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肿瘤,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常规影像学方法在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预后判断、复发与坏死的鉴别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PET是反映肿瘤生物学特性的一种理想的非侵入性的功能显像方法,而PET/CT则实现了功能代谢图像与解剖形态图像的同机融合,为胶质瘤的诊断提供了功能代谢信息,弥补了常规影像的不足.目前已有多种分子影像途径及示踪剂用于脑胶质瘤的定位诊断及疗效监测.其中,11C-蛋氨酸(MET)PET/CT在脑胶质瘤的诊断、分级、预后评估、浸润范围的勾画、活检计划及放疗计划的制定、放疗后坏死病灶组织和肿瘤复发的鉴别诊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笔者就近年来11C-MET PET/CT显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成雪晴  陈云天  宋彬 《放射学实践》2022,(10):1322-1325
【摘要】尽管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在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的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随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假阳性率较高、观察者间一致性较差等不足。影像组学可从医学影像图像中挖掘高通量的定量影像特征,提高疾病诊断和预测效能。目前,前列腺MRI影像组学已广泛用于PC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Ca侵袭性评估及预测生化复发等方面。本文就MRI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CT在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CT表现,探讨CT在该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结果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CT表现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有关.初期(1~3 d),100%患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极期(4~10 d)50%患者CT表现异常,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斑片状低密度影、脑水肿、脑皮层下条片状出血影;恢复期(10~14 d)95%患者CT表现异常,主要为脑萎缩、脑沟增宽、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结论 乙脑脑实质损害的患者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颅脑CT灌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颅脑CT灌注成像原理为经静脉团注对比剂,对比剂首次通过受检组织的过程中对选定层面进行快速扫描,得到反映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的参数及图像.通过对参数及图像的分析,找出不同疾病的脑组织血流灌注特点,为颅脑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预测及疗效评价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疾病的脑功能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痴呆类疾病可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D)、皮克病、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等类型,它们各具不同的临床特点。神经心理学检查对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起一定作用。AD等痴呆疾病的神经影像学发展越来越迅速,其中18F-FDG PET脑功能显像技术可以早期发现AD患者大脑皮层顶、颞叶等区域葡萄糖代谢率降低,并且左、右半球不对称。18F-FDG PET方法还可以鉴别诊断AD与其他痴呆类疾病。  相似文献   

6.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能在活体人脑定位各功能脑区,研究脑的功能连接.本文基于静息态的应用模式,自局部脑区功能活动、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及脑功能网络层面,综述了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脑性瘫痪患儿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临床研究现状.今后需要进行多学科、多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探索脑性瘫痪患儿特异的功能影像学标记,为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及预后判断等提供客观和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fMRI已广泛用于人脑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状态下的功能学评估,可为脑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定量信息,是近年来MRI研究的热点.不同fMRI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不同,拟从DWI、PWI、MRS、定量磁化率成像(QSM)和BOLD成像的主要原理和临床应用进行概述.以本期脑功能成像专栏的7篇相关论文作为具体范例,供大...  相似文献   

8.
白雪  高阳  吴琼 《放射学实践》2023,(12):1634-1638
三叉神经痛(TN)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疾病,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基于血氧水平依赖信号能无创性地获得脑功能活动图像,可以评估TN的大脑功能异常,在更好地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和评估预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rs-fMRI在TN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脑小血管病是指由脑内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及毛细血管病变导致的一系列病理、临床、影像表现的综合征, 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与脑卒中、认知障碍及步态不稳等诸多疾病密切相关。目前, 传统MRI是影像诊断脑小血管病的最主要成像方法, 而静息态功能MRI能够从脑功能的角度对脑小血管病进行评估。该文旨在对静息态功能MRI的各种分析方法及其在脑小血管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2020年RSNA会议中枢神经系统方面的报告主要集中于:应用深度学习方法识别脑卒中和大血管闭塞;脑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及异质性、疗效评价以及预后判断;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的应用;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认知障碍的诊断、分类及疾病进展;扩散成像和颅内血管成像的新应用等.以分子影像学为主题的报告主要内容包...  相似文献   

11.
袁恩雨  宋彬 《放射学实践》2023,(9):1084-1088
【摘要】影像组学从医学影像图像中挖掘高通量的定量图像特征,能够无创地、可重复地定量评估病灶,拓展了影像学检查在肝细胞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价值。本文就近年来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病理特征预测、疗效预测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胰腺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仅10%左右[1],研究发现胰腺癌的早期精准诊治对于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肿瘤的诊断和评估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就AI在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切除性评估、放化疗疗效评估、预测预后、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1 AI在胰腺癌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超声内镜可以提供胰腺的高分辨率图像,目前被认为是检测胰腺病变最敏感的成像方式[2],  相似文献   

13.
病毒性脑炎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MRI鉴别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脑部MRI表现及鉴别两种疾病的可能性。 资料与方法 分析47例病毒性脑炎及43例ADEM病例的脑部MRI表现,按疾病分组,分析病灶的分布区域、大小、数目、强化的范围及形态的差别。 结果 病毒性脑炎脑内有多发或单发的对称或不对称大片状病灶,主要位于皮层、皮层下及基底节 丘脑区,MRI呈长T1 长T2 信号,增强扫描22例,显示病灶强化者11例,其中呈大片状或脑回状强化者7例。ADEM中脑内有多发对称或不对称斑片状病灶,主要位于双侧脑室周围及额颞顶枕叶白质区,MRI呈长T1 长T2 信号,增强扫描18例,显示病灶强化,呈环形或斑点状强化者13例。两种疾病在病灶的分布区域、大小、强化的范围及形态存在差异(P<0.05);病灶的数目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综合分析病毒性脑炎及ADEM病例的脑部MRI表现,MRI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治疗监测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高原脑水肿的脑功能与脑图像研究是揭示高原脑水肿本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提高,使高原脑水肿的脑功能与脑图像的临床研究取得显著进展。本文旨在综述国外在脑功能与脑图像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分析综合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综述。结果:通过对高原脑水肿患者的脑功能与脑图像研究,对于提高对高原脑水肿本质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22年RSNA年会头颈部影像学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于头颈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介入放射学方法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多模态影像学及人工智能在甲状腺/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子分型及预后预测方面的研究,高端CT系统对颞骨和鼻窦的诊断价值,头颈部其他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评估。本文将对以上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免疫介导、不断进展的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提高MS早期诊断、促进临床早期治疗、监测病灶动态演变对延缓MS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尤为关键。MRI作为重要检查技术, 广泛应用于MS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本文对MRI在MS疾病中诊疗和科研热点的重要进展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7.
预后评估是外伤性颅脑损伤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最主要的评估手段是临床评分与影像学。近年来神经功能影像学在损伤脑组织的分子水平、代谢、脑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方面提供了崭新的信息,从不同侧面反映损伤局部的病理变化与功能改变,在昏迷的预测、皮质脊髓束功能恢复、认知障碍及其恢复,以及神经可塑性与功能重组等预后评估方面涌现出了较多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影像学与早期诊断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引起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一种进展性脑变性疾病。随着神经精神学的进展及影像评估技术的应用,AD的诊断准确率有了显提高。在AD的诊断、病程预测和药物疗效评价中,影像学已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推荐的首选影像检查手段仍是常规CT和MRI。PET、SPECT及功能性MRI技术也已被证实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引起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一种进展性脑变性疾病.随着神经精神学的进展及影像评估技术的应用,AD的诊断准确率有了显著提高.在AD的诊断、病程预测和药物疗效评价中,影像学已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推荐的首选影像检查手段仍是常规CT和MRI.PET、SPECT及功能性MRI技术也已被证实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预后评估是外伤性颅脑损伤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最主要的评估手段是临床评分与影像学.近年来神经功能影像学在损伤脑组织的分子水平、代谢、脑功能、血流动力学等方面提供了崭新的信息,从不同侧面反映损伤局部的病理变化与功能改变,在昏迷的预测、皮质脊髓束功能恢复、认知障碍及其恢复,以及神经可塑性与功能重组等预后评估方面涌现出了较多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