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以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为主要特征的情志类疾病,激素和抗抑郁类药物是目前治疗常用药物,但存在一定局限性。该病病因复杂,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晰。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以及协调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等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发现针灸、中药等中医药疗法可以通过提高神经递质水平,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途径减轻抑郁症状、改善预后,且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有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假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目前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较为热门,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副作用少等优势。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部分补肾药具有抗抑郁效果,其作用机制不一,大多作用于脑神经递质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归纳总结了补肾药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黄精、石斛抗抑郁的机制,为从肾论治抑郁症及选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抑郁症是目前高发的精神类疾病,其部分属于中医郁证范畴。临床和基础研究均表明,针对郁证"六郁"所设的越鞠丸,对抑郁症同样具有较好的疗效。故对近年来关于越鞠丸抗抑郁的理论探索及主要针对的临床抑郁症类型进行综述,并结合越鞠丸抗抑郁作用的实验研究成果,探讨目前越鞠丸抗抑郁研究对临床用药剂型和治疗范围的启示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为越鞠丸抗抑郁的中医临床运用提供更多的思路,为中医药抗抑郁新药的研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情感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心境低落和情绪障碍,与神经递质表达异常、炎性因子分泌、神经细胞通路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持续紊乱、肠道菌群环境改变及线粒体结构异常等诸多因素有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西医临床上主要以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可以发挥短期疗效,但长期服用会引起不良反应。中医药强调心身一体的整体观及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使其在防治抑郁症方面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而且现代研究表明中医药多靶点、多机制、多途径的作用方式在抑郁症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抑郁症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药、中药复方被证实可以调节改善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因此本文系统整理了近5年文献库中有关中医药改善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文献,将从中医药影响神经递质及其受体表达、改善神经细胞可塑性及相关信号通路、调节炎性因子分泌及改善HPA轴的紊乱方面,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环境进而改善抑郁症方面和中医药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善抑郁症方面进行归纳阐述,研究发现大部分中药主要通过影响神经递质表达及改善神经信号传导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而调节改善肠道菌群环境以及线粒体功能的中医药研究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以为未来更好探究抑郁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抗抑郁实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目前中医药抗抑郁动物实验的研究水平和不足之处。方法:通过搜集文献,整理分析近10a从动物模型、治法、机制等不同角度开展的一系列中医药抗抑郁动物实验研究。结果:目前中医药抗抑郁动物实验建立了多种动物模型,包括一般实验动物抑郁模型、合并相关性疾病的动物抑郁模型、模拟中医证候的动物抑郁模型,符合中医辨证的要求;治疗抑郁的方法有:中药复方、单味中药、电针等;抗抑郁实验机制研究有:干预神经递质研究、整体影响神经内分泌轴、调节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因子等。结论:中医药抗抑郁动物实验研究水平不一,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存在一些值得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开心散类方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为研究组方相同、配比不同的6个开心散类方对慢性应激大鼠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并结合类方的入血成分差异,比较其抗抑郁作用,探讨药效-配伍的关系及可能的药效机制。利用经典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并建立HPLC和UPLC-Q-TOF-MSE检测方法,研究大鼠海马和皮层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的含量变化和部分类方的入血成分。结果显示,《备急千金要方》之定志小丸显著增加了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得分,并且明显增加了模型大鼠海马NE,5-HT的含量以及皮层NE,DA,5-HT的含量,抗抑郁作用最显著;《古今录验》之定志丸明显增加了模型大鼠的糖水偏嗜度和旷场得分,显著增加了模型大鼠海马NE的含量以及皮层NE,DA,5-HT的含量,显示了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医心方》之开心散显著增加了模型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了模型大鼠海马NE和皮层DA的含量;《千金翼》之补心汤明显增加了模型大鼠海马5-HT和皮层DA的含量;《医门方》之开心丸只显著增加了模型大鼠皮层DA的含量;《千金要方》之开心散未见抗抑郁作用。结果表明,类方抗抑郁作用的不同可能与入血成分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7.
宫文霞  周玉枝  李肖  秦雪梅  杜冠华 《中草药》2016,47(21):3905-3911
通过文献分析,总结了当归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现状,发现当归所含的有机酸类、苯酞类、多炔类成分具有良好的抗抑郁、神经保护及单胺类递质再摄取等作用。当归抗抑郁作用的机制与其对神经损伤、神经递质系统紊乱和氧化应激等方面具有改善作用相关,以期为当归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的现状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相关文献所占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其中针灸、中西医结合、中药方剂等方面关于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通过检索近五年相关文献,就逍遥散及其类方治疗抑郁症的主要作用机制展开综述,发现逍遥散及其类方可能通过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通路及受体的表达、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肝组织代谢等发挥抗抑郁作用,其中,逍遥散干预BDNF/CREB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的表达与功能,改善应激损伤神经元状态,对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类精神疾病,以心境低落为核心症状,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等特点近年来许多学者以代谢组学为研究平台,探讨中医药在抗抑郁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近年来基于代谢组学研究中医药抗抑郁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抗抑郁中药药效生物标记物29种(抑郁生物标记物)及其作用机制、药效评价等相关进展,以期为中医药抗抑郁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综述开心散及其有效成分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开心散抗抑郁作用的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细胞保护作用方面,而抑郁症的其他发病机制,如对神经递质受体作用的研究尚未涉及。开心散抗抑郁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主要涉及人参皂苷、远志皂苷、远志酮、茯苓多糖等,研究范围较为局限。作者认为,可利用网络药理、复杂网络技术研究开心散复方抗抑郁各有效成分的多靶点、多环节、相互调节的作用,以阐释开心散全方的物质作用基础及药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1995-2001年中药内治、外治疗法及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急性胰腺炎胰腺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大黄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胰腺组织细胞转化因子β1(TGFβ1)的表达、DNA合成及总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胰腺再生角度探讨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雨蛙肽(caerulei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并于大黄素治疗前后6、24、48、72及96h处死大鼠。同时应用RT-PCR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胰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同位素体外掺入法测定胰腺组织DNA合成以及Lowry′s法测定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结果大黄素治疗后血清淀粉酶显著下降。正常胰腺组织、胰腺炎诱导后6h未见TGFβ1mRNA表达。TGFβ124h后出现表达,72h时达高峰。大黄素治疗后6h即可检测到TGFβ1mRNA表达,且24、48h时表达均较非治疗组显著增强,并于48h时达最大值。同时胰腺炎诱导后72h,胰腺组织DNA合成显著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DNA合成明显增加,胰腺炎诱导后48h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下降,大黄素治疗后96h显著增加。结论大黄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因子TGFβ1基因表达增强,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刺激多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增加胰组织DNA合成和蛋白含量,参与胰腺细胞修复、再塑过程。  相似文献   

16.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中风先兆证是与中风病有密切联系的临床综合症,它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以反复发作的眩晕、一过性偏身麻木、瘫软、语涩、晕厥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中风病。大多患者如能及时治疗和调护,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造模给予左归丸悬浊液灌胃。切取出生后21 d仔鼠的背部皮肤,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仔鼠皮肤显微结构形态,测量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仔鼠皮肤分泌型糖蛋白3a(Wnt3a)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量,免疫双荧光检测皮肤内自噬指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人死骨片1-泛素结合蛋白p62(SQSTM1-p62)的表达。结果:正常组仔鼠皮肤层次清楚,结构正常,肾虚组真皮层胶原排列疏松,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组成基本正常;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在皮肤的表皮层增厚,真皮层变薄(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厚度的改变明显恢复(P<0.05)。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同时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的LC3的表达上调,SQSTM1-p62表达下调;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可以逆转SQSTM1-p62和LC3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左归丸可以通过增加仔鼠皮肤内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调皮肤细胞自噬水平,改善先天肾虚仔鼠皮肤异常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