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铁皮石斛中有效活性成分石斛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的影响,为铁皮石斛药材的加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红外线、烘干、微波、真空冷冻4种方法干燥铁皮石斛,采用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露糖含量,分析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多糖及甘露糖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铁皮石斛中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中多糖和甘露糖含量最高,明显优于另外3种干燥样品(P<0.05)。结论 真空冷冻干燥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样品中的多糖和甘露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形态及其有效部位成分,为铁皮石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铁皮石斛徒手切片及其粉末进行显微鉴定.多糖成分采用超声提取后分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多糖和甘露糖含量.[结果]甘露糖含量在150~250 mg/g之间;广东省新丰、广东省丹霞山、浙江省温州、浙江省义乌的多糖含量达250 mg/g以上.[结论]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形态无显著差异,但其主要成分多糖的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铁皮石斛主要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云南省不同产地铁皮石斛药材质量,为云南省铁皮石斛适宜产地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热浸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铁皮石斛中醇溶性浸出物、多糖、甘露糖的含量,同时采用HPLC梯度洗脱技术建立指纹图谱系统,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云南省不同产地铁皮石斛药材在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上有一定差异。其中勐海铁皮石斛的醇溶性浸出物和多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3.65%和35.87%;德宏铁皮石斛的甘露糖含量最高,为24.96%,勐海居第2,为24.01%;而红河铁皮石斛的有效成分含量最低。不同产地铁皮石斛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较好,在0.883~0.987之间,其中勐海与对照图谱间的相似度最低,为0.883,其余5个产地均在0.950以上。对6个产地铁皮石斛HPLC指纹图谱的共有峰总面积进行聚类分析发现,6个产地可分为两大类,勐海与文山为一类,思茅、德宏、红河和玉溪为一类。结论云南省内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内在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勐海铁皮石斛的质量最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不同产地铁皮石斛引种到广东饶平铁皮石斛GAP种植基地的铁皮石斛药材鲜品茎和叶中的多糖含量比较研究,探讨环境因素对石斛多糖的影响.方法 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应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的铁皮石斛鲜品茎和叶中的多糖含量.结果 不同原产地的铁皮石斛茎和叶中的多糖含量均有一定差异,其中鲜品的茎以云南-5(T8)样品的多糖含量最高,达到了5.59%,广东河源的样品的多糖含量最低,仅为1.22%;鲜品的叶以云南-4(T7)样品的多糖含量最高,达到了1.90%,福建武夷山的样品的多糖含量最低,为0.95%;多数品种的鲜品茎中的多糖含量高于叶中的多糖含量.结论 原产地的生长环境对铁皮石斛多糖的积累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铁皮石斛材料的化学品质,研究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替代铁皮石斛野生资源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定量测定,比较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铁皮枫斗、铁皮石斛胶囊中总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主要药用成分的差异。结果:多糖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总多糖含量与铁皮枫斗相近,分别为25.31%和29.38%,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中最低,仅7.51%,铁皮石斛胶囊最高,可达40.73%。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总氨基酸含量达5.74%,高于铁皮枫斗(4.5%)和铁皮石斛胶囊(3.91%),低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15.35%)。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中10种微量元素含量与铁皮枫斗大致相近,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中除Cu之外的其他9种微量元素高于其他石斛材料,而铁皮石斛胶囊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结论: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主要药用成分的质量与野生材料相近,可作为野生铁皮石斛的替代资源加以开发,也为铁皮石斛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铁皮石斛茎和叶多糖中甘露糖的含量。方法:乙醇脱脂,沸水提取得到的多糖,用盐酸水解为单糖,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衍生化,采用RP-HPLC法测定多糖中甘露糖的含量。结果:茎和叶中多糖主要是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茎中甘露糖含量比叶中高。结论:铁皮石斛茎和叶多糖中甘露糖含量有较大差异,应分别入药。  相似文献   

7.
铁皮石斛多糖降血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铁皮石斛中多糖种类及其降血糖功能。方法 采用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铁皮石斛粗多糖,三甲基硅醚衍生化法测定分离多糖的单糖组成,红外光谱表征分离多糖的结构。采用四氧嘧啶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研究分离多糖对模型小鼠空腹血糖值、血清胰岛素水平及糖化血清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 铁皮石斛中分离得到4种分离多糖,含量最高分离多糖DOP1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及甘露糖(摩尔比为3.5∶1.2∶1.5∶1.0)。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与单糖组成研究相符,同时显示4种分离多糖均为硫酸多糖。4种分离多糖在给药21d后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值(P<0.01)、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0.01)以及降低糖化血清蛋白含量(P<0.01),其中以DOP1作用最强。结论 铁皮石斛分离多糖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多糖质量分数的高低是判断铁皮石斛质量的主要依据。本试验运用硫酸—苯酚显色法对浙江省乐清市三家"雁荡本地种"铁皮石斛进行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多糖含量以茎部为最,其次是叶子,根部。三家产品茎部多糖含量分别为(:23.73±0.22)%、(22.89±0.64)%、(20.84±0.69)%,这跟云南野生铁皮石斛植株多糖含量(25.11±0.58)%相近,为人工种植产品替代野生铁皮石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广西不同产地马鞭石斛中多糖的含量。[方法]以马鞭石斛中多糖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马鞭石斛中多糖的含量。[结果]广西6个产地的马鞭石斛的多糖含量相差较大,其中以田阳县的马鞭石斛中多糖含量最高,达11.85%,其他产地的马鞭石斛多糖含量分别为10.93%、10.08%、4.18%、4.39%、5.20%。[结论]本文建立的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马鞭石斛多糖含量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名贵的中药材之一,有着独特的药用价值,其中多糖是铁皮石斛中重要的活性成分。本文采取硫酸-苯酚比色法分析出铁皮石斛中的多糖含量,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出水提、醇沉的工艺参数,最后采用等级一致性检验法配制出滴眼剂,分析出配制工艺参数,为铁皮石斛多糖提取、优化及滴眼剂配制的工艺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铁皮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探讨铁皮石斛多糖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干预机制。方法:选用水煎煮工艺,选择提取时的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破碎方法、不同固液比4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利用RT-PCR技术从分子水平初步研究铁皮石斛多糖对高糖环境下ECV304细胞中NF-κB表达的干预情况。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以水为提取剂,煎煮0.5 h,提取3次,高速匀浆破碎,固液比1∶30。与对照组比较,含不同浓度铁皮石斛多糖的培养基中ECV304细胞NF-κB因子表达均显著下降。结论:铁皮石斛多糖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NF-κB因子的过量表达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季节对美花石斛药材多糖的影响,为确定美花石斛药材的最佳产地和采收时间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比较不同产地和不同采收时间美花石斛药材的多糖量,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和生长年限美花石斛多糖量差异较大,贵州则戎产的美花石斛药材多糖量最高,为14.9%;不同采收时期美花石斛药材的多糖量2年生均高于3年生,4月时多糖量最低,从4月开始量逐渐增高,其中9月量达到最高。结论以多糖量为指标来判断药材质量的好坏,贵州则戎所产的美花石斛药材质量较好,2年生药材的多糖量较高,采收期安排在9月至次年1月份期间比较合适,这一结果与传统石斛药材秋冬季节采收相符,并为美花石斛药材的采收和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6个产地铁皮石斛功效成分的差异,以期为铁皮石斛进一步开发利用以及石斛行业的质量规范提供试验数据支撑。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产地3年生铁皮石斛的干燥茎中多糖、D-甘露醇、总黄酮、总皂苷、总生物碱、核苷类成分及甾族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并对6个产地进行Q-聚类分析。结果 浙江省乐清市双峰乡所产石斛的多种功效成分相对较高,聚类结果显示昆明市官渡区所产石斛与文山广南县最为接近,德宏州盈江县石斛与其他产地相距最远。结论 铁皮石斛功效成分众多,开发潜力极大,但各地区材料功效成分差异明显,而这些差异与地理位置关联不大,推测种质资源与人工繁育体系影响更大,说明急需统一的质量标准约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的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石斛多糖抗氧化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 金钗石斛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铁皮石斛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112.69%、52.24%、69.40%、113.43%,对H2O2的清除率分别是38.87%、17.51%、18.69%、37.09%,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是54.74%、48.59%、84.04%、78.02%.结论 金钗石斛和铁皮石斛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中,金钗石斛的水溶性多糖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碱溶性多糖.而铁皮石斛的碱溶性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于水溶性多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多糖对亚硝基胍(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MNNG)诱发的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养胃舒组,铁皮石斛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模型组,养胃舒组,铁皮石斛多糖高、中、低剂量组给予167μg/mL MNNG饮用液,正常组自由饮用蒸馏水,共造模8周。造模成功后,铁皮石斛多糖高剂量组每日灌胃给予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物生药量1.34 g/kg;中剂量组0.67 g/kg;低剂量组0.335 g/kg。养胃舒组每日灌胃给予养胃舒颗粒4.0 g/k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正常组不予干预。给药12周后,取出胃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胃泌素(gastrin,Gas)、白介素-6(IL-6)、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Janus激酶2(JAK2)、激活因子-3/酪氨酸磷酸化3(p-STAT3/STAT3)的检测。结果治疗第12周后,正常组,铁皮石斛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养胃舒组的体重均高于模型组(P0.05)。铁皮石斛多糖高、中剂量组体重高于养胃舒组(P0.05);②模型组炎症等级高于正常组(P0.01),而腺体数量、腺体厚度、主细胞数量、壁细胞数量低于模型组(P0.05)。铁皮石斛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养胃舒组的炎症等级、腺体数量、腺体厚度、主细胞数量、壁细胞数量较模型组均有恢复(P0.05)。与养胃舒组比较,铁皮石斛多糖高、中剂量组的主细胞数量增长(P0.05);铁皮石斛多糖高剂量组的壁细胞数量增长(P0.05);③正常组,铁皮石斛多糖高、中、低剂量组,养胃舒组的血清GAS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铁皮石斛多糖高剂量组的血清IL-6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④正常组,铁皮石斛多糖高、中剂量组的PCNA、TNF-αmRNA低于模型组(P0.05);⑤正常组,铁皮石斛多糖高、中剂量组JAK2、p-STAT3/STAT3的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铁皮石斛多糖对CAG大鼠有良好的保护及逆转作用,能有效恢复体重,缓解胃粘膜萎缩,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JAK2/p-STAT3信号通路的活化来改善胃粘膜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对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溶剂法分离提取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体外培养大鼠晶状体,加入H2O2与总生物碱(或粗多糖)共培养24 h;分别在培养后6、12、18、24 h共4个时段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晶状体混浊度的改变;检测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丙二醛(MDA)的活性.[结果]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均能减轻晶状体混浊度.并能显著升高晶状体水溶性蛋白、CSH含量及T-SOD活性,降低MDA的活性(均P<0.05),其中石斛总生物碱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金钗石斛总生物碱和粗多糖在体外均有一定的抗白内障作用,其机制与拮抗晶状体的氧化损伤有关,而总生物碱的效果优于粗多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铁皮石斛的超微饮片和细粉颗粒体外溶出进行考察。方法浆状搅拌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皮石斛超微饮片与细粉颗粒中多糖及酚类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结果铁皮石斛超微饮片多糖的T50、Td分别为33.76、43.64 min,酚类的T50、Td分别为27.11、37.76 min;而细粉颗粒多糖的T50、Td分别为41.26、54.46 min,酚类的T50、Td分别为33.84、47.02 min。结论超微粉碎能促进铁皮石斛中多糖及酚类的体外溶出,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铁皮石斛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钗石斛药用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用6-BA、GA3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根处理金钗石斛。结果与结论 表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定浓度下可使石斛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而对金钗石斛碱的含量无影响。GA3能显著提高石斛总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铁皮石斛多糖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MPP+损伤模型组、铁皮石斛多糖组(50、100、200和400 μg/mL)。MPP+损伤模型组细胞用含10 μmol/L MPP+的培养基处理细胞24 h;铁皮石斛多糖组细胞用含50、100、200和400 μg/mL铁皮石斛多糖的培养基预处理2 h后,再加入MPP+(10 μmol/L)处理细胞24 h;对照组细胞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PP+处理显著降低了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升高了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水平和细胞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细胞中SOD的活性(均P<0.05);与损伤模型组比较,200和400 μg/mL铁皮石斛多糖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升高,细胞培养液中LDH的活性和细胞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细胞中SOD的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 结论 铁皮石斛多糖抑制了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铁皮石斛多糖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0.
几种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水煎提取石斛中的石斛多糖工艺进行优选,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并且利用化学发光法对其进行了抗氧化性能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自由基体系下铁皮石斛多糖的作用不同,有清除作用,也有促进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