细胞总数很少一部分(小于5%),但基因敲除后,缺少γδT细胞的动物对感染和肿瘤高度敏感,证明这群细胞具有重要功能。本文主要阐述γδ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抗感染和肿瘤免疫中的调节作用,并列举其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γδ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检测17例正常人群和4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及亚群的表达情况。以TCRγδ单克隆抗体固相法体外选择性扩增获得17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10例正常人群外周血TCRγδ细胞系。测定γδT细胞毒活性。用正常人群γδT细胞系与异体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以1:5、1:10比例共同培养48小时,活动期SLE患者PMBC作对照孔,观察γδT细胞系对活动期SLE患者PMBC活化和凋亡、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SLE患者的γδT细胞及亚群数量明显减少(P〈0.05)。IL-2可显著增强γδT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正常人γδT细胞系与异体SLE活动期患者PMBC细胞共同培养,共同培养二组SLE患者PMBC的CD69表达和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共同培养二组培养上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SLE患者γδT细胞数及亚群较正常人群明显下降,γδT细胞对SLE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和活化具有抑制性作用,并使IL-10分泌水平升高,表明γδT细胞在SLE发病中具有保护性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γδT细胞表型与功能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丽  吴长有 《免疫学杂志》2008,24(6):609-612,617
目的比较观察人外周血PBMCs和CBMCs中αβT和γδT细胞的表型与功能特征,进一步了解γδ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分离正常人PBMCs及脐带血CBMCs,检测表面分子的表达。PMA+Ionomycin刺激PBMCs或CBMCs后,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初始/记忆细胞标记的表达。结果与αβT细胞相比,γδT细胞高表达CD45RO,低表达CD25和CCR7;与CBMCs中γδT细胞相比,PBMCs中γδT细胞表达CD45RO升高,CD45RA与CD25降低。细胞因子表达的结果表明,与αβT细胞相比,γδT细胞分泌大量IFN-γ和TNF-α,较少分泌IL-2,且IFN-γ+细胞主要为CD45RA-CD62L-CCR7-;与PBMCs中γδT细胞不同,体外刺激CBMCs中γδT细胞后,表达IFN-γ数量较低,且IFN-γ+细胞主要为CD45RA+CD62L-CCR7-/+。结论PBMCs与CBMCs中αβT和γδT细胞的表型与功能均存在差别,记忆性γδT细胞的增加可能与其活化和免疫应答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人类γδT细胞是T淋巴细胞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17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在银屑病中,γδT细胞是IL-17的重要来源。新近研究显示,γδT细胞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调整IL-17的水平抑制γδT细胞的功能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可能处于重要地位,因而成为新的治疗靶标。本文将对γδT细胞的分型、分化及其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ζ链相关蛋白-70 (ZAP-70)的表达.方法 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常规分离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刺激PBMC增殖培养,10d后收集细胞,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法分离获取高纯度的γδT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γδT细胞内的ZAP-70分子.结果 新鲜分离的PBMC中γδT细胞的比例仅为4.9%,Mtb-Ag刺激培养10d后升为69.2%,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后达99.3%.免疫印迹显示检测到γδT细胞内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的ZAP-70分子的表达.结论 ZAP-70分子在活化增殖的人外周血γδT细胞内高表达.  相似文献   

18.
炎症或肿瘤发生的早期,γδT细胞起到重要的调控功能。小鼠γδT细胞按照TCR链的组成可以分为多种亚群。本文主要阐述小鼠γδT细胞不同亚群对炎症和肿瘤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以侵犯关节滑膜、软骨及骨骼肌肉等组织,并以关节疼痛、肿胀和畸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难治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及种族之间有差别。RA的发病原因与机制至今仍不清楚,现多认为可能与感染、遗传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并可最后归结为个体免疫功能的异常。大量研究证实,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RA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根据T细胞抗原受体(Tcellreceptor,TCR)双肽链的不同构成,可以将T细胞分为TCRαβT细胞和TCRγδT细胞。TCRαβT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然而对于TCRγδT细胞的研究只有十多年的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认为γδT细胞是一种自身反应性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有持异议者。本文就γδT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γδT细胞表达Vγ9Vδ2 TCR,占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的1%~10%,大量分布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T细胞的一个特殊亚群。其免疫作用介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是MHC非限制性的,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且有广泛的抗瘤谱。越来越多的对γδT细胞高效抗瘤活性的研究可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抗肿瘤免疫制剂。γδT细胞被激活后可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并增强其抗瘤作用。本文就γδT细胞在抗肿瘤过程中产生的淋巴因子及其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