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将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0 mg采用2.0 mL生理盐水溶解后以氧气为驱动力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流量控制在6 L/min以内,2次/d,15 min/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 mg/次,1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33%(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和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正向调节机体免疫水平,疗效确切,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卢婷  王模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43(12):2493-2497
目的 探讨早期补充维生素D对早发型败血症(EOS)新生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区收治的EOS的足月新生儿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积极抗感染,改善通气,适当的血流动力学支持,保护脏器,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等;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出生后第3天开始口服维生素D滴剂,400 IU/d,连续服用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25(OH)D、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抗菌肽-37(LL-37)水平,以及免疫球蛋白(Ig)M、IgG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5(OH)D水平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25(OH)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足月新生儿EOS早期补充维生素D,能提高血清25(OH)D水平并改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5月在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120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帕博利珠单抗,2mg/kg,药物给药时间为30min以上,每3周给药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50mL/次,1次/d。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FACT-L)、卡氏功能状态量表评分(KPS)、CD3+、CD4+、CD8+、CD4+/CD8+及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是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痰、胸闷、胸痛、痰中有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ACT-L评分、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FACT-L评分、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VEGF、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IFN-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33%(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疗效,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将60例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初始剂量25 mg/d,随后根据血小板计数(PLT)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水冲服槐杞黄颗粒,1袋/次,2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PLT和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患儿PLT水平,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患儿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微泵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 m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腹部肌注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剂量0.1 IU/kg,1次/2 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8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D4+/CD16+、CD3+、CD4+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拒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IL-6、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CRP、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CD16+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3+、CD4+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CD4+/CD16+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盛玮  田玉珍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1):2065-2068
目的 考察川芎嗪联合阿奇霉素对红霉素耐药性大叶肺炎患儿的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180例红霉素耐药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和联合组,每组90例。阿奇霉素组给予静脉滴注10 mg/kg的注射用阿奇霉素,连用3~5 d,患儿体温恢复,且外周血白细胞恢复后,给予口服10 mg/kg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次/d,连续治疗10 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40 mg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次/d,连续治疗10 d。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阿基霉素组的有效率为77.78%,联合组为87.78%,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6、IL-8、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8、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阿奇霉素对红霉素耐药大叶肺炎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其治疗作用的发挥与调节机体免疫环境有关,能增加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人参皂苷Rg1对移植性白血病模型小鼠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磁性分选法(MACS)从K562细胞中分离、纯化CD34+CD38-人白血病干细胞(CD34+CD38- L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细胞纯度,台盼蓝染色测定分选细胞活性。将6~8周雌性NOD/SCID小鼠27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Rg1(200 mg/kg)组,每组9只,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通过尾iv移植CD34+CD38- LSCs构建白血病小鼠模型,ip给药30 d。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及腹部包块变化;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脾脏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骨髓细胞周期;CCK-8法检测各组骨髓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骨髓细胞CD34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分选前K562细胞中CD34+CD38- LSCs细胞群百分比为(9.64±1.14)%,分选后CD34+CD38- LSCs纯度可达(96.45±1.63)%;台盼蓝染色显示分选后细胞活性为(95.26±2.16)%。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腹部包块明显,生存情况较差,体质量显著下降(P<0.05);白细胞数显著增高,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均显著下降(P<0.05);肝、脾脏结构被破坏,有大量白细胞浸润;骨髓细胞周期检测显示G0/G1期比例显著下降(P<0.05),S期比例显著升高(P<0.05);骨髓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苷Rg1组小鼠腹部包块明显减小,生存情况好转,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P<0.05),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均显著升高(P<0.05);肝、脾脏结构明显恢复;骨髓细胞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P<0.05),G2/M期和S期比例显著下降(P<0.05)。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显示,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组中小鼠的骨髓细胞中存在大量的人源白血病细胞。结论 NOD/SCID小鼠尾iv移植CD34+CD38- LSCs可成功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小鼠模型,人参皂苷Rg1能有效缓解NOD/SCID小鼠的白血病症状。  相似文献   

8.
赵静丽  丁显春  刘科贝 《安徽医药》2019,40(11):1259-1261
目的 探讨奥司他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司他韦颗粒口服,均连续治疗3天。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值。结果 治疗3天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L-6、CRP、IFN-γ水平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CD8+治疗前后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司他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5月—2016年6月开封市儿童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10、IL-17、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同时降低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BODE指数及免疫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诊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112例,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BODE指数、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最大肺活量(FVC)]、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炎症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6.43%,较对照组82.14%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BODE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试验组FEV1、PEF、FV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CRP、IL-6、sVCAM-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辅助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效果好,可以很好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和肺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就诊的白癜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im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次,每月1次,共3次;同时给予CO2点阵激光治疗,之后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外敷治疗处,每月1次,共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2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和白斑面积和复色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治疗后,两组CD8 T细胞占比显著低于治疗前,而两组CD3和CD4 T细胞占比显著升高,CD4/CD8 T细胞值也均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组T细胞亚群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均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白斑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疗效显著,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缩小白斑面积,提高复色率。  相似文献   

12.
冯丽  于红  戴经纬  赵毅 《肿瘤药学》2021,11(6):732-736
目的 探讨全身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对复发性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122例在我院诊治的复发性晚期TN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调强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毒副反应、免疫功能以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7.7% vs. 33.3%, 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CD4+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3+、CD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可提高复发性晚期TNBC患者的疗效,改善其免疫功能,延长其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且不增加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黄丸联合来曲唑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和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口服来曲唑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西黄丸,3 g/次,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CD4~+/CD8~+比值、癌症治疗性功能评价量表-乳腺癌(FACT-B)的变化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生存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分别是26.3%、56.1%;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分别是36.8%、75.4%,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获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雌酮(E1)、雌二醇(E2)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而外周血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E1、E2水平低于对照组,外周血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状况评分、情感状况评分、附加关注评分、社会/家庭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及总分均显著增加,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FACT-B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癌胚抗原(CE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A15-3、CE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生存率分别是42.1%、6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丸联合来曲唑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稳定患者病情,抑制体内雌激素合成,纠正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餐后1 h口服海昆肾喜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Q)、尿红细胞(RBC)计数、肾功能、内皮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 UPQ、尿RBC计数及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ET-1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内皮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显著增加(P0.05),CD8~+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保护肾功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纠正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回生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诊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3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第1~14天每次7.5 mg/m~2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同时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85 mg/m~2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回生口服液,3次/d,10 mL/次。21 d为1个治疗周期,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免疫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9.61%、45.10%,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28.85%、67.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疾病进展时间要明显长,1年和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CA125、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CEA、CA125、SCCA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5%,显著高于治疗组的9.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和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磺达肝癸钠治疗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栓塞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注射液,2.5 mg/次,1次/d,第4天联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联用5 d,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在2~3时,于治疗5 d后停用磺达肝癸钠,继续服用华法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 m L加入250 m L生理盐水,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动脉血氧分压(p O_2)值、肺动脉阻塞指数(PAOI)、肺动脉收缩压(PASP)、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d)、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补体C3、白细胞介素-6(IL-6)及外周血CD4~+/CD8~+、CD3~+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1.4%,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发绀、胸痛和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 O_2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PAOI、PASP、RVd值和血清c Tn I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p O_2、PAOI、PASP、RVd值和血清c Tn 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PT、PLT值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FDP、D-D水平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凝血–纤溶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补体C3、IL-6水平及外周血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CD3~+值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免疫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磺达肝癸钠治疗肺栓塞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调控体内凝血–纤溶系统,抑制炎性反应,调节细胞免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和注射用洛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在开封市肿瘤医院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78例,根据用药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洛铂,50 mg/m~2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3周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卡培他滨片,1.0 g/次,2次/d,连续服用2周,停1周,3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乌苯美司胶囊,10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和临床获益率分别为43.59%、71.79%,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69.23%、87.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125(CA125)、糖蛋白153(CA153)、糖蛋白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和FACT-B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苯美司胶囊联合卡培他滨片和注射用洛铂治疗转移性乳腺癌能够显著降低机体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8.
宋先敏  刘晶  马洪  史晓云 《肿瘤药学》2022,12(2):256-262
目的 分析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延续护理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老年结直肠癌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7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院内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血管新生因子及免疫细胞水平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bFGF、VEGF-A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NK、CD4水平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接受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基于多学科协作的延续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维持免疫功能稳定,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彬  徐成婷  沈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123-312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应用胞二磷胆碱联合尿激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尿激酶,100万U注射用尿激酶溶于100 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30 min,单次给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75 g加入150 mL生理盐水充分稀释,给药时间应大于40 min,1次/d。两组均治疗两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凝血–纤溶指标、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5%、9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PLC)显著增加,但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_(max))值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LC值高于对照组,PAGT_(max)值和NIHSS评分低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外周阻力(R_v)水平均显著下降,两组平均血流速度(V_(mean))和平均血流量(Q_(mean))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IB、D-D、R_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V_(mean)和Q_(mean)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纠正凝血–纤溶系统紊乱,维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神经功能缺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