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从临床药师参与感染性疾病会诊中的案例,探讨药师如何运用专业知识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从而融入治疗团队。方法 统计、分析2012年8月-2015年3月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141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科室分布、会诊目的、病原学检查情况、药师建议采纳情况以及患者治疗结果等。结果 141例会诊病例中,泌尿外科、肝胆外科以及神经外科会诊数量居前三位,构成比分别为26.95%、21.99%及17.73%;会诊目的中,居前三位的有特殊用药会诊、药物治疗方案调整以及药物选择,分别占85.82%、74.62%及59.57%;会诊意见全部被采纳、部分被采纳以及未被采纳者分别为133例、1例及7例,分别占94.33%、0.71%及4.96%。结论 通过参与会诊,并在会诊后持续跟进、不断学习、总结提高,临床药师可发挥专业优势,与医师一起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临床案例的会诊及回顾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临床药师会诊的1例胆道感染并继发腹膜炎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分析、总结,对经验性治疗方案评估、目标性治疗的药物选择以及用药监护点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 临床药师运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监护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对骨关节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方法与思路。 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骨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会诊,从针对病情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关注抗结核药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教育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提出的会诊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临床认可,对协助医师合理用药发挥了一定作用,明显提高了药物治疗效果。结论: 临床药师为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药学监护,能帮助临床医师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1例支气管扩张合并糖尿病、痛风患者的药学监护过程,探讨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实行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 临床药师根据患者肾脏功能和过敏史,调整选用的抗菌药物,通过计算调整药品剂量、有针对性地选择抗痛风药物等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结果 医师采纳药师用药建议,患者没有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病情得到缓解。结论 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完善了临床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抗感染药师开展临床药学监护的模式。方法:对2015年111例抗感染药学会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总结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过程的关键因素。结果:111例会诊病例中肺部感染占29.7%,有病原学检验依据的占55.8%,有肿瘤病史患者占52.3%。药师持续监护平均周期是7.0 d,药师会诊意见采纳率为90.1%,感染好转病例占85.6%。结论:通过药学会诊持续开展患者药学监护使药师参与治疗程度提高,更容易取得临床医疗团队的信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成功药学实践,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并发感染的会诊与全程治疗,对抗感染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优化建议,并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提出的治疗建议,经治疗,患者体温及感染指标恢复正常,引流液培养结果转阴,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立足临床,通过积极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总结临床药师参与儿科抗感染会诊的经验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7月~2017年6月临床药师参与本院儿科抗感染会诊的病例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及感染部位、会诊处置意见及采纳情况、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7月~2017年6月我院临床药师共参与儿科抗感染会诊187例。69例为新生儿;申请药师会诊理由以指导选择、调整抗菌药物为主,计156例,占83.42%;病原学检查结果阳性患儿共105例;追踪观察病情转归情况,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结论:儿童感染性疾病有特殊性,临床药师参与用药实践,对促进患儿的疾病的诊治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会诊提供药学监护,提高过敏性紫癜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方法: 药师在1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结合临床表现提出调整用药方案的建议,并从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护、相关检验指标的监测等方面提供药学服务。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制订用药方案,加强用药的针对性及用药过程的监护,使患者得到有效缓解。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过敏性紫癜治疗用药会诊,体现了临床药师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念,提高了救治的有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参与妇产科会诊案例的实践与体会,归纳会诊思路,提高会诊技能和有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6年某院临床药师参与妇产科会诊75个案例,对采纳情况,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循证思路整理。结果 会诊意见被完全采纳为63例,占84%;部分采纳为11例,占14.67%;未采纳为1例,占1.33%;会诊后治疗预后为好转、痊愈出院的为65例,占86.67%;疗效不明显或恶化的6例,占8%,自动出院4例,占5.33%。结论 有效的临床药师会诊,不仅需要药学专业技能,还需结合特殊个体、病理、生理状态等不断总结循证思维,拓宽临床思路,才能制定出符合孕产妇特殊人群的最佳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倩  方英立  张莉  许懿  徐建江 《中国药事》2017,31(2):197-20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DILI患者治疗,分析药物和肝损伤的相关性,协助医师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药学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肝功能好转,本周期化疗顺利完成。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学监护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住院病例404份,对其用药原因、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用药科室主要为心血管内科,构成比高达82.67%,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其中既无辨证又无辨病用药者占24.25%,用量不足的构成比为84.65%,超疗程用药占14.85%,溶媒量不足占0.6%,联合用药不当5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0%。结论 2016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应用基本合理,但还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其规范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分析、总结不良反应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因使用中药注射剂致ADR 17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布广泛且以老年人居多,女性多于男性,引发ADR例数最多的为注射用血塞通,有32例,构成比为18.18%。由西医师开具医嘱的为118例,占67.05%。已知一般的ADR有101例(57.39%),累及器官或(和)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有82例(41.41%)。用药后11~30 min内发生ADR最为常见,构成比为32.95%。共发现严重不良反应5例,占全部ADR的2.84%。结论 应对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密切观察,做好防范措施,同时应做好不良反应监测,规范医生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患者病例1 200份,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用药目的、用法用量、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使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用药科室主要为神经内科和心脏内科,构成比分别为27.33%、22.83%。用药原因主要为脑血管疾病(36.58%)和心血管疾病(24.33%)。用药疗程主要分布于≤7、8~15 d,构成比分别为33.92%、53.58%。联合用5、6种药物的患者最多,分别占23.67%、28.08%。不合理使用例数为220例,占总例数的18.33%,以使用疗程不适宜(49.09%)为主。结论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应用科室或病种广泛,且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规范该药的使用管理,做好对患者的用药监测,提升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加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2018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和构成比逐年升高;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最高,2016、2017年比阿培南的销售金额位居第1位,2018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销售金额位居第3位,美罗培南的销售金额位于第1位。2016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中比阿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伏立康唑的DDDs排在前5位;2017年比阿培南、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DDDs基本保持稳定,位居前3位。DDC值最高的是米卡芬净,其次是替加环素。比阿培南连续两年的B/A为1。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存在选药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药物配伍不当、联合用药不适宜等问题。结论 2016-2018年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需要继续加强管理和药学干预,推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2015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其药物种类,指导临床医生合理、安全、规范的使用药物。方法统计分析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寻找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各种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18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年龄5~86岁,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最多,占53.77%;共涉及抗肿瘤药物6类31个品种;引起血液系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静脉滴注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最多;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来自药剂师的报告。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抗肿瘤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及时发现、报告,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启东市人民医院2016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用药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启东市人民医院2016年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出库数据以及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对药品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B/A)和不良反应的类型、科室分布进行统计、排序和分析.结果 2016年启东市人民医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分布科室以心内科、神经内一科和神经内二科为主,分别占26.11%、16.91%、15.13%.活血化瘀类中成药销售额最高的是舒血宁注射液,DDDs最高的是血府逐瘀片,DDC最高的是丹红注射液,大部分药品的B/A值偏离1,表明市场份额和用药选择一致性较差.34例(2.52%)发生不良反应,注射剂有27例,非注射剂7例.结论 启东市人民医院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需要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亳州市人民医院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的情况,为规范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随机抽取2022年9月—2023年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0份患者病历,从适应证、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证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150份病历中,用药不合理病历共计70份(46.67%),其中超适应证用药30份(20.00%)、超医保支付限制适应证用药33例(22.00%)、给药剂量不适宜31份(20.67%)、给药频次不适宜4份(2.67%)、超疗程用药3份(2.00%)、用药时机不适宜3份(2.00%)、溶媒剂量不适宜9份(6.00%)和超禁忌症用药1份(0.67%)。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在临床使用存在超适应证用药、剂量不适宜、超疗程用药等不合理问题,应引起临床药师和医生高度重视,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2016—2018年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规范科室合理使用提供管理思路。方法 对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使用强度(AUD)和科室分布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2018年,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平均使用率为2.73%,美罗培南的销售金额始终处于首位。DDDs和AUD排名前3位的均为美罗培南、替考拉宁、盐酸头孢吡肟,呼吸内科、儿科和呼吸重症监护科的使用数量较多。结论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过高,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进行针对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儿童门静脉高压行血管分流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抗凝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儿童门静脉高压行血管分流术后发生静脉血栓的抗凝药物治疗,通过分析儿童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结合抗凝药物特点,药学会诊协助临床医师制定抗凝治疗及出院带药方案。结果 经药师药学会诊优化了儿童门静脉高压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防治方案,患儿静脉血栓明显控制并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药学会诊可有效提高儿童抗凝药物治疗效果,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抗凝药物出血风险,为儿童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抗精神病药品的应用现状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2017年抗精神病药品的应用数据,对其用量、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抗精神病药品的用量、使用金额逐年增长,使用金额排名前3位的为奥氮平片、利培酮分散片、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抗精神病药物的DDDs逐年增长,利培酮分散片、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的DDDs始终居前两位。抗精神病药物的DDC总体平稳,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氨磺必利片、奥氮平片的DDC始终居前3位。B/A接近1.00的药品包括富马酸喹硫平片和阿立哌唑片、氯氮平口腔崩解片、氟哌啶醇注射液、舒必利片、氟哌利多注射液、氯普噻吨片、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氟哌啶醇片、五氟利多片等。结论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抗精神病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规范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