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l、TNFα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并从细胞因子角度探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方法 肝穿刺取得肝脏活体组织进行HE、网状纤维染色,了解纤维化程度。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20例正常人、100例慢性乙型肝炎及24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GFβ1和TNFα的水平。结果 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高于对照组,并且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2)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1)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对血清中TGFβ1、TNFα水平同时测定,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3)寻找有效的方法拮抗TGFβ1、TNFα对抗纤维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血清TGFβ1、HA、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肝穿刺取得肝脏活体组织进行HE、网状纤维染色,了解纤维化程度.用ELISA法检测TGFβ1,用RIA法检测HA.结果(1)慢乙肝轻、中、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16.8±6.4pg/mL、22.7±7.2 pg/mL、30.2±8.9 pg/mL、37.9±10.7 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8.2±6.8 pg/mL,且随着肝损害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2)血清TGFβ1水平与TBIL呈正相关,与ALB呈负相关;(3)血清TGFβ1、HA水平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长.结论TGFβ1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NF -α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炎症活动及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将 8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穿取得的肝组织分别按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 ,应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TNF -α水平。并计算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及纤维化程度计分。结果 血清TNF -α水平在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 、G3及G4 级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且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血清TNF -α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计分呈低度正相关 (P <0 0 1)。血清TNF -α水平在肝纤维化S2 、S3及S4 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升高。血清TNF -α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计分呈中度的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TNF -α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 ,既参与了肝组织炎症活动 ,也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评价其对判断肝纤维化及诊断肝硬化的价值.方法用酶免疫法测定 123例各临床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同时用ELA及RI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 )、粘层蛋白(LN)、Ⅳ型胶原(Ⅳ- C)、Ⅲ型前胶原肽(PⅢP)水平.其中30例慢性肝炎患者同时行肝组织穿刺活检.比较各组肝炎之间血清TGF-β1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HA 、LN、Ⅳ- C、 PⅢP四项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并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逐渐增高;血清TGF-β1水平与四项肝纤维化指标呈正相关关系.肝组织炎症活动时,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在各级之间无明显差异,两者间无相关性;而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呈正相关(r=0.612,P<0.05).在肝纤维化程度S0-1与S2-3之间血清TGF-β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进入肝硬化后血清TGF -β1升至较高水平,明显高于非肝硬化者(P<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发展程度有关系,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影响.可作为一种肝纤维化诊断的辅助手段之一,与血清HA、LN、Ⅳ-C、PⅢP四项肝纤维化指标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的准确性;但不能替代肝穿病理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5.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与方法 将 8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肝穿取得的肝组织 ,按纤维化程度分期 ,应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TNF -α和IL - 6水平。结果 血清TNF -α和IL - 6水平在肝纤维化S2 、S3及S4 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0 1) ,且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升高。血清TNF -α和IL - 6水平与血清HA、HPCⅢ、LN及IV -C水平呈低~中度的正相关 (P <0 0 1) ;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计分呈中~高度的正相关 (P <0 0 0 1)。结论 血清TNF -α和IL - 6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 ,TNF -α和IL - 6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的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 -β1 含量 ;测定各项反映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 :ALT、ALB、SB、PTA。结果 :TGF -β1 含量 ( x±s)分别为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 18.2 5± 3.71)ng ml,中度 ( 5 4.32± 19.13)ng ml,重度 ( 10 8.15± 47.2 3)ng ml。重型 ( 2 41.73± 45 .48)ng ml均高于对照组 ( 7.1± 6.6)ng ml(P <0 .0 5 ) ,且随着肝损害加重 ,TGF -β1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TGF -β1 含量可反映肝损害程度 ,血清TGF -β1 的测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钱留喜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0):603-60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IFN-α)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含量,并和3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 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血清TGFβ1含量为38.35±8.97ng/L,治疗6个月后下降到21.76±6.22ng/L,治疗前后比较t=9.15,P<0.01.健康对照组血清TGFβ1含量为21.32±3.81ng/L,与肝性乙型肝炎组干扰素治疗前比较t=11.97,P<0.01,差异有显著性;与干扰素治疗后比较(t=0.40,P>0.05)则无差异显著性. 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GFβ1含量明显升高,α干扰素治疗可以有效抑制TGFβ1的表达,起到预防乙型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钱留喜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0):603-603,60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 (TGFβ1)的含量与α干扰素治疗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 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α干扰素 (IFN α)治疗前后血清中TGFβ1含量 ,并和 3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 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血清TGFβ1含量为 38.35± 8.97ng/L ,治疗 6个月后下降到 2 1.76± 6 .2 2ng/L ,治疗前后比较t =9.15 ,P <0 .0 1。健康对照组血清TGFβ1含量为 2 1.32± 3.81ng/L ,与肝性乙型肝炎组干扰素治疗前比较t=11.97,P <0 .0 1,差异有显著性 ;与干扰素治疗后比较 (t=0 .4 0 ,P >0 .0 5 )则无差异显著性。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GFβ1含量明显升高 ,α干扰素治疗可以有效抑制TGFβ1的表达 ,起到预防乙型炎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肝损害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分别测定慢性轻度乙型肝炎、慢性中度乙型肝炎、慢性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人群血清CA-199水平.结果:乙肝慢性轻度、中度、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乙肝慢性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乙肝慢性重度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显著高于中度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乙肝慢性重度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CA-199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中CA-199水平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而升高,其可作为评估肝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Ⅰ型胶原(Col Ⅰ)水平变化,阐明CTGF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55例慢性乙型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89例,活动性肝硬化35例,静止性肝硬化31例)和30例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CTGF和Col Ⅰ水平,对其中2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穿活体组织经HE染色进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CTGF和Col Ⅰ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静止性肝硬化血清CTGF及Col Ⅰ水平也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程度与血清TGF-β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21,P<0.05),血清CTGF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719,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病患者血清CTGF水平升高且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血清CTGF水平的检测结果可作为判定慢性乙型肝病肝纤维化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CAM-1、TNF-α和IL-8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CAM - 1、TNF -α和IL - 8水平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6 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和白细胞介素 - 8(IL - 8)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CAM - 1、TNF -α和IL - 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病情越重其升高越明显。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CAM -1、TNF -α和IL - 8水平可反映其肝损害程度。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CAM - 1、TNF -α和IL - 8水平对判断患者病情和预后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了解其与MMP-13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28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进行血清MMP-13、TNF—α及IL-6检测,并分别对健康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MMP-13与对照组及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较,有显著增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5)。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6水平与MMP-13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MP-13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TNF—α及IL-6对慢性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MMP-13表达的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层粘蛋白(LN)、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血清TNF-α采用放射免疫法;LN、HA及IV-C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结果4项指标均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步升高,在慢性乙肝重度及肝硬化阶段达高峰,与肝纤维化程度一致。TNF-α在慢性乙肝重度时升高幅度最大,TNF-α的变化与LN、HA及IV-C的改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TNF-α、LN、HA及IV-C是较好反应肝纤维化程度和肝内炎症变化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29例),重度肝纤维化组(19例)和肝硬化组(17例),选取25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对照组,检测各组受试者的血清TGF-β1及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C-Ⅳ)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两比较,血清TGF-β1及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LN、C-Ⅳ在对照组、轻度和重度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依次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水平与血清HA、PC-Ⅲ、LN、C-Ⅳ水平之间均存在正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TGF-β1的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03~2012-03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8例CHB患者和38例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ASA)检测血清TGF-β1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肝组织活检,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的关系.结果 CHB患者的血清TGF-β1的水平远高于正常人水平.CHB G1、G2、G3、G4期及肝硬化患者血清TGF-β1水平分别为(652.78±75.64) mg/L、(673.46±61.43)mg/L、(663.69±73.51) mg/L、(659.47±65.85) mg/L及(302.53±132.87) mg/L,血清TGF-β1的含量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结论 血清TGF-β1的水平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TGF-β1是导致机体发生CHB肝纤维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肝脏病理炎症程度的关系和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0例和体检正常的健康者30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NF-α水平,并对其中60例患者行肝组织活检.结果:TNF-α均值随着肝脏病理炎症程度分级和肝纤维化分期的加重而逐渐增高,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与肝脏病理分度有密切的关系,其水平变化可作为判定肝组织分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判断MMP-9是否可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法 用双抗体"夹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炎组)、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15例健康义务献血者(健康对照组)血清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肝炎组及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TNF-α及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肝硬化组、肝炎组患者血清MMP-9、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炎组,且肝硬化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又显著高于肝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炎组及肝硬化组患者血清TNF-α、IL-6表达水平与MMP-9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但TNF-α的表达水平与IL-6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MMP-9表达升高,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参考指标;TNF-α及IL-6对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MMP-9的表达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其他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其他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7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浆中TGFβ1水平,并采用RIA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蛋白(PCⅢ)、Ⅳ型胶原蛋白(CoⅣ)水平.结果:慢性肝病患者血浆中TGFβ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浆对照组(P<0.01),TGFβ1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而呈逐渐升高趋势(r=0.462,P<0.05),提示TGFβ1 升高与肝病程度有较好相关.不同期肝病组之间血浆TGFβ1检测水平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慢性肝病患者中HA、CoⅣ、LN、PCⅢ水平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而呈逐渐升高趋势(P<0.01),以HA最明显.不同期肝病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或P<0.05).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浆TGFβ1与HA、CoⅣ、LN、PCⅢ直线相关分析表明除慢性轻度组血清PCⅢ外,其他各组血浆TGFβ1与HA、CoⅣ、LN、PCⅢ呈明显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临床标本采用血浆更能反映肝纤维化患者TGFβ1水平,血浆TGFβ1检测如与以HA为代表的细胞外间质(ECM)等联合检测应用,动态观察肝纤维化进程,可以为临床肝纤维化检测提供非创伤性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透明质酸 (HA)、Ⅳ型胶原 (Ⅳ·C)含量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取空腹静脉血 ,用放射免疫方法观察了 3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TNF -α、HA、Ⅳ·C的含量水平 ,同时观察 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 TNF -α含量与HA、Ⅳ·C含量呈正相关 ;肝硬化患者血清TNF -α、HA、Ⅳ·C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P <0 .0 0 1)。结论 HA、Ⅳ·C含量的升高可反映肝纤维化的程度 ,TNF -α可能是发生肝纤维化的重要原因 ,在肝纤维化过程中 ,三者存在着某种协同作用 ,对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纤维化和炎症程度的相关性,探讨抵抗素作为肝脏病情指标的潜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34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85例为慢性乙型肝炎,70例为乙型肝炎肝硬化,79例为乙型肝炎肝衰竭。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抵抗素、IL-1、IL-6、IL-17、IL-23、TNF-α和TGF-β1水平。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验数据包括ALT,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和肝硬度(liver stiffness,LS)等,从十堰市太和医院住院患者数据库提取。结果:所有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均显著升高,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分别为(4.119±5.848)、(6.370±6.834)和(6.512±6.076)ng/m L。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P<0.01)。所有患者血清IL-1、IL-6、IL-17、TNF-α和TGF-β1均显著升高,而IL-23水平无显著变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IL-17(R=0.4022,P=0.0038)、AST(R=0.4501,P=0.0036)和LS(R=0.3415,P=0.0310)显著正相关;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TGF-β1(R=0.3090,P=0.0290)和IL-17(R=0.4022,P=0.0038)显著正相关;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IL-17显著正相关(R=0.5466,P<0.0001)。结论:高水平抵抗素与肝内炎症和坏死相关,可作为慢性HBV感染的病情严重程度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