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有效的抗疱疹病毒药物,将新合成的9种9-(N4′取代乙醛缩氨基硫脲)腺嘌呤(TSC-A)在体外做了抗单纯疱疹病毒(HSV)试验。结果表明,当取代基为苄基和羟乙基时,抗病毒作用明显,最小抑毒剂量分别为40μg/ml和20μg/ml。提示苄基和羟乙基为活性基团,可能是化学结构的关键部位。当与无环鸟苷联合应用时,呈现出协同效应,6μg/ml和2μg/ml即有抗病毒作用。对TSC-A抗HSV作用机理以及与无环鸟苷结合应用时产生的协同效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丽娥  盛伟华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2):1244-1244,1289
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在Vero细胞上研究了IFNα2a抗HSV-1型和HSV-Ⅱ型疱疹病毒的作用。结果表明:万兴IFNα2a和罗扰素IFNαa在Vero细胞上500IU/ml可以抗1000TCID50,50IU/ml可以抗100TCID50,5IU/ml可以抗01TCID50的HSV-1型和HSV-Ⅱ型疱疹病毒感染细胞,提示万兴IFNα2a和罗扰素均显示明显的抗病毒效应,且两者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肝重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感染之后,乙肝血清学标志(HBVM)阴转明显。在此基础上,应用EHFV灭活疫苗治疗慢性乙肝54例,在疫苗治疗3,6,12个月时,HBeAg阴转率为35.19%,45.45%,41.38%。表明疫苗治疗对HBV有明显仰制作用,且疗效平稳。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开展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方面的工作,作者应用Vero-E6细胞培养技术,从7份褐家鼠肺中分离到1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从11份EHF急性期病人血清中人到5株EHFV,从3份急性期病人尿中分离到1株EHFV。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的实验性损伤作用。方法以体外非酶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共同培养,以低密度脂蛋白(LDL)作对照,观察内皮细胞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结果糖化LDL250μg/ml可引起EC超微结构改变,增殖率减低(P<0.05)。培养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降低(P<0.05),VonWillbrandFactor(VWF)值升高(P<0.001),而糖化LDL125μg/ml、75μg/ml与LDL对EC的作用无差异。结论在体外,糖基化LDL250μg/ml可引起EC损伤,糖化LDL在体外对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一实验兔养殖场的种兔和农村收购来的教学用兔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自然感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发现从农村收购来的教学用兔中,用野鼠型EHFV抗原片检测的抗体阳性率为6.9%,而用家鼠型EHFV抗原片检测的抗体阳性率为19.4%。用血凝抑制试验对上述两种抗原片检测均阳性的6份标本进行血清学分型,结果均为家鼠型。上述结果表明家兔中确实存在EHFV的自然感染,自然感染的EHFV血清型可能与饲养场周围分布的野生啮肯动物种类有关。由于家兔在EHFV传播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作者建议不要采用来源不清、设施条件不合格的养殖者饲养的家兔作为教学和科研用兔;对实验兔应加强EHFV自然感染的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7.
虎杖蒽醌化合物抗疱疹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利用并开发虎杖的抗病毒性质,研究了虎杖蒽醌化合物抗疱疹病毒药效。方法:利用空斑减数实验以及HSVCPE的抑制,进行此项研究。结果:在HFP-2细胞系统中,晶Ⅰ对HSV-1F株增殖抑制、感染阻断、直接杀灭的ED50分别为1.20ug/ml、0.97ug/ml晶IV的相应数值为0.09ug/ml、2.90ug/ml、0.07ug/ml。结论:晶Ⅰ对HSV-1F株增殖抑制、感染、直接杀灭的TI  相似文献   

8.
用MTT法测定内毒素对培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内毒素对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GVEC)活力的影响,探讨内毒素在烧伤早期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分离人肾小球内皮细胞,把细胞分为正常培养组,内毒素浓度梯度组,内毒素时间梯度组,无血清内毒素作用HGVEC12h组,另设烧伤血清时间梯度组为阳性,用MTT法测定经内毒素和烧伤血清刺激后HGVEC活力变化。结果:1μg/ml以上内毒素即可引起HGVEC活力降低(P〈0.01),1μg/mlLPS时间梯  相似文献   

9.
熊果酸体外抑制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熊果酸在体外对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细胞迁移及小管形成实验观察熊果酸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VEC)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熊果酸质量浓度为62.5~500μg/ml时,对VEC增殖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质量浓度为125μg/ml时,对VEC迁移及小管形成均有抑制作用(P〈0.05);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对VEC迁移及小管形成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熊果酸在体外具有抑制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胎盘活性因子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胎盘活性因子(PAF)在细胞培养中对单纯疱疹病毒(HSV)起抑制作用。方法: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药物抗病毒作用。结果:PAF对病毒吸附细胞无干扰作用,而对病毒有直接的杀伤及抑制作用,以抑制浓度为100μg/ml,作用时间为8h效果最好。结论:该药对细胞无毒无害,无副作用,是较为理想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1.
羊开口经提取分离为Y-1、Y-P、Y-A、Y-E、Y-A-1和Y-A-1和Y3~11等部分,通过其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HIV-RT)和DNA多聚酶(DNAPol)活性试验,发现Y-1、Y-A、Y-A-1、Y-9和Y-11有极强的抑制酶活性作用。50%酶活性抑制浓度(IC50)对HIV-RT分别为0.1~0.5μg/ml,对DNApolα为0.5~2.5μg/ml。HIV-RT的抑制率当浓度Y-A、Y-A-12.5μg/ml,Y-9、Y-112μg/ml和Y-15μg/ml时分别为99.37%,93.35%,98.24%,99.92%和90.0%:DNApolα的抑制率当Y-A、Y-9、Y-11的浓度为2.5μg/ml和Y-1浓度为5μg/ml时,分别为95.45%,93.33%,93.01%和99.11%。结果提示羊开口中存在抑制HIV-RT和DNApolα的物质。  相似文献   

12.
珍珠丸—1和珍珠丸—2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珍珠丸-1(Zhen-1)和珍珠丸-2(Zhen-2)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作用。结果显示Zhen-1对02^-的IC50为115.7μg/ml,SC50为111.5μg/ml,对OH的IC50为747μg/ml,SC50为1121μg/ml;Zhen-2对02^-的IC50为66.0μg/ml,SC50为82.4μg/ml,对OH的IC50为660μg/ml,SC50为652μg/ml。提增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潍坊市流行性出血热(EHF)传染源或宿主动物,确定流行类型。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对潍坊市鼠类、家庭饲养的家兔和鸡进行了调查。共检测鼠肺标本2931份,流行性出生热病毒(EHFV)抗原阳性45份,阳性率为1.54%。带毒鼠种为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大仓鼠,带毒率分别为2.57%,1.09%,0.28%,0.59%;检测某学院实验大白鼠肺164份,EHFV抗原阳性24份,阳性率为14.63%;检测家兔血清80份,EHFV抗体阳性1份,阳性率为12.5%,初步证实潍坊市EHF传染源为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大仓鼠。其流行类型为家野鼠混合型。南部以野鼠型为主,中部、东部、西部和北部以家鼠型为主,并有实验动物型存在。  相似文献   

14.
TNF与卡铂联合应用对A549肺癌细胞系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H-TdR掺入试验及台盼蓝活细胞拒染法观察了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卡铂联合应用对A549肺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TNF组(500U/ml),卡铂组(40μg/ml)TNF(500U/ml)加卡铂(40μg/ml)组^3H-TdR掺入试验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增强了药物对A549细胞DNA合成的 制作用,抑制率为69.3%,而TNF组与卡铂组的抑制率则分别为25.1%和56.  相似文献   

15.
本组观察84例EHF孕妇,对其中10例娩出的死婴进行尸检。对余74例病愈后足月顺产的婴幼儿作了血清学随访。尸检死婴中4例,受罹脏器具有成人EHF的病理改变,其中1例在4种内脏组织中均分离到病毒,病毒滴度为104~10ID50/ml;2例婴幼儿血清学随访三年,EHF·IgG抗体应答符合初次感染抗体应答规律,再次佐证EHFV可引起宫内感染,本组宫内感染率为7.14%(6/84)。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测量2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的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EP)水平,17例病人同时检测BUN及Hb,发现HFRS患者病程各期EP水平有较大变化,低血压期(38.6±19.5mu/ml)和少尿期(33.8±23.5mu/ml)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及发热期,多尿期比较有明显差异,EP与BUN呈负相关,本研究提示HFRS患者中血浆EP水平与肾损害程度有平行关系,EP测定可能对该病程进展的了解有  相似文献   

17.
大剂量抗坏血酸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泽宝  蔡修熙 《浙江医学》1998,20(11):658-659,661
为观察抗坏血酸(VitC)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疗效,将640例HFRS患者随机分3组,A组(400例)予HFRS常规治疗,B组(103例)予VitC3.0g加入10%葡萄糖250ml,静滴,每天1次C组(110例)予VitC6.0g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滴,每天1次,B,C两组疗程均10天,结果B,C组越期率高于A组,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天数及血小板,尿蛋白,肾功能复常时间均短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FK及维拉帕米(Ver)对离体心脏的作用,FK是从某植物中提取的急生物碱。FK能抑制兔离休右心房的自发性搏动频率,IC(50)为41.9μg/ml;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aCl_2在左心房及乳头肌的正性肌力作用,IC(50)分别42.8及105.7μg/ml,抑制强度明显弱于Ver。FK和Ver频率依赖性地抑制左心房收缩的阶梯现象,使正阶梯现象翻转为负阶梯,对静息后增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上述实验结果表明:FK的钙拮抗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细胞膜上通过电压依从性钙通道(PDC)的钙内流和减少细胞内钙的释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用提取的家兔大网膜脂质血管生长因子(Lipidangiogenicfactor,LAF)初品,注射于昆明种小白鼠背部皮下,每天一次共五次,同时设置生理盐水对照组。最后测定其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LAF对小鼠的血清溶菌酶的产生无明显影响:总体水平(CH50)在LAF中剂量250μg/ml时明显下降(P<0.01);低剂量(25μg/ml)和高剂量(2500μg/ml)的LAF对小鼠脾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01)。  相似文献   

20.
以硝普钠作一氧化氮供体,观察不同剂量一氧化氮存在条件下HSV1在HeLa细胞和VeroE6细胞中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一氧化氮对HSV1在VeroE6细胞中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HSV1在HeLa细胞中增殖无明显影响。提示一氧化氮的抗病毒作用存在着细胞敏感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