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吴燕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72-873
目的探索眼科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促进眼科专科护士的发展。方法拟定眼科专科护士培训课程,对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后按照眼科学亚专业进行护士专业分组,并按照专业组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结果护士的理论和技能得分在培训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眼科学理论和技能培训,以及护士专业分组的临床实践模式,提升了眼科护士的专业能力,有利于眼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口腔门诊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与工作满意度水平,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提高护士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和工作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珠三角地区18家医院共283名从事口腔门诊工作的护士进行测评。结果本组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为(88.54±9.68)分,工作满意度总分为(101.03±15.96)分;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总分及其技能、领导、沟通交流、灵活性、满意度5个维度得分与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r=0.171~0.502,P<0.01)。结论口腔门诊护士的专业自我概念和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专业自我概念对其工作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医院应培养护士对护理专业的热爱,提高其职业意识,建立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从而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为促进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疾病管理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在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对专业性的护理队伍培养的要求也应运而生。四川省结合本省特点,在综合性医院建立了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开展糖尿病护理的规范化护理培训,有效的促进了糖尿病护理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护士分层级培训,促进心胸外科护士熟悉和适应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方法:将护士根据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进行分层级,制定各层级培训目标,按层级目标分层进行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理论、技能等培训并定期考核。结果:各层级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患者和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提高,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结论:加强对护士的分层培训,促进护士尽快适应现代护理工作模式,提高心胸外科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质护理服务在胸外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组织科室护士学习糖尿病专科护理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较培训前后本科护士对糖尿病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服务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开展同质护理后,本科护士培训前糖尿病护理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综合合格率为33.36%,培训后合格率为9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本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提升(P0.05)。结论同质护理服务是糖尿病患者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且改善了胸外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成立急诊护理专业小组促进急诊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发展,从而提高急诊专科护理质量。方法设立院前急救、预检分诊、急救技能、重症监护、护理安全、药品仪器6个护理专业小组,明确小组职责,解决本专业临床问题。结果各小组积极开展活动有所作为,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通过小组活动,调动了护士参与科室管理的积极性,在科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  相似文献   

7.
护理软技能是在护理工作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得到更好应用的个人内在品质和人际间的交往技能、管理技能,即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是与护理专业技能相对的概念[1].社会技能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与服务对象有效沟通及协调的能力,包括人际关系技能和组织管理技能2个维度;个人技能是临床实践中运用知识、技能和经验完成护理工作必须的个体内在品质,包括自我管理技能、职业情操和认知技能3个维度[2].有研究表明,工作的成功,75%依赖于人际间的技能或软技能,25%依赖于技术技能[3].低年资护士是刚从医学院校毕业走上护理工作岗位5年内的护士,此期正是人生事业的开始.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明确指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支素质能力优良的护士队伍[4],即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低年资护士兼具软技能,本研究采用改进的Delphi法,2012年4~7月函询15名专家,构建了低年资护士护理软技能培训内容体系,以期提升低年资护士护理软技能水平,促进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能健康成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专病护士培养及工作模式对糖尿病病人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糖尿病患者的住院治疗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糖尿病护理工作进行新的工作模式进行探索:进行糖尿病专病护士培训考核合格,分配到全院各临床科室,成立糖尿病护理小组,开设糖尿病护理门诊,进行糖尿病护理会诊,开展形式多样的糖尿病知识宣传及健康教育,及护理科研.结果 各科室糖尿病专病护士积极开展工作,对非糖尿病专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专病护理,护理门诊接待了糖尿病患者1 000余人次,并进行了糖尿病护理会诊及知识讲座.结论 糖尿病专病护士的培养与工作开展,既可缓解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不足,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又可以促进临床专科护理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高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北京市糖尿病专科护士使用现状及其职业发展需求,为明确糖尿病专科护士规范使用、推进护士职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22年10月对北京市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一般资料、使用现状及职业发展需求。结果 共调查536名糖尿病专科护士。糖尿病专科护士使用现状中,79.10%(424名)以临床护理工作为主、43.10%(231名)进行系统化糖尿病健康教育,43.10%(231名)进行护理教学,16.60%(89名)进行护理科研,33.21%(178名)参与护理会诊,25.75%(138名)参与护理门诊。糖尿病专科护士职业发展需求有设立专职岗位(336名,62.69%)、希望得到医院或科室领导的支持(345名,64.37%)、希望提供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机会(336名,62.69%)等。结论 应尽快完善糖尿病专科护士使用管理体系,设立专职岗位,提供糖尿病专科护士发挥作用的平台,促进专科护士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依据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工作实践。方法对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糖尿病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由其负责培训联络护士,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立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及护理会诊制度,比较实施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糖尿病专科护理质量及非糖尿病专科患者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等。结果糖尿病专科护士工作量增加,糖尿病专科护士及联络护士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提高等。结论依据临床需求进行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效果好,有利于提升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专业价值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