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测量中国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的偏好,为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厦门四市共40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8项家庭医生服务内容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慢性病8周长处方相较于2周处方,居民选择签约的OR(Odds Ratio)为3.46;面对面健康咨询与通过电话、网络进行咨询相比较,OR为2.44;疾病治疗免挂号费、诊查费与自费相比,OR为2.24。"8周长处方+免挂号费、诊查费"、"8周长处方+面对面健康咨询"、"8周长处方+4次/年免费上门服务"、"面对面健康咨询+免挂号费、诊查费"这四种服务组合包能使90%以上居民愿意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结论:对于社区就诊居民来说,最吸引其签约家庭医生的服务内容是获得慢性病长处方、面对面健康咨询、疾病治疗减免挂号费和诊查费、一年4次免费上门服务。根据离散选择实验结果可以优化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吸引居民签约家庭医生并增加签约居民的获得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不同严重程度疾病假设下城市老年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偏好、支付意愿及其就医需求。方法:利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设计问卷,抽取湖北省武汉市、贵州省贵阳市、河南省许昌市、上海市、江苏省泰州市、四川省成都市3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72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构建混合Logit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轻度慢病假设下,患者更倾向选择就医距离近、西医服务、意愿支付费用低、普通医生的就医方式(P<0.05);重度慢病假设下,患者更倾向于选择看专家、西医服务、专科服务、意愿支付费用低的就医方式(P<0.05)。结论:不论疾病轻重,老年慢病患者偏好接受西医服务并支付较低的费用。轻度慢病假设下,老年慢病患者偏好就近看普通医生;重度慢病假设下,患者就医偏好看专家,不介意距离远近。建议健全慢性病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中医药在老年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对健康管理属性的选择偏好及支付意愿,为完善健康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散选择实验设计问卷,面对面访谈调查了3市6家医院126名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患者偏好和支付意愿.结果:除病友互助小组外,其他属性水平对乙肝患者健康管理偏好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影响最大的三个属性依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居民对于长期护理保险不同属性的偏好、支付意愿以及偏好异质性,为构建符合需方偏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设计问卷,以260名老年居民作为研究样本,构建混合Logit模型进行偏好分析。结果:老年居民倾向于在社区/家庭、由高级养老护理员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护理”的综合服务且报销比例为90%的长期护理保险,为此老年居民分别愿意多支付110.814元、13.959元、27.928元和31.294元。保险属性相对重要性由高到低依次为照护地点、保险报销比例、照护服务内容、照护者职业技能水平。不同性别、文化、配偶、收入的老年居民长期护理保险选择偏好具有异质性。结论:建议立足需方视角,尊重老年居民偏好,制定多样化长期护理保险方案,增强保险吸引力及发展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方法:构建离散选择模型,采用混合Logit模型评估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每个属性的相对重要性以及不同特征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偏好异质性。结果:居民偏好选择每年签约自付费用为20元、诊疗水平高、药品配备高、提供基本服务包及中西医结合服务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上属性的相对重要性分别为30.18%、20.95%、22.06%、14.55%、7.55%,不同特征居民偏好存在异质性。结论:加快推进医联体模式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适当放开医保政策对签约服务的用药限制,提供“菜单式服务”,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安徽省城镇老人对家庭医生服务的选择偏好,为精准提供家庭医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离散选择实验方法,利用文献综述和专家咨询方法确定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医生口碑和签约费用四个属性,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得到6个选择集。对安徽省城镇老人偏好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利用条件logit模型分析偏好结果。结果 共收集573个样本。安徽省城镇老人选择家庭医生服务首先考虑的是医生口碑,然后依次是签约费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城镇老人更倾向选择上门服务、基本服务叠加慢性病服务包、医生口碑好、签约费用低的家庭医生服务。相比口碑差的家庭医生,安徽省城镇老人愿意多支付156元签约费用选择口碑好的医生服务;相较基本服务包,城镇老人愿意多支付112元的签约费用获得在此基础上叠加的慢性病服务包。结论 医生口碑是安徽省城镇老人选择家庭医生服务最看重的属性。建议加快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着重提高家庭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以提高城镇老人家庭医生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慢性病患者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的偏好,分析慢性病患者与普通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水平的偏好差异,为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内容提供建议。方法:采用离散选择实验对40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条件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病患者签约率较高(70.59%),且看重的服务内容为用药指导、长处方、预约专家号、健康咨询和上门服务;慢性病患者对服务水平更偏好于家庭医生指导用药、重点人群健康管理、12周长处方和面对面健康咨询,但对疾病治疗免挂号和诊查费不敏感。结论:健康状况不同会影响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的偏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根据居民特征提供个性化家庭医生服务包。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杭州市居民对社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支付意愿和服务费用满意度情况,为推进社区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杭州市330位社区居民,通过秩和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获得社区居民对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的支付意愿、真实利用情况和满意度。[结果]不同性别、户籍类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和职业的居民对服务费用支付意愿有显著差异,均为P 0. 05。居民对中医健康服务的支付费用意愿额度以100~399元最多(占45. 99%),支付意愿在100元以下者位于其次(占29. 020%),支付意愿超过400元者最少(占24. 82%);对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费用"基本满意"者占56. 72%,"不满意、不太满意"者占2. 24%。[结论]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居民对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费用支付意愿不同;对中医健康管理费用支付额度以低于400元为主;对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费用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某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及意愿情况。[方法]收集当前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发展的相关资料;设计问卷调查城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及意愿;运用描述性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城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居民认知调查中有56. 8%的居民没听过、完全不知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44%的居民不清楚所在社区是否做过宣传,有38. 5%的居民通过社区宣传知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月收入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之间存在相关(P 0. 05);在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有60. 3%的居民愿意签约家庭医生,39. 1%的居民表示不愿意或中立态度,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月收入及文化程度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意愿之间存在相关(P 0. 05)。[结论]城市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认知度较低,对家庭医生的签约意愿较高,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关宣传,维护并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知及意愿,改善城市社区医疗服务条件,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公立医院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岗位选择偏好,为稳定护理队伍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离散选择实验的方法编制问卷,选取山东省某大型医院工作不足一年与工作十年以上护理人员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混合Logit模型、支付意愿等方法分析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岗位选择意愿及水平。结果:随着工作年限的变化,护理人员岗位选择偏好由非经济属性向经济属性转变;编制这一属性受到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关注;经济属性对稳定护理队伍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护理岗位选择偏好随工作年限的改变而改变,需针对不同工作年限护理人员的岗位需求,制定精准的培养方案,实现护理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评价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效果,为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设计问卷,调查签约和未签约患者的健康管理情况和健康管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慢性病服务初步显效,签约患者的健康意识和依从性提高,血压及血糖情况得到改善,治疗费用下降,但健康管理服务质量和效果还有提升空间.结论 加强家庭医生的宣传工作,引导居民积极签约;完善家庭医生团队建设,规范家庭医生的工作,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协同改革背景下,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居民健康管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某区常住居民3 040人,分别于2013年及2016年进行跟踪问卷调查。结果两次调查签约居民血压测量频率均明显高于未签约居民。2013年签约的高血压患者中每周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者比例为60.30%,明显高于未签约的高血压患者(47.11%);2016年签约患者血压测量频率依然高于未签约患者。2013年签约糖尿病患者中每周至少测量一次血糖者比例仅18.80%,低于未签约患者(21.16%);2016年签约患者该比例上升至42.28%,明显高于未签约患者(36.94%)。签约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评价与并发症干预成效均优于未签约患者。但是,签约和未签约患者并发症有效干预比例均出现下滑。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已产生积极作用,将来应进一步加强对慢性病并发症的干预管理。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全面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及社区居民对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和推广适合我区的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模式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从乌鲁木齐市7个区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随机抽取5个符合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以303名社区医务人员和3 762名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303名医务人员中,对签约服务的知晓率为88.0%;64.4%的医务人员愿意开展签约制服务。多因素分析发现对签约制服务知晓情况、参加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培训、带教经历、是否能够节约人力、提高居民就医依从性和是否能够密切医患关系是影响社区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2)社区居民3 762名,46.0%知晓此项服务,80.6%愿意开展此项服务。族别、是否具有医保、是否患有慢性疾病、是否知晓什么是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是否会选择相对固定的全科医师、是否能够接受以全科医师为核心的社区首诊和是否有上级医疗中心的转诊经历7个指标是影响社区居民签约全科医师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 社区医务人员及所辖居民对签约制服务意愿尚可,医务人员对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效果乐观,政策支持、技能培训及资源配置是影响医务人员的主要因素,就医机构受限、签约益处知晓度低及对全科医师信任度低是影响社区居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患者对血液透析服务的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标签式离散选择实验方法设计问卷,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开展调查,构建混合Logit模型,对408份有效样本进行服务偏好研究。结果:终末期肾病患者对社区血液透析服务具有显著的负向偏好;患者倾向于向上转诊通道流畅有效、医生固定、交通时间20分钟、提供家庭线下随访的血液透析服务,为此分别愿意多支付92.08元、74.52元、47.64元、17.63元;随着服务属性水平累积改变,患者选择社区血液透析服务的概率持续提升。结论:流畅有效的向上转诊通道是患者选择社区透析服务的关键;建议建设紧密型医联体,实现医疗同质化,保障患者安全;改善医患关系连续性,提高延续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中老年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及其影响因素,为深化本地区家庭医生签约的相关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利用西藏地区第六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资料,对符合年龄≥45岁居民家庭医生签约的数据进行分析。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4 705例居民中,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39.2%,未签约但知道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占22.4%,不知道家庭医生服务的居民占38.4%。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藏族居民(OR=2.170,95%CI:1.448~3.252)、收入水平中等(OR=0.796,95%CI:0.687~0.921)和高等(OR=0.581,95%CI:0.494~0.684)、健康分值(OR=1.455,95%CI:1.132~1.871)、患慢性病居民(OR=1.778,95%CI1.680~1.890)签约家庭医生的比例高。城镇户口居民(OR=0.468,95%CI:0.382~0.573)、上过小学(OR=1.294,95%CI:1.130~1.483)、新农合医保居民(OR=2.224,95%CI:1.169...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签约居民与非签约居民对卫生服务项目利用的差异,了解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满意度,为完善甘肃省乡村医生家庭签约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确定甘肃省农村地区1 900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后进行数据描述、χ2检验等。结果签约居民首次诊疗选择家庭医生、接受慢性病服务和接受健康体检服务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签约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意度较高的主要是家庭医生的服务态度、签约服务模式、技术水平和报销比例,分别为95.77%、92.51%、87.88%和85.18%;对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配置、药品种类和药品价格的满意度较低,分别为51.95%、65.31%和75.24%。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显著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居民满意度较高,但村卫生室医疗设备配置、药品种类和药品价格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需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方法]对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需求进行抽样调查。采用Epidata2.0建立数据库,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左右的居民能够正确识别3个及以上慢性病危险因素;40%左右的居民采用患病后自己购药、服药的方式;30%左右的居民从没有进行过健康体检;60%~70%左右的居民需要提供预防保健知识的宣传资料;90%左右的居民希望得到定期的义诊筛查常见慢性病;慢性病患病群体中50%以上强烈需求用药指导。[结论]目前北京市农村居民慢性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低,三级预防各阶段健康教育需求大,农村居民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亟需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1+1+1"组合签约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3月于上海市闵行区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1+1+1"组合签约的居民1 044名,提供分级诊疗服务,包括完善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提供长处方和延伸处方等特色服务。比较签约前后就诊服务覆盖率、就诊频次、药品支出费用、满意度。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签约后就诊频次、药品支出费用与签约前对比均下降,家庭医生就诊覆盖率和满意度均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医生开展"1+1+1"组合签约工作,提供分级诊疗服务,在提高家庭医生有效利用率、管理健康、控制费用、提高满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工作中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居民签约家庭医生以及签约后首诊行为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动基层首诊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2019年7-10月在东、中、西部三个样本市6家基层医疗机构对就诊居民进行出口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484名基层就诊居民。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家庭医生内涵认识正确,对家庭病床服务需求更高,由社区医务人员推荐、居民区宣传栏等方式了解家庭医生的就诊居民更愿意签约;清楚家庭医生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医保优惠和长处方政策,签约时间更长的签约居民更倾向于基层首诊。结论:应进一步通过社区医务人员推荐、居民区宣传栏等方式加强居民对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者"内涵的理解,以需求家庭病床的居民为重点对象,促进有效签约;强化签约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和医保优惠政策的认知,巩固续签意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新疆居民对全民健康体检的满意度,分析影响居民满意度的因素,为完善全民健康体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典型抽样的方法从新疆14个地州选取基层医疗机构92所,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在样本机构体检的15岁以上居民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300份,回收2159份有效问卷。采用秩和检验和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居民对全民健康体检的总体满意度为92.18%;南部与东部地区居民的满意度分别为97.55%、97.25%。城市与农村居民满意度分别为90.46%、94.33%。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外地务工人员体检制度是居民对全民健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 0.05)。外地务工人员体检率可能是居民对外地务工人员体检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体检率越高,居民的满意度越高。[结论]调查地区居民满意度较高,部分满意度较低的地区可以通过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提高外地务工人员体检率的方式提高居民对全民健康体检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