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和防治策略. 方法:分析我院老年科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病因、感染菌分析、治疗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痊愈或好转29例,2例无效,3例死亡.结论:确诊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后应及时调整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尽早足量根据不同菌种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真菌感染的高危病人进行G试验检测,证实G试验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对具有真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慢阻肺病人进行G试验检测,对其中阳性病例51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氟康唑或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观察两组病人预后。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1%,明显高于对照组。缩短了病程,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结论慢阻肺合并真菌感染G试验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明显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与探究伏立康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肺顺应性及肺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伏立康唑进行治疗。统计与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症状体征评分、肺顺应性及肺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肺顺应性及肺功能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肺顺应性及肺功能参数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对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肺顺应性及肺功能参数的影响较好,在本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5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期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经验,提高治愈率.方法 2002年5月~2004年5月,对52例COPD加重期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者及早给予抗真菌及免疫调节药物治疗.结果 52例患者中48例治愈,2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治愈率为92.3%.结论 掌握好COPD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并及早给予抗真菌及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效果好,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5.
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认识,改进治疗措施,减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率、死亡率,提高生存率。方法:分析住院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52例的一般临床资料、微生物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52例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后总有效率为59.6%,死于真菌感染患者19例,死亡率为36.5%。结论: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经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4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 结合文献及临床病例回顾分析49例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深部痰液进行培养鉴定情况、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4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检出白色念珠菌23例,热带念珠菌7例,光滑念珠菌4例,近平滑念珠菌3例,克柔念珠菌2例,曲霉菌10例.经氟康唑和伏立康唑早期治疗后痊愈9例(18.4%),有效27例(55.1%).结论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头孢他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克雷伯杆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20例慢阻肺合并克雷伯杆菌肺炎的患者给予头孢他啶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头孢他啶治疗的有效率为85%.结论 头孢他啶对克雷伯杆菌较为敏感,可用于治疗慢阻肺合并克雷伯杆菌肺炎.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合并肺毛霉菌感染--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毛霉菌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报告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肺毛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男,51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肺部感染,经痰培养临床确诊为肺毛霉菌感染.该患者用两性霉素B治疗大约6周后,完全康复.结论毛霉菌病是一种罕见的病死率很高的系统性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和两性霉素B治疗是提高糖尿病合并毛霉菌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慢性重型肝炎合并毛霉菌感染的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报告1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肺毛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病情进展迅速,最后死亡.经痰培养临床确诊为肺毛霉菌感染.结论:毛霉菌病是一种罕见的病死率很高的系统性真菌感染,积极预防和早期诊断是提高慢性重型肝炎合并毛霉菌病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临床诊治过程,提高对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 复习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1月确诊1例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时间、血清学、胸部影像学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胸部CT提示两肺多发结节影,晕轮征及多发空洞,肺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肺组织发现曲霉菌丝,明确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卡铂芬净联合伏立康唑补救治疗,患者临床治愈。结论 糖尿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病死率高,临床医师需提高认识,充分结合患者危险因素、血清学及早期胸部影像学检查诊断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的联合运用可作为真菌感染的补救治疗方法,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疗的60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治愈38例;治疗有效,病情好转16例;死亡6例.结论:COPD合并肺部感染多发生在心肺功能失代偿期,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绝大部分病例在症状、体征和X线胸片或胸部CT表现无特异性,且患者以感染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年老以及严重并发生是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和疗效转归。结果:氟康唑治疗后,痊愈11例,显效3例,进步2例,无效1例,死亡1例,有效率88%。结论:肺部真菌感染逐年增加,占深部真菌感染首位。如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加重,经积极杭生素治疗无效,应考虑并存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13.
谢瑜  谭琳  吴迪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2):236-237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对多发性骨髓瘤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认识,改进治疗措施,减少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率、死亡率。方法:分析住院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肺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22例的一般临床资料、微生物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高,病原菌以白色念球菌为主,22例患者应用抗真菌药物后总有效率为68.2%,死亡率为22.7%。结论: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期间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86例和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抗生素、激素使用情况和其它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抗生素、激素的使用、慢性基础病及高龄等均是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对于抗生素、激素使用时间长、联合使用抗生素、合并慢性病等相关高危因素患者,应高度警惕合并真菌感染,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陈旧性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治办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至2009年收治肺结核合并肺霉菌病7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陈旧性肺结核合并肺曲霉菌病的患者中51%合并糖尿病,35%合并慢阻肺,90%的病人有咯血症状,68%病人有胸闷症状,52%咳黄浓痰,...  相似文献   

16.
吴驰  黄江  邹俊  周仲伟  刘跃建 《西部医学》2014,26(9):1170-117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20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住院肺部真菌感染标本中真菌菌株进行培养鉴定,收集临床资料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子及预后。结果212株病原菌中,念珠菌占主要地位,占78.3%,其中白色念珠菌占60.8%,曲菌占21.6%。高效广谱抗生素、脏器功能不全和低白蛋白血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CT表现以支气管肺炎为多见,早期抗真菌治疗预后较好,但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差。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及曲菌为主,曲菌、克柔念珠菌感染例数逐年有增多。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需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差。控制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杨丽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255-255
目的:探讨氟康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自身用药水平.方法:对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科收入的39例患者给予氟康唑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及加用氟康唑后,39例患者中治愈12例,显效21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4.61%.结论:氟康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部真菌感染安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舒逸  孙志强 《当代医学》2007,(13):33-34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2003~2006年收治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病因、感染菌分析、治疗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痊愈或好转24例,5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结论 确诊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后应及时调整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尽早足量根据不同菌种选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无创呼吸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20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就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等指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PCO2指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O2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通气功能,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诱因、常见菌种及诊断与防治。方法分析2002年4月至2005年3月1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中,真菌感染的类型主要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其次是热带念珠菌,最后是酵母菌和曲霉菌;感染发生与患者的原发病、抗生素长期反复使用及不合理应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等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近年来COPD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比以往增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合理、预防用药是减少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的关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