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临床以腹痛、里急后重和便脓血为主证.本病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又称腹疾、肠辟、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泻、水谷痢、赤白痢、热痢、冷痢、脓血痢、白痢、噤口痢、休息痢、疫痢、疫毒痢、奇恒痢等.本病多由外感湿热疫毒之气,内伤生冷之物,邪积交阻,损伤肠胃而成,无论男女老幼,皆可罹患此病.儿童因卫生习惯差,抗病能力低,感染本病的机会较成年人多,占发病总数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2.
痢疾的主要原因是外受寒湿、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之物、损伤脾胃,气血阻滞,络伤血败,以致脓血下痢。临床上有寒痢、湿热痢、疫毒痢、休息痢、虚寒痢之分,在治疗上,有“痢无补法”之说,使用清热利湿,导滞通下的方法治疗。笔者根据30多年临床经验,用加减白头翁汤治疗痢疾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3.
疫毒痢是痢疾中的一种特殊证型,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2~7岁小儿,临床上以发病急骤、高热、昏迷、抽风为主要特点,也有少数病例是由普通痢疾转变而来.其发病机制是疫痢之邪毒重,瘀结肠风,可在未形成脓血便下泄之际,则热邪毒已先内陷,窜营入血或内陷心包,肝风妄动,出现一系列闭脱危证.临床常见有"实热内闭"、"内闭外脱"两种证型.现将本病的辨证施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疫痢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痢疾120例疗效观察朱立文(河南省新乡市中医院,河南453000)主题词%疫痢散/治疗应用痢疾/中医药疗法投药,直肠内我科自1986年以来,用自制疫痢散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痢疾,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均为门诊观察...  相似文献   

5.
小儿时疫的发病与体质类型密切相关,基于历代医家对小儿体质及时疫的论述,探讨小儿时疫的病因病机及相应治法.正虚为本,时邪疫毒为标是小儿时疫发病的核心病机,素体气虚者,卫外不固发为风疫;阳多阴少者,温热浊毒外侵发为温疫;阴多阳少者,寒湿疫毒侵袭发为寒湿疫.治疗当以祛邪为要,扶正为本,相应予消风、清热、祛湿之法,使正气得复,...  相似文献   

6.
中毒型痢疾(以下简称毒痢)多见于小儿,常表现为脑循环障碍型。成人则多为休克型。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毒痢的发生原因,现来定论。中医很早就有毒痢、疫痢的记载,所述与本病顿相似。现代医学认为,在痢疾杆菌及其内毒素的作用下,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防卫反应:例如皮肤湿冷伴有花纹、面色苍白、甲床青紫,就是为了保证重要脏器血流供应充分,而使体表血管收缩的结果;高烧、寒战也是体温中枢  相似文献   

7.
祖国医学对中毒性痢疾的认识大体归纳如下:古代的“疫痢”、“疫毒痢”、“毒痢”与现代医学的中毒性痢疾相近似。其病因认为是:“毒痢,痢之因于毒者,此症多因痧毒内陷,痢下脓血”所致。《伤寒指掌,中指出,不外“痧毒疟痢等病因暑湿秽合邪”所引起的。毒痢之发生是暑湿秽邪自口而入,直犯中焦(胃肠),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暑湿之邪随气血而蒸腾,机体为了驱病毒达于肌表,于是邪正交争,而出现壮热(高烧)。由于本病毒势猛烈,再上乘于心,蒙蔽神明,遂致昏迷。心肝(包括现代医学之神经系)原属一体,子病及母,木火相燔,而现惊厥(抽风)。  相似文献   

8.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多发于夏秋季节。经云:"谓之肠癖,有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等名称",本病多由于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  相似文献   

9.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毒痢),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暴发型.1999年1~12月中,我院共收治小儿脑型毒痢58例,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痢疾是夏秋季节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等。由于病因病机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休息痢等等。如治疗不当,可导致脾肾亏虚,形成下痢不止,直接危胁生命与人体健康。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宝命集》中指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相似文献   

11.
对中药药性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开展中医药性理论研究的正确思维和合理方法,从中开拓有价值的研究思路。方法:在分析中药药性理论形成思路及中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医药理论及思维、融合现代技术和方法的见解和思路。结果:提出"性效同源"、药性的物质属性等观点;认为药性是物质的,是可以采用现代化学方法来认识的。提出"病证—效应—血清药物化学分析"的系统研究思路以及开展中药药性研究的切入点;认为在符合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上,采取药效与血清药化学相结合的方法,以"同源异用"中药为切入点开展中药药性理论研究是科学的。结论:中药药性理论研究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具体中药为研究对象,采用"病证—效应—血清药物化学分析"系统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斑蝥灸结合穴注疗效与乙肝病毒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不同存在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的Southern Blot法,建立起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乙肝病毒(HBV)不同存在状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采用斑蝥灸结合穴位注射灭菌注射用水疗法进行治疗。结果:天灸结合穴注疗法对HBeAg转阴率游离型组和整合型组分别为71.4%、31.3%,经分析,两型有一定的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对HBV DNA转阴率游离型组和整合型组分别为66.7%、18.7%,两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BV在PMBC中的不同存在状态(游离和整合)对临床血清HBeAg和HBV DNA转阴率存在差异性,对HBV DNA的转阴率,游离型高于整合型。因此临床应用斑蝥灸结合穴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时,应考虑HBV在PBMC中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后三维有限元的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SSR0)前徙下颌后,在不同颌周肌肉作用下,下颌升支手术区内的应力分布情况,从理论力学的角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建立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并与正常对照分析。结果: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前徙下颌后,不同颌周肌力作用时,骨愈合部位大应力区的分布状况不一样,下颌角和下颌升支后份为应力集中的区域。结论:正常情况下的应力对于骨折愈合区可能是骨段固位不稳定的主要因素;SSR0后,近远中骨段的固定位置应选择在能使下颌升支应力分散的区域,至少应保持6—8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嵌入式学科服务在国内发展及国内外开展的主要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医学研究生全实践医学科技查新课程为切入点,基于OBE理论设计“思维路径”教学内容和多元化评价体系,通过小规模混合式教学切实提高研究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学生成为“学科信息探头”,搭建覆盖各学科的、多层次的学科服务团队,加强与学科间的联系,强化学科服务需求,解决馆员专业瓶颈和人才队伍问题,为嵌入式学科服务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进  胡文东  王家同  文治洪  王涛  李晓京 《医学争鸣》2004,25(22):2051-2053
目的: 探讨现役部队战士在动态监测情况下计算能力、短时记忆能力等基本认知能力的变化.方法: 应用DXC-V型心理测评仪,对22名战士连续进行15 d的数字、光点数相加测验以及二维数字搜索测验.结果: 战士在动态监测情况下,做对每道题的时间这项指标在实验的前、中、后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战士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开始有一段明显的学习过程,随着熟练程度的逐渐增强,成绩会逐渐提高,随后进入学习的高原期阶段,最后成绩则相对稳定.提示在展开军事训练时,应注重战士的心理特点,把个别、局部的动作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强化训练,同时,要注重训练方法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以保证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孟桂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2):937-937,941
目的:探讨复张性肺水肿的观察要点与治疗措施。方法:对25例复张性肺水肿患者采用了以下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早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纠正低氧血症;缓慢间断复张;加强基础护理。结果:23例治愈,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要严密观察复张时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病情加强治疗。  相似文献   

17.
曝光量、CR影像质量与照片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的曝光条件对于CR影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用CR摄人体足标本,采用不同曝光条件,进行正位摄片,然后对胶片影像进行密度测定,从而判定CR影像的质量。结果:CR系统输出影像的密度值并不完全受曝光量大小控制,通过后处理功能总能获得适合人眼观察的照片密度,但并不能达到各个点标准密度值的要求。结论:找出或者利用最小的适宜曝光量,取得符合诊断要求的CR片,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前型者下颌关节点和切点轨迹的特征。方法:用新型下颌三维运动轨迹描记仪MT-1602测量了55名不同前牙覆覆盖者下颌咀嚼运动关节与切点的轨迹,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下颌双侧关节咀嚼轨迹与切点轨迹之间具有普遍的正相关性;深覆者关节与切点轨迹的侧向幅度均小于正常(P<0.01);额状面轨迹窄于正常(P<0.01);前牙深覆盖者的轨迹与正常者无差别(P>0.05)。结论:深覆是影响下颌咀嚼运动形态的主要因素,修复时应尽量避免前牙深覆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水迷宫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及其在SPSS中的实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介绍用SPSS11.0实现对水迷宫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以期对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案的临床和基础科研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方法:应用SPSS11.0中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linearmodel,GLM)的repeatedmeasures和multivariate过程对水迷宫重复测量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并进行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间的两两比较。结果:首先通过球形检验(Mauchly’stestofsphericity)的结果判断重复测量数据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如存在相关性(P≤0.05),宜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或采用Greenhouse-Geisser的校正结果;通过计算个体间(between-subject)变异,可分析处理因素有无效应;计算个体内(within-subject)变异,可分析时间因素有无效应,时间与处理因素之间有无交互效应;使用重复测量数据多重比较配对的t检验法(Bonferroni法),可进行每个分组每个时间点上作用的两两比较;使用多元方差分析的方法,可进行每个时间点上每个分组之间作用的两两比较。结论:对于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宜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重复测量过程方法进行分析。SPSS统计软件易于实现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相似文献   

20.
风池穴历来就被视为治疗偏头痛的要穴。一般认为,单刺风池穴治疗偏头痛深刺效果更好,采用穴位注射、推拿等刺激手法,临床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在临床应用中最为普遍的方法是以针刺风池穴为主,配合穴位注射、耳穴压豆等方法综合治疗偏头痛,疗效显著。风池穴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理应引起临床工作者和基础科研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