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中等或小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 按标准选定病例,62例行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并与同期或近期40例行内科治疗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发病后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以ADL分级法评价疗效,立体定向手术组优于内科治疗组(P<0.05).结论 运用立体定向行血肿排空手术治疗中、小量血肿量的高血压脑出血,能有效降低脑出血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简称立体定向)与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简称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和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立体定向组与小骨窗组患者术后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18±4.5)d、(12±3.2)d,两组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预后:小骨窗组优于立体定向组(P<0.05)。结论两组结果相比较,经外侧裂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有效且及时的清除了脑内血肿,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立体定向穿刺与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5.14±8.29)d、住院费用(2.63±0.53)万元及神经功能障碍恢复时间(21.54±7.57)d均少于对照组的(25.11±13.47)d、(3.19±0.63)万元及(34.55±7.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及轻度偏瘫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靶点单通道法辅助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双靶点单通道法辅助立体定向血肿次全排空术。观察术后引流管位置、再出血率、血肿清除时间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作为评价疗效的指标。结果本组引流管定位准确、无再出血病例、置管引流时间平均3.13天、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率(ADL评分Ⅰ、Ⅱ、Ⅲ级)为85.19%。结论双靶点单通道法辅助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定位准、创伤小、并发症少、清除血肿较彻底、术后恢复较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保守治疗,而研究组是以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与尿激酶联合实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近期疗效比对,研究组是80.00%(48/60),对照组为53.33%(32/60),研究组近期疗效高(P<0.05);对照组血肿消失天数为(20.34±3.67)d,长于研究组的(4.10±0.79)d(P<0.05)。结论:立体定向锥脑血肿置软管术联合尿激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恢复快,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钻颅血肿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与可能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将60例钻颅血肿定向排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排空组)的临床资料与经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组)的临床资料进行配对比较观察。结果 钻颅血肿排空术后1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ADLⅠ 15例(25%),ADLⅡ27例(45%),ADLⅢ 8例 (13%),ADLⅣ3例(5%),ADLⅤ+ADLⅥ 7例(12%);血肿排空术后 6个月ADL评定:ADLⅠ18例(31%),ADLⅡ26例(44%),ADLⅢ6例(11%),ADLⅣ2例(3%),ADLⅤ+ADLⅥ9例(15%)。结论钻颅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较保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张教  侯文  周锋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5):583-58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第1、4、7天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1周后GCS评分情况。方法:将19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治疗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两组,进行相应治疗后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后第1、4、7天血清中VEGF水平和1周后GCS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各时间点上血清VEGF水平处于优势(P<0.05),GCS评分均值也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P<0.05)。结论: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能够促使患者体内VEGF的增殖表达,更好的改善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脑神经功能康复;对于出血量在30~60ml、意识状态尚可者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具有良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每组各39例患者.结果:在接受手术3个月后,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死亡率低于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方式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10例患者采用常规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实施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导向脑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排空术和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符合标准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立体定向手术组48例与未行手术作保守治疗的对照组62例。结果立体定向手术组可明显缩短血肿吸收时间,与保守治疗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定向组可明显缩短偏瘫及失语开始恢复的时间,与保守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定向组较保守组可明显改善发病3个月后生活能力(P<0.01)。结论临床前瞻性对照研究证明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可挽救患者的脑功能,减少残疾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联合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及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行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术,观察组49例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术。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 92%高于对照组的79. 59%(P <0. 05);治疗14d后,观察组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18μg肌肉注射联合立体定向下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7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系统(GOS)评估预后。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和预后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彻底清除血肿,减少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于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例数最多拔管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例数最多分级类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例数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例数与对照组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经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积极有效的术后护理,对减少其并发症,提高其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与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治疗,观察组给予小骨窗开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ADL量表以及神经功能评估,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经一年回访复查后两组预后无差异。结论:经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立体定向血肿抽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探讨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共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传统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和观察组20例(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在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甚佳,患者预后相对良好,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立体定向结合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29例患者采用传统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181例患者采用CT立体定向结合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总血肿抽吸率、术后再出血率、颅内再出血率和肺部感染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立体定向结合微创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定位精确,疗效明显,手术损伤小,术后的并发症较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俊峰  杨巍 《安徽医学》2019,40(8):892-894
目的评价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亳州市华佗中医院收治首次发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软通道微创组(82例)和内科综合治疗组(82例)。软通道微创组患者入院后12~24 h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并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内科综合治疗组患者给予吸氧、脱水、控制血压、止血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术后第7天,软通道微创组血肿清除率为(82. 66±13. 26)%,高于内科综合治疗组的(55. 10±17. 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软通道微创组的住院时间为(13. 15±5. 28) d,短于内科综合治疗组的(16. 11±6. 0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软通道微创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 71%,优于内科综合治疗组的63. 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70岁以上严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8例。方法:采用 CT 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结果:术后1个月1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者1例,轻残3例,重残11例,死亡3例。术后6个月至6年随访15例患者,恢复良好者3例,轻残6例,重残4例,死亡2例。结论:作者认为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应作为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控制处理好并发症是降低致死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微创定向软通道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组)采取定向置软管颅内血肿清除术,以5~10万IU尿激酶分次溶解血肿,术后每日头颅CT复查引流效果,并与53例微创硬通道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术后48 h血肿清除达85%的病例59例,对照组仅有48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住院期间3周内死亡4例(5%),对照组有6例(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定向软通道辅以大剂量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快速安全清除颅内血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HICH)血清NSE、S100B、炎症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HICH患者55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行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行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肿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进行NIHSS评分;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SE、S100B、IL-6水平;并以ADL评分分级法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血肿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7d、治疗后14d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82.47±6.81)%,并发症发生率为6.9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血肿清除率(65.47±6.77)%及并发症发生率26.9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B、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NSE、S100B、IL-6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的预后良好率(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结论:对HICH患者行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NSE、S100B、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