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是医生对病人的症状、体征及理化特征等进行理解和判断的主观思辨过程.医生对疾病证候特征把握的准确度不仅与其知识结构、经验多寡有关,还与其对疾病"症"的信息获取能力的高低有关,由此导致不同医生对同一患病个体的"证"的判断出现差异,甚至出现相反的结论,最终直接影响了疗效的可靠性.为减少这种因判断和理解产生的偏倚,本文基于"症状"具有客观性这一基本事实,以中医临床论治为目标,分析并阐述以"病人"的"症"为依据的2型糖尿病人群分类原理及临床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版<中医诊断学>:"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1].虽然证候是疾病一定阶段的证候,但临床患病大多不是单一的,常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多种疾病,证候每每成为多种疾病"合病"、"并病"的综合体.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医治疗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中医证候分类思维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着重讨论疾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原理,对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不能真实反应中医疗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例阐述证候分类方法、证候分类与疗效的相关性,探索基于疾病中医证候分类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新思路与方法,提出通过对比有效与无效患者的证候特征,发现中医治疗方法的有效适应证候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证候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证候疗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研究中,但证候疗效评价的内容、指标与评价方法在中医药界并未形成共识.针对主治为证候的中药复方制剂的临床评价问题,从目前"证候疗效"评价的内容、主要指标与证候疗效的加权平均积分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证候疗效"评价中存在的几个基本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疾病证候分类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疾病和证候结合的诊疗模式已经成为中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模式。本研究结合疾病和证候两种分类方法,对疾病证候分类的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阐释了疾病证候分类的方法及其生物科学基础,并且对于疾病证候分类在临床疗效评价、药效评价、安全性评价、新药研究开发、疾病研究的创新发现和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以实际应用举例法进行了论证,指出对疾病进行中医证候分类是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重要理论表现形式,是发扬中医学、创新生物医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疾病证候分类研究不仅表现为其理论的指导意义,更具有现实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坏死"痰瘀同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同时也反映了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所以它一直作为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辨证依据,并且其转归也认为是疗效评价的客观指标之一。探讨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证候形成和分布,对于准确地把握"证",准确地  相似文献   

7.
在疾病的治疗上,辨证论治不是针对单一症施治,而是针对一组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症"的整体施治,因而辨证论治不是对症治疗,而是对证候治疗。中医治病多采用复方,它兼顾了证候的内在联系即病机,在实践上就不仅针对了证候,而且也包含了疾病的病因、病理。所以,辨证论治就不但对证候有效,也会对疾病有效。时间与空间具有不可分性,故"证中有病,病中有证"。"方"的具体应用是根据"证"来确定的,而不是依据"症"和"病"确定的,疾病的病因病机相同就可以选用相同的方剂进行治疗,反之亦然。《伤寒论》中的"病""证""症"的内涵之间存在交叉与独立,"方"的选择应用是依据"证"的不同而最终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证名及其概念规范是证候诊断标准规范的前提条件,而症状规范是证候规范的必要准备。临床采取单一“主症+次症”证候诊断标准无法概括所有疾病中证候的发展变化情况,也不符合中医学理论的要求。证候诊断标准应该是在结合病名诊断前提下,从定因症、定位症、定性症三个方向综合的结果,其规范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复杂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方可实现。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以咳嗽、咳痰、时有咯血为主,属"肺痈"、"咯血"、"咳嗽"等范畴。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通过整理支气管扩张症有关文献,对其中医证候分类进行探讨,迄今为止尚缺乏客观、规范的证候分类及辨证标准,限制了临床规范化治疗及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因此建立统一、规范的中医证候辨证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证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是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础,证候的变化与转归又是中医临床疗效的重要评价指标,中医临床诊治基于整体观念,实施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改善患者的各类临床症状和体征,而手术为西方医学的治疗手段,中医药联合手术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治疗,观察疾病围手术期证候变化,不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能够切实评价临床干预手段的有效性以及判断疾病预后。现以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骨伤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疾病五个方向,分别论述疾病围手术期证候的虚实变化情况,对手术干预方式与证候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提供启发,为中西医结合证候研究提供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证型分布规律及证候特点.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纳入内异症患者1918例,设计"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月经情况及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舌象,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内异症...  相似文献   

12.
贾海忠 《中医杂志》2011,(17):1441-1443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诊治的根本方法,也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但是在临床中自然状态下,存在多少种基本证候,每个证候具体包含哪些症,至今没有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基本证候分类研究方法,致使有关中医证候研究一直没有坚实可靠的标准作支撑。本文在探讨证的本质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建立中医"基本症"体系和中医"基本症集(基本证候)"体系的方法,以及如何比较不同证候体系优劣的方法。以期使中医研究从"松软根基"走上"坚实根基",作为发展中医的突破口,使中医研究从"证实中医"走向"发展中医"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风证候的规范化对基础研究、临床治疗均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中风"证"实质研究一直都没有得到突破.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和中医认识疾病的整体性有一定的趋同性.利用蛋白质组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中风证候的蛋白质组基础以及从蛋白质组学水平探索药物治疗改变证候的机理,将有可能使证候研究在蛋白水平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4.
“脉络-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脉络一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脑动脉硬化症)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分析其证候组合规律.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脑络瘀阻四诊资料,将433例临床脑动脉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25例和考核组108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325例脑动脉硬化症患者的症状信息,归纳既符合中医理论又符合临床实际的基本证型,分析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曲线分析建立诊断阈值.结果:脑络瘀阻存在络气郁滞、络气虚滞、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等基本证候,以络气郁滞和络气虚滞为基础证候,同时兼夹痰湿、血瘀、火热、阴虚、阳虚等证候;分别确立了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建立了诊断阈值,经108例患者前瞻性检验,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调查和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用于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研究,建立的"脉络一血管系统病"脑络瘀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为进一步开展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少卿  高颖  吴圣贤 《世界中医药》2014,9(8):1093-1095
临床疗效评价是证候类中药新药研发的重要环节和难点所在。本文在回顾现有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中药新药临床评价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在证病结合的模式下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主要围绕证候评价与疾病评价的关系,疗效评价指标的设定,证候评价方法如四级标准法、量表法的使用,以及自评、他评模式的结合运用,疗程的设置、安全性指标的选择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已有结果进行总结是中医证候现代研究的重要内容,文本挖掘技术的应用为中医证候生物学基础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异病同证"指不同的疾病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候,故可以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其物质基础也会有相同的地方.本研究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冠心病这两种在临床上可以出现相同证候、在Medline数据库中拥有大量文献的复杂性疾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cSH主题词挖掘技术,对这两种疾病潜在的共性生物学网络进行探寻,进而帮助理解和研究两种疾病具有相同"证候"的可能的共性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医临床防治疾病方法最大特点之一是"辨证论治";中医传统将"临床医学"、"临床经验"称为"临证医学"、"临证经验"等,可见"证"是中医学的一个极重要概念.什么是中医学的"证"、"证候"?学术界讨论旷日持久.然而,查阅当前杂志报道的一些文献,发现迄今对证和证候以及与其相关的"证型"、"证候诊断"、"辨证诊断"、"证候分类"、"证候类型"、"病因病机"等概念的内涵仍存在不同认识和理解,造成在临床、科研、教学等实际运用中不统一、不规范.特别是"证",它是中医药学理论中最常用的独特概念,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一直被认为是辨证诊断及辨证论治规范化的第一步,也是开展"证"实质研究的前提.如果混淆证与证候等不同概念,会造成对研究结论的不知所指或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8.
谈"望目辨证"的中医学理论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楷体"望目辨证"是在全面观察双目变化时,重点观察双目白睛特征和白睛络脉特征以诊断全身疾病证候的诊断法.笔者发现,全身脏腑经脉与目、目之"白睛"密切联系,"目"是观察生命状态之门,望目可诊断全身疾病证候,推测预后."望目辨证"的中医学理论基础是<内经>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命门学说和华佗望目诊病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中药新药研究的关键之一是临床疗效的评价,而疗效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方法和标准的科学合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论治,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的主要模式。西医学疾病评价标准、实验室检查指标固然可以借鉴,但更要重视能反映中医药诊疗优势和特色的评价方法和指标,“辨证论治”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对疾病的诊疗特色,证候疗效即是从中医药角度对中药新药疗效进行评价[1]。笔者试图通过对证、病疗效相关性的探讨,为证、病结合临床模式及其评价提供依据,进而为建立单独以证的疗效评价为模式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思路或参考。1证候疗效研究的重要性“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和临床体系的重要支撑,贯穿于对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疗效评价的全过程。“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患者整体病理状态的概括,具有整体、综合、动态和多样性的特点,关系到合理地确定试验病证、选择相应的效应结局指标[2],是中医有别于现代医学诊疗体系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临床研究评价,同时也是对其理论体系的检验,要重视“证候”疗效的研究。根据证候选择治疗措施是提高中医疗效的重要前提,故评定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时,不应缺少反映证候改善程度的指标,尤其在评价中药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建立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证候指数计量鉴别诊断表,对ASO 3个常见中医证候进行计量诊断研究.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179例ASO患者证候资料,用指数和法建立ASO证候指数计量鉴别诊断表,确定ASO证候的诊断临界值,在诊断临界值的基础上运用指数和法做定量鉴别诊断,并通过回代性检验和前瞻性检验对ASO证候指数计量鉴别诊断表的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脉络寒凝证的诊断临界值为426;脉络血瘀证的诊断临界值为404,脉络瘀热证的诊断临界值为406.回代性和前瞻性检验的诊断效能评价中,3个证候的灵敏度、特异度均在90%以上,诊断符合率均在97%以上,误诊率、漏诊率均在6%以下.结论 ASO证候指数计量鉴别诊断表及指数和、指数和临界值法对其中医证候计量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与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