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为进一步评价中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作用 ,而采用微量血清胆红素测定仪 ,分别测定了中药组、光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每日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中药的退黄作用与光疗基本相似 ,中药显效缓慢 ,但作用持久 ,无反跳现象 ;光疗的作用相对较强 ,但维持时间短 ,停疗后有反跳现象。提示 :在无条件行光疗或有光疗禁忌症时 ,中药不失为一种理想有效的退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茵陈退黄栓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摧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8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栓剂组40例。对照组予蓝光光疗治疗,栓剂组予蓝光光疗加茵陈退黄栓塞肛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黄疸缓解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黄疸复发率。结果栓剂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7.5%、45.2%,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黄疸缓解时间及黄疸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退黄栓能有效缩短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退黄时间,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黄疸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郭毅  彭小凤 《江西中医药》2006,37(11):46-47
目的:探讨中药退黄合剂在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选择50例病例作为治疗组,在光疗的同时,给予退黄舍剂(青黛、乳香、菌陈、白芷、白茅根、败酱草、焦山楂)2~4剂,以30例纯光疗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退黄效果。结果:治疗后48小时和96小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未结合胆红素值差异有显著意义(t=2.24,/9〈0.05;t:4.19,P〈O.01),两组病例皮肤完全退黄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t=4.75,/9〈0.01)。结论:退黄合荆为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将4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药利湿退黄辨证施治,并配合光疗及激素、蛋白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光疗及激素、蛋白西药治疗。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22例治愈19例,治愈率86.4%,平均退黄时间7.0天;对照组20例,治愈12例,治愈率60.0%,平均退黄时间9.6天,两组退黄所需天数经过t检验,有显著差别(P〈0.01)。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3,34(3):284-286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退黄类中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本院足月分娩的单胎新生儿200例,按分娩时间顺序随机分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治疗组采用药浴水(茵陈蒿、野菊花、桑叶、木瓜、栀子、大黄、鸡内金、枳壳、党参等加水煎煮)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中药降黄制剂,比较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第一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结果:经过药浴早期干预100例患儿黄疸指数低于服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第一次排胎便时间与胎便转黄时间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中药浴水疗加快了肠腔运动,促进胆红素排泄,降低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艾茹 《陕西中医》2007,28(3):270-271
目的: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预防胆红素脑损伤。方法: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清热除湿,通利退黄中药方退黄散(茵陈、栀子、大黄、黄柏、茯苓、白茅根),口服或保留灌肠。结果: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治疗组为4.2±2.9d。对照组为6.2±4.6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退黄散”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使湿热之邪从二便排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后第3、5、7天治疗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刘敏  李献平 《北京中医药》2007,26(11):727-728
目的 观察中医凉血解毒、化瘀通络法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采用保肝、降酶、退黄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凉血解毒、化瘀通络中药,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肝功能改善、黄疸消退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凉血解毒、化瘀通络法是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加味茵陈蒿汤佐治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组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同时采用加味茵陈蒿汤佐治与常规治疗组120例比较,观察其黄疸消退时间、血未结合胆红素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加味茵陈蒿汤佐治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具有明显的缩短退黄时间,降低血中未结合胆红素的作用,疗效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01),总有效率为98.57%。结论:中药加味茵陈蒿汤具有显著的退黄作用,是治疗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时间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患儿采取持续光照治疗(每天光照24 h)为对照组;另外随机选取120例患儿采取间断光照治疗(每天光照6 h后停止光照18 h)为观察组,经过3 d的系统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包括血胆红素水平变化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1 d观察组血胆红素水平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后2 d 2组血胆红素水平基本持平。2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2%,对照组为4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光照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一般2 d内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光疗时间对疗效有一定的影响,间断光照相比于持续光照效果较慢,但总体疗效差异不大,而且在治疗毒副作用方面优势明显,是临床首选的光照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查阅病例资料,探讨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人病理性黄疸应用效果。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足月分娩新生儿进行病例资料分析,根据其采取措施分为观察组(茵栀黄颗粒)和对照组(退黄合剂),比较两组患儿第一次排胎便时间及量,退黄天数等,经皮胆红素水平并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46%,对照组有效率64.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Ridit=10.251,P=0.000);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退黄天数缩短,每日排黄变次数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胆红素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退黄快,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常规应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对症处理的基础上,观察联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灌肠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处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保留灌肠,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平均黄疸消退天数为(3.15±1.23)天,对照组平均黄疸消退天数为(6.62±1.72)天。2组黄疸消退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天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TBI L)水平降为(185.8±21.6)μmol/L,未结合胆红素(I BI L)下降为(159.4±20.4)μmol/L,观察组分别为(110.4±21.8)μmol/L,(96.4±18.7)μ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7天后对照组TBI L水平降为(142.6±16.2)μmol/L,I BI L下降为(96.4±14.3)μmol/L,观察组分别为(64.2±19.6)μmol/L,(57.6±17.1)μ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蓝光照射及对症治疗基础上联用茵栀黄口服液灌肠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明显缩短黄疸清退时间,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张红丽  高丽娟  蒋慧玲 《新中医》2020,52(5):176-178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联合抚触与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纳入200例足月的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00例。2组均接受新生儿常规退黄治疗和护理,联合治疗组加予标准抚触手法联合穴位按摩干预7 d。记录2组患儿的排便情况、胎便转黄时间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检测黄疸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3天开始,联合治疗组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1.0%,联合治疗组为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应用抚触联合穴位按摩干预新生儿黄疸,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胎粪排出,并可有效减少小肠对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降低体内的胆红素浓度,加速黄疸消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儿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对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给予纠酸、肝酶诱导剂、白蛋白静脉滴注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两组治疗前查血清总胆红素,治疗期间,应用经皮胆红素监测仪,监测每天胆红素变化,同时监测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53.07±17.80) μmol/L与对照组(30.56±13.43)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降至正常时间(4.87±2.06)d与对照组(7.12±2.3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显效率75% (30/40)明显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5% (14/40),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9,P<0.05);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总有效率92.5% (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 (30/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结论 茵栀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日均胆红素下降值、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均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面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医学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退黄利胆方剂予以治疗。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其胆红素恢复至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以此作为疗效判定的依据。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们发现观察组患儿每天平均胆红素下降(51.10±24.89)umol/L,降到正常范围需要的时间为(4.6±2.6)d;对照组对应的数据为(38.01±20.76)umol/L、(6.0±4.7)d,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护理。方法:入选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茵栀黄口服液,比较两组疗效和总结护理要点。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97.6%(82/84),显著高于对照组89.3%(75/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5.2±1.7)d,显著低于对照组(7.8±2.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 h、96 h时血清胆红素水平分别为(217.1±48.6)μmol/L和(112.3±33.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6.9±52.2)μmol/L和(155.7±39.2)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并给予合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胆红素上升快或水平高者给予纠酸、肝酶诱导剂、白蛋白静脉滴注,对症及支持治疗,如供氧、抗感染、静脉营养、保持通便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两组治疗前查血清总胆红素,治疗期间,应用经皮胆红素监测仪,监测每天胆红素变化,同时监测血清胆红素值下降至正常的天数。结果: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310.60±20.53)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298.37±17.13)μmol/L,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治疗后胆红素值(78.52±14.59)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后胆红素值(94.30±11.21)μmol/L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5.32±2.37)d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天数(7.12±2.33)d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及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水平。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0%,对照组有效率为72.7%,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TBIL、IBIL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退黄速度,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10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及尼可刹米口服,治疗组给予舒肝宁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0·6%)和总有效率(91.2%)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贾晓 《光明中医》2014,(10):2141-2142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宝乐安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茵陈蒿汤,宝乐安,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55.43±30.28)u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40.34±28.32)umol/l, P<0.01.平均治疗天数,治疗组为(4.55±2.51)d,明显短比对照组(6.76±2.86)d, P<0.01.结论茵陈蒿汤联合宝乐安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