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焦炉工人肺功能情况,探讨焦炉逸散物对焦炉工人肺功能的影响,为职业卫生的评价和检测提供资料。方法:选取焦化厂中192名焦炉工人作为暴露组,120名非接触焦炉的工人作为对照组。对焦炉工人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肺功能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暴露组的咳嗽阳性率、咳痰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肺功能每分钟最大呼气量(MVV)、用力呼气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中段呼气流速(MMEF)、最大呼气流速(PEFR)、25%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25)和各项肺功能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焦炉工人的肺功能比非焦炉工低。  相似文献   

2.
苏新明  李文扬  于娜  刘刚  康健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3):1483-1484,1488
目的分析慢性咳嗽患者的呼吸生理指标,研究基础肺功能与支气管激发试验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9例慢性咳嗽患者行常规肺功能检测后加测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最大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的变化状况,并观察激发试验后肺功能上述几项指标下降及下降率与激发药物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69例受试者当中,基础肺功能正常45例,占总受试人数的65.22%;小气道功能异常者24例,占总受试人数的34.78%。45例基础肺功能正常者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接近阳性(由于激发试验引起剧烈咳嗽而终止)30例,占基础肺功能正常人数的66.67%。相比之下,24例小气道功能异常者加测支气管激发试验后11例为阳性,占45.83%。结论对于慢性咳嗽患者,尽管基础肺功能检测正常,也应将支气管激发试验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以筛选出由气道高反应引起的慢性咳嗽,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对包头市第二化工厂941名作业工人进行了肺功能测定。结果显示:接尘工人中男女性肺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用力肺活量第1秒呼出容积,用力肺活量实测最高值占预计值之比,1秒钟呼出容积占预计值之比及1秒钟呼出容积占用力肺活量之比5例均值随工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化工厂作业工人肺功能损害的混合型出现率明显高于阻塞型与限制型的出现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煤矿尘肺病患者肺功能的改变.方法测定876名煤矿尘肺病患者肺功能,观察肺通气功能指标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1秒量、1秒率、峰流速和用力呼气流速等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煤矿尘肺病患者肺通气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的减低,以1秒率和用力呼气中期流速减低更为明显.结论肺通气功能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特别是小气道功能1秒量、1秒率、峰流速和用力呼气流速等各项指标可作为煤矿尘肺病患者肺功能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泡一氧化氮测定(CaNO)在哮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20年1-7月就诊于该院门诊存在咳嗽、呼吸困难症状超过3周或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前瞻性行口呼气一氧化氮测定和肺功能检查,分为哮喘组和非哮喘组,比较两组CaNO、支气管树的NO浓度(FeNO)与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196例,其中男88例(44.9%),女108例(55.1%),哮喘组115例(58.7%),非哮喘组81例(41.3%),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FeNO(45.99±30.63)ppb高于非哮喘组(18.98±7.91)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CaNO(12.98±7.89)ppb高于非哮喘组(7.89±4.30)pp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NO与FeNO呈正相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pred)、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50%pred)、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EF75%pred)、用力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呈负相关.结论 哮喘患者FeNO和CaNO越高,提示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越严重,小气道功能越差.  相似文献   

6.
轻中度肥胖症对非吸烟成人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正常体重和患轻中度肥胖症的非吸烟成人的肺功能测定,探讨肥胖症对成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94例非吸烟成人,正常体重组22例,超重组24例,中度肥胖组48例,进行常规肺功能测定。结果中度肥胖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功能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和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比正常体重组的相应指标显著降低(P<0.05);中度肥胖组的呼吸道总黏性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较正常体重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度肥胖可导致限制性肺通气功能损害、小气道病变和气道总阻抗升高。  相似文献   

7.
20例轻-中型哮喘患者采用随机、交叉方式分组,分另于吸入博利康尼气雾剂或安慰剂吸入前、后15’、30’、60’、90’及120’时测定用力呼气肺量图中的下列指标:气流部分平均通过时间(MTT_p)、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0%)、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0%、中期流速(MMEF)及最大呼气流速值(FEER)。结果显示:吸入安慰剂后MTT_P异常率达76.3%,明显地高于上述其他肺功能指标(P<0.001)。提示MTT_P是一项检测气道阻塞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建立上海地区成人肺功能医学参考值范围和一秒率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正常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的健康成年体检者,对合格人群进行肺功能测定,根据华东地区肺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判断结果,以肺功能正常和基本正常2∶1的比例入选360例受试者,按年龄分为6组,每组60例,男女各半。收集14项肺功能参数:肺活量(VC)、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量(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7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KCO)。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为自变量建立新的预计值公式,并根据新公式推算各参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一秒率实测值占预计值的正常百分比。结果建立了新的肺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其中DLCO=5.206+4.314×性别("男"=1,"女"=0)-0.144×年龄(y)+0.098×身高(cm)+0.082×体重(kg),KCO=9.346-0.026×年龄(y)-0.031×身高(cm)+0.025×体重(kg)。推算出VC、FVC、FEV1、FEV1/FVC的正常值低限(LLN)(P5),FRC、TLC、RV、RV/TLC的LLN(P2.5)及正常值高限(P97.5),其中FEV1/FVC LLN(P5)=101.924-0.144×年龄(y)-0.118×身高(cm),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正常值低限为92%。结论在国内无肺功能参数医学参考值和一秒率判断标准,而目前华东地区弥散量预计值偏高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本项研究结果。FEV1/FVC的LLN或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92%可作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的诊断标准。FEV1  相似文献   

9.
对20~25岁的健康学生进行肺功能测定,肺活量(VC)、第一秒时间肺活量(FEV_1)、最大通气量(MBC)存在性别差异;而中期流速(MMEF_(25~75%))和第一秒时间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_1/FVC)无显著性差异。以身高(X_1),体重(X_2)为自变量,VC,FEV_1,MBC分别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肺功能指标和身高、体重有密切的相关性(P<0.05)。按体育锻炼指标将机体的素质分为较好、中等、较差3组,计算其肺功能实测值占预计值124.3±11.2%,105.8±13.3%,84.9±1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先天性脊柱侧弯(CS)与特发性脊柱侧弯(IS)患者肺功能参数的差异,阐明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弯患者61例,根据病因分为CS患者组(25例)和IS患者组(36例),分析两类脊柱侧弯患者肺功能参数的改变及其异同。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和Cobb角等基线情况相似。CS和IS组中分别有6例和12例存在通气功能障碍,15例和25例存在换气功能障碍。2组患者残气量(RV)、残气量/肺总量(RV/TLC)和残气量/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TLC%pred)3项肺功能均异常升高。CS组患者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显著低于IS组(P<0.05);IS组患者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pred)、最大分钟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与Cobb角均呈负相关关系(r=-0.54~-0.35,P<0.05);CS组患者TLC%pred与Cobb角呈负相关关系(r=-0.047,P<0.05)。结论: 不同类型脊柱侧弯对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产生影响,IS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较CS患者更为严重,对生活质量影响更大,需要早期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探讨吸入剂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对照组30例吸入沙丁胺醇粉雾剂,选取治疗后4周为观察点。结果观察组第一秒用力呼气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及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沙丁胺醇。  相似文献   

12.
左侧和右侧卧位平静呼吸基线的移位可以推算分侧肺功能,我们观察9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前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并进行位平静呼吸基线描记法(LPT)测定,由此推算术后上述指标的预计值,再与术后1-3个月内实际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肺活量或第一秒用力呼气量术后预计值与实测值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5(P<0.05)和0.716(P<0.05),其中7例术后肺活量实测值与预计值的差<200ml,6例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实测值与预计值的差<50ml。1例有广泛胸膜肥厚粘连,误差较大,其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实测值比预计值分别低895ml和480ml,资料说明LPT能准确反映分侧肺,有助于预计手术风险,推测术后健侧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陈俊松  李敏  汤昱 《浙江医学》2018,(7):722-724,738
目的探讨小气道功能指标在儿童哮喘缓解期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98例哮喘儿童进行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肺功能测定,比较小气道功能的变化以及缓解期小气道功能障碍组与肺功能正常组的临床特征。结果哮喘缓解期第一秒最大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2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均高于发作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缓解期小气道功能障碍组和肺功能正常组在年龄、规律吸入激素疗程、过敏性鼻炎病史、特异性皮炎病史、哮喘家族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气道功能障碍组患儿的病程长于肺功能正常组患儿,哮喘严重程度重于肺功能正常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气道功能障碍组哮喘重度风险是功能正常组的4.127倍(95%CI:1.755~9.707,P<0.05)。结论缓解期哮喘患儿小气道功能指标仍有异常,与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可用于缓解期哮喘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吸烟对检查对象肺功能的影响,总结其规律性,寻求可能的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到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研究对象共255例。吸烟组135例,非吸烟组120例。按常规检查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50%、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75、MEF50、MEF25)、呼气峰流速(PEF)。结果反映肺功能的指标FEV1、FEV1/FVC、MMEF、PEF、MEF50等在吸烟组明显下降,两组比较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50%、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速(MEF75、MEF50、MEF25)、呼气峰流速(P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者在尚无临床症状时,其肺通气功能已明显下降,肺功能的变化受吸烟影响,较长期大量吸烟的人的肺功能的减退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便携式肺功能仪与Jaeger大型肺功能仪测量参数的一致性,及其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用Jaeger大型肺功能仪和Medikro PRO便携式肺功能仪对151例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测定,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Bland-Altman方法对测量的8个参数: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recentage of predicte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 pred)、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orced expiratory flow at 25% of FVC exhaled,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FEF75)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与Jaeger肺功能仪相比,Medikro PRO便携式肺功能仪所测量的参数无显著偏倚,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90、0.986、0.962、0.969、0.935、0.958、0.935。且两种仪器前后两次测量的各参数的差值绝大多数(92%以上)都在95%的一致性区间内。结论 与Jaeger肺功能仪相比,Medikro PRO便携式肺功能仪所测量的各个参数无明显偏倚,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苯二异氰酸酯(toluene diisocyanate,TDI)作业工人的肺功能及血清特异性IgE抗体(S-IgE)的改变。方法收集某化工厂TDI作业工人76名作为观察组,并选取该工厂管理人员33名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FVC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ak expiratory flow, PEF)以及血清特异性IgE(S-IgE)、总IgE。结果TDI作业工人FVC%pred、FEV1%pred、FEV1/FVC较对照组有所下降,观察组的PEF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工龄〉8年组与工龄≤8年组工人的肺功能亦出现下降,其中FVC%pred、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IgE阴性作业工人相比,S-LgE阳性作业工人FVC%pred、FEV1%pred、FEV1/FVC降低(P〈0.05),PEF下降值更为明显(P〈0.05)。结论长期低浓度接触TDI,可引起肺功能下降。S-IgE阳性工人更易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肺功能受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患者高分辨CT(HRCT)Bhalla评分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3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完善肺功能检查,由2位影像科医师阅片行HRCT Bhalla评分,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为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84.5±22.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68.0±29.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2.1±15.8)%],支气管扩张患者HRCT Bhalla评分为(14.30±4.58)分。Bhalla评分与FVC%pred、FEV1%pred、FEV1/FVC%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VC%pred,P=0.01;FEV1%pred,P<0.01;FEV1/FVC/%,P<0.01)。结论 HRCT Bhalla评分与肺功能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帮助评价肺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吸烟人群与非吸烟人群的肺功能,探讨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辽宁省6个城市26 324人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经筛选和剔除后,对无症状的7 515名吸烟者及6 469名非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后的6个月内,由固定技师每隔2个月应用同型号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连续3次,取均值,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吸烟组与非吸烟组间以及轻、中、重组间的功能残气量(ERV)、残气量(RV)、深吸气量(IC)、肺活量(VC)、RV/肺总量(TC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通气功能比较:吸烟组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均较非吸烟组显著降低(P值均<0.05),而MVV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VC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轻、中、重组间MVV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VC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轻组与重组间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5),中组与重组间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反应小气道功能[25%呼气流速(FEF 25%)、50%呼气流速(FEF 50%)、75%呼气流速(FEF 75%)、中段呼气流速(MMEF)]的各项指标均较非吸烟组显著增高(P值分别<0.05、0.01);轻组与重组间FEF 25%、FEF 50%、FEF 7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轻组与重组间MME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吸烟者在尚无临床症状时,其肺通气功能已降低,随着吸烟年限和数量的增加,肺功能的损害也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脊柱侧弯畸形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少年和成人脊柱侧弯畸形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青少年组16例,均为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成人组15例,均为脊柱侧弯畸形。分析青少年和成人脊柱侧弯畸形患者的肺功能改变及其异同。结果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和肺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在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均下降,共振频率在两组均增加。青少年组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和功能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RC%pred)均下降;成人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下降。与青少年组比,成人组FEV1/FVC较青少年组显著降低(P〈0.05),共振频率较青少年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脊柱侧弯畸形导致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患者肺功能损害以肺容积下降为主,而成人脊柱侧弯畸形患者通气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陈建芳  徐亮 《吉林医学》2011,(34):7275-7276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联合孟鲁斯特钠(顺尔宁)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常规治疗的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对照组,加舒利迭和顺尔宁组(试验组)20例,随访观察半年。两组均于治疗前后查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两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肺功能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舒利迭和顺尔宁共同作用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