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铅对大鼠海马脑片谷氨酸递质体外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铅损害学习记忆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采用大鼠海马脑片观察铅在体外对谷氨酸递质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3.1~50.0μmol/L铅使海马脑片无钙状态下的3H-DL-谷氨酸自发性释放量增加23.2%~66.2%,并有剂量-效应关系。但在含钙介质中,当铅染毒剂量从1.0μmol/L增加为50.0μmol/L时,3H-DL-谷氨酸的自发性释放量减少22.6%~55.3%,而高钾去极化释放量增加89.3%~332.1%,而且均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表明铅对谷氨酸递质自发性和去极化释放过程均有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2.
接触铅女工孕期血铅动态及对新生儿体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某蓄电池厂接铅女工妊娠初期和分娩期血铅、血锌卟啉(ZPP)值动态变化及其与对照女工进行比较。接铅组女工血铅持续保持高水平,达0.98μmol/L,ZPP1.35μmol/L,婴儿脐带血铅达0.90μmol/L,ZPP1.ll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女工(血铅0.26μmol/L,ZPP0.51μmol/L,脐血铅0.34μmol/L,脐血ZPP0.78μmol/L)。并分析了血铅、血ZPP持续升高的意义、相关关系和对新生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硒和维生素E对人白血病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敬  张军 《营养学报》1998,20(3):312-317
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法,流式细胞术(FCM)研究硒和VE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非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Se(5~11μmol/L)对于HL-60,K562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FCM表明,在Se(8μmol/L)作用6~72h后,HL-60和K562细胞分别出现G1和S期阻滞现象。VE在100~300μmol/L范围内对HL-60细胞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而在10~300μmol/L范围内对K562细胞同样具有显著性抑制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效应。VE(100μmol/L)作用6~72h后,HL-60,K562细胞分别被阻滞于S期和G1期。值得注意的是Se与VE对HL-60和K56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恰恰相反。结论:硒的抗癌作用和VE的抗癌作用是互补的,不能互相替代  相似文献   

4.
四氯化碳对分化阶段大鼠胚胎神经元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大鼠胚胎中脑组织神经细胞作微团培养,培养物用1~4μmol/L四氯化碳染毒,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细胞膜和亚细胞结构的改变,同时测定过氧化脂质分解产物丙二醛的含量、结果显示,1~2μmol/L四氯化碳影响细胞集落形成并致细胞肿胀,3~4μmol/L四氯化碳致细胞膜和亚细胞器受到严重损伤。四氯化碳可使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并与膜破坏的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5.
锌激活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肌醇磷脂信号转导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小波  王瑞淑 《营养学报》1999,21(3):263-267
目的: 研究锌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肌醇磷脂信号转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颅骨分离出成骨细胞,于 D M E M 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10μmol/ L、25μmol/ L 及50μmol/ L Zn2 + 剂量组:分别测定了 Zn2 + 对成骨细胞长期或短期作用后蛋白激酶 C( P K C) 活性及三磷酸肌醇( I P3) 含量的变化。根据被磷酸化多肽底物的量测定 P K C 活性,按照3 H m yo 肌醇掺入及层析分离法测定 I P3 含量。结果: (1) 三个不同剂量的 Zn2 + 作用于大鼠成骨细胞3 天后, I P3 含量及 P K C 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 Zn2 + 剂量的增加, I P3 含量及 P K C 活性有相应增加的趋势;(2) 在短期实验中,25μmol/ L Zn2 + 对成骨细胞的作用比较明显,仅作用15 分钟, I P3 含量即明显提高,且在以后的各个作用时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时间效应曲线平坦;50μm ol/ L Zn2 + 组 I P3 含量在各个时点略低于25μmol/ L Zn2 +组;10μm ol/ L Zn2 + 组略高于对照组。25μmol/ L Zn2 + 、50μm ol/ L Zn2 + 组 P K  相似文献   

6.
铅染毒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及神经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者研究了铅染毒对大鼠神经行为功能、海马中单胺类递质及脑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 333.3mg/kg剂量组(Pb-B为6.23μmol/L)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到影响,266.7mg/kg(Pb-B为4.20μmol/L)和1333.3mg/kg剂量组大鼠的运动改变,情绪状态不稳定;海马中多巴胺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有随染毒剂量增高而降低的趋势,而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水平有随染毒剂量升高  相似文献   

7.
铅致心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心肌细胞培养体外模型.探讨了铅致心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及锌对其改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铅可使乳酸脱氢酶(LDH)及谷草转氨酶(GOT)的漏出增加,且呈剂量-时间反应关系.铅先损伤质膜,后损伤线粒体膜;铅致酶漏出的剂量与其抑制酶的剂量有交叉;锌对铅所致的LDH及GOT漏出无明显影响.从而提示,铅致心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可能是铅心脏毒性的一个机制,锌对铅所致的心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獐铅暴露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ao W  Li Z  Wang Z  Wang N  Zhao X  Chen Y  Li H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6):357-359
目的 探讨低水平铅暴露是否对儿童听觉发育产生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和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儿童血铅值以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比较低血铅组和高血铅组之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波间期是否有差异。结果 有效样本88例儿童中低血铅组46例,血铅值0.17-0.45μmol/L,平均0.30μmol/L。高血铅组42例,血铅值0.58-1.42μmol/L,平均0.78μmol/L,平均0.3  相似文献   

9.
Cr(VI)对人胚肺细胞p53及抑癌基因p21(WAF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人类致癌物Cr(VI)对抑癌基因p53及其下游的抑癌基因p21(WAF1)在多阶段致癌中的作用。方法采用Northern杂交技术,观察不同浓度K2Cr2O7对人胚肺细胞内p53及WAF1表达的影响。结果Cr(VI)对p53表达的影响呈双相作用,0~1.250μmol/L范围内K2Cr2O7抑制p53的表达;1.250~5.000μmol/LK2Cr2O7可刺激p53的表达。WAF1的变化趋势与p53相一致,即1.250μmol/LK2Cr2O7可明显抑制WAF1的表达,而随着K2Cr2O7浓度的增加,WAF1的表达也呈升高趋势。结论低剂量K2Cr2O7影响下的p53及WAF1的低表达可能在Cr(VI)多阶段致癌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铅接触对神经行为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的6项分测验并采用因子分析法研究铅接触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铅接触工人共78名,平均血铅浓度为2.14μmol/L;对照工人共76名,平均血铅浓度为0.20μmol/L。两组除工龄、人均月收入外,其他因素均差异无显著性。对铅接触工人研究发现,在血铅≥2.72μmol/L时,运动协调功能和记忆力发生改变。分组研究发现,血铅水平与5种因子得分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体外培养的小鼠S180肉瘤细胞进行1~4次的高温(43℃、30min)处理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测量肉瘤细胞膜电位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受热损伤的肉瘤细胞膜电位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1),细胞膜发生去极化。提示,细胞膜去极化是肿瘤细胞热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小儿外部性脑积水的共性,并对其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预后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62例外部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及CT表现、治疗方法、预后等情况给予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外部性脑积水患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是依赖脑CT的特殊变化,治疗主要是对原发病的治疗,预后一般良好。结论:外部性脑积水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婴儿早期多种病因导致的脑发育异常。临床应注意与脑萎缩、脑发育不良相鉴别并要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0.697nmol/L、1.393nmol/L顺式氯氰菊酯处理嗜人按蚊、斯氏按蚊和白纹伊蚊3龄幼虫,待生长至4龄,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及蛋白酶、酸酯酶活力观察3种坟幼虫上述各种指标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幼虫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蛋白酶、羧酸酯酶活力显著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或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结果面式氯氰菊酯对不同蚊种的影响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4.
肝炎病毒在朝鲜族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相互作用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12例延边地区朝鲜族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进行了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HBV、HCV和HDV)的检测。结果,PHC组HBV、HCV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OR值分别为22.33和6.20;合并HBV、HCV混合感染的OR值为85.87,其相对超额危险度为36.31。其中61例HBsAg阳性肝癌的HDV血清标志检出率26.22%,明显高于65例HBsAg阳性的肝炎对照组。提示HBV、HCV感染在朝鲜族PHC的发生中有显著的病因协同作用;且HBV、HDV的混合感染可能促进肝脏疾病的恶化  相似文献   

15.
环境香烟烟雾对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香烟烟雾(ETS)污染环境模型,研究ETS对大鼠甲状腺抗氧化能力以及血清FT4、TSH、TG等的影响。结果发现:ETS暴露6周后,大鼠体重和甲状腺相对重量在2h组明显下降,甲状腺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增高;血清FT4水平升高,TSH无明显变化,且与FT4无相关性,TG在1h组明显降低,提示ETS可对甲状腺造成脂质过氧化损伤。甲状腺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可能与ETS中尼古丁对交感神经的刺激以及5′脱碘酶活性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测定碘的高效液相色谱光度法,结果为:ShimpackDIOL150柱,甲醇-001mol/L磷酸(10∶90)作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224nm。线性范围为0010~10mg/L,检出限为1μg/L。用于奶粉和食盐测定时,相对标准偏差为29%~87%,加标回收率为93%~103%。  相似文献   

17.
牛磺酸对青少年初始血压高者糖耐量及盐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6 例血压偏高少儿(HBP组)服牛磺酸前及连续服牛磺酸3 周后,分别进行OGTT及盐敏感性试验,测定服牛磺酸前后的胰岛素、血清儿茶酚胺及红细胞游离Ca水平,并与66 例按年龄及性别配对的正常血压少儿(NBP组)比较。结果显示:牛磺酸可使OGTT曲线的峰值水平、血压、胰岛素、血浆儿茶酚胺与红细胞内游离Ca浓度显著降低,但不伴有空腹血糖的改变。盐敏感性在服用牛磺酸后显著下降,但停服30天后又恢复至以前状态。提示牛磺酸可能对改善少儿初始血压高者的胰岛素抵抗及盐敏感性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地高辛标记探针杂交方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应用1对通用型引物检测36例新鲜活检宫颈癌组织中HPV,凝胶电泳分析与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印迹杂交(SouthernBlot)及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斑点杂交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667%、694%、694%,结果基本一致。应用3对通用型引物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HPV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22%(26/36)、750%(27/36)、632%(12/19),总的检测阳性率为917%(33/36);在β球蛋白基因阳性的27例宫颈癌组织中,总的检测阳性率为900%(24/27)。说明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地高辛探针检测HPV方法可应用于宫颈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糖和脂肪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断面设计,随机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02 例,按高血压病家族史、性别、年龄配对选择102 例正常血压者作为对照,比较胰岛素、糖、脂肪及细胞内外离子在两组的分布特点。结果显示:①高血压病组胰岛素、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Ch)水平高于正常血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血压组,但无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病组的甘油三酯(TG)及血清和淋巴细胞内Na+ 、Ca浓度均高于正常血压组,血清钾则低于正常血压组,且有统计学意义;②简单相关分析发现:胰岛素水平与LDL-C、Ch、TG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血糖水平与Ch、TG呈正相关,收缩压和舒张压(DBP)与BMI和TG呈正相关;BMI与TG呈正相关,均有统计学差异;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DBP和平均压与胰岛素及血清Na+ 、K+ 、Ca和淋巴细胞内Ca呈正相关。结论:提示高血压病患者有胰岛素水平增高和胰岛素抵抗的趋势,胰岛素、糖和脂肪代谢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胰岛素和体内一些阳离子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环境香烟烟雾对大鼠碘代谢及甲状腺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环境香烟烟雾(EST)模型,观察大鼠碘代谢及甲状腺超微结构变化的结果表明:EST接触组肝脏和粪碘含量增高,血、尿及甲状腺碘含量下降;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膜完整性缺损和变形,以上变化均与接触时间有关。提示:EST对机体碘摄取和吸收有抑制作用。接触组肝碘含量异常增高,可能与肝中5′脱碘酶活性受抑制有关。EST有可能是碘缺乏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