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测定亳菊花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研究亳菊花中β-葡萄糖苷酶的基本酶学性质。方法 采用对硝基苯酚-β-D葡萄糖苷(4-nitrophenyl-β-D-glucopyranoside,pNPG)法考察亳菊花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的最佳条件及其酶学性质。结果 当0.2 mL酶液、20 mmol/L pNPG 0.2 mL、0.6 mL pH值为4.0的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缓冲液在温度为50 ℃的水浴中反应45 min时,酶活性最高。在此条件下对亳菊花的粗酶液中β-葡萄糖苷酶的基本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酶在30~50 ℃时,随着温度升高,酶活力有上升趋势,其热稳定性较好;pH值在3.2~5.4之间时,相对酶活性均在80%以上;酶在4 ℃下的保存稳定性较好。结论 本研究所测定的亳菊花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最佳条件及酶学性质可为亳菊花炮制原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体内实验研究探讨霍山石斛治疗胃溃疡(GU)的作用机制。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及文献中收集建立霍山石斛的成分库,寻找其主要活性化合物,并通过TCMSP等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从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DisGeNET等数据库中筛选GU相关基因,将成分靶点与疾病基因交集后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根据预测结果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等实验验证霍山石斛对乙酸诱导GU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 筛选出霍山石斛63种有效成分,得到霍山石斛治疗GU的靶基因37个,PPI分析得到多个霍山石斛治疗GU的可能核心靶点,并通过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缺氧诱导因子-1(HIF-1)、肿瘤坏死因子(TNF)、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和各种生物过程影响GU的发展。体内实验结果显示,霍山石斛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及TNF-α等炎性因子的水平(P<0.05,P<0.01),增加溃疡边缘的胃血流量(GBF),增加溃疡边缘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P<0.01),显著下调GU大鼠胃组织中PI3K,Akt蛋白和mRNA的表达,上调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蛋白和mRNA的表达(P<0.01)。结论 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动物实验结果提示,霍山石斛可以通过调节EGFR/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组织炎症,增加溃疡边缘的胃微循环血流,促进细胞增殖和受损胃黏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建立一种能同时鉴别苍耳子及其混淆品蒙古苍耳子和意大利苍耳子的方法。对植物苍耳、蒙古苍耳和意大利苍耳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分别获得约2.21、2.24、2.54 Gb大小的基因序列;结合BLASTN法和Bowtie 2软件筛选出76条特异性contigs并设计对应引物;通过PCR扩增,筛选出3对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特异性鉴别引物并建立多重PCR反应体系,并对其退火温度、DNA模板用量、循环数、DNA聚合酶种类和不同PCR仪等扩增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52℃,DNA模板用量为30 ng,循环次数为35时,苍耳子能同时扩增出262、458 bp的片段,蒙古苍耳子扩增出260、454、927 bp的片段,意大利苍耳子扩增出260、926 bp的片段。应用该多重PCR方法,对18批苍耳样品、17批蒙古苍耳样品和12批意大利苍耳样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鉴别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开展苍耳子及其混淆品的鉴别,为中药苍耳子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亳州栽培知母的最佳采收时间。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不同采收期知母中芒果苷和知母皂苷BⅡ的含量。测定芒果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15∶85),流速为0.8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317nm;测定知母皂苷BⅡ的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ml/min,柱温25℃;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漂移管温度为60℃,载气压力30N/cm2。结果不同采收期知母药材中芒果苷含量为1.10%~5.28%,知母皂苷BⅡ含量为0.22%~8.68%。结论 11月份是亳州栽培知母的最佳采收期,其芒果苷和知母皂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加工方法和不同产地川白芷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水化氧合前胡素、佛手柑内酯等5种香豆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1 mm × 100 mm,1.8 μm),柱温:30 ℃,流速:0.3 mL/min;检测波长:300 nm,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结果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氧化前胡素、水化氧合前胡素、佛手柑内酯等五种对照品线性范围分别为0.005~0.05 μg(r=0.9998),0.003~0.03 μg(r=0.9999),0.002~0.02 μg(r=0.9999),0.002~0.02 μg(r=0.9991),0.0008~0.008 μg(r=0.9999)。加样回收率在97.00%~101.72%,RSD在0.66%~1.52%。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川白芷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考察蒸汽、水煮杀青方式与生晒对于连翘中连翘苷、连翘酯苷A含量的影响,为产地加工和药材质量控制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山西陵川和河南辉县采集的10份样品分别进行检测,以R软件对不同炮制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生晒组连翘苷含量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外,其余各组均合格;蒸汽、水煮组有效成分含量明显高于生晒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连翘产地加工可以水煮杀青作为蒸制加工的替代方式,生晒致使有效成分含量大幅降低而严重影响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不同发汗条件对发汗丹参中丹参酮类含量的影响,筛选丹参的发汗条件。方法 以发汗堆积量(A)、发汗环境温度(B)、发汗时间(C)3个条件因素水平,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同一批次丹参鲜品进行发汗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汗丹参中丹参酮类(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的发汗条件因素对发汗丹参中丹参酮类的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发汗条件因素对丹参酮类的影响依次为发汗环境温度(B)、堆积量(A)、发汗时间(C)。结论 丹参酮类的含量受不同的发汗条件影响显著,为制定丹参药材产地初加工技术标准及其标准操作流程提供实验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同种丹参种苗在不同地区栽培的丹参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根据2015年版药典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同种种苗异地栽培丹参的根、须根及地上部分茎、叶、花、花托6个部位的丹酚酸B、丹参酮类(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I)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同种种苗的含山栽培丹参中两类成分含量均略高于太和栽培丹参,丹参酮类在不同部位分布的含量为根>须根>花托>茎>叶>花,丹酚酸B则为根>须根>花>茎>花托>叶,丹参不同部位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根和须根的含量均高于药典标准.结论 异地栽培的丹参脂溶性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含山产栽培丹参优于太和产;异地栽培的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含量无差异;该实验为指导优质产区种苗的扩大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霍山石斛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霍山石斛的抗炎作用。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石斛高、中、低剂量组(4,2,1 g·kg~(-1)),醋酸地塞米松组(醋酸地塞米松,0. 01 g·kg~(-1));连续灌胃给药14 d;末次给药1 h后,于小鼠右耳的耳中部两侧滴二甲苯20μL建立耳肿胀模型。1 h后断头处死所有小鼠,计算各组小鼠耳肿胀率。健康SD大鼠36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霍山石斛高、中、低(2. 8,1. 4,0. 7 g·kg~(-1))剂量组、醋酸地塞米松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灌胃给药1 h后,于各组大鼠的右后肢足趾皮下注射10%新鲜鸡蛋清建立足肿胀模型。分别于0,0. 5,1,2,3,4,5 h时,测量各大鼠的右后足周长,计算大鼠的足肿胀度。取SD大鼠60只,向双侧腹股沟皮下植入无菌干燥棉球,分组同上。第2天灌胃给药,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取出棉球,计算肉芽肿抑制率;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耳肿胀率、足肿胀度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霍山石斛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小鼠耳肿胀率(P 0. 01);霍山石斛高、中剂量组足肿胀度明显降低(P0. 05,P 0. 01);给药各组棉球肉芽干重显著下降(P 0. 01),胸腺、脾脏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含量显著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霍山石斛高、中、低剂量组和醋酸地塞米松组炎症因子含量显著降低(P 0. 05,P 0. 01)。结论:霍山石斛能够有效抑制急、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甘草水提液和醇提液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灿  谢晓婷  彭代银  俞年军  陈卫东  曹勇  朱月健 《中草药》2019,50(15):3569-3574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甘草水提液和醇提液的HPLC指纹图谱,以期为不同产地甘草品控及甘草提取加工方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10批不同产地甘草药材的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指纹图谱,并对所获得的指纹图谱数据进行相似度评价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甘草水提液和醇提液的指纹图谱,其中水提液指纹图谱确定了16个共有峰,并指认出6种成分,10批甘草的相似度在0.030~0.999,醇提液指纹图谱确定了60个共有峰,并指认出7种成分,10批甘草的相似度均大于0.85。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能够很好地将不同地区的甘草水提液和醇提液予以分类,提示产地气候环境、土壤条件等自然因素对甘草的内在品质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结论建立了稳定可靠的甘草水提液和醇提液HPLC指纹图谱评价方法,为甘草质量标准研究及提取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指导,为临床用药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