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乳痛要方 (验方 )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患者 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乳痛要方,对照组予乳癖消;观察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块及高频乳腺摄影 X线、 B超及红外线检查的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月经前期性激素雌二醇 (E2)、孕酮 (P)、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催乳素 (PRL)、睾酮 (T)分泌代谢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黄体中期血中 PRL水平均降低、 P水平均升高,治疗组 E2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结论 乳痛要方治疗乳腺增生有较显著疗效,并能调节机体性激素代谢水平,从而改善乳腺增生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容提要 目的 :探讨乳宁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 ,阐明乳腺增生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对 187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别采用乳宁冲剂 ( 14 7例 )和三苯氧胺 ( 40例 )治疗 ,疗程均为 3个月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递质、内分泌激素 ,T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功能的变化。结果 :乳腺增生病患者存在去甲肾上腺素 (NE)、催乳素 (PRL)、T辅助及诱导细胞 (OKT4 + )、T抑制或细胞毒细胞(OKT+ 8)异常升高 (P <0 0 1) ,孕酮 (P)、睾酮 (T)、总T细胞 (OKT+ 3)、OKT+ 4/OKT+ 8、淋巴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 (UDS)值明显低下 (P <0 0 5 ,P <0 0 1) ,5 -色胺 ( 5 -HT)、肾上腺素 (E)、雌二醇 (E2 )、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呈分泌紊乱状态 ,乳宁冲剂对此有明显的调整作用。通过与三苯氧胺组对比观察 ,结果显示乳宁冲剂组临床痊愈率优于三苯氧胺组 (P <0 0 5 ) ,其调节 5 -HT/NE、E2 /P、T、OKT+ 3作用亦优于三苯氧胺组 (P <0 0 5 ) ,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乳腺增生病的发生是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失调或紊乱为中心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乳宁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疗效的重要机制可能在于从整体上多环节、多途径、多层次的调整了失调或紊乱的神?  相似文献   

3.
补肾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及其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2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补肾调周法中药,对照组予乳癖消;观察治疗前后乳房疼痛、肿块及高频乳腺摄影X线、B超及红外线检查的变化情况;检测治疗前后黄体中期E2、P、PRL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黄体中期血中PRL水平均降低、P水平均升高,治疗组E2水平降低更为明显。结论:补肾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较显著疗效,并能调节机体性激素代谢水平,从而改善乳腺增生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乳块消方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莎莎  郭巧生  金融  周芬  王恬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1198-1202
目的:研究乳块消方(RKX)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乳块消方5.8,11.6,23.2 g·kg-13个剂量组,三苯氧胺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肌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的方法复制乳腺增生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药物治疗。测定乳房直径和乳头高度、脏器系数、血清性激素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液流变性,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乳块消方能明显减小大鼠乳房直径、乳头高度和乳腺小叶数、小叶内腺泡数,此外,明显降低血清雌二醇(E2)、催乳素(PRL)水平,提高孕酮(P)水平,增加SOD活性,抑制胸腺系数减少。结论:乳块消方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乳增丸对乳腺增生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疾病诊断标准纳入7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服用乳增丸及乳癖消片,疗程均为3个月,研究结束后观察乳增丸的治疗效果及该药物对血清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的影响.结果:乳增丸治疗乳腺增生病36例,总有效率达97.2%,明显优于对照组乳癖消片,并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PRL、E2水平和升高血清T水平.结论:乳增丸具有调节内分泌激素作用,从而对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消癖方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睿  柴妤 《广西中医药》2007,30(4):22-23
目的:观察消癖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19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61例予中药消癖方口服,对照组58例予口服三苯氧胺(TAM)20mg/d,治疗6个月后,对比治疗前后卵泡期血液中激素(E2、P)水平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28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28例,无效9例。两组疗效相似(P>0.05)。但两组在调节E2水平的作用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毒副反应小(P<0.05)。结论:消癖方治疗乳腺增生病无明显毒副作用,临床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对内分泌激素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苯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乳宁霜小剂量组、乳宁霜中剂量组和乳宁霜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1月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性激素。结果: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P<0.01),乳宁霜大剂量组疗效优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与三苯氧胺软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中、小剂量组疗效低于三苯氧胺软膏组(P<0.01或0.05),与散结乳癖贴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雌激素(E2)、泌乳素(PRL)和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升高孕激素(P)、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P<0.05或0.01)。结论: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疗效,并能调节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癖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予中药消癖方口服,日1剂,连续服用6月;对照组60例,予口服三苯氧胺,20mg/d,连续服用6月,对比治疗前后卵泡期血液中激素(E2、P、PRL)水平改变,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等效(P〉0.05),但治疗组在调节PRL和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毒副反应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消癖方治疗乳腺增生病毒副作用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评价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相关的检索词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乳癖消与安慰剂、维生素、碘制剂等辅助治疗以及三苯氧胺等内分泌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随机对照试验,乳癖消联用内分泌药物与单用内分泌药物比较的RCT也被纳入。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017进行资料分析。结局的效应指标为危险比率(RR)或均数差(MD),均以95%可信区间表示。结果13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7010名患者满足纳入标准。所纳入文献均为中文。在临床总有效率的综合疗效评价中,乳癖消联合三笨氧胺治疗优于单用三苯氧胺。纳入试验报告乳癖消的不良反应很小,三苯氧胺治疗个别患者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纳入本系统评价的部分试验表明,乳癖消联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作用。但由于临床试验质量较低,需要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癖净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和对E2、P等性激素的影响。方法:120例乳腺增生病人随机分为三苯氧胺和乳癖净冲剂两组,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对E2、P的影响。结果:乳癖净冲剂临床有效率优于三苯氧胺(P〈0.05),并且均能下调E2及上调P(P〈0.05)。结论:乳癖净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并能调整机体E2、P的水平,从而改善乳腺增生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于揭阳市榕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102例乳腺增生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癖消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三苯氧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80.3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E2水平、黄体生成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E2水平、黄体生成素水平较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乳腺增生的临床治疗上,三苯氧胺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临床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核消饮方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初诊乳腺增生女性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21)和对照组(n=119),对照组给予三苯氧胺联合维生素E治疗,研究组给予乳核消饮方加减治疗,3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经期停止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疼痛、腰酸乏力、月经不调、心烦易怒、畏寒肢冷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和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及E_2/P、E_2/T比值均降低(P0.05),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和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降低血清PRL和E_2水平及E_2/P、E_2/T比值、P和T水平升高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核消饮方加减可提高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保持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稳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康乳散结汤与西医疗法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运用康乳散结汤(鹿角霜、柴胡、青皮、郁金、白术等),同时服用三苯氧胺。对照组运用三苯氧胺治疗。观察两组综合疗效和症状体征、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乳腺钼靶X线检查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钼靶X线扫描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E2、PR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P有明显提高(P<0.01)。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康乳散结汤与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经方片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疏经方片,对照组服用乳癖消胶囊,西药对照组服用三苯氧胺片,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经期停服,共3疗程。结果:疏经方片治疗乳腺增生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96.67%,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疏经方片组月经紊乱等症状的发生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疏经方片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乳癖消胶囊及三苯氧胺片,可明显缓解疼痛及促进肿块的消散,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乳痛消对乳腺增生患者雌二醇、孕酮和催乳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痛消(Ⅰ、Ⅱ)对乳腺增生患者雌二醇(E2)、孕酮(P)和催乳素(PRL)的影响,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乳腺增生患者183例按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122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用乳痛消,对照组用乳癖消。观察两组的综合疗效并评价疗效及对E2、P和PRL的影响。结果:①治疗组痊愈率65.60%,显效率20.40%,有效率3.20%,无效率10.80%,总有效率89.20%;对照组则分别为15.00%、50.00%、6.00%、29.00%、71.0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比数比(OR)为3.51,95%的可信限(CI)为5.11~2.41;对照组则为0.28和0.41~0.19。②治疗组较对照组的绝对危险度降低率(ARR)为19.0%;相对危险度降低率(RRR)为63.0%;需要处理的病例数(NNT)为6例。③治疗组较对照组能下调E2和PRL的表达(P<0.05,P<0.01),上调P的表达(P<0.01)。结论:乳痛消通过调节E2、P和PRL的表达治疗乳腺增生,疗效好,临床价值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解毒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中VEGF和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12周龄SD雌性未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每组各10只。对于模型组和3个治疗组进行乳腺增生模型的复制,造模成功后,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组分别给予解毒胶囊、三苯氧胺、乳癖消的水溶液灌胃。治疗4周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和QPCR检测各组大鼠乳腺组织VEGF和b FGF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可见乳腺增生大鼠模型复制成功,且解毒胶囊有治疗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正常组乳腺组织内VEGF、b FGF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模型组的VEGF、b FGF呈强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治疗三组的VEGF、b FGF阳性表达明显减轻,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方药组乳腺组织内VEGF、b FGF的表达要明显低于乳癖消组(P0.01、P0.05),与三苯氧胺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PCR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VEGF和b FGF呈现高表达(P0.01);治疗组(方药组、三苯氧胺组、乳癖消组)与模型组相比,VEGF和b FGF表达均减弱(P0.01);其中方药组及三苯氧胺组比乳癖消组减弱明显(P0.01),其比较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而方药组与三苯氧胺组相比,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毒胶囊能够干预乳腺增生大鼠的乳腺组织VEGF和b FGF的表达情况,对乳腺增生有调节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苹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乳宁霜小剂量组、乳宁霜中剂量组和乳宁霜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1月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性激素。结果: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P〈0.01),乳宁霜大剂量组疗效优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与三举氧胺软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中、小剂量组疗效低于三苯氧胺软膏组(P〈0.01或0.05),与散结乳癖贴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雌激素(E2)、沁乳素(PRL)和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升高孕激素(P)、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P〈0.05或0.01)。结论: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疗效,并能调节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乳腺增生常用药物的疗效。方法将600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0例,分别应用乳癖散结胶囊、乳康片、三苯氧胺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乳癖散结胶囊和三苯氧胺的有效率高,总有效率分别为91.0%,94.5%,乳康片总有效率为47%。三苯氧胺不良反应多。结论乳癖散结胶囊和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疗效高,乳癖散结胶囊不良反应少,应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乳腺1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1号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乳腺增生患者黄体期血清性激素失调的调整作用。方法:选择自2002年3月-2004年9月治疗的167倒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设立治疗组85例。治疗组给予乳腺1号方口服,对照组82例,给予乳癖消口服,将其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检测2组治疗前后黄体期血清E2、P、T、LH、FSH、PRL6项性激素水平,分析治疗疗效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性激素发生改变。E2、PRL降低,P、T则回升,其中PRL、T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性激素E2、PRL降低,P、T回升,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1号方通过调理性激素水平,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勇生 《中医杂志》2006,47(10):761-762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以乳增散(治疗组)、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分别治疗乳腺增生病76例,比较两组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后于黄体期第7天测量治疗组患者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和催乳素(PRL)的水平,以探讨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结果: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E2、PR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P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患者体内E2、P和PRL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