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摘 要 目的:研究地骨皮提取液对3种高血糖模型小鼠的降糖作用,探讨其降血糖作用趋势。方法: SPF级小鼠分别以链脲佐菌素、四氧嘧啶、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复制3种不同类型的高血糖模型小鼠,分组后分别给予5,2.5 g·kg-1两个剂量的地骨皮水煎液,阳性组以盐酸二甲双胍为对照(0.75 g·kg-1),分别连续给药10d后,观察地骨皮提取液对3种高血糖模型的降糖作用。结果: 阳性组和地骨皮水煎液干预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改善小鼠3种高血糖模型,与模型空白组相比,阳性组降糖作用优于地骨皮3个剂量组,地骨皮水煎液降低3种高血糖模型小鼠的血糖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骨皮水煎液对高血糖模型的改善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地骨皮水煎液对链脲佐菌素、四氧嘧啶、盐酸肾上腺素复制的3种高血糖模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其中对链脲佐菌素、四氧嘧啶模型小鼠的降糖强度优于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复制的小鼠高血糖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化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C57BL/6J糖尿病小鼠模型。方法 采用单用不同剂量STZ(180 mg·kg-1单次给药和275 mg·kg-1均分5次,每次55 mg·kg-1,连续5 d)或4周高脂饮食联合不同剂量STZ(50 mg·kg-1单次给药;100 mg·kg-1单次给药;150 mg·kg-1单次给药;200 mg·kg-1均分2次给药,间隔72 h),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体质量、日饮水量及日进食量,比较各组造模成功率及稳定性。结果 STZ 180 mg·kg-1单次给药、高脂饮食4周+STZ 150 mg·kg-1单次给药、高脂饮食4周+STZ 200 mg·kg-1均分2次给药得到的糖尿病小鼠模型,其高血糖的持续时间较长且稳定。结论 STZ 180 mg·kg-1单次给药是较为理想的1型糖尿病模型;4周高脂饮食联合STZ 150 mg·kg-1单次给药或200 mg·kg-1均分2次给药均是较为理想的2型糖尿病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青紫颗粒单次给药以及重复给药13周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评价临床前安全性。方法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青紫颗粒组(18 g·kg-1),给药体积为每次30 mL·kg-1,24 h内灌胃给药2次(间隔至少4 h),给药后观察14 d,通过临床观察体质量变化和病理解剖等确定毒性反应。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幼龄SD大鼠(4日龄)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去离子水),低、中、高剂量青紫颗粒组(1,2,4 g·kg-1),给药13周,给药体积每次10 mL·kg-1,每天给药2次,恢复期4周。检查项目包括临床观察、体质量、摄食量、血液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尿液分析检测、激素水平、幼鼠发育指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结果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青紫颗粒灌胃给予SD大鼠,无明显毒性,最大耐受量>18 g·kg-1。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幼龄SD大鼠灌胃给予青紫颗粒重复给药13周,最大无毒性反应剂量为2 g·kg-1。潜在毒性靶器官为肝脏,主要毒性作用表现为肝细胞炎性坏死,没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青紫颗粒对受试动物在拟临床使用剂量范围内未见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娟  魏霞  王海苹  李水仙  耿雪  赵岩  祝清芬 《药学研究》2023,42(7):453-456,494
目的 研究固本明目颗粒1和固本明目颗粒2预防给药对D-半乳糖性白内障的抗氧化作用及固本明目颗粒工艺改变前后作用的差别。方法 取20日龄SD大鼠90只,雄性,试验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固本明目颗粒1和2 均设 1.25、2.5、5 g•kg-1.BW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D-半乳糖建立大鼠的糖性白内障模型,各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溶液10 mL•kg-1.BW,每天1次,连续21d,观察各组大鼠晶状体浑浊程度,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晶状体内SOD、GSH、GST、GSH-Px、Na+-K+-ATP酶活性情况,以及各组大鼠晶状体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固本明目颗粒1低剂量组GSH、中剂量组SOD、高剂量组GST明显升高(P<0.05);固本明目颗粒2中、高剂量组GSH、中剂量组SOD明显升高(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固本明目颗粒1各剂量组和固本明目颗粒2各剂量组晶状体混浊程度均有明显缓解效果。结论 固本明目颗粒1和固本明目颗粒2在1.25、2.5、5 g•kg-1.BW剂量下对D-半乳糖性白内障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固本明目颗粒制备工艺改变前后抗氧化作用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地菍正丁醇萃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DM)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腹腔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150 mg.kg-1制备DM模型小鼠,地菍正丁醇萃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地菍正丁醇萃取物60,40,20 g.kg-1,阳性对照组给予格列苯脲0.4g.kg-1,每天灌胃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则以等体积纯化水灌胃,连续10 d,观察小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计算肝脏、肾脏脏器指数.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菍正丁醇萃取物给药组小鼠血糖、TC、TG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或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肾脏指数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 地菍正丁醇萃取物能明显降低DM小鼠空腹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千金黄连片对高脂高糖致糖耐量异常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用4~6周龄的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选取10只作为对照组,剩余大鼠喂饲高脂高糖饲料,连续喂饲5个月,测定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糖负荷(2.5 g·kg-1)后0.5 h血糖值,挑选糖耐量异常的大鼠[0.5 h血糖值>8.5 mmol·L-1及0.5 h血糖值、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大于对照组]70只随机分为7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片(125 mg·kg-1)组、金芪降糖片(2.1 g·kg-1)组、辛伐他汀组(0.8 mg·kg-1)和千金黄连片高、中、低剂量(生药6.50、3.25、1.60 g·kg-1)组,ig给药,给药体积10 mL·kg-1,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28 d,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量去离子水。观察千金黄连片给药1次对糖耐量的影响及给药多次对糖耐量、胰岛素耐量、淀粉耐量、血脂的影响:①糖耐量:禁食但不禁水12 h后,各组ig给予2.5 g·kg-1的葡萄糖,分别测定给予葡萄糖前、给予葡萄糖后30、60、120 min各组大鼠血糖水平并计算AUC;②胰岛素耐量:动物不禁食,测定给胰岛素前血糖,各组sc给予5 U·kg-1的胰岛素溶液,测定给予胰岛素后45、90、180 min各组大鼠的血糖水平并计算AUC;③淀粉耐量:禁食但不禁水16 h后,各组ig给予2.5 g·kg-1的淀粉糊,分别测定给淀粉前、给予淀粉后30、60、120 min各组大鼠血糖水平。于连续给药4周后检测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千金黄连片给药1次、给药1周、给药3周能显著降低高脂高糖致糖耐量异常大鼠糖负荷后血糖水平及AUC(P<0.05、0.01、0.001) ;给药3周能使胰岛素降血糖作用显著增强(P<0.05、0.01);给药4周能显著降低淀粉负荷后血糖(P<0.05、0.01),显著降低血清TG、LDL-C水平(P<0.01、0.001)。结论 千金黄连片能显著地改善糖耐量异常;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显著降低血清TG、LDL-C水平,改善脂质代谢异常。其降血糖作用与盐酸二甲双胍片相当,强于金芪降糖片,其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强于盐酸二甲双胍片和金芪降糖片,调节血脂的作用与盐酸二甲双胍片、辛伐他汀相当。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参葛定渴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ig高脂高糖脂肪乳加ip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和参葛定渴片高、中、低剂量组.实验各组均连续给药4周.同时取健康大鼠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指标,检测其血糖、糖耐量、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下降,血糖值显著升高、糖耐量能力降低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和参葛定渴片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P <0.001、0.01),且参葛定渴片高剂量组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耐量(P <0.01).结论 参葛定渴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具有调节作用,可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光泽汀小鼠体内的遗传毒性。方法 C57BL/6J小鼠分为溶剂对照(0.5% CMC-Na)组、茜草素(200 mg·kg-1,结构对照)组、乙酰基亚硝基脲(ENU,40 mg·kg-1,阳性对照)组、甲基磺酸乙酯(EMS,200 mg·kg-1,阳性对照)组和光泽汀低、中、高剂量(100、200、300 mg·kg-1)组,溶剂、光泽汀和茜草素连续7 d ig给予,给药第1天记为D1,阳性对照ENU和EMS分别连续3 d给予,均每天给药1次。于D7、D56采集约0.5 mL外周血用于血清生化检测;于D14、D28、D42、D56采集外周血开展Pig-a基因突变试验;末次给药后采集肝、肾细胞开展彗星试验,分析每只动物至少100个细胞的尾DNA百分含量;末次给药后制备骨髓细胞样本,计算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发生率。解剖后取心、肝、脾、肺以及肾脏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试验期间所有动物一般症状未见明显异常,各组动物体质量未见明显差异,未见与给予受试物有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光泽汀低、中、高剂量组及EMS组肾脏尾DNA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溶剂对照组(P<0.05、0.001),光泽汀高剂量组及EMS组肝脏尾DNA百分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0.001)。光泽汀与茜草素的小鼠骨髓微核试验、Pig-a基因突变试验均为阴性。结论 100~300 mg·kg-1光泽汀未见对小鼠整体产生明显毒性。光泽汀可导致小鼠肝、肾细胞DNA损伤,肾细胞DNA损伤程度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罗布麻叶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Apocynum venetum leaves,AVLWE)镇静催眠作用及机制。方法 随机将ICR小鼠分为对照组、右佐匹克隆(阳性药,0.40 mg·kg-1)组和AVLWE低、中、高剂量(0.58、1.17、2.34 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4周,每周称体质量;于末次给药前1 d给药60 min后,应用旷场视频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小鼠5 min自主活动;于末次给药45 min后,各组动物ip 1%戊巴比妥钠(35 mg·kg-1,阈下催眠剂量),记录30 min内入睡潜伏期、入睡动物数、睡眠时间;结束后麻醉处死动物,取脑称质量并计算脑系数。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右佐匹克隆(阳性药,0.27 mg·kg-1)组和AVLWE低、中、高剂量(0.40、0.81、1.62 g·kg-1)组,每天ig给药1次,连续4周,每周称体质量;除对照组外,给药第28、29天ip对氯苯丙氨酸(PCPA)制备大鼠失眠模型,给药结束称取脑质量并计算脑系数,取下丘脑,ELISA试剂盒法测定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结果 小鼠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第1~4周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右佐匹克隆片和AVLWE中、高剂量组睡眠发生率均显著增加(P<0.05、0.01);右佐匹克隆片和AVLWE中、高剂量组睡眠时间显著延长(P<0.05);AVLWE低、中、高剂量组脑系数均显著升高(P<0.01)。大鼠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AVLWE高剂量组第1~4周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AVLWE高剂量组脑系数显著升高(P<0.05);右佐匹克隆片组、AVLWE高剂量组DA水平显著降低(P<0.05)、5-HIAA水平显著升高(P<0.01),AVLWE低、中、高剂量组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结论 AVLWE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下丘脑5-HT水平、下调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胡美芳 《药学研究》2018,37(3):146-148,177
目的 研究大鼠灌胃给予驱白巴布期片13周重复给药的毒性。方法 选取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分为溶媒对照组及驱白巴布期片1.5、3.0、6.0 g·kg-1 3个剂量组,每天给药1次,给药容积为10 mL·kg-1,连续给药13周,停药恢复4周。试验期间,每天进行一般状态观察,给药期及恢复期每周测定1次体重,给药结束取20只和恢复期结束取10只动物安乐死,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驱白巴布期片灌胃给药13周后,大鼠一般状态正常、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等指标与溶媒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鼠主要脏器系数均在正常范围内,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驱白巴布期片≤6 g·kg-1剂量下灌胃给予大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其最大无毒反应剂量(NOAEL)≥6 g·kg-1。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黄芪乌梅降糖颗粒的制备工艺,并考虑其质量,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制订提供参考。方法建立HPLC-ELSD法检测黄芪乌梅降糖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乌梅降糖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考察不同辅料、润湿剂用量,以成型率、溶化性及吸湿率为指标,筛选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最佳成型工艺。结果确定黄芪乌梅降糖颗粒的最佳水提工艺为10倍量的水,煎煮3次,1次60min。黄芪乌梅降糖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微晶纤维素-聚维酮科K30-二氧化硅(3.5∶1∶0.5),浸膏粉-辅料(10∶1),85%乙醇,用量50%。结论本实验确定的提取工艺和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槐花总黄酮对链脲佐菌素性大鼠糖尿病模型血清胰岛素、瘦素和C-肽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舌下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60 mg.kg-1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随机分为5组:槐花总黄酮高(600 mg.kg 1)、中(300 mg.kg 1)、低(150 mg.kg 1)剂量组、二甲双胍组(208 mg.kg 1)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另取健康大鼠设为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30 d,于第10,20,30天分别测空腹血糖值,第30天测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抗体、瘦素和C-肽水平。结果模型组从实验开始至第30天血糖水平显著升高,第30天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及C-肽水平显著降低,说明链脲佐菌素大鼠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比,槐花总黄酮各剂量组第20,30天可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糖水平,第30天可显著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显著降低血清瘦素水平。结论槐花总黄酮对链脲佐菌素性大鼠糖尿病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使血清葡萄糖及瘦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和C-肽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hydrochlorothiazide (HCTZ) drug substance is known for its excellent solid-state stability, it can undergo hydrolysis with the formation of formaldehyde and 4-amino-6-chloro-1,3 benzenedisulfonamide (free amine). The degradation of HCTZ in a dosage form is undesirable due to the tight limits that need to be set for the free amine content. In a combination wet granulated tablet formulation of an antihypertensive drug A and HCTZ containing povidone K-30 NF (PVP) as a binder and poloxamer 188 NF (Pluronic® F68) as a wetting agent, a progressive increase in the free amine level was seen after only 2 months storage at various conditions. Binary mixtures of HCTZ with PVP, pregelatinized starch (Starch® 1500), and lactose (control) were incubated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after adding an amount of water to simulate wet granulation conditions. Analysis of these mixtures showed more free amine formation in the HCTZ:PVP binary mixtures than the HCTZ:Starch® 1500 or HCTZ:lactose binary mixtures. Replacement of PVP with Starch® 1500 in the tablet formulation resulted in comparatively lower free amine levels on storage. The free amine formation in tablets was further reduced and dissolution of both drugs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when Pluronic® F68 was removed from the formulation.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the mechanism of degradation of HCTZ in the presence of PVP and/or Pluronic® F68 was due to solubilization of the HCTZ by these excipients in the moisture present in tablets, followed by its hydrolysis.  相似文献   

14.
凌静  邹晓华  干新易 《中国药师》2005,8(7):617-618
目的:研制聚维酮碘泡腾颗粒.方法:以溶液pH、颗粒性状及溶化性为指标筛选处方及工艺,并制定质量标准.结果:以酒石酸、碳酸氢钠为泡腾剂,聚维酮醇液作黏合剂制得的聚维酮碘泡腾颗粒符合临床用药要求.结论:本制剂工艺简便,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纳米氢氧化镧对大鼠慢性肾衰竭致高磷血症的治疗作用,并与碳酸镧和普通粒径氢氧化镧的治疗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建立纳米氢氧化镧的合成工艺,通过腺嘌呤(0.2 g·kg-1)对60只Wistar大鼠建立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纳米氢氧化镧高、中、低剂量组(0.15,0.1,0.05 g·kg-1)、碳酸镧组(0.3 g·kg-1)、普通粒径氢氧化镧组(0.1 g·kg-1)和模型组。另取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纳米氢氧化镧空白给药组。检测血清磷、尿液磷、血清肌酐、尿液肌酐、血尿素氮、尿液尿素氮、肾脏系数、甲状旁腺激素等生化指标,比较纳米氢氧化镧与普通磷结合剂对于高磷血症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纳米氢氧化镧(0.1 g·kg-1)对高磷血症大鼠中的血清磷、血清肌酐、尿液尿素氮、肾脏系数有降低作用并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碳酸镧和普通粒径氢氧化镧相比有降低作用,但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纳米氢氧化镧与碳酸镧相比具有更高的效价,可以作为后续开发的新型磷结合剂。  相似文献   

16.
雷蓉  刘亚茹  苏建  刘永利 《药学研究》2023,42(8):574-578,60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喷雾检测器(HPLC-CAD)同时测定参麦颗粒中三种糖类成分含量的方法,结合色度值分析参麦颗粒色泽与糖类含量的相关性,为参麦颗粒处方制法中辅料蔗糖用量和温度控制提供依据;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游离糖的控制指标,评估参麦颗粒中辅料蔗糖的每日摄入量,为患者健康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HPLC测定30批参麦颗粒的糖类成分(果糖、葡萄糖、蔗糖)含量,计算游离糖的每日摄入量及供能比;采用Adobe Photoshop对来自同一光源下的参麦颗粒进行色度值(L*、a*、b*)的测定,对色度值及糖类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 参麦颗粒各厂家辅料蔗糖用量均超过处方规定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与色度值L*呈极显著负相关,与a*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根据参麦颗粒颜色初步判断果糖和葡萄糖的含量,颜色越深,颗粒越偏红、偏蓝,含量越高。30批样品按不同厂家分别聚为三类,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参麦颗粒颜色和糖类成分含量有差异显著,颜色越深,蔗糖降解越严重。30批参麦颗粒样品的蔗糖供能比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的10%,建议厂家开发无糖剂型。结论 所建立的糖类含量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为处方制法合理性提供参考,为制粒过程温度控制提供依据;通过控制蔗糖日摄入量,为患者健康状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酪氨酸羟化酶/α2肾上腺素能受体(tyrosine hydroxylase/alpha-2a adrenergic receptor,TH/ADRA2A)轴探讨逍遥散改善慢性睡眠剥夺(chronic sleep deprivation,CSD)小鼠糖代谢异常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6周龄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只,造模组40只。造模组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睡眠剥夺4周。每周测量1次空腹血糖值(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与体质量,连续3周。然后根据FPG随机均分为4组,即模型组,胍乙啶组(30 mg·kg-1·d-1)及逍遥散低、高剂量组(33.88,101.64 g·kg-1·d-1)。此后,继续造模1周。然后给药4周,对照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纯水,给药期间继续造模。第53天尾静脉采血进行葡萄糖耐受实验;第56天小鼠目内眦取血,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insulin,INS)、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胰岛的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胰腺组织中TH和INS的共表达情况;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胰腺中ADRA2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在CSD造模过程中,与初始体质量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体质量在第1周造模结束时明显降低(P<0.05),FPG明显升高(P<0.01)。给药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糖耐量明显异常,NE、CORT、INS水平明显升高(P<0.01),胰腺中ADRA2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各组具有更好的葡萄糖耐受性,NE、CORT、INS水平显著降低(P<0.05),胰腺中ADRA2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胰岛中间部位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各给药组的这种情况均有改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TH的蛋白含量表达增强,给药后各组TH的蛋白含量表达均减弱。结论 逍遥散可以改善CSD诱导的糖代谢异常,推测其机制可能和降低TH/ADRA2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周维利  孙铜  王坤 《药学研究》2022,41(6):384-386,390
目的 筛选乳块散结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丹参素转移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乳块散结颗粒水提工艺,并考察了醇沉浓度、静置时间和制剂的赋形剂。结果 乳块散结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醇沉浓度为75%,静置时间为48 h,赋形剂为可溶性淀粉与糊精(1:1)。结论 优选的乳块散结颗粒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天山假狼毒炮制前后的急性毒性变化及其体内外组分的改变。方法 将小鼠分为生药组1(60.6 g·kg-1)、生药组2(75.75 g·kg-1)、生药组3(90.9 g·kg-1)、生药组4(106.05 g·kg-1)、生药组5(121.1 g·kg-1)、炮制组1(58.6 g·kg-1)、炮制组2(73.25 g·kg-1)、炮制组3(87.9 g·kg-1)、炮制组4(102.55 g·kg-1)、炮制组5(117.2 g·kg-1)(均按生药计),分别灌服不同浓度的天山假狼毒生药及炮制品提取物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及动物死亡情况,计算LD50。利用UPLC-Q/TOF-MS测定天山假狼毒生药、炮制品及其含药血清总离子流图,分析各部组分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 天山假狼毒生药提取物LD50=91.465 g·kg-1,95%置信区间为83.929~98.680 g·kg-1。天山假狼毒炮制品提取物LD50=104.900 g·kg-1,95%置信区间为95.584~122.774 g·kg-1(均按生药计)。死亡动物解剖仅见肝脏颜色变深,其他脏器肉眼未见明显改变。生药经炮制后7个成分峰面积减小,3个成分未出现。相较于炮制品,生药含药血清中的代谢成分或移行成分明显更多,且炮制品入血成分色谱峰明显小于生药。结论 炮制可明显降低天山假狼毒急性毒性,这种减毒作用与天山假狼毒部分成分含量的降低或消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