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目的 了解浙江省湖州市自然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在湖州市按农村山区、农村平原水乡、城镇,随机抽取1666名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结果 湖州市自然人群HBV标化流行率为36.47%,乙肝流行率<10岁组儿童最低,为4.93%;HBsAg携带率为4.14%,10岁以下携带率为0;低于全国和全省人群乙肝流行率.结论 湖州市乙肝流行率已从高流行区进入中流行区,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顺德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 PV )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该地区妇女 H PV感染型别的分布特征。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佛山市顺德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及合作单位就诊的1940例患者进行高危型 H PV、低危型H PV等基因分型检测。结果顺德地区1940例妇女H PV总感染率为16.86%,其中感染高危型 HPV患者占74.01%。不同年龄段的HPV检出率具有差异,21~30岁组的检出率最高(31.27%),61~70岁组妇女最低(5.70%),各年龄组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6,P<0.05)。其中高危型H PV感染检出率在各组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P<0.05),但低危型、不确定型及混合感染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PV感染型别中检出率较高的3种型别为 HPV16、52、58, HPV16在各年龄组的分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0.05),而 HPV52、58在各年龄组的分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顺德地区妇女 H PV 感染率较高的型别有16、52、58、18等,随着年龄的增长H PV感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特征:8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活动性和迁延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特征及其差异。方法:以2003-02/2004-12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年龄≥18岁,排除肝性脑病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按自然情况分组:年龄≤40岁36例,&;gt;40岁46例;文化程度初高中者48例,高中以上者34例;按病种分组: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38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4例;按实验室检查结果分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28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43例。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49例,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33例。白蛋白/球蛋白≥l者49例,白蛋白/球蛋白(1者33例。所有患者分别接受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测试(标准分≥50分设定为有抑郁或焦虑情绪),进行不同分组间的评分比较。结果:82份问卷均完整合格。①患病率:82例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为35%(29/82),焦虑的患病率为32%(26/82)。②不同分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自然情况中,&;gt;40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患者标准分明显高于≤40岁、普通初高中患者(P(0.05)。从临床特点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标准分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P(0.05);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和白蛋白/球蛋白(1者的标准分均明显高于丙氨酸转氨酶(3倍正常值上限和白蛋白/球蛋白≥l者(P(0.05)。结论:抑郁患病率35%,焦虑患病率32%,中年以上及受过高等教育抑郁和焦虑发生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抑郁及焦虑症状重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了解本县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4030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6项。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4.46%,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46.52%,两对半全阴性儿童1898例,占47.09%;大三阳130例,占3.22%;小三阳40例,占0.99%。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阳性率为3.10%。结论来本院检查的4030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4.46%,低于我国成人乙肝病毒携带率;Pre-S1与HBeAg有一定相关性,能一定程度反映乙肝病毒增殖情况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5.
笔者2005-05-06、2009-03-05在平潭县开展乙肝病毒携带者大面积普查,样本来源为自愿参加清晨空腹定时定点血样采集的健康体检者(检查免费)和产科产妇.试剂由新创公司提供,用酶联免疫法检查乙肝两对半.结果发现:15岁及以下少年乙肝病毒感染率约20%,16~35岁青年大约40%受乙肝病毒感染,36岁及以上人群大约70%受乙肝病毒感染.育龄女性乙肝病毒携带率高达22%~26%,即使接种了乙肝疫苗,母婴垂直感染风险仍大于50%.新生儿从母体感染乙肝概率仍高达10%,人群中约有5%可能属于基因缺陷,即使强化接种,对乙肝疫苗接种无应答.这些均提示未来至少30年内我国部分地区仍然是乙肝高发地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对青少年落实强化乙肝疫苗接种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对20岁以下青少年实施免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普查,凡未感染乙肝病毒、对乙肝病毒无免疫抗体者实施免费预防接种,可以达到减少医疗费用,减轻医保费用压力.但乙肝疫苗的质量,预防接种的时间、方式、方法,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庆市长寿区2002年以前出生的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方法随机抽取该城区适龄儿童267例、农村儿童248例进行调查。结果该区3-6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72.23%,首针及时接种率为62.14%,全程接种率为65.45%,全程及时接种率为53.20%;城市儿童的几项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X^2=56.42、31.97、35.94和9、00,P〈0.005);城市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农村儿童(X^2=4.00,P〈0.05)。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如何提高农村地区儿童的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加强食品卫生工作的管理,本文对2003~2007年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统计。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3~2007年贵南县食品从业人员4540人,年龄18~55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衡水市乙肝感染状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结果乙肝五项结果出现阳性模式13种,表面抗原总阳性率3.21%,大、小三阳阳性率年龄分布:20~29岁0.82%、30~39岁1.58%、40~49岁2.95%、50~59岁3.12%、60~69岁2.86%、≥70岁2.78%。乙肝患病率在男女之间危险比为:1.68。结论本市乙肝患病率40~69岁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该辖区内7~<13岁健康儿童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为全市制定免疫防控策略及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全市7~<13岁健康儿童4616例,采用 ELISA 进行4种抗体检测。结果广水市7~<13岁健康儿童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4.41%、93.07%、93.78%、68.72%,前3种抗体保护水平均在85%以上,4种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87.08,P=0.000)。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41,P=0.071)。麻疹、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71,P=0.000;χ2=25.174,P =0.000;χ2=283.641,P=0.000)。4种抗体阳性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89;χ2=1.017,P=0.313;χ2=0.018,P=0.892;P =0.639,P=0.424)。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全市17个乡镇/社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9,P =1.000;χ2=0.117,P =1.000;χ2=0.134,P=1.000)。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在17个乡镇/社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179,P =0.001)。结论广水市7~<13岁健康儿童麻疹、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达到了保护率,但乙型肝炎抗体水平有待提高,应继续加强监测工作,强化查种补漏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乙型肝炎(乙肝)感染大国,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为57.6%、携带率为9.75%,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HBV,估计目前全国有慢性乙肝患者2 000万人,其中>40%的感染人群是通过母婴途径的传播.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公布的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1],在儿童中间下降得更为明显;这首先要归功于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LHBs)与 HBV 复制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3年8~11月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17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LHBs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HBV 表面抗原(HBsAg)及 HBV e 抗原(HBeA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HBV‐DNA 。按 HBeAg 结果分为 HBeAg 阳性组(58例)和 HBeAg 阴性组(112例)。比较 LHBs 和 HBV‐DNA 的阳性率,同时分析 LHBs 水平与 HBsAg 浓度及 HBV‐DNA 拷贝数的相关性。结果 HBeAg 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 阳性率与 HBV‐DNA 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 >0.05);HBeAg 阴性患者血清中,LHBs 阳性率与 HBV‐DNA 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χ2=5.349,P<0.05)。 LHBs 水平与 HBV‐DNA 拷贝数(r=0.979,P<0.05)、HBsAg 浓度(r=0.923,P<0.05)呈正相关。结论 LHBs 是从蛋白水平反映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的可靠指标,尤其是对 HBeAg 阴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该地区预手术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状况及其HBV血清标志物的表达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预手术者静脉血,以ELISA法检测HBV五种标志物.结果 在4 853例标本中,共发现十种HBV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HBsAg、抗-HBs的阳性率分别为2.25%、20.73%.结论 该地区预手术人群HBV的感染低于全国人口的整体感染水平.手术前HBV的血清学检测非常重要,为防范与化解医患纠纷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立时间分辨荧光方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以及乙肝核心抗体(HBcAb)(俗称乙肝两对半)的检出限(LOD),以指导其检测结果的合理解释与应用。方法参考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化委员会(CLSI)EP17-A文件提供的方案和相关文献,建立实验室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的空白限(LOB)及LOD。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的LOB分别为0.042 5ng/mL、0.500 5mIU/mL、0.000PEIU/mL、0.997DRU/mL、0.091DRU/mL;LOD分别为0.163ng/mL、1.203 mIU/mL、0.401PEIU/mL、1.756DRU/mL、0.350DRU/mL。结论时间分辨荧光方法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均有较低的检出限,可较敏感地检出血清乙肝两对半中的各项抗原及抗体,早期指导临床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疗效的观察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观察其血清学转换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变化趋势,探索乙肝病毒血清学转换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襄阳地区两家三甲医院乙肝肝癌患者病历,统计其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感染乙肝时间,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对仍在院的乙肝肝癌患者,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水平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1475例乙肝肝癌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51~60岁的人数最多;乙肝肝癌患者感染乙肝时间大多分布于10~<20年;HBV-DNA阳性率为61.47%,且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多位于103~106 copies/mL;最常见的乙肝“两对半”模式是“小三阳”;抗-HBs阳性的患者也不少,占12.17%;2013-2016年,HBV-DNA定量检测结果不同区间变化趋势不同。结论性别、年龄、家族史、感染时间是乙肝肝癌的高危因素。肝癌患者HBV-DNA检测结果多为阳性,需定期监测HBV-DNA载量并综合乙肝“两对半”及肝功能结果来指导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同诊断试验方法。方法选取该院行肝脏活检的患者68例,A 组12例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B 组27例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阴性,且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的患者;C 组11例为 HBsAb 阳性,且 HBcAb 阳性的患者;D 组18例为 HBsAb 阴性、HBcAb 阳性的患者。检测外周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肝组织 HBV DNA 的表达。结果 A 组患者为显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血清学、PBMCs 、肝组织 HBV DNA 检测均提示 DNA 阳性。 HBcAb 阳性的患者(C 、D 组)其隐匿性 HBV 感染的比例较 HBcAb阴性(B 组)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 HBV 感染在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对于高危患者(合并丙型肝炎或 HBcAb 阳性)应常规检测 HBV DNA ,联合多种检测方法可提高隐匿性 HBV 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昆明地区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隐性感染状况和相关实验室特征.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对244例抗丙型肝炎病毒IgG类抗体[抗-HCV(IgG)]阳性血清标本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M)检测,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胆红素(Bil)水平.选择HBsAg阴性标本,以巢式PCR技术和荧光PCR技术进行HBV DNA定性及定量检测.结果 244例抗-HCV(IgG)阳性标本中HBsAg阴性198例,其中HBV DNA阳性76例,丙肝患者合并HBV隐性感染率为31.15%(76/244),包含5种HBVM模式,分别为抗HBs(+)、抗HBe(+)、抗-HBc(+)4例(A组),抗HBe(+)、抗-HBc(+)40例(B组),抗HBs(+)、抗HBc(+)5例(C组),抗-HBc(+)24例(D组),HBVM全阴3例(E组),B组所占比最高(P<0.05),D组HBV DNA平均含量最高(P<0.05).90.8%(69/76)的标本ALT、Bil均增高.老年男性为丙肝伴HBV隐性感染高发人群.结论 该地区丙肝合并HBV隐性感染发病率较高,且HBVM种类多样.HBV DNA检测是判断丙肝患者HBV感染状况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HBV-DNA、HBV-preS1、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探讨LHBS与后3者的相关性及LHBS在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LHBS、HBV-preS1、HBeA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DNA的检测方法为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91例HBV感染者血清中,LHBS的OD值与HBV-DNA拷贝数对数值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s=0.652,P0.01),LHBS与HBV-DNA、HBV-preS1、HBeAg间均相关(P0.01),且阳性率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BS的阳性率最高。在HBV-DNA阳性和HBV-DNA阴性组中,LHBS与HBeAg阳性率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HBS与HBV-preS1的阳性率在HBV-DNA阴性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HBS更为敏感。在HBeAg阴性组中,LHBS与HBV-preS1、HBV-DNA的阳性率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HBV-preS1、HBV-DNA均高。结论LHBS是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程度的敏感、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周玉清 《全科护理》2008,6(32):2931-2932
针对母婴传播的4大途径对孕产妇进行严格的产前检查和尽量采取自然的分娩方式,同时对分娩时所使用的产包、器械、分泌物进行处理,环境以及医务人员的临床分娩中手进行消毒,并进行疫苗的接种等,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居民乙型肝炎(乙肝)感染状况,及时防治乙肝病例。方法采用 ELISA 检测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参照 GB15990-1995标准进行病例诊断。结果居民感染率为42.29%,男性感染率43.30%,女性感染率41.12%;两性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乙肝感染病例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07例乙肝感染者单项检测,HBsAg 阳性检出率最高,为93.16%,抗-HBs 检出率最低,仅6.84%。HBsAg、HBeAg 和抗-HBc 三项阳性组合模式检出率达23.45%。结论居民乙肝病毒感染率高,且存在大量具有传染性的乙肝病例,必须加强居民乙肝的预防与治疗意识,阻断病毒向周围扩散。  相似文献   

20.
针对母婴传播的4大途径对孕产妇进行严格的产前检查和尽量采取自然的分娩方式,同时对分娩时所使用的产包、器械、分泌物进行处理,环境以及医务人员的临床分娩中手进行消毒,并进行疫苗的接种等,以有效阻断母婴传播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