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代复苏技术的日益普及和急救系统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心脏骤停患者可以及早接受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率最高已达到50%,然而,约40% ~ 50%的幸存者存在永久性认知功能障碍[1-2].自主循环恢复后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脑缺血缺氧性损害[3].有研究表明,提高平均动脉压可以改善脑功能及其病理变化[4],平均动脉压高于8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心肺复苏患者,神经系统预后明显较好[5].因此,在心肺复苏初始阶段就应尽早增加脑循环的血流和血氧供给以维持脑组织的灌注,这对心肺复苏至关重要[6].  相似文献   

2.
视频指导自学模式在医院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和急性心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发生率的不断增加,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这一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疾病.在目前情况下,发生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事件后,患者的生存率仅为5%[1].研究显示,大约有1/3的心搏骤停事件发生在医院内[2],包括重症病房、普通病房、或是院内其他场所.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SCA 现场急救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复苏能否成功及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医务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调查显示,无论医院工作人员或是普通旁观者,都可能无法保证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3-4].所以,医院有必要定期组织培训以更新知识,巩固心肺复苏技能.  相似文献   

3.
急症抢救工作质量是衡量医院整体水平、服务质量、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心肺复苏(CPR)是急诊科和院前急救中极为重要的急救技术之一,正确、及时有效的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1].按照《2010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及治疗建议》[2](以下称《新指南》)的要求.我科从2011年3至5月对全科19名注册护士、3名急救科住院医师,分期分批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与简易呼吸器配合急救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和急性心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发生率的不断增加,人们已经越来越关注这一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疾病.在目前情况下,发生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事件后,患者的生存率仅为5%[1].研究显示,大约有1/3的心搏骤停事件发生在医院内[2],包括重症病房、普通病房、或是院内其他场所.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SCA 现场急救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复苏能否成功及患者预后的关键,因此医务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技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调查显示,无论医院工作人员或是普通旁观者,都可能无法保证进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3-4].所以,医院有必要定期组织培训以更新知识,巩固心肺复苏技能.  相似文献   

5.
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的主要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ILCOR(国际心肺复苏联合会)和AHA(美国心脏协会)邀请世界300多名急救专家,提出了300多个和复苏相关问题,划分为若干个专题小组,评价自2000年CPR(心肺复苏)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发表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有关CPR和ECC的科学进展。利用循证程序就CPR和ECC任何实施治疗推荐的方案达成一致性意见,重新修订CPR和ECC国际指南。2005年11月,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以一百余页的篇幅发表,从而使它成为目前最新、最权威和更适用于全球的国际标准[1],现将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的…  相似文献   

6.
2005年1月,ILCOR(国际心肺复苏联合会)和AHA(美国心脏协会)邀请世界300多名急救专家,提出了300多个和复苏相关问题,划分为若干个专题小组,评价自2000年CPR(心肺复苏)和ECC(心血管急救)指南发表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有关CPR和ECC的科学进展.利用循证程序就CPR和ECC任何实施治疗推荐的方案达成一致性意见,重新修订CPR和ECC国际指南.2005年11月,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在《循环》(circulation)杂志上以一百余页的篇幅发表,从而使它成为目前最新、最权威和更适用于全球的国际标准[1],现将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5的主要精神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项Meta分析[1]结果提示,发生心搏骤停(sudden cardiac arrest,SCA)的患者中,最终只有7.6%存活出院.通常患者家属最有可能目击心搏骤停的发生[2],且其更愿意现场为其心搏骤停的家属实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但大部分SCA目击者大多缺少生命支持的知识[3-4],也未接受过CPR培训[5],无法为心搏骤停者实施现场救治.而填补此类缺憾的有效方法是接报急救信息的调度员通过电话指导目击者现场实施心肺复苏,即调度员利用包括音频、视频设施辅助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dispatcher-assisted telephone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T-CPR).此外,某些非专业人员虽经过CPR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淡忘,一些国家还研发了存储于手机的CPR视频提示动画[6-9].本文将T-CPR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击者实施心肺复苏(CRP)急救技能的频率低下[1],是造成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极低的主要原因.影响目击者实施CPR的因素主要是对CPR的掌握和实施CPR的意愿.对CPR的掌握是实施自救互救的基础,但公众实施CPR的意愿如何?障碍因素是什么,国内少见相关研究,国外文献提示公众实施CPR意愿并不高[2-5],而且各国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所以在普及CPR的同时,受训者的急救意愿也理应受到同样的关注.本研究针对杭州6个市辖区特殊人群实施CPR急救技能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为提高公众CPR意愿,最终提高目击者的现场施救率而探寻相应干预措施积累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9.
垂体后叶素与肾上腺素联用在心肺复苏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是急诊工作最常见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如何努力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仍是急诊急救工作重要课题[1-2].回顾总结近二年来救治的该类患者,按照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要求,将垂体后叶素与肾上腺素联合使用,探讨在心肺复苏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孙洪梅  邵梅  孟繁华 《护理研究》2007,21(25):2340-2341
[目的]探讨社康中心对社区居民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方法,提高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方法]对深圳大学城社区93名师生进行急救知识和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并在培训前后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合格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和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培训,能有效普及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