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索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自我接纳问卷 (SAQ)和特质应对问卷 (TCSQ)对 181名新入学的师范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SCL 90总分和各因子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 2579~0. 5290,P<0. 01),SCL 90总分和强迫、人际关系、忧郁因子与自我接纳、自我评价、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 (r= 0. 2156 ~0. 3678, P<0. 05或P<0. 01)。结论 低自我接纳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及SCL-90问卷对216名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自我接纳与解决问题、求助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是0.25和0.13);与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应对方式、SCL-90诸因子、心理健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以心身健康总分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依次进入方程的变量是自我接纳、幻想、退避和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结论:男性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5·12”地震后灾区民众应激状况与心理健康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地震后灾区民众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77名灾区民众进行心理调查.结果 98.19%灾民出现各种应激反应症状,3.97%应激反应程度较高,主要以警觉性增高和创伤性体验为主;震后20d应激总分显著高于震后9d(t=-3.612,P=0),不同人群间应激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84,P=0),由高至低依次为高中生、伤员及家属、小学生、救援人员.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次地震主要造成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在性别、地区、时间段和人员类别方面,SCL-90大多数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应对方式上,表现为应激反应和SCL-90高分组更多使用消极应对方式.相关分析发现,应激总分、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高度相关(P<0.01).结论 早期开展心理干预,针对性地处理主要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学生群体,及时疏泄不良情绪,鼓励他们采用主动有效的应对方式,以此减少或缓解应激所带来的损害,促进心理健康.而进一步探索并研制出适用于早期、针对性强、简便快捷的心理测量工具,结合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进行临床综合评估,是研究创伤后早期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依恋、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哈尔滨市某技工学校一年级新生372人进行中学生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量表(CSS),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问卷调查.结果 (1)生活事件与依恋焦虑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93~0.356,P<0.01),与情绪集中性应对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259~0.509,P<0.01),与SCL-90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领悟社会支持与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238,P<0.01).(2)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χ2=540.593,RMSEA=0.114,NFI=0.864,CFI=0.884,P<0.01)分析显示生活事件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为情绪集中性应对、依恋焦虑因子、领悟社会支持,其中情绪集中性应对的中介效应最大,占总效应的33.2%.结论 生活事件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并通过情绪集中性应对、依恋焦虑、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已婚女性性服务者应对方式、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自我接纳问卷(SAQ)对45名已婚女性性服务者进行测试,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除躯体化因子(1.43±0.37)分外,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消极应对与SCL-90总分、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呈负相关,自我接纳与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呈负相关。结论:已婚女性性服务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减少其消极应对、提高自我接纳能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6.
刘耘  冯正直  杨亚玲  张健  甘丽英 《重庆医学》2013,42(13):1502-1505
目的研究大学生村干部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整群抽取重庆市33个区县513名大学生村干部,分组进行团体测试。结果重庆市大学生村干部SCL-90总分及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总分及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因子分也高于青年常模(P<0.01)。SCL-90得分不受年龄、工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等因素影响;性别组间比较,仅恐怖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村干部的SCL-90总均分与神经质、精神质、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679、0.319、0.302),与内外向、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35,-0.209)。神经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总均分能显著地预测心理健康,解释率达58.9%。积极应对方式直接正性影响心理健康,神经质和消极应对方式直接负性影响心理健康,内外向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正性影响心理健康,精神质通过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负性影响。结论大学生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其与个性特点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轻、中、重型脑外伤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差异.方法 以150例脑外伤照顾者为研究组,50例躯体外伤照顾者为对照组,使用自编基本信息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估.结果 轻、中、重型组SCL-90总分阳性率分别为16.00%、26.00%和66.70%.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睡眠及饮食、SCL-90总分方面,重型组均高于轻型组、中型组及对照组;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方面,重型组均高于轻型组及对照组;在焦虑和敌对方面,中型组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轻型组与重型组外,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型组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高度正相关(r值0.60~0.71,P<0.01).除躯体化得分因子外,重型组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值0.35~0.51,P<0.05).结论 患者病情越重,脑外伤照顾者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对中、重型脑外伤照顾者,要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中型脑外伤照顾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对其照顾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对驻扎在格尔木地区某部汽车团汽车兵进行测试.与SCL-90中国常模、军人常模、高原一般军人进行比较,并分析SCL-90军龄、级别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高原汽车兵SCL-90总均分[(1.76±0.59)分]、阳性项目数[(41.01±21.60)分]和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除阳性项目数外,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高原一般军人(P<0.05);②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特征.军龄上:除躯体化因子外,SCL-90各因子得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级别上:躯体化、偏执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③SCL-90各因子得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神经质因子、精神质因子、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消极应对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因子、掩饰性因子、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高原条件下汽车兵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差,并呈现明显的军龄和级别特征;高原汽车兵心理健康与个性、焦虑、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军事飞行员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样抽取飞行员504名,进行应对方式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SCL-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因子[(0.84±0.15)分,(0.61±0.19)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0.28±0.22)分,(0.46±0.26)分],而其余4个因子显著低于军人常模;状态-特质焦虑分[(36.93±8.49)分,(37.96±8.76)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39.71±8.89)分,(41.11±7.74)分];SCL-90总分<160组的飞行员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分[(0.83±0.15)分,(0.62±0.19)分]高于SCL-90总分≥160组[(0.70±0.15)分,(0.57±0.15)分]的飞行员,且解决问题因子有显著差异(P<0.01),而其余4个因子分均显著低于SCL-90总分≥160组(P<0.01);除敌对性因子外,SCL-90各因子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0.01);而与应对方式的其余4个因子及状态、特质焦虑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3)从对军事飞行员心理健康的作用大小来看,特质焦虑最大,依次为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结论 军事飞行员的心理健康受应对方式、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女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为选一步的心理矫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山东省女子监狱1500名女性服刑人员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1420名女性服刑人员进入分析.女性服刑人员总体上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45.7%,其中中重度心理障碍的占36.1%.SCL-90总分、各个因子分、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的因子分普遍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t11 =2.623~7.015,P1~P11 <0.01).女性服刑人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中的幻想、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的因子呈显著的正相关(r=0.019~0.183,P <0.05),与自责、退避、合理化等呈负相关(P<0.05).刑期、积极的应对方式是女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t=-2.729 ~4.510,P<0.05).结论 女性服刑人员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女性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