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苠苈强心胶囊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芪苈混心胶囊治疗组(治疗组),观察苠苈强心胶囊治疗6个月后对心功能分级、左室舒末内径(LVDd值),左室射血分值(LVEF值),血清B型尿钠肽(BNP),6min步行试验距离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LVDd值、LVEF值、BNP、6分钟步行距离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更优,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力农治疗心功能不全舍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存在心功能不全症状同时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方法,研究组加用米力农注射液,分别于用药前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等。结果:研究组治疗后心功能不全改善情况及肺动脉压力降低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米力农能明显改善心功能不全症状及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的5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多巴酚丁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胸比、HR、左室舒张末内径等指标相比与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患者的心功能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多巴酚丁胺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时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观察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P〈0.05),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丁联合曲美他嗪对缺血性心肌病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7例患者,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分级及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经过6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的总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在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脑钠肽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参麦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参麦注射液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影响。方法:将5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级28例,对照组26例,2组一般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2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心律失常的改变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的有效率为89.29%,24h动态心电图室性早博的有效率为85.7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血液流变性改变治疗组前后对比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性(P<0.05或P<0.01),对照组前后除血细胞比容外,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与西药联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黄芪精口服液对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心功能不全及辅助T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36例围生期心肌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加用黄芪精口服液治疗组,治疗8周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心功能,检测心功能不全实验室相关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免疫相关指标IFN-γ、IL-2、IL-4、IL-10并进行疗效的比较。结果治疗8周后2组心率、左室收缩末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均〈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每搏量和心排血量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均〈0.05),以上各项指标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均〈0.05);NT-proBNP在治疗8周后2组皆有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血清IFN-γ和IL-2明显降低,IL-4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黄芪精口服液配合常规治疗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可以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使辅助T细胞的平衡从Th1向Th2移动。  相似文献   

8.
李良  李嵩岩 《中国中医急症》2013,(11):1933-1934
目的观察复律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后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判断对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律汤方,对照组采用美心律,治疗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疗效指数、24h总室性早搏次数及心率变异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疗效指数及24h总室性早搏次数、临床疗效及心率变异性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症状积分、24h总室性早搏次数治疗后比较差异明显(P〈0.05)。复律汤方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后室性早搏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室性早搏发作次数,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后室性早搏患者预后,在临床症状缓解、室性早搏次数减少方面疗效优于西药美心律(P〈O.05)。结论复律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后室性早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王严冬 《中医药导报》2008,14(12):17-18
目的:观察加味真武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单盲半随机法将7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音分成对照组26例及治疗组49例,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化裁治疗,均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进行心功能分级评估,并进行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9%,对照组为80.8%,两组疗效采用Ridit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射血分数EF(%)变化情况,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愀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较单纯西医治疗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协定方养心坎离汤对冠心病(CH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CH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养心坎离汤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心功能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6%,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心坎离汤对CHI)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麻疹合并肺炎有效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3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抗病毒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加服中药。两组治疗后.在退热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上,作差异性比较。结果:在退热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喘鸣消失时间及罗音消失时间的差异性比较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麻疹合并肺炎在治疗上应用抗病毒、抗感染药物联合中医药比单纯用西药治疗在改善部分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方面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益气温阳方对心衰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方对心衰患者心功能,脑钠肽前体水平,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温阳方,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心功能状况,检查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数水平(LVEF),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心衰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纽治疗后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温阳方有较好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降低脑钠肽前体水平,改善左室射血分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彭程万 《河南中医》2014,(6):1011-1012
目的:观察灸甘草汤治疗频发房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频发房性早搏的患者给予炙甘草汤口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早搏情况及生命体征、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24h内早搏次数明显减少,心率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各生化指标稳定,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灸甘草汤能有效治疗频发房性早搏,减少早搏次数,改善患者心悸胸闷等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及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BNP、LVEF及CO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的血浆BNP、LVEF及CO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前列地尔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和BNP水平,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脑通络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证属肝热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3例,采用清脑通络方(处方:决明子、丹参、山楂、赤芍、川芎、水蛭)治疗;对照组175例,采用拜阿司匹林治疗。疗程为60天。主要观察1年内TIA发作频次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1年随访TIA发生频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除对照组失眠症状外,其他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降低全血高切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清脑通络方能明显降低TIA发作,尤其在改善TIA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胺碘硐(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2组,一组30例予可达龙,另一组28例加心律平。结果:可达龙组有效率77%(23/30),心律平组有效率50%(14/2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衰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心衰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28d。结果:治疗组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40.0%,有效率94.0%,对照组分别为26.0%、72.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功能显效率38.0%,有效率92.0%,对照组分别为22.0%、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六分钟步行实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及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显示服用心衰胶囊4周后,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及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胶囊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及六分钟步行试验、LVEF结果,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参术金甲汤中药煎剂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西医支持、保肝、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89例常规使用参术金甲汤煎剂根据兼证加减药物,并与未使用中药的31例做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改善,ALT、TBIL均有下降,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LB、GLB、PT与治疗前对比,仅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LN、PcIII、IVC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而且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术金甲汤煎剂治疗肝炎后肝纤维化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6年7月至2012年6月住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扶正抗癌方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标准( KPS)评分、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近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36.36%(12/33),对照组有效率为23.52%(8/34),两组有效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776,P〉0.05)。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KPS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和KPS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积分及KP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肝损害、白细胞减少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化疗联合扶正抗癌方能缓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乏力、腹部胀满等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的乏力、腹部胀满等症状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一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