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68镓(68Ga)标记的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PSMA-11为示踪剂的PET-CT(68Ga-PSMA-11 PET-CT)辅助前列腺癌全病程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1月31日至12月31日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接受68Ga-PSMA-11 PET-CT检查的38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68Ga-PSMA-11 PET-CT对初诊、正在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内分泌治疗、术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持续升高或生化复发患者病灶转移和局部侵犯的检出情况.分析病灶总转移率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前列腺床侵犯或前列腺包膜外侵犯、骨转移、非区域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的发生情况.结果 160例初诊列腺癌患者中44.4%(71/160)发生病灶转移或局部侵犯,患者PSA水平≥30.0ng/mL时69.0%(49/71)的患者发生病灶转移或局部侵犯,其中50.7%(36/71)发生骨转移.157例正在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中,68.2%(107/157)发生病灶转移或局部侵犯,其中32.5%(51/157)为区域淋巴结转移、9.6%(15/157)为前列腺床侵犯、47.1%(74/157)为骨转移、19.7%(31/157)为非区域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69例术后PSA水平持续升高或生化复发的前列腺癌患者中,52.2%(36/69)发生病灶转移或局部侵犯,其中17.4%(12/69)、11.6%(8/69)、5.8%(4/69)的患者仅分别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非区域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2.9%(2/69)仅发生前列腺床侵犯,10.1%(7/69)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合并骨转移,2.9%(2/69)发生骨转移合并非区域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1.4%(1/69)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合并非区域淋巴结和/或脏器转移.结论 对于PSA水平≥30.0ng/mL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推荐行68Ga-PSMA-11 PET-CT检查进行术前评估;对于正在接受放射治疗和/或内分泌治疗的患者,68Ga-PSMA-11 PET-CT检查利于监测病情;对于术后PSA水平持续升高或生化复发的患者,68Ga-PSMA-11 PET-CT检查可明确病灶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以68镓(68Ga)标记的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PSMA-11为示踪剂的PET-CT(68Ga-PSMA-11 PET-CT)检测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阳性发现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经前列腺活体组织穿刺病理学初次确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68Ga-PSMA-11 PET-CT检查的4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采用二分类判别法定性分析68Ga-PSMA-11 PET-CT图像,以诊断前列腺癌原发灶是否累及前列腺两叶、突破包膜、侵犯精囊和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以根治性切除术标本的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影像-病理的配对样本进行McNemar检验,并计算Kappa系数.结果 68Ga-PSMA-11 PET-CT检测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原发灶累及前列腺两叶、突破包膜、侵犯精囊和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分别为60.0%(27/45)、57.8%(26/45)、75.6%(34/45)和84.4%(38/45),Kappa 系数分别为0.075(P=0.375)、0.249(P=0.025)、0.409(P=0.003)和0.444(P=0.002).结论 68Ga-PSMA-11 PET-CT对判断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病灶是否存在侵犯精囊和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但对是否累及前列腺两叶和突破包膜的诊断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联合活体组织穿刺的Gleason评分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12月经前列腺活体组织穿刺病理学初次确诊、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以68镓(68Ga)标记的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PSMA-11为示踪剂的PET-CT(68Ga-PSMA-11 PET-CT)检查的85例未经治疗的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85例患者中未发生肿瘤转移的有46例(无转移组)、发生肿瘤转移的有39例(转移组).以68Ga-PSMA-11 PET-CT是否发现转移病灶为二分类因变量,以PSAX(Gleason评分-5)为连续自变量,建立转移风险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用外部验证数据(n=20)对该模型进行检验,评估回归方程预测肿瘤转移的准确性.结果 转移组患者PSA水平、Gleason评分均高于无转移组[75.0(17.7~533.9)ng/mL vs 13.8(3.8~62.0)ng/mL,P<0.01;8(6~10)分vs 8(6~10)分,P=0.042].以PSAX(Gleason评分-5)作为连续自变量时,预测转移风险的 ROC AUC 为0.857(95%CI 0.772~0.942,P<0.01);PSA×(Gleason 评分-5)最佳界值为 130.62,对应的灵敏度为71.8%,特异度为95.7%,约登指数为0.675.回归方程logit(P)=0.019×PSA×(Gleason评分-5)-2.3对转移风险的预测准确度达81.2%(69/85).外部验证预测的PSA水平(Z=-1.616,P=0.106)和Gleason 评分(Z=-1.391,P=0.164)与构建模型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外部验证数据符合检验条件,其检验回归方程的准确度为85.0%(17/20).结论 PSA联合Gleason评分对初诊前列腺癌患者转移风险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膜抗原mRNA(PSM-mRNA)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40例不同分期前列腺癌患者及对照组30例(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5例健康青年男性)周围静脉血各10 ml,用巢式RT-PCR检测PSM-mRNA,并培养LNCaP细胞进行阳性对照.结果:共有24例前列腺癌血标本检测出PSM-mRNA(60.0%),前列腺增生及健康对照组中无1例阳性;19例伴有远处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中16例检测到PSM-mRNA(84.2%),未发现远处转移的21例中8例阳性(38.1%).在10 ml正常血液中加入10个LNCaP细胞,可检出PSM-mRNA.结论:PSM-mRNA 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指标,PSM-mRNA的检出率与前列腺癌分期(ABCD)、转移与否、血清PSA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周静  赵义刚  邬仁会 《重庆医学》2021,50(17):3015-3019
目的 比较18 F-NaF PET/CT与11 C-choline PET/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收集18 F-NaF PET/CT与11 C-choline PET/CT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文献,并按照QUADAS-2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5.0软件对两种方法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优势比进行合并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最终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18 F-NaF PET/CT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合并灵敏度、合并特异度、诊断优势比、AUC分别为0.96、0.97、632、0.99;11 C-choline PET/CT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合并灵敏度、合并特异度、诊断优势比、AUC分别为0.88、0.98、378、0.99.结论 18 F-NaF PET/CT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较11 C-choline PET/CT高,但特异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8氟-标记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18)F-FDG/PET-CT)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前列腺病变6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8)F-FDG/PET-CT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18)F-FDG/PET-CT对前列腺病灶良恶性诊断灵敏度为87.88%,特异度为81.48%,准确度为85.00%,阳性预测值为85.29%,阴性预测值为84.62%;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患者非靶组织最高标准摄取值(SUV_(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靶组织SUV_(max)以及前列腺病灶和肌肉组织SUV_(max)比值(P/M)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所有前列腺病变患者P/M值绘制ROC曲线,通过ROC分析评价P/M判断前列腺癌可靠性,结果显示曲线下AUC=0.852[95%CI(0.756~0.948)],寻找最佳截点P/M值为8.60,此时灵敏度为81.80%,特异度为81.50%;前列腺癌不同分期P/M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病理诊断33例乳腺癌患者中共有17例伴淋巴结转移,~(18)F-FDG/PET-CT检测出淋巴结转移15例,准确性为88.23%。结论 ~(18)F-FDG/PET-CT判断前列腺病变良恶性效能高,对于转移灶检出率较高,有利于指导临床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刘露  曹海燕  何国城 《海南医学》2006,17(5):162-163,23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Ⅰ CTP)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为诊断标准,分别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Elisa法检测43例前列腺癌患者(其中18例为非骨转移,25例为骨转移)和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血清PSA和Ⅰ CTP水平.结果PSA与Ⅰ CTP在骨转移与非骨转移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但PSA在骨转移组间(M2与M3)无统计学差异,而Ⅰ CTP有差异(P<0.001).PSA以>20μg/L为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临界值,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96.0%(24/25)、61.1%(11/18)、81.4%(35/43);Ⅰ CTP以>6μg/L为临界值,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分别为100%(25/25)、88.9%(16/18)、95.3%(41/43).结论PSA与Ⅰ CTP均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中有应用价值,ⅠCTP水平可反映骨转移的程度,而PSA不能,且Ⅰ CTP对骨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优于PSA.  相似文献   

8.
影像学检查是前列腺癌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手段.以68镓(68Ga)标记的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分子探针为示踪剂的PET-CT(68Ga-PSMAPET-CT)是近年进入临床应用的影像学新技术,其诊断效能优异,对前列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诊断、临床决策指导、生化复发的检出、预后评估等具有独特价值,并且在实现诊疗一体化方面前景广阔.68Ga-PSMA PET-CT与MRI等常规影像检查方法优势互补,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已推荐将68Ga-PSMA PET-CT应用于前列腺癌术后生化复发的患者.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深入,68Ga-PSMA 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及临床决策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CT) 99Tc.MDP骨显像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骨转移组31例,非骨转移组4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PSA、ECT与骨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的血清测试PSA值差异有显著性(139.36μg/L和37.58μg/L,P<0.01),与ECT全身骨显像,PSA与骨转移的程度正相关,血清PSA<10μg/L,ECT全身骨显像骨转移率为15.38%;血清PSA< 20μg/L,ECT骨转移率为19.35%;血清PSA >20μg/L,ECT全身骨转移率为51.02%;血清PSA > 100μg/L,ECT骨转移率为78.95%.结论:ECT 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对未经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血清测定PSA<10μg/L,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可能性极小;PSA>100μg/L,者,骨转移的可能性极大.PSA> 20g/L,建议行ECT骨扫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的f/tPSA比值、PSAD值以及(F/T)/PSAD比值在筛检及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行前列腺13点穿刺活检,其中48例(34.8%)为前列腺癌,90例(65.2%)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另33例为TUR术后病理诊断前列腺癌。得前列腺癌组81例,BPH组90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PSA,经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应用2检验、ROC曲线分析不同的f/tPSA值、PSAD值以及(F/T)/PSAD值截点对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结果f/tPSA值取0.15(AUC0.585)、PSAD取值0.18(AUC0.635)、(F/T)/PSAD取值0.8(AUC0.669)时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与f/tPSA比值、PSAD值相比较,(F/T)/PSAD在保持相近的灵敏度同时,能更好的保证特异度(f2/tPSA-(F/T)/PSAD=15.674,P=0.000;2PSAD-(F/T)/PSAD=4.425,P=0.035)。在不同的PSA水平(<10,10~20,>20μg/L),应用(F/T)/PSAD参数都能获得优于单独使用f/tPSA或PSA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f/tPSA截点取0.15,PSAD取0.18,(F/T)/PSAD取0.8能有效地筛检前列腺癌。应用(F/T)/PSAD优于单独应用f/tPSA或PSAD,能在保持较高的灵敏度(81.5%)同时保证良好的特异度(52.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18F标记的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全身显像与99mTc标记的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ethylene diphosphonate,99mTc-MDP)全身骨扫描(bone scintigraphy,BS)诊断转移性骨肿瘤的效能。方法:共计75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59.85±13.50)岁。所有患者在2周内接受18F-FDG PET/CT显像和99mTc-MDP BS,以病例为单位,分别计算PET/CT显像与全身BS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和准确度,并分析两者在全身不同区域的显像特点。结果:75例患者最终诊断为有骨转移者34例,无骨转移者41例。PET/CT显像诊断骨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32/34)和95.1%(39/41),诊断的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94.1%、95.1%和94.7%。BS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2%(31/34)和65.9%(27/41),PPV、NPV和准确性分别为68.9%、90.0%和77.3%。PET/CT显像发现病灶数量较多的部位依次为脊柱、肋骨和骨盆,BS发现病灶数量较多的部位依次为肋骨、脊柱和四肢。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特异性、准确性和PPV均明显高于BS,但两者在诊断敏感度和NPV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18F-FDG PET/CT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NB的45例患儿病例资料,按治疗前后分为治疗前组(n=13)和治疗后组(n=32)。所有患者接受18F-FDG PET/CT显像,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作为PET定量分析依据。结果 治疗前组所有原发灶均见FDG摄取增高(13/13,100%),治疗后组7例FDG摄取增高(7/32,21.9%)。PET/CT检出23例淋巴结转移(23/45,51.1%),其中局部淋巴结转移17例,伴或仅远处淋巴结转移13例;骨(或骨髓)转移18例(18/45,40.0%);胸膜转移2例;肝转移1例;硬膜下转移3例;脑实质转移1例(部分患者同时存在多器官转移)。PET/CT显像后临床分期:在治疗前组中,4例分期改变(4/13,30.8%),其中1例Ⅱ期患者分期提高到Ⅳ期(1/2),3例Ⅲ期患者分期提高到Ⅳ期(3/5);在治疗后组中,17例患者分期改变17/32,53.1%),0期患者因4例发现骨(或骨髓)转移,调高分期(4/14,28.6%),可疑Ⅰ期患者中,6例因原发灶区异常软组织影未摄取FDG,调低分期(6/7,85.7%),Ⅱ期患者1例发现盆腔FDG代谢增高结节,调高分期(1/3),Ⅲ期患者中2例分别发现骨及椎管内转移,调高分期(2/2)。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提供客观的分期依据,提高了NB原始分期及再分期的准确性,其中再分期获益更大;Ⅲ期患者的分期改变最为显著;治疗后Ⅰ期患者分期明显调低。PET/CT改变分期的主要原因是对全身病灶检出的敏感性高;另一方面可以评估原发灶术后术区异常组织是否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在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行18F-FDG PET/CT显像,分析比较PET、PET/CT和甲胎蛋白(AFP)对复发、转移病灶的检测效能,并分析病灶18F-FDG摄取高低和PET检测阳性率与肿瘤分化、个体荷瘤数量及AFP水平的关系。结果 4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中经临床证实肿瘤复发转移者38例,18F-FDG PET/CT诊断肿瘤复发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4.7%、66.7%。肝内复发者17例,PET和PET/CT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8.8%和82.4%。肝外转移者36例,最常见部位为淋巴结(23例),其次为肺(17例)和骨(11例)。PET对肺转移灶及腹膜转移灶的检出率为70.6%、0.0%,而PET/CT均为100%;PET和PET/CT对其他部位肝外转移灶的阳性检出率相同(均为100%)。AFP检测对肝细胞癌(HCC)移植术后复发的诊断灵敏度为73.0%,低于18F-FDG PET/CT(94.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66,P<0.05)。PET对单发病灶复发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多发病灶者(P<0.05),而PET的阳性检出率与HCC的分化及AFP水平的高低无明显相关(P>0.05)。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个体荷瘤数量密切相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及AFP水平无关(P>0.05)。结论 18F-FDG PET/CT能灵敏地检测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及转移病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8F-FDG PET/CT与MRI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9例怀疑乳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 d内进行PET/CT、MRI检查及得到病理结果.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18F-FDG PET/CT和MRI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组织病理学证实在29例患者中,良性肿瘤9例,恶性...  相似文献   

15.
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行18F-FDGPET/CT寻找原发病灶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在77例患者中,18F-FDGPET/CT发现原发灶的共有44例,其中40例(51.9%)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有4例为假阳性。未找到原发灶的3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中,1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胃印戒细胞癌,其余36例随访时仍未找到原发灶。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88.9%,符合率为93.5%。结论 18F-FDG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患者行18F-FDG PET/CT寻找原发病灶的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在77例患者中,18F-FDG PET/CT发现原发灶的共有44例,其中40例(51.9%)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原发灶,另有4例为假阳性.未找到原发灶的37例多发性骨转移瘤中,1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胃印戒细胞癌,其余36例随访时仍未找到原发灶.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的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88.9%,符合率为93.5%.结论 18F-FDG PET/CT寻找多发性骨转移瘤原发灶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在胃癌术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术前考虑为胃癌的患者行PET/CT全身显像,并将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PET/CT考虑为胃癌18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胃癌。PET/CT诊断胃癌准确度100%.灵敏度100%。淋巴结转移灶的准确率为78.4%,淋巴结外远处转移灶的准确率为100%;灵敏度为93.2%,特异性为28.5%。结论PET/CT对胃癌原发灶及远处转移灶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对手术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18F-FDG PET/CT显像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丽莉  吴湖炳  王全师 《重庆医学》2011,40(8):757-759,834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G PET)/CT显像对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104例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检查。复发或转移灶依据手术或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确诊,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结果 104例患者中,肿瘤复发、转移52例。以患者为单位计算,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1%,准确性为99.0%,阳性预测值为98.1%,阴性预测值为100%。以病灶为单位计算,18F-FDG PET/CT诊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灵敏度为98.3%,特异性为75.0%,准确性为96.8%,阳性预测值为98.3%,阴性预测值为75.0%1。8F-FDG PET/CT显像使8例(15.4%)患者改变了临床再分期,其中7例提高了临床再分期、1例降低了临床再分期。结论 18F-FDG PET/CT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和(或)转移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PET/CT)在检测卵巢癌术后血CA125升高病人转移或复发的效果。方法回顾32例行PET/CT检查的卵巢癌术后血CA125升高疑似转移或复发的病人,行PET/CT检查与传统影像学(CT或超声)结果比较,经再次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或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资料随访结果确诊。结果PET/CT示转移或复发常见部位依次是盆腔、腹腔、胸腔;转移器官有淋巴结、肺、肝、脾脏和骨骼等;其中转移或复发病灶部位SUVmax均高于正常参考值。PET/CT的敏感度及准确度均高于传统影像学(P < 0.05和P < 0.01),特异度与传统影像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检查在卵巢癌术后转移或复发的检测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0.
SPECT/CT图像融合鉴别诊断疑似骨转移灶良恶性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融合图像对平面骨显像中疑似肿瘤骨转移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临床拟排除肿瘤骨转移患者187例,常规99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若发现疑似骨转移(或不能确定)者,则当即追加相应骨的局部核素SPECT和CT检查,并进行SPECT/CT图像融合分析,鉴别或明确疑似病灶的性质,并对部分病例随访或追加检查验证,统计分析单纯SPECT、CT和SPECT/CT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疑似病灶共计340个.SPECT/CT融合图像明确为良性病灶137个(40.3%),恶性病灶172个(50.6%),仍可疑者31个(9.1%),与单纯SPECT、CT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2例获得有明确诊断结论的随访,其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符合率)和误诊率分别为93.8%(15/16)、87.5%(14/16)、90.6%(19/32)和9.4%(3/32).结论 SPECT/CT融合图像分析对疑似肿瘤骨转移灶有较高的鉴别或定性诊断价值,但仍有必要结合其他诊断手段综合分析,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