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银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消银汤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对照组予NB-UVB照射治疗,8周后评价疗效并测定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IFN-γ、IL-2、IL-4、IL-10及对照组IFN-γ、IL-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银汤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确切,可能与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活血解毒汤联合火针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06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3),对照组给予活血解毒汤治疗,研究组给予活血解毒汤联合火针治疗,均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Ⅰ型T辅助细胞(Th1)、Ⅱ型T辅助细胞(Th2)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外周血CD_4~+、CD_4~+/CD_8~+、Th2水平和血清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外周血CD_8~+、Th_1水平和血清IL-2、IFN-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0%(P<0.05)。结论:活血解毒汤联合火针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可纠正Th_1/Th_2平衡偏移,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血热及血瘀证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屑病血热及血瘀证的发病与外周血I型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 1,Th1)/Ⅱ型T辅助细胞(Thelper cell2,Th2)细胞轴漂移的相关性,观察血热及血瘀证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Th1/Th2细胞表达的差异。方法银屑病患者血热证组及血瘀证组各15例,健康对照组16例,采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FACS)检测单个核细胞(the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s)中CD4+T细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1-interferon,IFN-γ)、白介素-4(jnterleukin.4,IL-4)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不同证候银屑病患者血清中Thl型主要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主要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并进行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the Psoriasis Areaand Severity Indexscore,PASI)评分。结果FACS结果示:血热证组外周血PBMCs中CD4+IFN-γ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且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ELISA结果示:血热证组外周血清中IFN-γ水平显著高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血热证组血浆中IFN.叫水平与PASI评分呈正相关(P〈0.05),血瘀证组血浆中IFN-γ水平与PAS1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热证组外周血清中IL-4水平显著低于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Th1细胞在血热型银屑病的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当血热型银屑病向血瘀型转化或正常转归时,外周血Th1细胞的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梅花针联合凉血消疕汤加减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和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银屑病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予梅花针联合凉血消疕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评分、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 IL-4)]水平以及皮肤屏障功能指标(角质层水含量、皮脂含量和经表皮水分丢失),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PASI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NF-α和IFN-γ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10和IL-4水...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凉血化瘀的消银方治疗血热证银屑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凉血化瘀法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3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和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及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h1细胞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65.63% (21/32例),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为75.00% (24/32例);治疗后PASI评分、各中医症状改善率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TNF-α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ASI评分与银屑病患者TNF-α分泌水平呈正相关性(r= 0.3709,P<0.05)。结论 凉血化瘀法可通过降低血清 TNF-α水平,从而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脾肾阳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hl/Th2细胞因子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脾肾阳虚IB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利福昔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温肾健脾方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2(IL-12)、IL-4、IL-10水平和Th1/Th2(IFN-γ/IL-4)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INF-γ、IL-12水平和Th1/Th2均显著降低(P均0.05),血清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升高和降低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联合利福昔明治疗脾肾阳虚IBS-D疗效显著,同时能明显调节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Th1/Th2的影响。方法将96例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主要症状评分、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及IFN-γ/IL-4)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主要症状评分及血清TNF-α、IFN-γ、IL-4及IFN-γ/IL-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PASI评分、DLQI评分、主要症状评分及血清TNF-α、IFN-γ及IFN-γ/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IL-4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耳穴综合疗法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较单纯使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效果更佳,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Th1/Th2平衡,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二陈平胃散辅助SOX化疗对胃癌术后患者疗效及外周血中Th1/Th2的漂移影响。方法将118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9例给予SOX化疗治疗,研究组59例给予二陈平胃散辅助SOX化疗治疗,2组均以21 d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4个周期。评定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KPS评分,检测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类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以及Th1/Th2的漂移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和IL-4水平均显著下降(P均0.05),KPS评分、IFN-γ和IFN-γ/IL-4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二陈平胃散辅助SOX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能明显改善外周血中Th1/Th2的漂移,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何钦  徐斌  陶飞宝  叶旭星  金津津 《中草药》2015,46(12):1810-1813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益胃化瘀散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及辅助性Ⅰ型T细胞(Th1)/辅助性Ⅱ型T细胞(Th2)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且符合中医气阴两虚型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予益胃化瘀散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替普瑞酮胶囊和叶酸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h1[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NF-γ)]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h2(IL-4、IL-6)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胃化瘀散对胃癌前病变有定的治疗作用,并通过对细胞因子表达的特异性调控来干预调节免疫漂移,从而阻断或逆转胃癌前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补肾化瘀汤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的疗效及对血栓前状态(PTS)和外周血Th17/Treg免疫失衡的影响。方法将100例UR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IVIG治疗,并追踪至妊娠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补肾化瘀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TS及外周血Th17/Treg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记录2组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HCG、孕酮水平、抗凝血酶Ⅲ(AT-Ⅲ)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D-二聚体(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IL-17、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妊娠结局中活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未活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无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结论 IVIG联合补肾化瘀汤治疗URSA疗效确定,可显著提高安胎成功率,改善临床结局,且作用安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机体PTS、促进外周血Th17/Treg免疫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成瑞 《光明中医》2016,(9):1261-1262
目的探讨消银化瘀汤治疗银屑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消银化瘀汤辨证给药。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记录其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结果两组银屑病患者经上述相应措施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8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3.33%,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银屑病患者给予常规西医联合中医消银化瘀汤辨证给药后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郭建辉  郭雯  邢雅娟  朱丽  杨晓春  王芳  李梦丽 《陕西中医》2022,(11):1544-1546,1550
目的:观察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加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比较两组中医症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内皮素(ET)、Th1、Th2、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CD4+/CD8+)、炎症因子(IL-2、IL-4、IFN-γ)、凝血-纤溶系统指标(PAI-1、蛋白C、AT-Ⅲ)水平。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皮损暗红、皮损肥厚、面色黯黑、口唇青紫、舌质紫黯、脉涩或细缓等中医症候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h1、Th2、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活络效灵丹加味方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浆内皮素水平,改善中医症候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Th1/Th2漂移的相关性。方法 4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证组和痰浊遏阻证组,每组20例。检测血清γ干扰素(INF-γ)、白介素4(IL-4)、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5(IL-5)含量。结果 Th1(INF-γ、IL-2),痰浊遏阻证组大于气阴两虚证组(P0.05);Th2(IL-4、IL-5),气阴两虚证组大于痰浊阻遏证组(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证型与Th1/Th2存在一定相关性,痰浊遏阻证组患者偏向细胞免疫,Th1/Th2左偏;气阴两虚证组患者则偏向体液免疫,Th1/Th2右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清开灵对银屑病患者皮损面积、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及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内服中药汤剂土槐饮加减并外用湿毒软膏,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清开灵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不给予其他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PASI评分及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2个疗程后明显低于治疗1个疗程后(P均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的PASI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FN-γ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而2组血清IL-4、IL-10水平均变化不大,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纠正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态,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胃炎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中Th1/Th2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9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诊断为脾胃湿热证(50例)及脾胃虚弱证(40例),并设立10名健康者为对照。对各组患者分别检测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L-2(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结果:Th1(IFN-γ、IL-2)、Th1/Th2(INF-γ/IL-4)比值,脾胃湿热组脾胃虚弱组对照组(P0.05),而Th2(IL-4、IL-10),对照组脾胃虚弱组脾胃湿热组(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Th1/Th2左偏,其脾胃湿热证及脾胃虚弱证不同证型的区别与Th1/Th2漂移程度有关,脾胃湿热证左偏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Th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Th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河北省中医院肿瘤二科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Ⅲ~Ⅳ期胃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5例作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2组外周血清Th1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水平,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观察组Th1相关细胞因子中I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Th2相关细胞因子IL-4、IL-6、IL-10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Pearson分析表明,IL-4与IFN-γ(r=0.66,P=0.00)、TNF-α(r=0.51,P=0.00)具有正相关性。IFN-γ、TNF-α具有正相关性(r=0.62,P=0.00)。结论胃癌患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失衡,IL-4与IFN-γ、TNF-α具有正相关性,外周血清中IFN-γ表达增高可能是胃癌患者应激性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行加味人参养荣汤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行常规单纯化疗,研究组(57例)在常规化疗基础上给予加味人参养荣汤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糖类抗原125(saccharide antigen 125,CA125)]及Th1/Th2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IL-2,IL-6]水平、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CEA,SCCA,CA125,IL-6,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 05),IL-2,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机体疼痛、社会功能、活力及心理卫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 05),而在躯体角色、情绪角色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研究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82. 46%)高于对照组(64. 91%);不良反应率(14. 04%)低于对照组(29. 82%)(χ2=4. 524,4. 150,P 0. 05)。结论:加味人参养荣汤应用于宫颈癌化疗患者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细胞免疫水平,提高近期治疗效果,并可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消银解毒颗粒"对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及其相关炎性反应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20例和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消银解毒组和复方青黛组,分别给予消银解毒颗粒和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并以白凡士林缓解皮肤干燥。于入组前和治疗第8周末,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人组、消银解毒组、复方青黛组的外周血Th17细胞的表达;用q PCR法检测外周血IL-17mRNA、IL-22mRNA、IL-2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PASI、瘙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PASI、瘙痒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前,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外周血Th17细胞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 0. 05),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 0. 05);消银解毒组与复方青黛组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的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消银解毒组和复方青黛组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IL-17mRNA、IL-22mRNA、IL-23mRNA表达均与健康志愿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银解毒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复方青黛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消银解毒饮和复方青黛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银解毒颗粒与复方青黛胶囊临床疗效相当; 2种药物均能降低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并降低外周血IL-17mRNA、IL-22mRNA、IL-23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理肺汤对哮喘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平衡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哮喘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理肺汤。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及Th1/Th2细胞平衡指数。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4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FN-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h1/Th2细胞平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IL-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5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的IL-10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理肺汤能够有效调节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平衡,对与B细胞相关的免疫功能亦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黄芪对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aerpes simplex keratits,HSK)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HSK患者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和病毒唑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γ-IFN)水平;并以同样方法检测62名体检正常献血员作健康对照组。结果:HSK患者血清中IL-4、IL-10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IL-2;γ-IFN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黄芪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IL-2、γ-IFN水平显著增加(P<0.01)。病毒唑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黄芪能调节HSK患者体内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状况,这对HSK患者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