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结合针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化瘀通络、益气养阴中药配合针刺疗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均在糖尿病教育、常规降血糖处理基础上,口服中药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结果: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结论:中药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永华  崔淑枚  李志军 《中外医疗》2010,29(22):124-124,126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瘀祛痰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的影响,为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益气养阴化瘀祛痰法为组方原则自制中药汤剂,治疗30例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设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有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祛痰法自制中药,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指标,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是非常有临床治疗价值的疗法。  相似文献   

4.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代谢紊乱、血管障碍以及神经因子分泌减少等[2]。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的发生,但因诸多原因,血糖大多难以控制在理想范围。运用中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法,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化瘀通络,在糖尿病的早期配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药物,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周围神经及微血管的作用,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该病,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如腹胀、恶心、便秘、甚至腹痛,许多学者认为上述症状是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表现,称之为糖尿病性胃轻瘫,目前多应用西沙必利、胃复安、吗丁啉、红霉素等胃肠动力药物治疗,但疗程长、且停药易复发。近来我们在临床上应用显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穴位贴敷联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 P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气虚血瘀、脉络瘀阻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穴位按摩、穴位贴敷)和对照组(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每组各40例病人,观察4周,通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积分方法(参考方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评分的变化,以探讨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可行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穴位按摩、穴位贴敷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改善下肢供血,联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中药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发挥了中医护理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优势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代谢紊乱、血管障碍以及神经因子分泌减少等回。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的发生,但因诸多原因,血糖大多难以控制在理想范围。运用中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法,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化瘀通络.在糖尿病的早期配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药物.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周围神经及微血管的作用,可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8.
中药合剂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有效方药。方法:用益气养阴化瘀合剂治疗DR30例,达美康对照治疗20例;以视力、眼底病理改善及临床症状和血糖的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评定疗效。结果:中药合剂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对全身症状、血脂、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以及视力提高和眼底病变的改善作用,治疗组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益气养阴化瘀合剂能有效改善全身血液高糖、高凝、高粘及高脂状态,具有较好的促进视网膜出血、渗出的吸收及提高视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与西医常规疗法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对比. 方法 87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辩证选方用药治疗. 结果 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有明显的滞后性,长期疗效稳定. 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蔚  王磊  梁海田 《宁夏医学杂志》2012,(12):1322-1323
目的探讨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DGP)的方法。方法 DGP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血糖均控制在3.9~6.1 mmol/L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益气养阴基本方,对照组给予西沙必利,疗程均为4周。结果 2组DGP患者治疗后各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养阴基本方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满意,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100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益气养阴化瘀治疗,加西药优降糖、非诺贝特;对照组予优降糖加非诺贝特。两组疗程均为30天,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体重指数、血糖、TC、TG、HDL-C、LDL-C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糖和体重指数,调整血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糖尿病性便秘的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方法从病因病机、中药口服及外治、综合治疗方面,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性便秘具有疗效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简便验廉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其实验性研究及临床作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养阴治疗慢性便秘的临床研究。方法将108例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37例,采用益气养阴通便法治疗;对照1组35例,服用西沙必利;对照2组36例,服用麻仁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9%,治愈率75.67%,复发率8.57%;对照1组总有效率91.42%,治愈率34.29%,复发率40.6%;对照2组总有效率88.89%,治愈率33.33%,复发率34.37%;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中药益气养阴治疗慢性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以出现频率高且早为其特征。笔者以化瘀通络为主,辅以益气养阴,自拟中药辨证加减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5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基本方:人参10g,黄芪30g,麦冬15g,桑枝20g,鸡血藤20g,泽兰25g,豨莶草20g,细辛3g,蜈蚣5g,地龙10g。  相似文献   

15.
王键是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新安王氏医学学术流派传承人.其针对胸痹的3种常见证型,分别采用温阳益气化痰通络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法、化瘀豁痰通络止痛法予以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降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中药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观察2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β2-MG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益气养阴通络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糖代谢、肾功能,延缓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戴宁运用活血补肾中药序贯疗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子症,重在调循环促生精,前期使用活血调气方,以化瘀通络为主;后期使用补肾调精方,以补肾益精为主。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精子生成为要,并结合患者病情和体质差异活用中药、成药或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合西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STC)的临床疗效.方法:沙参麦冬汤合黄芪汤辨证合西药治疗老年STC患者62例,与单纯应用西沙必利合福松治疗56例老年STC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治疗1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为76.7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益气养阴法合西药治疗老年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张发荣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整理医案及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等方面总结张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张教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肾虚络损”为基本病机,遵循以治疗糖尿病本病为经,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为纬的“经纬论治”法,以补肾和络为基本治则,补肾善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和络则灵活运用养阴清热宁络、益气养阴行络、健脾化湿通络、豁痰化瘀畅络、清热利湿通络、温经散寒护络等方法。临证中尤其重视虫类药物的使用,以活血通络,同时重调脾胃,不避甘温,内外合治,双管齐下。所举验案辨证为脾肾亏虚、络脉瘀阻证,张教授治以补肾活血通络,兼以健脾祛湿,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张老把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虚络损的基本病机,采用“经纬论治”法,治疗重在补肾和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李旖旎  加力肯 《甘肃医药》2010,29(2):165-166
目的:探观察二甲双胍片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益气养阴中药联用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62例,并设对照组单纯服用二甲双胍片做对比。结果:治疗组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血糖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气养阴中药具有良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及协同降低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