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茵陈蒿汤加减注射剂型治疗肝硬化黄疸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迪军荣  贺珂 《陕西中医》2007,28(9):1110-1111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注射液(即舒肝宁)配合常规疗法治疗肝硬化黄疸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肝硬化黄疸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加茵栀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7.8%,对照组显效率为55%,两组有明显差异。提示:舒肝宁注射液不仅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还有益气扶正、保肝护肝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住院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后3 d5、d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并对治疗组中早期、晚期黄疸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3 d血清总胆红素下降(40.1±19.5)μmol/L,5 d下降(71.3±26.7)μmol/L;对照组3 d下降(34.3±17.2)μmol/L,5 d下降(62.7±25.2)μmol/L,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晚期黄疸总有效率高于早期黄疸。讨论应用茵栀黄注射液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更有效、快速,且安全、经济。对晚期病理性黄疸效果优于早期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颗粒联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对照组单一给予蓝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采用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病理性黄疸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单一蓝光治疗病理性黄疸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蓝光、茵栀黄颗粒联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比单一蓝光治疗方法更优,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入选30例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双黄连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15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单纯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加味茵陈蒿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2例,给予舒肝宁注射液2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对照组50例,给予丹参滴注液2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两组同时给予硫普罗宁或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每日1次,4周为1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胆红素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加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治疗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疗效好,具有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降酶及退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3例。2组均予以保肝、支持、对症等内科综合治疗,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肝宁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0%,对照组为83.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各项指标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淤胆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并可较好地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优思弗(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舒肝宁注射液对重症淤胆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56例重症淤胆性肝炎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使用丹参注射液及熊去氧胆酸治疗,治疗组使用舒肝宁注射液及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1%、总有效率86%,对照组显效率29%、总有效率6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思弗联合舒肝宁注射液治疗重症淤胆性肝炎效果明显,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用茵栀黄颗粒,每次1g,3次/d并给予蓝光照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用蓝光照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4.0%,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给予间断光疗、酶诱导剂、白蛋白、纠酸等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热的茵栀黄注射液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儿胆红素值、胎粪排净时间、光疗时间及喂养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较对照组胆红素值明显降低,胎粪排净时间及光疗时间明显缩短,喂养耐受性更高,(P〈0.05或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光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9月—2013年2月收治的23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115例患儿采用光疗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15例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3.0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和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分别为(51.7±25.1)μmol/L、(4.2±2.3)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疗联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可有效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早期服用茵陈汤加减, 在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 从而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上取得较好疗效。通过300 例临床对照,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茵陈汤加减有清热化湿、利胆退黄之功效, 能加速新生儿胆红素代谢, 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入选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疗效和总结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7.6%(82/84),显著高于对照组89.3%(75/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5.2±1.7)d,显著低于对照组(7.8±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 h、96 h时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为(217.1±48.6)μmol/L和(112.3±33.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9±52.2)μmol/L和(155.7±39.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给予合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给予纠酸、肝酶诱导剂、白蛋白静脉滴注,对症及支持治疗,如供氧、抗感染、静脉营养、保持通便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两组治疗前查血清总胆红素,治疗期间,应用经皮胆红素监测仪,监测每天胆红素变化,同时监测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的天数。结果: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310.60±20.53)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298.37±17.13)μmol/L,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治疗后胆红素值(78.52±14.59)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后胆红素值(94.30±11.21)μmol/L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5.32±2.37)d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7.12±2.33)d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抚触配合蓝光照射对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入院序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蓝光照射2天,每天12h,观察组在常规蓝光照射基础上每天抚触2次,每次15分钟,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排便次数、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指数、入院时和治疗第4天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排便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组差异显著(P〈0.01);两组患儿经皮胆红素指数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抚触配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很好的配伍,是一种见效快,多方位,人性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红丽  高丽娟  蒋慧玲 《新中医》2020,52(5):176-178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联合抚触与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纳入200例足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新生儿常规退黄治疗和护理,联合治疗组加予标准抚触手法联合穴位按摩干预7 d。记录2组患儿的排便情况、胎便转黄时间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检测黄疸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天开始,联合治疗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1.0%,联合治疗组为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应用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黄疸,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胎粪排出,并可有效减少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体内的胆红素浓度,加速黄疸消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办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电解质、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测定。结果:治疗后第3天、第5天比较,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电解质水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清开灵注射液保留灌肠,可以使肠蠕动增强,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少,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儿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对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给予纠酸、肝酶诱导剂、白蛋白静脉滴注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两组治疗前查血清总胆红素,治疗期间,应用经皮胆红素监测仪,监测每天胆红素变化,同时监测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53.07±17.80) μmol/L与对照组(30.56±13.43)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降至正常时间(4.87±2.06)d与对照组(7.12±2.3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显效率75% (30/40)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5% (14/4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P<0.05);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总有效率92.5% (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 (30/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结论 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围产因素,探讨磁共振(MR)检查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及MR检查资料.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与早产、难产、窒息,产伤及使用催产素等有关系.4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经临床、随访及MR证实新生儿胆红素脑病(NBE)共19例,NBE MR主要表现为在T1加权像可见苍白球对称性高信号,19例NBE中T1加权像苍白球高信号有16例,MR诊断价值:苍白球高信号敏感性为84.2%,特异性96.2%.结论:了解高胆红素血症的围产因素,及早干预,减少其发生率.MR检查在NBE早期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直肠滴注中药退黄煎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17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加双面蓝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中药退黄煎剂直肠滴注;治疗过程中每天用微量血胆红素检测仪检测血胆红素浓度,观察黄疸消退时间、血胆红素下降速度、肝功能变化及光疗后胆红素反跳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7天黄疸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每日胆红素下降速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肝功能(AST、ALT、γ-GT)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光疗后胆红素反跳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退黄煎剂直肠滴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并可预防光疗后胆红素反跳现象发生,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